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查看内容

论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当代困境及其影响

2021-6-16 22:56|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3198| 评论: 0|原作者: 谢长安|来自: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摘要: 小生产逻辑和资本逻辑是影响资本主义全球化产生与发展的两大逻辑。基于生产逻辑和资本逻辑的双重视角可以看出,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和金融资本主导的金融全球化是当代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两大主要表现形式。

  (二)资本主义全球化当代困境的成因

  资本主义全球化所陷入的困境,可以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当代表现形式、全球生产体系及其弊端、金融资本及其异化三方面探究原因。

  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重要观点,指的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商品经济成为物质生产普遍形式和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普遍化使得劳动产品作为商品生产出来且必须要取得被社会所承认的货币形式,而货币是价值形式演变的最终结果,价值是劳动产品在商品经济生产关系下取得的社会形式。换言之,商品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生产的社会化基础上的。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得资产阶级可以通过占有和掌握社会生产条件而最大限度地攫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由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只有建立在社会化生产力基础上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化的生产力形成了生产之间的广泛联系,这个性质要求社会从生产的整体联系出发,合理处理生产中的人与自然、生产与消费、人与人等之间的关系。但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下部分人控制物质生产过程及其结果,导致社会生产是按照少数人而非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安排,劳动者与生产条件分离,生产服从于少数人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内在地具有危机的倾向。这就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在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没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消失,而是呈现出了新的表现形式。一方面,生产的社会化发展到了全球化水平,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之间已经不是过去的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国际分工关系,而是金融主导型国家与物质生产主导型国家的国际分工关系;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形态发生的重大变化,如知识经济的产生,一些领域的发展需要巨额资本的长期投资,加上全球化下市场竞争无比激烈、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崛起,不同垄断资本需要加强联合与协作以应对各种挑战,如跨国公司之间建立战略联盟、金融寡头控制全球金融体系和全球信用评级机构等,因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发展到了生产资料的少数资本集团占有的程度。由此,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可以归结为生产和资本的全球化与生产资料的少数资本集团占有的矛盾。表面上看,资本主义全球化是资本在全球积累的过程,表现在金融全球化方面是资本以金融形式获取剩余价值,表现在全球生产体系方面是资本通过掌控产业链高端、国际营销渠道和大宗商品定价权等获取利润,但不论哪种途径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其源泉都存在于生产领域,而生产资料被西方少数资本集团占有的事实就决定了全球化的规则“代表的不是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普通公民的利益,而是代表大公司和金融集团的利益”[9]79。由此,少数寡头成为全球剩余价值的主要占有者,甚至是食利者阶层,势必带来分配不合理、投机盛行等问题。当全球剩余价值源泉被开发殆尽,资本全球扩张无利可图时,经济危机必然会爆发,西方表面上的繁荣与高福利神话也会破产。

  第二,全球生产体系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它在促进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的同时,也将西方高消耗和高消费的生产与生活模式扩展到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的资源消耗和劳资矛盾。其一,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本增殖而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随着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生产和剩余价值不断转化为资本,资本需要消耗的物质资源会呈几何级数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中的竞争是极端激烈的,这尽管可以推动生产效率快速提高,在短期内生产出大量产品,但这是以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资源数量持续增加为保障的。此外,整个社会生产的无组织性使得大量资源无法得到有计划和高效的利用,生产过剩情况下大量产品的价值无法顺利实现以至于被丢弃便是典型表现。奎恩在《沃尔玛是如何毁掉美国和整个世界的》中批评沃尔玛这一商业巨头垄断弊端时指出,沃尔玛自落户美国爱荷华州后,50%的服装店、30%的五金商店、25%的建筑材料商店、42%的杂货店、29%的鞋店、17%的珠宝店、26%的百货商店都被迫关闭。沃尔玛每创造一个就业机会就要以1.5个人的失业为代价[11]。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至上、拜金主义盛行带来的大量奢侈品生产和消费增加了资源的消耗与浪费。随着信息技术和金融技术的产生,资本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控制媒体,传播各种错误的消费主义理念,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等新的消费理念与模式层出不穷。因此,从永续发展的角度来说,资本主义是最浪费的制度,因为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鼓励贪婪、奖励自私。在资本主义的资源分配逻辑下,全世界的生产活动主要是满足地球上最富裕阶层的物质需求[12]。其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伴随大量物质资源消耗的是劳动力不断受排斥。从价值方面看,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是资本的价值构成;从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方面看,资本分为生产资料和活的劳动力,这是资本的技术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被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

