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1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远航老师如何看待以下对于分工的讨论?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23:04: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是建立在复杂的合作活动基础上的,因此取消分工是不现实的。职能分工是任何发达的社会组织形式的必要组成部分。没有必要的是社会分工,即人们终其一生都在执行职能任务技术等级中同一等级的任务。这是本章的中心主题。然而,社会分工不仅存在于传统经济意义上的生产领域。它也存在于家庭领域。废除社会分工既包括废除性别分工,也包括废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因此,生产资料社会化所涉及的民众控制需要实质性的普遍政治和经济民主,而这反过来又需要计划。虽然在任何特定情况下,最有可能推进民主化的制度形式都有很大的讨论空间,但目标本身却相对没有争议。但在克服社会分工、区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目标方面,情况却并非如此,这是实现真正人民赋权的第二个条件。巴赫罗是近代将这一目标置于历史议程首位的主要理论家。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克服社会分工的目标被视为乌托邦式的宿命,正如诺夫所说,理由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必然存在分歧”(Nove,1983 年,第 197 页)。巴赫罗的论点基于对基本历史唯物主义模式的重述。他区分了所谓的初级、二级和三级形态。第一种形态对应于原始公社社会;第二种形态对应于社会分工或传统分工,最初的形式是国家凌驾于社会之上并对社会进行管理,后来普遍化为人类所有活动中指挥者与被指挥者之间的分工;第三种形态对应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Bahro 1977 年,第 13-14 页)。随着私有财产的废除,只有第三种形态被消除。第二种形态依然存在,“历史上最古老的压迫和社会不平等......。对妇女的剥削和压迫 .... 城镇......对乡村的统治 .... 脑力劳动者(主要从事智力、创造性、规划和管理活动的人)对体力劳动者(主要从事体力、计划和执行工作的人)的剥削和压迫”(Bahro,1978 年,第 46-7 页)。人的一生都在执行局部性任务,而这些任务是由整体规划活动的其他人为其决定的,这样的人就会形成片面意识。把所有时间都花在被告知必须做什么,而不是学习如何自己决定做什么的人,形成了从属意识。具有片面意识和从属意识的人无法从全局出发,分担管理事务的责任。因此,巴赫罗认为,废除社会分工是实现生产资料控制权全面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他将列宁的格言颠倒过来,指出“要求每个厨娘学会治理国家本身就是虚幻的,如果她想继续做厨娘,她在正常情况下根本无法学会治理国家”(Bahro,1978 年,第 152 页)。

取消社会分工的一般理由是,职能等级中不同层次的活动对人们的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就人的发展潜力而言,就人的心理生产力而言,这些活动的内在回报有高有低。由此可见,如果人们终其一生都在同一职能层次上工作,那么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活动就会被一些人垄断,而另一些人则只能从事在心理和智力上没有回报的活动,他们作为人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对大众的“知识贫乏”('intellectual pauperism',Deutscher 1972 年,第 204 页)的生动描述。然而,吃亏的不仅仅是那些被限制在本质上没有回报的活动中的人。那些垄断这些活动的人本身就被隔离在特权飞地之外,与不同层次的职能活动的经验隔绝,也与局限在这些活动中的人们隔绝。在这两方面,他们对功能和社会系统的实际知识都是有限的。这种实际经验知识的缺乏对个人是一种限制。这也妨碍了那些目前规划和管理职能活动的人,如果他们能亲身经历所涉及的不同职能层面的活动,就能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因此,取消社会分工将提高社会组织的效率,从而增加集体和个人自决的可能性。在废除社会分工的一般论证中,巴赫罗特别强调每个人都有必要接触和体验整体层面的活动,即规划和管理整个系统的活动,我对此表示赞同。如果人们要超越从属意识,实现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这种经验是无可替代的。归根结底,这就是克服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分工的意义所在。然而,女权主义的见解为分析职能分工增添了一个新的关键层面,即坚持家务劳动、护理工作和人际交往技能的中心地位。

然而,如果要实现一个由自我激励的主体组成的自治社会,必须克服的关键不平等就是在参与社会心理生产活动方面的不平等。理论上可以设想这样一个社会:人们享有形式上的政治平等和同等收入,但却被分为行动者和被行动者、组织者和被组织者、计划者和被计划者、指导者和被指导者。这样的社会不会是自治的,人们不会是自发的,也不会是平等的。经济活动并不只是以消费商品和服务的形式产生产出。政治活动也不仅仅是建立一个治理良好或治理不善的社会秩序。人们参与的活动和关系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我发展的可能性。这些活动和关系是人们生产和创造自身的方式。因此,向平等主体的自治社会迈进的核心要求是,人们能够更加平等地获得自我发展所需的物质和心理资源。废除社会分工是结束男女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最古老的压迫和不平等形式的先决条件。它也是实现全球生态平衡的先决条件,因为亚等地位和异化的终结将使人们能够把无意识的补偿性消费需求转化为有意识的解放活动需求。

