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政 治 查看内容

乌克兰在赫尔松和伊久姆反攻的军事与政治意义

2022-9-11 09:32|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38713| 评论: 5|原作者: 草庐棋士

摘要: 从大战略上讲,俄罗斯成功地把西方帝国主义阵营拖入了他们赢不了的消耗战。只要在军事上大体维持现状,就可以等待西方阵营内部发生重大变化,然后迫使其主动和俄罗斯谈判。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俄罗斯在顿巴斯的进攻开始减缓,在次要地区的防御尤其虚弱,给了乌军可乘之机。

乌克兰在赫尔松和伊久姆反攻的军事与政治意义

 

作者:草庐棋士

 

从八月底到九月中旬,基辅政权的武装力量在战线最西南端的赫尔松地区和战线最东北端的伊久姆地区展开了两场战术性的反攻。其中,公众期待已久的赫尔松反攻遭到了彻底的失败,而伊久姆反攻则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篇小文章就为大家分析一下这两场反攻的军事和政治意义。

从俄军解放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以来,基辅方面的战略部署基本可以按照地区划分为三个集团。

最东北边是哈尔科夫集团,该集团除了有担负哈尔科夫城区防御任务的乡土守备联队和旅团以外,还至少拥有五个机动旅级单位用以钳制俄军伊久姆方向的进攻。这个集团的防御任务在俄军正规军逐渐撤退,战线交给“国民卫队”和卢甘斯克人民军以后得以大幅减轻。因此,相对对面的俄军,该集团逐渐具备了发动战术规模反击的能力。

战线中央的是顿巴斯集团,该集团在与拥有优势火力的俄军拉锯期间损失惨重。同时,基辅军事头目也能看出这一集团由于其所处的战略位置、政治意义和与对面俄军的对比,不可能具备发动反攻的能力。因此在过去两个月之间,该集团接受了大量新征兵员和单兵武器的补充,但是其装甲力量和炮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用于轰炸顿涅茨克平民区的炮兵除外)。

战线最南端的是尼古拉耶夫集团,该集团长期与俄军赫尔松集团对峙,又经常发动行为艺术式的反攻,因此其部署状况和基本实力已经被对面俄军熟知。此次赫尔松反攻也已经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其失败是不足为奇的。

然而,乌军在伊久姆地区的反攻却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我们从政治、战略和战役战术三个方面为大家解释这场反击。

从政治上讲,俄罗斯统治阶级核心圈对于要打俄乌战争以及争取打赢俄乌战争都是没有分歧的,但是对如何打赢这场战争则一直存在着争论。以普京为首的当权统治集团一直想要在一定程度上复制俄军在叙利亚的成功,以低动员程度、低参战人数,低伤亡的方式,打一场随时可以重启谈判的“有限战争”。有限战争有如下几点优势。首先,这毕竟是一场战略上和地缘政治上的攻势作战,一下子就做重大动员,人民群众不会理解,与新自由主义联系较深的小资产阶级可能会很不满;第二,有限战争最能够保证低伤亡率,使得伤亡的影响不至于像苏联在阿富汗的战争那样波及国内,同时把战争对俄罗斯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三,总动员可能意味着俄罗斯统治精英内部倾向于国家资本主义乃至一定程度计划经济的集团实力过快增长,甚至影响普京集团“天下共主”的地位;第四,总动员也会提高俄罗斯民众的阶级斗争力量,对俄罗斯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产生影响。

