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8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凡西 —— 毛泽东思想与中苏关系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4:32: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4-2-20 23:17 编辑

鉴于目前对中苏关系反思的空前热潮,特分享托派视角文章以供参考

毛泽东思想与中苏关系



序言


本书内容,原本是我另一部稿子中的四章。只为了出版方便,才单独拿出来先行付刊的。

  我的另一部书是“毛泽东思想论稿”。那是一个相当大的企图,企图对毛泽东思想作一种全面的,客观的与历史的研究。全书共十六章,本书乃是它后面的四章——专门讨论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和中苏冲突的关系。

  “论稿”开始写于1961年之春,草成于1964年8月。因此,文中所涉及的毛泽东的言行,自只能以发生在1964年秋天以前者为限。

  自从那时到现在,不用说,“桥下已有大量的水流过了”。同时在那个思想本身,似乎也有了“飞跃发展”,似乎也有了新的意义。

  那末我们这几篇数年前的旧稿不加改作地拿出来付印,是否合适?是否有用呢?

  我想是合适的,因为这几章里叙述的是中苏共冲突的历史,所研究的是冲突之深远的原因。近三年来新材料的出现虽于史实有所增添,但基本上不能改变我们的叙述;这几年中的事实发展,更不会影响到我们关于原因的论断。同时我想这也不会无用的,因为中苏冲突,用毛泽东的话来说,乃是他“反对苏联修正主义的斗争”。可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不小范围内,却正是那“反修斗争”的结果,或者可以说,毛泽东这个对内斗争,多少也就是他对外斗争的产物。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因果关系。所以要正确与深刻地了解毛泽东反对“中国赫鲁晓夫”斗争的原因,必先正确地知道他和苏联赫鲁晓夫们斗争的意义。

  可是为了知道其经过并了解其意义,我相信,本书是可以——至少在相当限度内——满足人们要求的。

  临了,我希望以本书为其中一部分的我的那部《毛泽东思想论稿》,不久也能和读者相见。

  ※         ※         ※

  上面这几句话写于1966年11月间,因为当时曾经有将本书出版的计划。计划终于没有实现,一耽搁,转眼又将五年了。

  现在,离稿子写成竟已有七年之久,却真的有了出版机会。在接受出版者的提议之前,我不免有多少疑虑:是否真的还值得付印呢?于是将稿子再读了一遍,结果,答案倒是肯定的。

  如果,我这几篇东西是新闻记者式的报道,不用说,到了今天只配抛进废纸箱了。如果它是所谓“中国观察家们”半逞幻想半卖情报式的作品,那更不用说,毋需等到今天,本就应该付之一炬的。

  但我这书既不同于前者,更不同于后者。它是严肃的研究——虽然也还只是一种企图,是作者对于当前世界的巨大事变,对于今后人类的某些根本问题,以毛泽东思想作引子,配合在中苏共冲突的史实中,站在科学社会的原则立场上,全面思索之后所提出的一份报告书。

  这样性质的作品(好坏正谬是另一回事),决不会在短短数年中变得不合时宜。因为这里的时间尺度不是十年八年,甚至不是数十年,而竟是上百年的。

  当然,如果读者中有谁只愿将它当政论读,当史料看,我想也不会一无所得吧。

  1971年9月

  三原 序于香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沙发
发表于 2024-2-20 14:35:02 |只看该作者

走上了国际舞台


  所谓“中苏思想冲突”,若就毛泽东思想的传记角度看,可说是此一思想从一国范围扩展到国际范围的表现。毛泽东思想于1945年在中共内部取得了法定的一尊,复于1949年因革命胜利而确立了对全国思想的控制。一种思想既然征服了一个国家,不管它是纯凭思想的说服力也好,或借助于军政的威慑力也好,其势力一定要越出国界,向世界“进军”的。这情形在过去的时代里已如此,当四海业已一家的今日自然更要如此。

  不过毛泽东思想之国际影响,却远落在中国革命的世界影响之后。中国革命一经胜利,对全世界便立即发生了巨大影响。它影响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势力的比重,也影响了两个阵营在政治、经济或军事的任何方面。可是作为此一革命的思想旗帜的毛泽东思想,却不曾在世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的思想派系中,很快发生任何值得注意的作用。

  至少这和俄国十月革命时期的列宁思想的情形,是完全不同的。十月革命一爆发,列宁思想便和俄罗斯工人阶级的捷报同时传遍了五大洲,在一切进步人群的心智上,特别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激起了空前未有的动荡,燃起了伟大希望的火焰,并且在非常短暂之间,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以列宁思想为指导的国际共产主义的组织和运动。

  为什么俄国革命胜利后列宁思想的影响,与中国革命胜利后毛泽东思想的影响,有如此显著的不同?原因当然要从两种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本身性质中去寻找。


