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查看内容

浅析香港暴力事件的深层原因

2019-8-3 23:18|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6177| 评论: 0|原作者: 去伪求真|来自: 察网

摘要: “一国两制”这一体制创新是完全正确的,它有利于在中国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内地和香港充分发挥各自的制度优势,互相取长补短,共进双赢。但是,由于受内地新自由主义公知和香港反对派的干扰和误导,导致香港回归后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偏差,比如说香港继续资本主义制度,结果去殖民化工作没有做到位。 ...
相关阅读:
去伪求真:香港“占中”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2014-10-05

当中国媒体沉湎于“国庆”黄金周全民出游,拉动经济的梦幻之中时,香港的“占中”事件正在步步升级。据新华网香港10月4日电(记者颜昊)3日下午至4日凌晨,“占中”与反“占中”的支持者发生冲突,情况混乱,有市民在冲突中受伤。香港特区政府4日表示,3日在旺角发生“占中”参与者和反“占中”人士冲突,警方已经逮捕19名涉嫌打架和斗殴者,特区政府对于发生冲突的暴力行为予以严厉谴责。

此次“占中”事件,虽然与香港日趋严重的贫富分化有关(尼基系数0.44),但更主要的是香港的一些反共富绅们在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下操纵的一次祸港乱港非法集会,其目的就是要争夺香港的领导权。事件发生后,其幕后的西方鬼影已经显现,近日西方媒体连篇累牍、直言不讳地将“占中”事件称作“颜色革命”的香港版——“雨伞革命”。这不能不引起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警惕。

中国政府在审慎处置“占中”事件的同时,更应重拳打击祸港乱港的幕后黑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并通过这一事件举一反三,对过去的相关政策进行认真反思和改革。

香港回归祖国,实行一国两制,香港继续资本主义制度,中央政府保证其“长期的繁荣稳定”,且五十年不变,是邓小平对香港回归的公开承诺。97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给予了香港很大的政策倾斜,但这种政策倾斜主要惠及香港富豪阶层,而香港的普通贫民阶层并没有感受到祖国的多少温暖。这种嫌贫爱富有失公平的政策倾斜,必然加深贫富分化,导致香港民众的离心离德,近几年出现的香港民众排斥大陆游客的种种表现就是一种明显信号。

香港“占中”事件的一线参与者大都是普通学生或民众,但其幕后组织指挥者却是深受中央政府恩惠的香港极少数有欧美背景的豪绅或组织。这种现象在中国前一个时期并非孤例,XJ、XZ发生的一些分裂事件的参与者,甚至暴恐案件作案者大多是普通贫民,但其幕后的民族分裂恐怖组织头子却是权贵们。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唤醒民众、组织工农、依靠群众、服务人民是我党由弱到强走向胜利的法宝,可是这一传家宝现在却被我党丢掉了,反被敌对势力所用,这一政策上的失误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可以说,港独、J独、Z独以及内地突发的恶性群体事件无不是这一严重后果的具体表现。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的把握,不可不团结我们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敌人。”

这是毛泽东同志1925年所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著名论断,我党没有任何理由不继承和发扬。

现在,这些新老权贵企业主狐假虎威有了号召力,而他们从骨子里是仇视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所以他们在享受改革红利的同时会利用一切机会收买或忽悠无奈而投靠他们的普通民众,为他们阴谋tuifan共产党政权充当马前卒。香港“占中”事件就是香港的一些有美欧背景的豪绅们在境外敌对势力的支持下,一边吃着中央政府的红利,一边唆使香港穷苦百姓与中央政府斗,制造社会混乱,其目的是趁乱争夺香港领导权,把香港从中国分裂出去。

最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无产阶级不争取民众服务人民,资产阶级必然会去腐蚀拉拢,如果一旦资本集团控制了经济、争得了民心,就夺取了社会主导权,他们必然会tuifan共产党的领导、分裂肢解社会主义中国,这是其阶级本性所决定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依靠富豪搞私有化制造贫富差距只能造成大权旁落、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直至亡党亡国。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人民民主专政相结合,才能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党地位,确保社会主义中国江山永固、繁荣昌盛!

【去伪求真,察网专栏作家。发布时察网有删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0 06:28 , Processed in 0.055437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