这样,在俄罗斯逐渐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俄军在前线的兵力不仅没有继续增加,反而大量部队被拉回国内休整。在九月底,俄军前线兵力可能还不足战争开始之初的一半。而在从六月份以来较为平静的巴拉克列亚—伊久姆地区,俄军的兵力已经从第35、第26、第20三个集团军,十个左右的旅或团下降到八月底的不到三个摩托化步兵团,而其中在巴拉克列亚以北直接面对乌军主要突击方向的,就只有一个防线长度将近30公里的254摩步团。这是冷战期间数个师才能有效控制的防线。而就算是这样,254团也没能“填满”防线。防线的其余部分,基本上由相当于中国武警的、严重缺乏重装备的俄罗斯“国民卫队”,以及卢甘斯克人民军一部来填补。卢甘斯克人民军的主力还在解放本州的战斗中,派往巴拉克列亚-伊久姆地区(哈尔科夫州)的只是民兵中的二线部队。在前线城市巴拉克列亚,甚至根本没有任何俄军正规军单位。这样,在俄联军没有经过战争动员,总兵力只有对手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再加上近期的撤军,就导致了巴拉克列亚—伊久姆地区出现了一个宽30公里,长40公里的兵力空虚地带。

俄联军不是不知道这里兵力虚弱,但是在兵力不占优势而机动性占优势的情况下,唯一可取的防御战术不是掘壕固守,而是机动防御。所谓机动防御,就是在远离关键地区(交通枢纽、指挥中心、有政治意义的城市等)较远的次要地区(伊久姆-巴拉克列亚在启动对斯拉维扬斯克-卡拉马托斯克的全面合围以前并不是重要地区),只留下小股前哨和机动兵力。他们的任务不是御敌于防线之外,而是迫使敌军频繁停顿,频繁展开,频繁侦查,频繁变更战术部署,如果有可能的话,给敌军造成一定的伤亡。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迟滞和拖延敌军,为己方增援部队到来巩固防线和发起反击争取时间。一次成功的机动防御的防线会逐渐由“软”变“硬”,而进攻一方的力量也会在其占领地区达到顶点的时候开始变得相对虚弱。最终,进攻的突击“动能”全部转化为占领“势能”,主动权回到原本的防御方手中。如果进攻方不能在主动权易手之前达成战役目的,那么此次进攻在战役意义上就是失败的。

从俄乌双方交战的历史来看,乌军如果想要通过战役进攻来实现战役目的,如通过合围有效歼灭俄军数个团级单位或者占领俄军某一战略方向背后的重要交通枢纽,从而达到在某个战略方向上彻底打垮俄军进攻能力,就必须要集中上述三大集团中至少两个集团的大部机动兵力,从至少两个方向,针对俄军一个战略集团实施进攻。这就是典型的钳形攻势。然而,从哈尔科夫到赫尔松的整个战线是一个由基辅占领区组成的巨大突出部,乌军有着内线作战相互增援的优势,但是显然不具备动用两大集团机动兵力合围俄军一个集团的条件。

上述条件决定了乌军可以发动反攻(俄军兵力劣势),但是不能发动战役级别的反攻,只能集中一个集团的力量发起战术反攻(军事地理条件不利)。如果基辅方面只能纠集一个集团的机动兵力而友邻集团最多能够有限策应的话,其反攻就算取得胜利,也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达成战术突破,而无法完成战役目标,更遑论改变整个被动挨打的战略态势。

在八月底,基辅方面聚集了至少包括第3536海军陆战旅,第5960摩托化步兵旅,第2863机械化步兵旅,第517装甲旅,第128山地突击旅,以及大约一个旅的外国雇佣军以及配属部队向二月份被解放的赫尔松方向发起反攻。据称参加反攻的部队经过了北约标准的训练,并且使用了东欧国家赠送的苏制重装备,许多轻装备和其他车辆则由西方直接提供。乌军在架设浮桥渡过了第聂伯河右岸的一处宽约100米的支流以后,向东南突进,形成了一个长约十公里宽约三公里的突出部。然而,俄军在开打第三天就摧毁了渡河设备,并重新沿着该支流切断了乌军的突出部。在接下来几天中,被包围的乌军阵亡超过了2000人,总的损失接近一万人。从喀尔巴阡山调拨过来的第128山地突击旅基本上全军覆没。现在俄军已经基本肃清了包围圈中的残敌。

1:赫尔松反攻战役示意图。蓝色是基辅政权占领区,红色是被联军解放的地区,红黄间隔线是乌军一度控制的地区。

 