十月革命胜利以前,作为马克思主义中特殊一派的列宁思想,最少可以说已确立了十二年。它首先在俄国社会民主党,然后在整个社会主义国际内,独树一帜,团聚了最革命的分子。列宁,与历史上稀有的真正大天才一样,是一出场就崭然露头角的。早在十九世纪的九十年代,这个二十挂零的年青人就已经精通了马克思的全部学说,并藉此去研究当时世界的、特别是旧俄罗斯的种种关系,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阶级斗争的法则,尤其是分析与消化近代革命的经验,由此得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列宁关于俄国革命的基本战略思想,关于世界革命的总路线,与社会民主党的,乃至与整个第二国际的传统思想根本对立。他的整套思想确定形成于两个世纪之交,发挥光大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终于由十月革命加以证实和体现。这里,十月革命恰好像一次成功的科学实验,它把列宁关于革命的科学假设,在所有的主要点上悉符原意地证实出来了。以致人们有理由说那是列宁思想导成了十月革命,同样也有权利说这是十月革命实现了列宁的思想。这里列宁思想与革命胜利之间的关系,其密切程度竟有如一位巨匠打下的蓝图与那据以完成的大厦之间的关系。这样一种思想,这样一种高瞻远瞩,怎能不因那壮丽无比的建筑物之出现而为人景仰呢?因此,列宁思想之随十月革命之震动世界而震撼人心,那是十分自然的。

  还有,列宁是一位彻底国际主义的革命家。他一贯从世界革命的总战略来考虑俄国革命,即把俄国革命认真当作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来处理。这种国际主义精神,表示在列宁一生的全部文字与事业中,而最具象征性的则可说是那个著名的“四月提纲”。我们知道,这个提纲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战略计划,它像罗盘针似的指引着俄国布尔雪维克党与工人阶级走上了政权。但有趣的是,这个实践的、战斗的、俄国的革命计划,却紧密地结合着理论的、原则的与国际革命的因素。以致它以“革新国际”作结,主张“发起建立革命国际,建立反对社会沙文主义者和反对‘中派’的国际。”事实也正是这样发生的。新的国际几乎同新的工人国家同时诞生:第三国际的正式成立,仅仅后于苏维埃政权的成立十六个月。

  彻底国际主义的思想及其实践,不用说,必然要在国际上立即发生深远影响。





可是毛泽东思想的情形却大大不同。首先,他是个“未识中国,不学希腊”的人。他主要是一个民族规模的革命家,土生土长,不染洋气,甚至还鄙视洋气。

  从我们上面的叙述中,读者们可以看到:无论就个人气质,就文化背景,或就教养的过程说,毛泽东都不可能是、事实上也不曾是,以全副武装了的马克思主义战略思想家资格,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去。他是在工作中摸索,在斗争中学习,逐渐由革命实行家长成为革命思想家的。与马、恩、列三人不同,他主要不是先以思想家资格在革命队伍中确立其地位;但与斯大林相似,他凭革命队伍中的既得地位来建立其思想家身份。这两类思想家的性质不同;他们思想的价值也差得甚远。前一类自然比较难得,也比较可贵,因为他们能高瞻远瞩,能处处从原则出发;后一类之所以较为卑下,较为普通,因为他们往往急功近利,经验主义,胸襟见解都难免比较狭小。

  以思想家论,毛泽东的地位究竟能有多高?这问题我们不在这里谈,因为前面已经谈过许多(录入者注:参见王凡西《毛泽东思想论稿》)。这里我们说明的只是这个事实,为什么中国革命胜利不曾像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一样,在全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中,立即发挥巨大的思想上的影响力。此中原因自然不止我们上面指出的那一个;但“毛泽东思想”本身的局限性,特别是中国革命胜利并非证实了或体现了毛泽东思想,而是在许多基本点上驳斥了他的思想,(我们在论战略问题的一章中已经详尽地证明了这一点,)这个事实(录入者注:参见王凡西《毛泽东思想论稿》第四至六章),应该说是毛泽东思想与列宁思想在各自革命的胜利之后,发生了不同影响的大原因。

  不过没有随中国革命胜利而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发生立即的与巨大的影响,并不意味毛泽东思想不曾发生影响。中国这个国家在现代世界上所处的重要地位,中国革命对于帝国主义统治所给予的沉重打击,以及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巨大作用,都命定着中国革命的头号领袖的思想,迟早要以此一或彼一方式对世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发挥影响。

  如今,当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的十三年后,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终于让我们看见毛泽东思想全身披挂,公开出来作最高领导权的争夺战了。

  这当然要构成毛泽东思想研究的一个专题。在毛氏思想发展的传记上,更将形成非常重要的一章。在这里,我们拟从四个方面去研究它:

  1、 毛泽东思想从一国独霸进向国际争霸的过程;

  2、中苏共思想冲突的切近原因;

  3、在大争论中起了主要作用的几点毛泽东思想;

  4、中苏共冲突的两个根本原因。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2-20 14:47:3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0 23:42 , Processed in 0.026791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