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二十一世纪的“帝国主义”问题

2022-3-21 07:25|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113011| 评论: 10|原作者: 远航一号

摘要: 自列宁时代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剥削全世界”攫取“超额利润”和超额剩余价值就一直是各帝国主义国家在内部维持“社会和平”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政治稳定所仰赖的先决条件。随着这一先决条件的土崩瓦解,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才真正来临了!

二十一世纪的帝国主义问题

 

远航一号

 

    随着俄罗斯在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世界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怎样看待当前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俄乌战争是否属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势力范围的侵略战争?中国是不是或者即将成为一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将怎样影响中国未来社会变革的前途?这些问题尖锐地摆在中国的马列主义者们面前。

    在过去十年左右时间中,在一部分青年左派同志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他们认为,中国已经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尤其表现为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命脉的垄断),这种垄断决定了中国资本主义必然也是现代帝国主义,必然要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势力范围和资本输出场所。

    类似的,在这次俄乌战争中,许多同志认为,这次战争是俄罗斯帝国主义与美、欧帝国主义争夺霸权以及势力范围的战争。比如,一位署名文焕的作者在知乎上撰文认为:“欧美帝国主义和俄国帝国主义的利益冲突是这场战争的根源,这场战争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与乌克兰买办资产阶级政府维护自身统治、争夺剥削乌克兰人民的权力(权利)的争霸战争。”(https://zhuanlan.zhihu.com/p/480125365)一个署名知凡的作者在激流网上发表文章,声称“泽连斯基的做法符合乌克兰人民的利益”,“俄罗斯的工人阶级也应该反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支持乌克兰人民的反帝斗争。”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42991154905387

    在过去几年中,红色中国网的同志与激流网、红旗网等方面的同志曾经就中国是否帝国主义国家的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辩论。现在,随着俄乌战争对世界历史发展方向产生着急剧的、重大的影响,怎样看待二十一世纪的“帝国主义”问题、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怎样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如何正确理解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等问题,又摆上了政治日程。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打算在过去几年“中帝论”辩论(即关于当前的资本主义中国是否帝国主义国家问题的辩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世界的发展形势,就“帝国主义”问题补充一些看法。

 

列宁给帝国主义下的“另外一个定义”

    列宁在《帝国主义论》的第七章“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中指出:“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然后,列宁进一步说:“如果不忘记所有定义都只有有条件的、相对的意义,永远也不能包括充分发展的现象一切方面的联系,就应当给帝国主义下这样一个定义,其中要包括帝国主义的如下五个基本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凡是持“中帝论”观点(即认为当前的资本主义中国也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同志都是从上述列宁给出的对帝国主义的“尽量简短的定义”出发,再结合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进而论证,今天的中国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尤其表现为国有资本垄断),从而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国有“垄断”银行就是今天中国的“金融寡头”;资本输出对于中国资产阶级越来越重要;未来中国的大资本家也必然要追求建立自己可以控制的国际垄断同盟,并在世界上争夺资本输出场所和势力范围等。

    然而,如果我们认真阅读列宁的《帝国主义论》,那么,就会注意到,列宁在给出了上述的帝国主义“五个基本特征”之后,马上又说:“如果不仅注意到基本的、纯粹经济的概念(上述定义就只限于这些概念),而且注意到现阶段的资本主义同一般资本主义相比所占的历史地位,或者注意到帝国主义同工人运动中两个主要派别的关系,那就可以而且应当给帝国主义另外下一个定义。”在关于“中帝论”问题的辩论中,可以说,所有持“中帝论”观点的同志都有意无意地、差不多无一例外地忽略了列宁所说的关于帝国主义的“另外一个定义”。

    那么,列宁给帝国主义所下的“另外一个定义”到底是什么呢?在《帝国主义论》的剩余篇幅中,列宁并没有很明确地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来概括这个“另外一个定义”。但是,在第八章“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中,列宁说:“现在我们还要来研究一下帝国主义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大多数关于帝国主义的论述,对这个方面往往认识不足。...我们说的就是帝国主义所特有的寄生性。

    可见,仅仅根据列宁对帝国主义下的“尽量简短的定义”以及“五个基本特征”来认识帝国主义,而不注意列宁在这里所说的“帝国主义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最低限度,对帝国主义的认识仍然是“不足”的。