  尽管在资本主义的不同生产部门和同一生产部门的不同时期,资本的有机构成是不同的,但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资本的有机构成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即资本的不变部分的增长超过资本的可变部分的增长,由此带来的结果便是劳动力遭排斥。一方面,资本积累使得劳动生产率得到不断提高,这主要表现为劳动者在数量不变甚至减少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以同样的劳动强度使用的生产资料数量增长,“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过程的主观因素的量比它的客观因素的量相对减少。”[3]718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量科学技术发明并被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这本可以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但在资本逻辑支配下,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反而增大,劳动时间被延长。更为负面的是劳动者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增大,因为诸如机器等新的科技产品的应用,简化了操作流程,一些手工劳动变得多余,劳动者为有限的工作岗位而竞争。“事实是,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3]726在当前的互联网条件下,资本积累形式愈加多样化,产生了各种形式的隐性剥削,劳动者变得愈加碎片化,阶级意识不断弱化。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劳动者过剩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全球范围内的劳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

  第三,金融资本已经异化为影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的负面力量。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本是用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金融体系不断复杂化,金融部门如同经济体中的大动脉和发动机,决定资本和信用的流向。金融资本也早已具有控制生产、流通和贸易的能力,以致成为控制整个市场经济甚至国家的终极力量。同时,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往往可以利用大量金融衍生工具,在发达的国际资本市场进行大规模的集资活动,各类金融机构由此非理性地放大金融杠杆,信用风险不断积聚。此外,通过各种形式的金融创新,较少的资产可以形成巨大的交易量,推动资产膨胀,进而创造大量的流动性,大量金融资本进入期货市场,又使得一些国际大宗商品具有了金融属性,导致国际市场上的一些重要资源价格的升降完全取决于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意志,影响了全球稳定[13]。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将国际货币体系引入到纸币时代,黄金与美元脱钩,美国金融资本拥有了一系列“嚣张的特权”:国际金融规则制定权、国际金融机构控制权;强大的金融制裁权力;美元在全球商品和资本交易中的核心地位;全球最活跃的金融市场,等等。凭借着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垄断,美国可以直接印刷纸币换取他国辛苦生产的物质财富;压低从他国进口财富的价格;通过美元的升值和贬值,引发和制造金融危机,洗劫他国财富,控制他国产业;以金融制裁的手段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正是这些特权使美国能够获取大量国际信用,进而维系庞大的军事力量,军事力量又为美元的霸权地位提供安全保障。然而,由于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失去了黄金的价值约束,美元大量超发,资本积累和增殖更多地在货币金融领域寻求突破,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化趋势,各类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产业资本在全球的积累和循环因货币失去价值基础而进入确定性状态,最终逐渐式微。在经济金融化严重的美国,华尔街畸形繁荣,整个社会投机盛行,制造业提供就业机会的能力被严重削弱,脆弱的债务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取代了健康的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美联储正驾驭着一台不折不扣的泡沫机器,以前所未有的超低利率债务,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14]由此,包括西方产业资本家在内的全球绝大多数阶级均成了金融寡头的盘剥对象,西方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正是由于金融资本的异化,日益膨胀的金融泡沫和数量庞大的金融食利者阶层让包括西方在内的全球绝大多数物质生产者无法提供稳定而持续的利润来源,席卷世界的金融风暴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资本主义全球化陷入严重困境。金融危机后,西方政府,尤其是美国政府拯救的主要是金融寡头,金融寡头的统治根基不仅没有受到根本影响,“相反,金融力量的优势还得到了进一步加强。”[15]这导致的结果是美国的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综上所述,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全球生产体系、金融资本等的综合影响下,资本和劳动、不同形态资本、资本和国家、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失衡,最终资本主义全球化陷入严重困境,而这必然会影响到世界的稳定。