赫尔松反攻是乌军在俄军重点布防地域对有准备之敌的大规模进攻。乌军对面的俄军包括第10特种作战旅,第127侦察旅,第56空降团,第11空降团,第34205摩步团,第126海军陆战旅。其总兵力约为对面兵力的不到一半,约为对面投入反攻兵力的六成到七成。由于俄军在赫尔松附近长期与乌军对峙,乌军又不断进行小规模袭扰,因此俄军相当熟悉对手的思路。而且此地一马平川,只有几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河流,而这些河流在夏秋两季的宽度又恰巧无法让载重卡车涉水通过。因此乌军需要在完全暴露的田野上渡过这些河流,才能向俄军纵深挺进。而俄军既可以沿河布防,也可以通过切断渡河点来阻止敌方机动。这是造成乌军赫尔松惨败的直接原因。其实,由于乌军甚至没有在进攻方向上凑齐二比一的优势,他们就算突破了俄军的防线,也不会有足够的预备队进攻赫尔松城区,最多只能在城下干瞪眼。因此,这也是一贯坚决支持乌克兰的美国国防部甚至不愿意承认基辅在赫尔松方向的军事行动算得上是一场“反攻”的原因。

在俄军扎紧赫尔松的口袋消灭包围圈中的敌人的时候,乌军在数百公里以外的巴拉克列亚-伊久姆地区发动了一场不逊于赫尔松方向的反攻,而这次俄军就没那么幸运了。从战争一开始,哈尔科夫方向的俄军就一直在“欺负”乌军的哈尔科夫集团。从一开始的迅速包围,到三月份夺占伊久姆,再到五月份虚晃一枪粉粹基辅方面第一次哈尔科夫反攻的计划,俄军对这一集团的敌人显然已经滋长了一定程度上的情敌情绪。再加上俄军主力投入顿巴斯和大量兵力撤回国内,这一地区的防御十分空虚。基辅方面为了此次反攻至少做了如下努力:第一,在突破地域集结了第3装甲旅,第3092机械化步兵旅,第25空降旅和第80空中突击旅。这些部队的总兵力少于赫尔松反攻投入的总兵力,但是他们却集中在了巴拉克列亚以北的一个仅仅10公里的突破地域。在这五个旅的压力下,唯一的俄军正规军第254摩步团只能且战且退,和友邻的非正规部队逐渐撤向奥斯基尔河(北顿涅茨河的一条南北向的支流)。第二,在伊久姆南方,基辅方面的第7995空中突击旅,第4装甲旅,第93摩托化步兵旅,和第81空降旅尽管在顿巴斯战役中遭受了极大的损失,但是仍然从南方给伊久姆(只有一个俄军团级单位)方向巨大的压力。第三,赫尔松反攻也牵制了俄军相当的注意力,而且将俄军大量的炮兵部队吸引到了第聂伯河下游。这就大大降低了俄军迟滞乌军突破的能力。

 

2:巴拉克列亚-伊久姆反击第二天战线示意图。蓝色楔形区域为乌军突破区域。此地是俄军254摩步团和“国民卫队”的结合部,是俄军防御最薄弱的区域。

 

在反击的第四天,即九月九日,乌军已经进攻到了奥斯基尔河边。他们试图夺占奥斯基尔河上的几座桥梁,但是桥梁都被俄军摧毁。同时,乌军也在朝着库别扬斯克(下图蓝色突出部东北方向城镇)发起进攻。

3:巴拉克列亚-伊久姆反击第四天战线示意图。乌军控制了奥斯基尔河西岸的库别扬斯克西半城区,但是未能越过河流夺取东半城区。

 

俄军原本在伊久姆方向的兵力基本依靠奥斯基尔河东岸的铁路和公路进行补给。当乌军已经推进到了河边并切断了陆路运输的时候,伊久姆就会成为前有敌人重兵集团,后有大河,只能依靠两座桥梁提供补给的突出部。而且,向伊久姆输送补给的交通线由于现在必须避开敌人的破袭,需要延长近百公里。如果俄军不想要立即发动反攻,消灭库别扬斯克突出部里的敌人,那么从纯粹的军事意义上讲,俄军在伊久姆停留的能力和意义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在反攻第五天,俄军撤出了伊久姆地区,准备沿着奥斯基尔河部署防御。

