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58|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斯大林时代与赫鲁晓夫及以后的计划经济存在本质区别吗?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07:14: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与∃ 于 2024-4-14 08:18 编辑

一、前言:

今天,一位与我有联系的青年同志,给我发来了B站网友对苏联历史上的计划经济的评论,他或许对此感到了一些疑惑吧。青年同志是高中学生,没什么时间上红中网,于是对理论掌握不彻底,就经常找我讨论。可惜的是,我也逐渐步入无产化了,要想办法养活自己,也没什么时间到红中网查找文章做反驳了。发表这个贴子的主要原因,是时间与精力不足而导致的理论匮乏,有这个立场也有这个印象,但知识不足又日渐繁忙。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同时也有一些疑问,所以,这次只能“顺水推舟”并“抛砖引玉”一下,直接放到红中网与各位同志讨论了。

二、以下是哔站网友对此话题的讨论原文,为讨论方便没有全部收录,仅更改分段未更改文字:
(出自: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z421C7Js/

【(0.发起讨论的主楼)A网友:

斯大林时代的计划经济与赫鲁晓夫时代的计划经济是有本质区别的,斯大林时代并不是纯粹的全面计划经济,而是中央计划+合作社市场模式,合作社是苏联当年独有的集体企业,由群众组成,选举产生企业领导。苏联政府并不管控合作社企业的生产,只管控国企,而合作社企业之间进行市场竞争,采取市场调节,政府只控制价格的上限与下限。

苏联国家计委1953年的统计,合作社企业生产3万3千种商品,而国企只生产9000种,最初,1930年代的苏联政府采取这种合作社市场只是将其视为暂时的退却,但后来也不得不承认,采用合作社经济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带来更大的发展。

苏联政府积极讨论了经济模式,最后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商品经济是必须的,于是逐步给合作社松绑,例如规定政府不得干预企业选举,在1936年左右取消政府强派订单等。

苏联的合作社不仅不土鳖,一些企业甚至达到了国家顶尖公司的水平,采用了极其科学的管理模式。

赫鲁晓夫上台后,逐渐清算了合作社企业,最后在1960年彻底将全部企业变为国有,这也是苏联经济走向彻底僵化的开始。自赫鲁晓夫赢得政治斗争上台开始,苏联基本就没救了,ogas即使成功也改变不了苏联灭亡的命运,当然苏联也不可能搞成。苏联冷战时期的计划经济具有极其严重的漏洞,教员在看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材后,基本就认定苏联的计划经济是绝对的垃圾,我国也开始计划经济改革,并在最后产生了名为“统一计划经济”的新式计划经济模式。

(1.询问A网友)B网友:

我想请问一下这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呢,可以推荐下吗?

(2.回复B网友)A网友:

《苏联的合作社》和《苏联合作事业》,但这两本都是建国初期的书,繁体竖版,十分抽象,不利于现代读者阅读。另外,也可以看看列宁写的《论合作社》,这也是指导这些政策的理论基础。我看过一个视频,是一个up翻译的俄文资料,做的有关这部分的内容,可以去了解一下。如果想了解中国的计划经济,可以看《CR与工业组织》(CR是缩写)。

(3.对A网友提出异议)C网友:

你这话也太抽象了吧,苏联后期将企业全部转化为国有企业不是公有制是什么?

难不成你认为合作社比国企更具有公有制性质。。。。。。

(4.回复C网友)A网友:

不是这样的。

国企是公有,但算不上公有制,比如现代西方,他们也有国企,但他们是在发展公有制吗?他们的企业是社会主义企业吗?这显然不是。国企必须体现出集体所有的性质,也就是说,在国企中,工人必须是能够说上话的,也就是说工人有权力。

而苏联后期的国企中,掌控企业的不是工人,而是官僚,这也是ogas必然不可能成功的原因,因为ogas要统计生产端的数据,这必然会触碰到官员的利益。

在合作社时代,工人是企业的主人,而清算之后,工人没有控制企业的权力,只能听从企业领导和政府的。

(5.回复C网友)D网友:

说白了,就是斯大林也看出来了市场竞争和商品经济至少在当时无法被取代,

因为它们能保持经济活力,结果赫鲁晓夫就让这份活力没有了。

(6.回复A网友)E网友:

但是十分好笑的一点是,大量崇拜斯大林的网络←壬同时是很喜欢对着市场竞争开炮的,

殊不知斯大林时期轻工业全部交给外企和合作社搞市场竞争去处理。

(7.回复E网友,以及另一段讨论斯时代“市场”作用的言论)A网友:

计划经济重要的实际上不是什么市场成分多还是计划成分多,最主要的是完成无产阶级的联合。

甚至斯大林时代,你和你的小伙伴要是创业办合作社,甚至还有银行贷款,以及合作社之间自己设立的基金会给的补助,在我们如今的时代来看,可以说相当的“市场”了。

(8.对E网友提出异议)F网友:

在一些低技术方面(市场竞争)确实适合,但稍微有点技术就不行了。

比如中国电动汽车没有政策,是不可能有现今的。如果市场经济可行,就不会有什么经济危机了。

(9.回复F网友)G网友:

市场经济会产生定期危机不等于市场经济不可行。反过来计划经济也是同理。就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社会架构来说,一定规模以下的市场经济仍然是必须的,计划可以调配重点资源和产业政策,但具体把每一件商品(物资)分配到每一个人手里的工作仍然只能通过市场来高效完成。这两者是完全可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高低互补的。

(10.对A网友与E网友的讨论产生疑问)H网友:

那能问一下市场竞争对无产者是有害还是有利吗?

按照这个说法,无产者的联合又是啥含义啊。

(11.对上述讨论的感叹)I网友:

感觉苏联为何解体和清朝为何错过近代化一样,都是不讨论研究个几十上百年,不写十好几本书理不清楚的。广为人知的“僵化的计划经济”、“贪腐的苏共高层”、“失败的地缘政策”或者“闭关锁国”、“封建卫道士顽固守旧”都只是不同的侧面或者带有不同宣传目的的叙事,都不能直接解释清楚。

结束。】

三、我个人先简明扼要地总结一下,问题大致上有两个。

1.苏联在斯大林时代与在赫鲁晓夫时代的计划经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有所谓“本质区别”吗?

2.简单交流与复杂理论的两种情况下,如何将苏联失败的原因从“计划僵化”等神话回归到现实?

对于接受红色中国网理论的马列主义积极分子来说,一眼便知第一个问题存在着一定的错误,也不会被区区“官僚”、“僵化”等神话所束缚,但积极分子之间亦有强弱之分,就我个人而言,是可以看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眉目、影子的,而如果要我总结出反驳的文章出来,就不得不费脑筋了。以下是远航同志的文章:

毫无疑问,在当时的苏联,存在着一个官僚特权集团,这个官僚特权集团脱离劳动人民并凌驾于劳动人民之上,在苏联社会占着统治地位。但是,这样的官僚特权集团,存在于二十世纪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在社会主义中国也存在(不仅在文革前存在,在文革期间也存在)。在这方面,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文革中的社会主义中国)与社会主义苏联没有本质区别。此外,苏联的官僚特权集团也不是到了赫鲁晓夫时代才产生的,而是早在斯大林的时代就产生并且巩固了。

在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官僚特权集团独占对社会剩余产品的控制,广大劳动群众生产剩余产品却不占有剩余产品。在这个意义上,官僚特权集团与广大劳动群众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也就是阶级关系。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阶级社会(关于红色中国网对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社会的定义,请参考:“关于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争论”)。

但是,说一个社会是阶级社会,并不等于说,这个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只是阶级社会的一种特殊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不是别的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

在一切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都剥削劳动者;在大多数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攫取剩余产品的主要方式是“超经济强制”(即通过暴力直接占有)。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是通过雇佣劳动的方式来剥削劳动者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通过将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来获得购买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工资。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大多数劳动者的劳动力是商品,可以自由买卖。

劳动力商品化的前提是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中占统治的地位。就是说,绝大多数劳动产品都是商品,由独立的消费者、生产者(无论它们在法律上是私有的、“集体的“还是国有的)自由买卖;商品交易的数量和价格也完全由市场供求来决定。

由于商品货币关系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产品就表现为剩余价值(即可以作为商品与货币交换的剩余产品),对于具体的资本家来说,就表现为利润。所以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要获取剩余价值(利润),并将剩余价值(利润)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资本积累,其余则用于资本家的挥霍浪费。

那么,赫鲁晓夫时代和勃烈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是不是发生了资本主义“全面复辟”呢?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历史上苏联的生产关系是怎样的。1936年的苏联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已经基本确立。从那时起,直至1985年(即戈尔巴乔夫上台时),除了战争期间以外,苏联国内的生产关系没有大的、根本的变化。

苏联始终坚持了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个体经济除了在农业生产中仍然显著存在以外,在国民经济的其他各部门中基本消失。