    那么,什么是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所特有的寄生性”呢?列宁在大量引用了霍布森提供的资料后解释说:“帝国主义最重要的经济基础之一 —— 资本输出,更加使食利者阶层完完全全脱离了生产,给那种靠剥削几个海外国家和殖民地的劳动为生的整个国家打上了寄生性的烙印”;“帝国主义意味着瓜分世界而不只是剥削中国一个国家,意味着极少数最富的国家享有垄断高额利润”。就是说,帝国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剥削殖民地和另外一些海外国家,可以获得“垄断高额利润”,使得帝国主义国家的“食利者阶层”可以完全“寄生”在对海外国家和殖民地剥削的基础上。

    列宁随后就指出了这种“寄生性”对于国际工人运动的重大影响:“所以,它们在经济上就有可能去收买无产阶级的上层,从而培植、形成和巩固机会主义。”

    在第八章的结尾部分,列宁又转述了1858107日恩格斯致马克思的信以及1882912日恩格斯致考茨基的信中的一些观点,然后总结说,英国作为最早的和最典型的帝国主义国家有这样一些特点:“(1)这个国家剥削全世界;(2)它在世界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3)它拥有殖民地垄断权。”英国“剥削全世界”以及对世界市场的垄断的后果就是:“(1)英国一部分无产阶级已经资产阶级化了;(2)英国一部分无产阶级受那些被资产阶级收买或至少是领取资产阶级报酬的人领导。”

    综合列宁在《帝国主义论》第八章中的论述,那么可以看出,列宁所说的“可以而且应当”给帝国主义下的“另外一个定义”,就是指的“帝国主义所特有的寄生性”,就是指的“极少数最富的国家”通过“剥削全世界”来攫取“垄断高额利润”;这种“垄断高额利润”使得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就有可能去收买无产阶级的上层,从而培植、形成和巩固机会主义。”

    如果说,在1916年撰写的《帝国主义论》中,列宁还只是初步提出了帝国主义就意味着“剥削全世界”和赚取“垄断高额利润”,在1920年为《帝国主义论》的法文版和德文版撰写序言时,列宁又用了相当的篇幅来特别说明“帝国主义所特有的”寄生性和腐朽:“资本主义现在已经划分出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其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1/10,即使按最‘慷慨’和最夸大的计算,也不到1/5),它们专靠‘剪息票’来掠夺全世界。... 很明显,这种大量的超额利润(因为它是在资本家从‘自己’国家工人身上榨取的利润之外得来的)可以用来收买工人领袖和工人贵族这个上层。那些‘先进’国家的资本家也确实在收买他们,用直接的和间接的、公开的和隐蔽的办法千方百计地收买他们。这个资产阶级化了的工人阶层即‘工人贵族’阶层,这个按生活方式、工资数额和整个世界观说来已经完全小市民化的工人阶层,是第二国际的主要支柱,现在则是资产阶级的主要社会支柱(不是军事支柱)。因为这是资产阶级在工人运动中的真正代理人,是资本家阶级的工人帮办,是改良主义和沙文主义的真正传播者。... 如果不懂得这个现象的经济根源,如果不充分认识这个现象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那么,在解决共产主义运动和即将到来的社会革命的实践任务方面,就会一步也不能前进。

    在上面的论述中,列宁对“帝国主义所特有的寄生性”或者说帝国主义的“另外一个定义”做了更加详细的说明。列宁指出,“资本主义现在已经划分出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虽然这里列宁说的是“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因为列宁是在论述“帝国主义所特有的”寄生性和腐朽时提及的并且列宁在《帝国主义论》第八章中曾经说帝国主义“意味着极少数最富的国家享有垄断高额利润”,所以,列宁在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中所说的“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指的就是“帝国主义国家”。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国家“掠夺全世界”并榨取“大量的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可以用来收买工人领袖和工人贵族”,为第二国际的改良主义提供了社会基础;“如果不懂得这个现象的经济根源”,共产主义运动“就会一步也不能前进”。

    列宁还估计了帝国主义国家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其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1/10,即使按最‘慷慨’和最夸大的计算,也不到1/5”。这就是说,世界范围的帝国主义制度必然是一个世界总人口中的一小部分(占世界总人口约十分之一、至多不超过五分之一)剥削绝大多数的制度,而决不可能是一个绝大多数人口剥削一小部分人口的制度,也不大可能是一个世界总人口中一个比较大的少数(比如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二)剥削其他部分的制度。

 

现代帝国主义:垄断还是“剥削全世界”?

