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唤醒革命马克思主义的婴儿 —— 读《中国革命的悲剧》

2021-9-21 15:32| 发布者: 竹内彩| 查看: 14677| 评论: 1|原作者: 竹内彩

摘要: 大概是一年前吧,有人向我推荐了这本书,虽然我很快就把它读完了,但因相关历史知识的匮乏,不曾下笔著出感言。此后近一年光景中,我在了解其它同时代的历史记录,阅读了九十年代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还有三十年前的勘误之后,酝酿多时,才敢写下这篇感言。

唤醒革命马克思主义的婴儿

——读《中国革命的悲剧》

 R-C.jfif

......只能希望,不能凭自己的意愿跳出那些继承下来的条件的新一代们,至少能学会更好地理解自己时代的规律......”——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

 

大概是一年前吧(2020年),有人向我推荐了这本书,虽然我很快就把它读完了,但因相关历史知识的匮乏,不曾下笔著出感言。此后近一年光景中,我在了解其它同时代的历史记录(小说,报纸,社会调查文献和论战文章),阅读了九十年代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还有三十年前双山对这本书的勘误之后,酝酿多时,我才敢写下这篇感言。


伊罗生的这本《中国革命的悲剧》,因为材料之翔实和作者阶级分析之的老练——这种老练超出了他本人的斗争经历——在西方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了解中国革命的敲门砖,又因自己读时感触颇多,故向各位青年力荐此书。各种原因,我将在下文一一阐明。


本书的作者伊罗生 ( Isaacs ) 和他同时代激进化的西欧、美国青年类似(比如马尔罗,当然伊罗生作为一名合格的唯物主义者是和马尔罗有许多不同的),他们成为了历史记忆的一部分。青年的他们多受革命的烛照,自发自觉地去参与异国(也是异阶级的,因为这些青年多家境优渥)的革命运动,燃烧自己的热情,然后趁自己火热的叛逆年代还没结束,写下一些影响深远的著作或篇章;最后同革命历史一样,拐进了一个属于他们的死胡同。伊罗生刚大学毕业就跑到中国来当记者。这本《中国革命的悲剧》作成到后来他离开中国时,他还没到三十岁;随着伊罗生所崇敬的托洛茨基遇害和苏德条约的签订,各种历史事件的重压及其昭示的无产阶级革命在政治上的沉沦,让伊罗生也沉沦转向了。他成为了一般的有产自由派,后来为杜鲁门的反共政策摇旗呐喊。不过在伊罗生还是一位革命者的时候,他不像一般的革命同情者那样扒在名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火车车厢外感受一下革命的速度,大吸几口带有革命热能的烟气(革命中无产阶级的“过火”热情、超凡的生命力,溢出的对敌对阶级的暴力);伊罗生是个在名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煤厢中劳动的铲煤工。在中国做记者的那几年,伊罗生在刘仁静的协力下,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火车头”(先进工人和有机知识分子)预备了好几大铲精煤,可惜它们没能进入机车的煤炉里,最多只供学者们“登用”(欧美那边凡是涉及到中国大革命时期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研究,这本书都是必备的参考书目)。国内未曾正式出版,也就鲜有人读毕此书。


这本书很多时候可能会给读者浓烈的山头主义印象,也就是站在某派的立场反对其他派别,不过必须点明,本质上,它是革命马克思主义对修正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是站在无产阶级革命立场上的,而不是本位主义作祟;此外,伊罗生个人的革命经历毕竟浅薄,因此书内有多处“私货”。这些私货主要源于协作者刘仁静的个人恩怨。话说回来,虽然伊罗生个人的革命经验浅薄,但并不妨碍《中国革命的悲剧》成为颇有份量的经典之作。多少“经验丰富”的中共早期干部最后离历史唯物主义越来越远,宗派主义远为根深蒂固,有着更多的“私货”和糟糕的改良主义论述!革命好比蒸汽机车,需要优质的燃料!如果单烧木头的话,会比烧煤要报废得更早,故障更多。而在中文世界里,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社会分析太少。那些干巴巴、营养成份奇缺的斯大林著作,被官僚们剥离历史背景和相关书目,弄成“圣经”的马恩列原著选本,更不用说那些鼓吹“民族特殊性”的机会主义著作,被删改的领导人著作,各色资料详实但方法论非马克思主义乃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论文,都远不能帮助大家真正地、深切地理解革命,尤其是工人革命。一本有助于尽快切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有血有肉的革命史,是我们最为需要的“精煤”。


伊罗生的作品之所以是“精煤”,因为它对历史逻辑的理解继承了前人那些卓越的革命史著作。全书在行文结构上颇似托洛茨基的《一九零五》,对国民党的剖析和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对波拿巴和秩序党的剖析神似。它对二、三十年代无产阶级革命及反革命的历史进程各环节的缕述和剖析,让人耳目一新:先由革命的土壤入手,也就是先进行社会各阶级关系的分析,再到革命的进行,反动的暗流,革命洪峰后的无产阶级溃败,以及对下一次中国革命的展望。这个过程的展现是有机的,对每个时间节点上的各个阶级发展状态都有伊罗生仔细描绘的“解剖图”,使读者可以像看肌肉收缩的原理一样,了解国民党反动的阶级动力和反革命阵营秩序重组的逻辑,也能快速把握工人阶级在一九二七年后的反动时期长期消沉的原委。当然,许多见地并不是伊罗生本人发现或发明的,而是得益于托洛茨基先前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富于启发性的论述。某些论述从后人的角度看来,可能显得机械或偏颇,譬如对中国农民战争的态度,也很正常。这在当时本来就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只希望大家在读完这本《中国革命的悲剧》后能对中国革命中阶级斗争的方方面面有更为深刻的体验——尽管仍是间接的,对于究竟什么是“半殖民地的‘半封建’”,什么是无产阶级先锋队,什么是苏维埃,什么是“四个阶级联盟”……这些历史问题都能在我们的头脑里鲜明和尖锐起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redchina 2021-9-22 02:20
竹内彩网友,这篇感言,是你本人创作的吗?还是另有作者?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7 00:43 , Processed in 0.01291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