4:巴拉克列亚-伊久姆反击第五天战线示意图。紫色部分是俄军撤出的伊久姆地区

 

至此,乌军取得了巴拉克列亚-伊久姆反击战的战术胜利,这也是开战以来乌军第一次有协同地组织起数个旅对俄军的成功进攻。这说明,作为世界反动政权武力后台的北约,是有能力组织仆从军队进行基本的战役协同的。当然,和南线赫尔松反攻一样,此次反攻没有任何战略意义。俄军丢了巴拉克列亚和伊久姆,只需要撤退到奥斯基尔河东岸,就能够形成乌军攻不破的防线,乌军没能为下一步的进攻创造良好的条件。基辅方面最多增加了一条通往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斯克(顿巴斯核心堡垒)的公路,但是公路仍然在俄军炮火覆盖之下。同时,除了“国民卫队”之类的安全部队,俄军损失很小,没有任何正规军单位被成建制歼灭。出现这一现象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基辅方面只是使用了哈尔科夫集团的机动力量,没有足够的预备队将本次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

乌军在南北两线行动的规模类似,不过其在南线惨败的同时却在北线取得了明显的战果。这说明决定乌军战术反击本身成功与否的,不在其自身,而在俄军方面。俄军在成功拿下了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以后,军事行动方面开始变得“消极”。这自然不是西方文人们所说的“损失巨大”或者“人心思乱”,而是由于俄罗斯在经济和国际政治战场上的进展太过顺利。俄罗斯统治集团一直将军事打击视为完成政治任务的手段,如果能主要通过不流血的方式实现地缘政治目标,又何必舞刀弄枪。在最近几个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的所有国家都出现了通货膨胀、经济衰退、政治分裂、社会动荡,而且如果不与俄罗斯达成妥协,这些灾难是看不到头的。同时,以特朗普运动为代表的,以西方本土无产阶级和小业主为主力的反战运动和反(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运动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从大战略上讲,俄罗斯成功地把西方帝国主义阵营拖入了他们赢不了的消耗战。只要在军事上大体维持现状,就可以等待西方阵营内部发生重大变化,然后迫使其主动和俄罗斯谈判。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俄罗斯在顿巴斯的进攻开始减缓,甚至整个八月份的工作重心都是在防备乌军在赫尔松的反攻。这就导致了俄军在由于撤军回国而引起整体兵力削弱的背景下,在伊久姆这个次要地区的防御尤其虚弱,给了乌军可乘之机。

从军事上讲,乌军反攻的失地容易夺回。如果俄军组织得当,甚至可以歼灭一部分突入的敌人。但是这次反攻是俄罗斯的一次政治失败。首先,基辅方面向北约宗主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可以换得更慷慨的武器援助,进一步苟延残喘。第二,基辅武装中的纳粹分子和还乡团势必会对重新沦陷地区中的人民群众展开迫害,甚至制造更多如布查屠杀一样的惨案。这会严重伤害顿巴斯人民对俄罗斯的信任,阻碍新解放区乃至老解放区人民与俄罗斯的合作。第三,这会让全世界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但又被新自由主义媒体所包围的群众感到不安乃至无助。第四,为了挽回政治上的失利,俄军可能被迫采取更加激进的策略,进而增加伤亡和风险。

错误已经犯下,这是俄军的战术失败,目前并无发展为战役失败的态势,更不要说改变整个战略态势和国际大战略格局。尽管俄罗斯在军事上没怎么流血,但是在政治上却结结实实地被抹了一脸屎。俄罗斯国内对俄军领导的不满开始抬头,但显然不是西方希望的那种抬头。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民众对俄军“有限战争”的方式开始不满,开始要求进行更大规模的动员甚或是国民经济总动员来彻底打垮敌人。俄罗斯领导层如果不能采取决定性措施收复再次沦陷的地区,那么其权威可能会受到较大的挑战。所有人都需要意识到,当今的西方帝国主义秩序已经不存在“体面退位”的可能性,俄罗斯不可能仅仅通过在一场低烈度的战争中与北约对峙来让对方冷静下来,体面地接受现实。西方帝国主义不会感感佩于任何民族国家为其提供出路,只有通过战场上和国际经济、政治上对其进行坚决打击才能迫使它屈服。如果俄罗斯领导层能够一方面在战场上给基辅方面以较大的打击,另一方面将对乌战争的动员提高到战争初期的水平,他们会在政治上获取较大的机动空间。