    从上一节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根据当时的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实际上提出了对帝国主义的两种定义。第一种定义,是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垄断组织在资本主义的国内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融合导致金融寡头的形成。第二种定义,是认为帝国主义意味着“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剥削全世界、掠夺全世界,榨取“超额利润”或“垄断高额利润”。

    应当说,在列宁的时代,上述两种关于帝国主义的定义是大致吻合、基本一致的。因为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亚洲和非洲的绝大部分地方不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就是半殖民地,拉丁美洲则属于美、欧帝国主义的附属国,这些地方的“民族资产阶级”自然不会有属于“本民族”的垄断资本。这样,国内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国家基本上也就是能在世界市场上占垄断地位并攫取“超额利润”的国家。

    但是,正如列宁所说,“所有定义都只有有条件的、相对的意义,永远也不能包括充分发展的现象一切方面的联系”。再好的定义也难以照顾到现实历史发展中一切复杂的方面,难以做到绝对的面面俱到,因而一切理论概念在现实中都难免遇到一些不典型的“例外”

    后来,到了斯大林领导下的联共(布)总结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时,就已经意识到,沙皇俄国在许多方面并非典型的帝国主义国家。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在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根源时,就有这样一段话:“在1914年以前,俄国各个最重要的工业部门都掌握在外国资本手里,主要是英法比三国即协约国资本手里。俄国最重要的冶金工厂由法国资本家把持着。整个说来,冶金业差不多有四分之三(百分之七十二)依赖于外国资本。煤炭工业的情形,顿巴斯的情形,也是如此。石油开采约有一半是在英法资本手里。很大一部分俄国工业利润流进了外国银行,主要是英法两国银行。所有这些情况,再加上沙皇向英法两国借的几十亿债款,使沙皇政府紧紧依附于英法帝国主义,把俄国变成了这些国家的纳贡国,变成了它们的半殖民地。”(1975年人民出版社中文版,第180页)

    如果说,在二十世纪初,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第一种定义和第二种定义之间还仅有着少量的不一致,那么,到了二十世纪中期以后,两种定义之间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纷纷取得了民族独立,拉丁美洲的本地资本主义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差不多所有的外围、半外围国家(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核心、外围、半外围地区的划分,参见:http://redchinacn.org/portal.php?mod=view&aid=41187),都不难找到某些行业高度集中并且被若干个本国企业高度垄断的情况。

    比如,在“再谈怎样学习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斗争的结局归根结底取决于世界的东方”(远航一号,红色中国网,2018722日,http://redchinacn.org/portal.php?mod=view&aid=36136)一文中,就引用了如下资料:“在林毅夫、章奇、刘明兴合著的‘银行业结构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一文中(发表于《世界经济》杂志 2003 年第 1 期,第 3-21页),表 2.1 列举了四十多个资本主义国家 1989-1996 年银行业资本集中的情况。按照各个国家 5 家最大银行占银行全部资产比例来计算,埃及的 5 家最大银行占该国银行总资产的比例为 73%,希腊的 5 家最大银行占 91%,印度的 5 家最大银行占 51%,肯尼亚的 5家最大银行占 72%,巴基斯坦的 5 家最大银行占 90%,秘鲁的 5 家最大银行占 76%,菲律宾的 5 家最大银行占 56%,津巴布韦的 5 家最大银行占 97%。相比之下,德国的 5 家最大银行不过占有该国银行总资产的 39%,美国的 5 家最大银行不过占有该国银行总资产的 20%。如果不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而简单的根据银行业集中度来认为埃及、印度、巴基斯坦、肯尼亚、津巴布韦、菲律宾、秘鲁等国都是‘帝国主义’国家,或者认为德国、美国反而不是帝国主义国家,那岂不是十分荒唐?”