近年来的一个主要例外是巴赫罗,本章的论点主要基于他的著作。他的指导原则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把组织社会生活中心环节所必需的功能等级与历史上与之相关的等级社会结构区分开来。这就是职能分工(或技术分工)与社会分工(或传统分工)之间的本质区别。其论点是,现在有可能取消社会分工,同时保留职能分工,让人们分担必要的不同层次的职能活动,职能分工 (functional division) 指的是在任何特定社会中必须完成的不同种类的具体工作,即不同的详细任务,而社会分工 (social division) 则包括根据统治和从属关系将人们划分为拥有不同社会权力的群体。从历史上看,这两者是融合在一起的。构成社会生活的各项活动必须加以组织。这涉及功能性活动、具体工作、详细任务、计划、指导、管理和执行等层面。由于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在执行同一层次的职能任务,而且经常是同一项具体任务,因此这些任务和执行任务的人的特点就变得难以区分。少数人终其一生都在规划、指导和管理他人的工作,而他人则终其一生都在被规划、指导和管理。与职能任务的技术等级制度相对应的,是具有不同权力和地位的人的社会等级制度。巴赫罗效仿马克思的论点是,虽然这两种等级制度在过去有融合在一起的客观必要性,但今天已不再如此:职能任务的技术等级制度仍然是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历史上与之相关的社会等级制度在今天已越来越不合时宜。社会生活的规划、指导和调节不再是一个独特社会群体的财产,而成为每个人的财产,成为自治社会中自我激励的人们的财产,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巴赫罗认为,“每个人都应平等地参与各种职能层面的活动”(Bahro,1978 年,第 274 页),参与社会生活的规划、管理和调节,以及必要的从属职能。2废除社会分工是人们实现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的必要条件。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和国家主义国家,生产潜力已经发展到这样一种程度,即超出基本生存需求的社会盈余现在足以为每个人提供自我发展所需的资源,从而实现自我激励。巴赫罗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这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先决条件所赋予的颠覆性和革命性转折,不是从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的角度,而是从剩余意识的角度进行讨论。他坚持认为,正是人们所从事的活动的特点、他们所花时间做的事情,阻碍或促进了他们发展成为自我激励的主体。因此,他将克服社会分工的过程描述为一场文化革命。

第一个含义是,生产资料社会化进程中涉及的政治和经济民主化必须真正是实质性的、普遍的,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有限的。第二个含义是,必须克服社会分工,即把人分为领导者和被领导者、被管理者和管理者、领导权意识者和从属意识者。


目标是将领导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技术职能与作为领导者和专家的社会地位和权力区分开来,保留前者,废除后者。取消领导者和专家的社会地位和权力的必然结果是,也取消与追随者和非专家相关的社会地位和权力的缺失。只有当每个人都拥有在某一活动领域发挥领导作用的经验和技能时,只有当每个人都是某方面的专家时,领导者与追随者、专家与非专家之间的社会区别才会消除。这就是巴赫罗所说的取消社会分工而非职能分工。

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国家主义社会,教育体系的结构都是为了延续现有的社会分工。人们所受的教育水平与他们终生要从事的社会劳动类别相适应。这就是”人力“规划概念的基础。在进入更高层次教育的竞争中,存在着形式上的机会平等,但不同层次教育的比例与现有的社会分工和职能分工的金字塔结构大体一致。相比之下,马库斯和赫格德斯提出了过度教育的目标。他们的意思有二:第一,人们接受的普通教育应多于职能分工中任何特定角色所需的教育;第二,为每种职能角色培训的人数应多于实际需要的人数(Markus and Hegedus 1976, p.121)。这两种意义上的过度教育将使人们有可能为一个以上的特定角色接受再培训,并学会参与每个职能层面的工作。在工作场所,可以设想在不同层面分担活动。管理一个部门、一个企业或一项服务的责任可以轮流承担。许多非熟练或重复性的工作,如清洁或抄写,可以由人们在从事创造性、培养性和技术性活动的同时承担。更广泛地说,终身从事一份全职工作的概念已不再适用。更短、更灵活的工作周、工作年、工作年限,将使人们有可能更换工作,接受不同职能角色的再培训,将有偿劳动与无偿活动结合起来,以及完全脱离有偿劳动。人们往往有不同的关注点,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更适合不同类型的活动。真正负责和参与抚养幼儿的工作很难与传统的全职工作相结合。重体力劳动和长时间或非社会性的工作也许最好在年轻时进行。