  三、资本主义全球化当代困境的影响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资本主义及其主导的全球化无疑是影响全球大变局的重要因素。金融危机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增长乏力,创新能力不足,同时面临人口老龄化、政治极化、社会撕裂、种族主义等大量问题的困扰。当前西方出现的各种乱局和问题,与资本在全球肆无忌惮扩张导致国内大量实体经济发展受阻,从而就业岗位流失、国家竞争力下降密切相关。为维护资本全球扩张的安全,一些西方国家需要经常保持庞大的军事力量,甚至在全球重要地区动用武力,推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输出,这既导致国内大量资源浪费在不必要的军事开支上,也使得西方的国际声誉下降。美国在中东地区发动或参与的战争,更是导致大量穆斯林人口流入西方,影响了欧美的社会安全。当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的利益被极少数资本寡头获取,包括产业资本家和劳动者在内的绝大多数群体成为受害者,甚至中产阶级连基本的就业和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时,西方国内必然出现逆全球化或反全球化浪潮和各种乱象。面对内忧外患,多数政党和政客在国内变革无望的情况下,只会相互攻击、推卸责任。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全球化陷入的困境和当前西方国内面临的危机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因为西方国家无法在全球获得足够利益,或者利益分配严重失衡,则国内势必出现各种矛盾。显然,这两大问题都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这预示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可能会通过包括战争在内的各种措施对外转嫁危机。

  与资本主义全球化陷入困境和西方国家面临空前危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世界格局正在向日趋均衡的方向演变。其一,全球经济力量对比变化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最近几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80%。按汇率法计算,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接近40%。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10年后将占世界总量的一半。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势不可当[16]。从总量上看,发达国家已经失去了对世界经济的绝对主导地位。以购买力平价计算,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已于2008年超过发达经济体。据相关机构估算,到2035年,发展中国家经济规模将超过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和投资中的比重接近60%,部分亚洲和非洲国家将是全球经济的领跑者,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将从欧美转移到亚洲[17]。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最近几十年发展迅猛。中国经济规模占美国的比重从2000年的1/9上升到2018年的66%;中国在部分生产环节实现了自主技术替代,在一些高技术产业领域占据了全球市场的重要份额,甚至成为全球领跑者;中国广阔的国内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因此,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明显上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大大增强,以至于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并未遭受重大经济冲击。其二,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制度性话语权体系正在重塑。从全球治理体系看,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不断破坏现有的国际秩序,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维护国际社会的稳定。由金砖国家成立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为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而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可以看作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主动和积极参与后美国时代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而迈出的重要步伐。中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和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宏大倡议与时代命题,是新的国际秩序构建的一个典型事例。中国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国际秩序变革方案。

  从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看,发展中国家在一些国际组织中的发言权有了明显增加。由此,非西方世界开始崛起,国际权力在西方几个主要国家之间轮换的局面正在终结,发达国家完全垄断国际话语权和国际规则的历史正在被改写。非西方世界的崛起,尤其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成为变革不合理不公正国际秩序的重要力量,无疑预示着西方国家和各类资本利益集团从全球获取剩余价值的数量将大大减少。这一新的竞争格局也会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行为,促使其通过制造危机、战略遏制等手段打压竞争对手,维护霸权,继续掌控国际市场,主导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四、结语

  资本主义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后,资本在全球积累和扩张的结果。尽管资本主义全球化为资本获取剩余价值提供了广阔市场,但也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传播到了全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一系列新科技成果的出现和应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资本在全球扩张也进入了一个新境界,突出表现为全球生产体系和金融全球化的出现。全球生产体系和金融全球化的出现和发展,加剧了全球资源的消耗,引发了包括劳资关系失衡在内的诸多问题,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全球化陷入严重困境。伴随资本主义全球化陷入严重困境的是当代西方国家面临着空前危机,这些必然会影响到西方的对外行为和世界的未来发展。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作者简介:谢长安,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7:21 , Processed in 0.01184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