    正如列宁所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如果不考虑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一味地套用“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这一已经严重脱离实际情况的公式,不仅在理论上严重错误、无法帮助我们正确分析国内外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从而使得“帝国主义”这一列宁主义的核心理论概念失去任何鲜活的意义,在现实的政治斗争中也必然要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二十一世纪的帝国主义:超额利润

    在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两种定义中,真正经受住时间考验、符合世界资本主义长期发展实际并且在今天仍然对世界阶级斗争有着重大指导意义的,是列宁给帝国主义下的第二种定义或“另外一个定义”,即帝国主义意味着“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剥削全世界,榨取“超额利润”或“垄断高额利润”。

    列宁对于“超额利润”或“垄断高额利润”两个词有时是交替使用的。严格来说,“垄断高额利润”应当指超出平均利润率的利润;而“超额利润”,按照列宁在《帝国主义论》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中所给出的定义,指的是“资本家从‘自己’国家工人身上榨取的利润之外得来的”利润。

    在这一节中,我们先用“超额利润”的概念来分析若干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地位。

    下面第一个图,比较了若干主要国家(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印度、俄罗斯联邦)在2010年至2020年期间“海外初级净收入”的情况:

  

 

图一 若干主要国家“海外初级净收入”(亿美元,2010-2020年)

 

    图一的六个国家中,美国、德国、日本在历史上以及现在都是典型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国和印度分别是历史上的半殖民地或殖民地,俄罗斯联邦在苏联解体以后就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处于被屈辱、被剥削的地位。所谓“海外初级净收入”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海外初级收入(通过提供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入)减去一个国家支付给外国人的初级收入,其中绝大部分是“海外投资净收入”(即一个国家通过海外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和利息等财产收入减去一个国家支付给外国人的财产收入)。所以,一个国家的“海外初级净收入”可以大致反映一个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所获得的“超额利润”的情况。

    从图一中可以看出,美国、德国、日本等国近年来都通过海外投资获得了大量“超额利润”。2017年和2018年,美国所获得的超额利润接近每年3000亿美元;2018年和2019年,日本所获得的超额利润接近每年2000亿美元,德国所获得的超额利润达到每年1000多亿美元。

    相比之下,除了个别年份(2014年)以外,自2010年以来中国每年的“海外初级净收入”都是负值,近年来负值还有扩大的趋势。2020年,中国的“海外初级净收入”为负1044亿美元。印度近年来每年给外国资本家支付“超额利润”200多亿美元。2013年时,俄罗斯联邦向外国资本家支付的“超额利润”一度达到约800亿美元。2020年,俄罗斯联邦仍然向外国资本家支付“超额利润”350亿美元。

    所以,从“超额利润”的角度来看,二十一世纪的帝国主义国家基本上仍然是二十世纪初期的经典帝国主义国家;中国、印度、俄罗斯联邦等国虽然近年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快,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仍然处于被剥削而不是剥削的地位,所以不属于列宁“另外一个定义”所规定的帝国主义国家。

 

二十一世纪的帝国主义:“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

    在《帝国主义论》中,列宁认为,“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剥削全世界所凭借的主要手段。比如,据《英国历史统计》,1913年时,英国的“海外财产净收入”达到两亿英镑,相当于当时英国国民收入的9%、英国国内资本家总利润的60%B.R.Mitchell, British Historical Stat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p.829)。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资本输出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对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意义实际上是有所下降的。比如2017年和2018年,虽然美国从“海外初级净收入”中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在绝对量上达到近3000亿美元,但仅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约1.5%、美国“净营业盈余”(大致相当于美国资本家阶级的国内总收入)的6%。德国近年来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大约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日本的“超额利润”大约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

    相比之下,近年来的统计研究表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交换所攫取的超额剩余价值其相对规模要远远大于通过资本输出所获得的“超额利润”。所谓,不平等交换,指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外围、半外围国家在向核心国家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过程中,其出口商品所包含的劳动往往要大大超出其进口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通过这种方式,外围、半外围国家所生产的大量剩余价值实际上转移到了核心国家。比如,2017年时,美国通过不平等交换所获取的超额剩余价值高达6400万人年、大约相当于美国劳动力队伍总数的40%http://redchinacn.org/portal.php?mod=view&aid=41621)。如果按照2017年美国生产性工人的平均工资粗估(按照每周工资740美元、每年工作50个星期计算),美国资本家阶级通过对外不平等交换所节约的劳动力成本高达2.4万亿美元,相当于2017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2%、美国“净营业盈余”的50%