只要社会分工和异化继续存在,补偿性消费的需求继续增加,那么持续的数量积累的压力就会长期存在。如果仅从供给方面来定义富裕的概念,即以不断增加的物质产出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那么富裕的概念肯定永远不会实现。只有越来越多地从需求的角度出发,丰裕概念才能成为思考未来的有用概念。5 从属意识强调的是数量,而解而解放意识更关注的是质量,因为生活质量才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核心。现代社会的关键不平等不在于产出的分配,而在于参与解放活动(有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活动)的机会的分配


马克思设想,资本主义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在第一阶段,共产主义仍然'打着旧社会的胎记',接着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Marx,1974 年,第346、347 页)在马克思写下这篇文章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第一阶段被称为社会主义,而共产主义一词则被保留给更高级阶段,只有在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时期之后才能实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4-4-29 23:34:3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4-4-29 23:34 编辑

谢谢转发,叫技术分工比叫职能分工更容易为人理解。

关于作者对社会分工的看法:“没有必要的是社会分工,即人们终其一生都在执行职能任务技术等级中同一等级的任务”

这马上就提出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作者必须先要能够定义“等级”才能定义他的“社会分工”,而定义“等级”又会引起很多争议。

为了解决一个有争议的概念,却引入更多有争议的概念,这种分析方法必然是失败的。

与之相比,当我们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时,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各自的所指是基本清晰明确的,加上补充性说明以后(比如脑力劳动主要指复杂性、创造性、管理性劳动,而非可以简单重复的劳动)则更加清晰明确。另外,体力劳动、简单重复劳动也是最容易被机械化、自动化替代的部分。

到了恩格斯晚年,关于向无阶级社会过渡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强调的就是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至于消灭所有分工的问题,如果为了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绝大多数体力劳动都能被机械化、自动化替代,消灭所有分工的问题实际上就不再是个问题。剩下的无非是在自我发展的领域,人们各有专长。对于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各有专长,当然没必要取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4-4-29 23:53: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AD 于 2024-4-29 23:56 编辑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4-4-29 23:34
谢谢转发,叫技术分工比叫职能分工更容易为人理解。

关于作者对社会分工的看法:“没有必要的是社会分工, ...

想问一个问题,除了这个社会分工的争议问题外作者的其他结论是不是值得我们参考?(比如更短、更灵活的工作周、工作年、工作年限,将使人们有可能更换工作,接受不同职能角色的再培训,以及培养群众主人翁意识,反对从属意识,进行文化革命  的观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24-4-30 01:22:58 |只看该作者
HAD 发表于 2024-4-29 23:53
想问一个问题,除了这个社会分工的争议问题外作者的其他结论是不是值得我们参考?(比如更短、更灵活的工 ...

这些没什么大问题

但不是拖到遥遥无期的共产主义再去做

而是无产阶级政权一建立就要开始做

要有具体目标,比如,每经过一个五年计划就缩短年劳动时间10%(增加一个月带薪假期)

关键是缩短

“灵活”不灵活都不重要。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越“灵活”,劳动强度越大。到了将来社会主义,除了特殊工作岗位,周末、公共假期就是要成为绝对的休息日,领导不能打搅,也要禁止个人“自觉”加班。另一方面,在工作日,劳动者也必须对社会尽劳动的义务。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24-4-30 10:11:28 |只看该作者
八小时感觉还是过多,要不然一开始就大胆些,搞七小时的,反正也不求增涨,不用学中国资产阶级“要GPT不要人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24-4-30 11:38:55 |只看该作者
xin 发表于 2024-4-30 10:11
八小时感觉还是过多,要不然一开始就大胆些,搞七小时的,反正也不求增涨,不用学中国资产阶级“要GPT不要 ...

按照现在的官方统计,中国企业就业人员的周平均工作时间接近50小时,一年工作50个星期,就是2500小时。

如果革命后一周工作35小时,每年工作50周,一年工作时间就是1750小时,需要比资本主义时期减少30%。

如果这个减少过程用一个五年计划来完成,其中一部分减少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提高来实现:劳动生产率每年提供2%,五年约减少10%。另外大约20%的减少要通过减少资本积累、资本家非必要消费以及取消一些非生产性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以后,劳动生产率再提高,全部转化为劳动时间减少。

比如,在新社会主义第二个五年计划,可以见年工作周数从50周缩短到45周。

到了第三个五年计划,将工作周的每周工作时间从35小时缩短到31小时,每周四天半工作制。

到了第四个五年计划,可以实行每人全年工作40周的制度,做到人人都有寒暑假。

到了第五个五年计划,将工作周的每周工作时间再缩短到28小时,实行每周四天工作制。

如此这般

到第十个五年计划时,就可以基本实现每年工作30周、工作周每周工作三天、工作日每天工作七小时的制度。每个劳动者全年劳动600多个小时。基本实现人人自由发展、基本消灭脑体分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7 23:57 , Processed in 0.049811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