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米勒关于苏维埃的设想,兼论卢森堡的作用

2021-2-6 10:32| 发布者: nepal1996| 查看: 12903| 评论: 0|原作者: 多人|来自: 李星整理

摘要: 不止米勒,德国革命的一大半领导人都被抹掉了,单独捧卢森堡,并且把《论俄国革命》夸上天,目的只是要“炮打俄国党”,同时又迎合了第三国际关于“党”的意识形态塑造。没办法,失败了就变成敌人的玩具了。只能是今天总结教训,找机会打回去吧!
《德国革命中的工人阶级政治》讨论之二:米勒关于苏维埃的设想、卢森堡的作用(一组对话)

A:

书中是这样描述米勒在战前是如何努力促进一般工人的积极性的:


米勒于1913年发表的小册子《论车工行业中的鼓动工作》[ Müller(米勒),1913年。——原注](Über die Agitation in der Dreherbranche)中表现得特别清楚。这本小册子是由德国五金工会柏林分会钢铁与转轮车工鼓动委员会发表的,当时米勒是这个委员会的负责人。它的主要内容是:就该委员会的任务做报告、介绍该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并介绍柏林各工厂中的经验。

从这本小册子来看,米勒是一个当时的典型工会活动家。他在序言里哀叹工人对行动缺乏准备,并把工会的职责定为对全体会员进行训练,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战士”。他为此推荐了一种精妙的官僚监督制度,它由六种不同的方式组成,只要小心谨慎地推行它,就能确保工会会员不断地参加工会活动。哪怕是在同时期的人当中,恐怕都会有不少人觉得这种制度太奇怪了,但米勒为自己的方法做了辩护:“就算这些方法显得有些笨拙和费力,但它们仍然是系统的,把它们彻底贯彻下去是有益的”

——————————————————————————

米勒从自己所能看到的世界出发,想修补日常实践的泥潭状态。但德国在当时找不到更合适的修补办法,必须把视野放大到国际范围,在当时,就是向俄国人学习。

但是欧洲的社会主义工人又都认为俄国没啥好学的。



B:

米勒在1920年前开始设计工人代表机构的具体细节。他提出的那一套制度设计,是有亮点的,即政治苏维埃和经济苏维埃双轨制。全国经济苏维埃协调统筹自下而上产生的下级苏维埃,克服产业/地方利己主义。不过这些都太遥远了,是美好的梦,最后还破碎了。这本书后几章里,作者把米勒的思想用“苏维埃主义”这个词予以总结,我觉得其实挺好的,这不是一般的工团主义或流行的共产主义概念。

米勒的苏维埃主义,难能可贵的是并不只是一个遥远未来的政治蓝图,他的制度设计深深植根于现实的工厂委员会/苏维埃体制上,是阶段性的构想。




C

我觉得米勒代表了整整一代向往革命、具有丰富斗争实践的基层工人积极分子,但是他们接受的、以爱尔福特纲领为代表的政治教育,使他们未能生长到与他们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革命——相符的高度。

苏维埃社会主义,council socialism,有个名字更加熟悉:“委员会共产主义”,其实就是试图在革命陷入低谷之后,通过现存的工人苏维埃保存力量,重新发展阶级斗争的想法。此时的苏维埃已经不是政权机关了,但仍然是群众代表机关。如何保存现有的阵地,使它们在阶级斗争中重新发挥作用?米勒设计这套“纯粹苏维埃制度”,应该含有这方面的构思。但结果,苏维埃运动在1920年10月也被彻底粉碎了。


A:

这也反映了当时的革命者节奏乱了,工人阶级的革命已经支离破碎,那些最积极的参与者想抓住似乎还剩下的一点东西,开始总结实践。但他们的总结又被淹没在新的左翼政治当中了。在德国出现了新的政治实体——共产党,而共产党本质上又回到了第二国际的思路,或者说,它延续了第二国际看待事物的方法,并对1917年之后的工人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反革命充满了不解。


D:


德国当时的革命者对如何“干革命”充满了各种脱离阶级现实、但承接了旧时代社会主义思维的想象。比如说,德共早期的主要负责人约奥吉斯,他想象中的共产党,是具有高度纪律性的,乃至军事性的,比真实世界里的布尔什维克组织严格多了。

至于卢森堡,她能起到的作用很小,她当过《红旗报》的负责人。而后世的主流共产主义给她营造的所有形象,无一不是为了一时一地的既得利益需要,拼凑起的一个今日为我们熟知的“罗莎卢森堡”形象,越来越模糊,最后成了十一月革命最后的回响。这个形象,社会主义者能利用,反共主义者也能利用。


卢森堡在被资产阶级秩序所收编的左翼政治手里,被掩盖了一切革命痕迹,包括米勒这种人也被抹杀了。左翼政治用卢森堡以前写的书信,来为自己与体制的合作找借口。这无论是对她,还是对参与了这一斗争的所有革命者和工人,都是很不公平的。


E

不止米勒,德国革命的一大半领导人都被抹掉了,单独捧卢森堡,并且把《论俄国革命》夸上天,目的只是要“炮打俄国党”,同时又迎合了第三国际关于“党”的意识形态塑造。没办法,失败了就变成敌人的玩具了。只能是今天总结教训,找机会打回去吧!



B:

二十世纪对历史的篡改成风,先是主流共产主义、社会民主党,然后是反共的主流学术界。对卢森堡、李卜克内西对革命的作用,一直存在一个盲区:他们与革命工人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前面我们就讨论过,如果不是爆发了革命,米勒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和李卜克内西说上一句话,只能和五金工会的几个地区干部打打交道。不好说是“说不上话”,还是觉得无话可说。


A:

至于卢森堡,她能起到的作用很小
————

有一定的影响就可以做很多事。列宁、托洛茨基都不是什么无可争议的领导人。列宁能影响一部分革命工人,他的优势在于能跟一部分革命工人保持精神上、可以说灵魂上的沟通,互相促进,保证了对革命进程的决定性影响。彼得格勒的维博堡工业区,30万工人引导了全市工人,彼得格勒工人又引导了一亿七千万的帝国大众。


这方面,卢森堡就差太远了,她跟革命工人基本是各过各的日子。



B:

罗森堡政治经济学成就很大,但我不懂经济学,无法评价。她是SPD党校教师。我们缺少卢森堡这样的人,这是很紧迫的事,但是米勒这样的人更少,也更紧迫。



D

我感觉卢森堡也是‘建制派革命者’,或者说德国社民党的实践特色一直缠绕在他们这些革命者身上。其实说到底,卢森堡这种状况在当时并不特殊,大家都有一堆这类的事。只不过后面革命事件性的到来,让他们要更真诚的面对革命而已。



C:

米勒他做的每件事都有合理的基础,但没有整合到一个工人革命的思路框架里。处处被动。像希绪弗斯一样,无数次的努力最后都化为乌有,非常痛心。最后心灰意懒,去当了房地产商,居然还在经济危机中发财了。


A:

从书里的描述,他是一颗未经琢磨的钻石。他这样的人需要更提纯的、更自觉的完整思维训练,打破日常环境给他的惯性,打开视野,从阶级战争的高度看问题。


E:

我不认为有什么超脱组织团体的个人杰出能力,米勒能做出的决定,无非是长期接触到阶级讯息而孕育的。要是有比较好的消息反馈体制,有更好的决策方法,在事前准备足够的备份计划,才能做得更好。


A:

信息反馈,就是关于工人斗争的全部经验的自觉总结,以及这些总结连接起来的,最优秀的那部分工人和其他革命者。

米勒的视野有限,意味着他没有接入到这个网络里。欧战前,布哈林和其他俄国人在讨论世界大战与资本主义升级换代的可能性,托洛茨基在讲苏维埃的意义,列宁在探讨俄国主流知识分子对工人革命的恐惧而坠入神秘主义的来龙去脉。但是米勒上不了他们的网啊!


E:

米勒上不了他们的网,但是他是柏林局域网大手子!哈哈哈……




待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5:03 , Processed in 0.01905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