    那么,当今世界上哪些国家属于不平等交换的受益者,哪些国家属于不平等交换的受害者呢?根据红色中国网理论编写组的研究,2017年,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由于不平等交换所损失的劳动人年数达到4700万劳动人年,东欧和中亚(大致可以反映俄罗斯联邦的情况)所损失的劳动人年数达到1200万劳动人年,南亚(大致可以反映印度的情况)所损失的劳动人年数达到6500万劳动人年。

    对不平等交换的计算需要准备大量统计材料、过程复杂繁琐。不过,一个国家在国际不平等交换中受益或受损的情况,往往与该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按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所计算的等级地位高度相关。通过对以往资本主义国家的统计资料的研究,我们发现,如果对美、英、法、德四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按照人口加权的平均值,将由此计算出来的加权平均值称之为“帝国标准”,那么,传统帝国主义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通常在“帝国标准”的75%以上。

    下面第二个图,比较了1870年、1970年、2018年世界上有数据的所有国家按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序以后在世界总人口中分布的情况。

   

图二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收入等级(1870-2018年)

 

    图二中,纵轴显示的是各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以“帝国标准”为100%);横轴显示的是,将各国按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高到低排序后,在一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以上的国家的所有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比。以2018年为例,在“帝国标准”100%以上的国家的总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6%在“帝国标准”75%以上的国家的总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3%,在“帝国标准”50%以上的国家的总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6%,在“帝国标准”25%以上的国家的总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48%,以此类推。

    如果我们以“帝国标准”的75%(上下再略作调整)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帝国主义国家阵营的下限,那么,1870年时,在“帝国标准”75%以上的国家的总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7%;不过,法国、奥地利、德国在这一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都只是略低于75%,意大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约为70%。如果把1870年帝国主义阵营的标准“放宽”到“帝国标准”的70%以上,那么这一年全部帝国主义国家的总人口约为世界总人口的16%

    1970年,在“帝国标准”75%以上的国家的总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3%;不过,奥地利、意大利、日本在这一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只是略低于75%。如果把1970年帝国主义阵营的标准“放宽”到“帝国标准”的74%以上,那么这一年全部帝国主义国家的总人口约为世界总人口的17%

 2018年,在“帝国标准”75%以上的国家的总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3%。此外,在“帝国标准”70%以上但不到“帝国标准”75%的国家有:阿曼、新西兰和波多黎各。阿曼和波多黎各显然都不属于帝国主义国家。新西兰属于“富而不强”;即使将新西兰包括在帝国主义国家阵营中,对于帝国主义国家阵营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综上所述,从统计资料上看,历史上帝国主义国家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大致在七分之一至六分之一之间,这恰好符合列宁所估计的帝国主义阵营的人口规模 ——“资本主义现在已经划分出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其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1/10,即使按最‘慷慨’和最夸大的计算,也不到1/5)”。

 这里要说明的是,以“帝国标准”的75%(左右)以上作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标准只是一个粗略的统计标准。有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75%以上的国家是中东地区的高收入石油出口国,还有一些是卢森堡、新加坡这样的小国或城市国家。这些国家都不能说是帝国主义国家。如果把这些“水分”挤掉,那么严格意义上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总人口会更接近列宁所做出的大约占世界人口十分之一的估计。

 

中国和俄罗斯在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地位

    下面的第三个图比较了若干主要国家在1970年至2018年期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变化的情况,同时与世界平均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作比较。

 

图三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帝国标准”= 100%1970-2018年)

 

    在过去半个世纪中,世界平均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在略高于“帝国标准”25%的水平;就是说,美、英、法、德四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加权平均值,大约相当于世界平均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倍。

 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霸权国家,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直稳定在“帝国标准”的1.1倍左右。日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91年达到“帝国标准”的95%以后,就一直处于相对衰落的状态;近年来,日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勉强维持在“帝国标准”的75%以上。在苏联解体以前,德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致保持在“帝国标准”的80%以上。近年来,通过所谓“欧洲经济一体化”并加强对南欧、东欧国家的剥削,德帝国主义的相对地位有所加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维持在“帝国标准”的90%以上。

    在社会主义苏联的鼎盛时期,俄罗斯联邦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帝国标准”的50%。资本主义复辟后,俄罗斯联邦经济崩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度下跌到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在普京统治时期,俄罗斯联邦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相对地位有所恢复,在新冠疫情危机之前,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约处于“帝国标准”的50%,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半外围的上层。