当然,基辅方面在伊久姆的反攻是超常发挥。有消息显示基辅当局正在向乌军高层施压,迫使后者将(显然不够用)的预备队投入已经没有什么进展空间的伊久姆战场,来进一步博得西方金主的支持。同时,顿巴斯集团的乌军也可能在类似的压力下筹备“向亚速海进军”并重新占领马里乌波尔的行动。如果上两则消息属实,那么基辅当局对形势的误判将为俄军提供一雪前耻的机会。

 

14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6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haitun 2022-10-26 11:55
俄罗斯在常规武器上的失败已经板上钉钉。现在主要是看俄罗斯会不会使用核兵器。如果用核兵器有以下几个可能后果。1. 北约介入,俄罗斯军队全灭。2. 日本参战,拿回北方四岛以及桦太地区,甚至部分西伯利亚,3.中国出兵北方夺回贝加尔湖海参崴及部分西伯利亚,4.俄罗斯联邦彻底瓦解。
引用 远航一号 2022-9-12 00:10
https://marksleboda.substack.com/p/the-russian-collapse-in-kharkov?sd=pf

一篇分析乌克兰-北约新战略的文章。认为乌克兰累计动员武装力量可能已经达到110-120万(其中20万已经毙伤俘)。乌克兰-北约目前的战略是集中若干个攻击集群(每个集群可能有10个旅左右),利用俄军战线漫长、人数不足的弱点,发动连续或同时的攻势,在一处或数处突破俄军防线。作者认为,以俄军现有兵力,无法有效挫败乌军企图,必须进行部分动员。接下来乌克兰在弗勒达地区的攻势可能将最终验证普京政权以现有兵力是否能维持在乌克兰的整个战线。

如果乌军再次得逞,则普京政权将面临严重危机。反之,如果俄军顶住了乌军的进攻,则普京以有限兵力、长期消耗、以拖待变的策略有一定的成功机会。拖到冬天,乌克兰、西方困难加重,形势可以发生对俄罗斯有利的变化。
引用 远航一号 2022-9-11 19:22
https://www.moonofalabama.org/2022/09/the-izium-withdrawal-a-catalyst-for-starting-in-earnest.html#comments

这篇文章介绍了俄罗斯各派阶级力量与相关的军事策略辩论。各派阶级力量:金融资产阶级、军事工业综合体、“民族主义者”、人民大众、普京政权。军事策略辩论:长期还是短期,升级还是不升级,继续依靠现有常备军还是全面动员?
引用 隐秘战线 2022-9-11 16:50
远航一号: <a href="https://sonar21.com/understanding-planning-orders-and-troop-movements-in-ukraine/" target="_blank">https://sonar21.com/understanding-planning-orders-and-troop-movements-in-ukraine/</a>  这篇文章从现代军队的军事计划和部队调动过程分析,俄罗斯方面从9月8日 ...
希望俄军有做口袋阵的想法
引用 远航一号 2022-9-11 12:00
https://sonar21.com/understanding-planning-orders-and-troop-movements-in-ukraine/

这篇文章从现代军队的军事计划和部队调动过程分析,俄罗斯方面从9月8日开始大规模调动增援部队。这意味着俄罗斯方面至少在9月1日就已经预计乌克兰将在哈尔科夫方向有大规模攻势,并在那时就已经做出了主动撤出伊久姆地区以吸引乌军精锐部队脱离城市、力争在野战中将其重创的决定。

查看全部评论(5)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8 23:53 , Processed in 0.02130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