    在新冠疫情危机之前,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帝国标准”的25%,勉强超过了半外围的下限,但是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约相当于俄罗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至于印度,虽然其资本主义经济在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在新冠疫情危机之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达到“帝国标准”的14%,大约相当于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仍然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外围。

    俄罗斯联邦、中国、印度都不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

 

二十一世纪的帝国主义和阶级斗争

    今天,我们学习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并应用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分析世界形势,其目的不是为了背诵经典、重复教条,也不是单纯为了在世界重大政治事件发生时站队表态、“刷存在感”,而是要努力解决中国与世界阶级斗争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

    在列宁时代,研究“帝国主义”问题的现实意义,除了努力认识空前帝国主义大战的历史根源并制定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以外,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就是怎样认识和分析当时国际工人运动中发生的分裂。正如列宁在《帝国主义论》第七章中所说:“(如果)注意到帝国主义同工人运动中两个主要派别的关系,那就可以而且应当给帝国主义另外下一个定义。”

    正如列宁后来所总结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对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剥削,攫取了大量“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使得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家阶级可以收买“工人领袖和工人贵族”;这种“工人领袖和工人贵族”是“第二国际的主要支柱”,也是国际工人运动中改良主义的社会基础。列宁说:“如果不充分认识这个现象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那么,在解决共产主义运动和即将到来的社会革命的实践任务方面,就会一步也不能前进。”

    应当说,在《帝国主义论》以及后来的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中,列宁仅仅指出了“工人领袖和工人贵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上层)是改良主义的社会基础。从列宁当时的主观愿望来说,还没有完全放弃无产阶级革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希望。

    然而,世界历史的实际发展要曲折得多、复杂得多。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斗争的发展都有着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这些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包括不以无产阶级伟大领袖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不仅继续通过资本输出获得“超额利润”,而且通过不平等交换从外围和半外围国家攫取了大量超额剩余价值。这就使得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家阶级可以将通过“剥削全世界”所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拿出一部分来,与国内的小资产阶级乃至工人阶级的一大部分分享,这就大大扩大了帝国主义国家内部阶级妥协的社会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实际上没有再发生新的无产阶级革命(关于中国革命、古巴革命的历史性质,可以参考:http://redchinacn.org/portal.php?mod=view&aid=41681&page=1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并没有停止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趋势决定了,凡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充分发展的地区,必然发生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必然发生整个社会的无产阶级化,无产阶级的队伍必然发展壮大,而且无产阶级必然逐步地组织起来、与进步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要求更加广泛的经济和政治权利。正是因为这个根本原因,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无论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核心国家(北美和西欧)还是在传统的半外围国家(前苏联、东欧和拉丁美洲)都发生了工人运动的高潮。

    但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国际工人运动高潮最终并没有发展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相反,斗争最后以国际资产阶级的反扑和胜利而告一段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国际阶级斗争的大决战中,国际资产阶级能够侥幸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整个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尚有着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储备没有动员。由于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复辟,这就使得中国的数量庞大并且“优质”的廉价劳动力能够为全球资本主义充当产业后备军,为随后几十年全球资本主义的大扩张准备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资本主义发展以后,以往曾经在核心国家和半外围国家发生过的历史进程现在正在中国重演着。随着中国资本主义进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半外围,中国社会的无产阶级化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就将全面完成(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面枯竭为标志)。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无产阶级必然联合进步小资产阶级开展广泛的经济和政治斗争。然而,与历史上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不同,中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上并不具有垄断地位,因而也就无法攫取到足够的“超额利润”或超额剩余价值来收买本国的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恰恰相反,在中国资本主义的整个生命周期里,它都将不得不依靠超长劳动时间、超高劳动强度的非人剥削体制,这就与中国广大劳动群众在历史的一定发展阶段必然普遍产生的要求、与起码的和有人的尊严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尖锐不可调和的冲突。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人口和劳动力的巨大规模,也由于世界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限制,使得在中国以外,很难找到一大块与中国在规模上相当的、又具备必要的资本积累条件的地理区域。这样,随着中国内部剩余劳动力的枯竭,阶级斗争的力量对比必然发生对无产阶级有利的变化。到那时,由于中国的资产阶级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愿望以阶级妥协或社会改良的方式来解决中国资本主义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便只能以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根本变革的方式来解决

(参见: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9640

    在国际上,由于世界资本主义资源和环境矛盾的发展,造成了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俄罗斯、巴西、中东诸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由于出口能源和原材料的半外围大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上升,也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在中低端乃至部分高端制造业领域对传统核心国家的竞争,导致传统帝国主义国家从世界市场上剥削“超额利润”和超额剩余价值的能力开始出现萎缩的趋势。这次俄乌战争,尤其是在俄罗斯最终取得军事胜利的条件下,估计将大大地加快这一趋势

(参见: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9961

    自列宁时代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剥削全世界”攫取“超额利润”和超额剩余价值就一直是各帝国主义国家在内部维持“社会和平”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政治稳定所仰赖的先决条件。随着这一先决条件的土崩瓦解,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才真正来临了!

 

 

2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2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5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披荆斩棘 2024-4-15 12:34
日本的超额利润居然要接近美国了,然而日本的军事、政治、金融方面相对美国并不占据优势,日本是如何维持这么高的超额利润的。听说日本的很多公司都是美国资本控股,日本海外初级净收入实际上是否包含属于美国资本的那一部分?如此一来,海外初级净收入是否并不能真实反映超额利润的情况?
引用 理想者之终焉 2023-5-1 12:11
能转载到b站去吗
引用 PalmFujimori 2022-3-27 01:14
这是篇好文章!我认为问题就在于“帝国主义”这个词是具有双重含义的:第一种含义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最后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第二种含义是指能够“剥削全世界”攫取“垄断高额利润”的国家类型,许多国家能够实现第一种而第二种注定只有少数国家能实现,所以在讲述“中帝论”争议时需要说明:第一,中国是“垄断资本主义”因此不会在资本主义框架内“进化”;第二,中国不可能实现入关学声称的“剥削全世界”的迷梦,因此更好地说明革命的必然性!
引用 远航一号 2022-3-26 08:54
白龙1917: 如果半外围理论成立的话,那么请问如何看待北一辉们的立场和观点?附上北一辉的观点:“日本是国际上的无产阶级,俄国是世界上的大地主,英国是世界上的大富豪, ...
半外围是客观分析中国目前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当然不意味着支持中国资产阶级对外扩张,更不意味着赞赏历史上的日本军国主义。半外围的资产阶级当然也可能谋求对外扩张、侵略掠夺广大外围地区人民,但这要看某个半外围国家的具体历史环境和那个资产阶级的具体历史利益和特点。中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特点根本上不同于历史上的日本资产阶级,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充分的动机对外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甚至不会发动小规模侵略战争,含台海战争)

可参考: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8468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9326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9338 ...
引用 白龙1917 2022-3-24 00:45
如果半外围理论成立的话,那么请问如何看待北一辉们的立场和观点?附上北一辉的观点:“日本是国际上的无产阶级,俄国是世界上的大地主,英国是世界上的大富豪,和这些国家开战是正义的,日本通过战争,将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共荣圈,最终达到废除国界,实现世界和平的目的。”
引用 远航一号 2022-3-21 18:22
俞聂: “关于中国革命、古巴革命的历史性质”应该还涉及到这篇文章吧,<a href="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8446" target="_blank">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8446</a>
谢谢
引用 俞聂 2022-3-21 15:22
“关于中国革命、古巴革命的历史性质”应该还涉及到这篇文章吧,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8446
引用 仗义执言 2022-3-21 14:00
根本是狡辩,有空我来好好批判一下
引用 井冈山卫士 2022-3-21 08:09
这篇文章在原本中帝论辩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美帝国主义衰落时代重要国家阶级斗争的发展趋势。现在看来,普京这一仗彻底粉碎了全球化小资的“纽约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vYysauPsMc)。也粉碎了某些“左派”表面上鼓吹中帝论,实际上仍然把希望寄托在美帝主导的“颜色革命”上的幻想。
引用 只喝咖啡不喝茶 2022-3-21 07:55
鼓吹“帝国主义”的人完全不知道自己挥霍的是本国老百姓的血汗,还以为是从他国攫取来的。

查看全部评论(10)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9 05:40 , Processed in 0.01911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