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国家掌握了全部的工业生产资料,决定绝大部分能源、原材料在生产企业间的分配,对企业所生产的品种和产量提出要求,决定绝大部分产品的价格,并决定国民收入在消费和积累之间分配的重大比例关系。这就是说,几乎全部的生产资料不再是商品,绝大多数消费品的价格也不再由供求关系决定;可见,商品货币关系在苏联经济中不占统治地位。

苏联的劳动者享有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广泛的社会权利。苏联的企业不能任意开除工人,苏联劳动者的劳动力不是商品。

在苏联经济中,工业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企业不能自由销售。所以,苏联的企业是按照国家计划为“使用价值”而生产,而不是为利润而生产。苏联的企业虽然也使用成本、利润等核算指标,但是这些指标背后的经济关系与资本主义条件下完全不同,苏联的企业也不能自由支配它们所生产的全部“利润”。

以上这些苏联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不仅存在于斯大林时代后期,而且贯穿着整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直至八十年代前半期。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51804

四、赫鲁晓夫时代的国有化政策、措施(实践)是存在太过急躁的问题,但真的与斯大林时代的计划经济有本质区别吗?实践失误是否等于路线甚至理论错误?由于没有时间和精力编写文章,只能随便谈谈我的想法了,还望见谅,也请各位同志发表意见,如果每位同志能够(理论水平)从上到下的弄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好了。对我来说,这几位B站网友的讨论之中,较为“新奇”的观点就是“斯大林保留了一部分市场竞争”,好像就得出公有制计划经济下不能“过于”缺少商品经济、市场成分不足(资产阶级法权是不能一下子消灭,但还是那句话,难道这样斯大林时代与赫鲁晓夫时代的经济就有“本质区别”了吗?),好像斯时代与赫时代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好像就明白了苏联与社会主义阵营失败的“祸根”。

我对1.的想法是,从斯到赫,苏联的经济虽然有一些改革(如利别尔曼改革),但不至于就量变到“本质区别”(质变)了,虽然A网友的说法并没有表示“赫鲁晓夫之后的苏联就是资本主义”,但他这个“赫鲁晓夫赢得政治斗争上台开始,苏联基本就没救了”的观点,以及他认为毛时代中国在经济上的官僚成分比赫鲁晓夫及以后的苏联在经济上中的官僚成分更低,于是两者存在本质区别——是错误的。我对2.的想法是,“斯大林模式”或苏联中后期的经济,真的有所谓“僵化”问题吗?如果有,足以“量变引发质变”吗?引发了,当时与苏联同等级的资本主义国家又如何呢?简单地说,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失败,其根本原因是脑体分工,内部原因是中苏分裂,外部原因是世界体系——这口黑锅不能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来背,而将黑锅拐到“修正主义就是最坏的资本主义”或“斯大林保留了一部分市场竞争”等观点上,也是错误的。

五、最后,请容我稍微“阴谋论”一下。唉,这种时候就是容易想得太多,以下内容不代表我的最终意见。

A网友的说法,容易让人产生“合作社好,全民所有制取代集体所有制坏”的感觉,这显然不对,赫鲁晓夫在推进国有化的实践上出了错误,难道就等于是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整个路线(全民所有制取代集体所有制,逐步限制、消灭商品经济、资产阶级法权等等......)的错误?至于其他网友“市场竞争带来经济活力”等言论,也容易被“误解”为“没有市场的经济就是不行,市场竞争得来的经济活力(内卷)就是好事”——这是经典话题了。归根结底,要明确的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不是在经济增长方面,而是在于能够满足所有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能够让所有人都过上有尊严、有意义的生活,然后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不要给社会主义背上经济增长的“包袱”。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被治,望破旧秩序,非革命不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4-4-14 07:57: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与∃ 于 2024-4-14 08:19 编辑

下图为起因(我和一位青年同志在凌晨的突发交流)。

另外,从“通过计算机网络控制计划经济的想法在现代算力的条件下能实现吗”的问题,可以引申出另一个问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胜利,与某些技术有关系吗?计算机等技术可以运用在计划经济上作为一种助力,但如果没有计算机等技术就无法运用计划经济吗?我感觉,这种问题容易迷惑到一些落后群众,陷入唯生产力、技术决定论等“泥潭”之中。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被治,望破旧秩序,非革命不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4-4-14 09:34:06 |只看该作者
这种网上的讨论,经常会出现个人根据有限的资料、长期形成的偏见信口胡说,而如果要一一驳斥,势必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乃至相当的专业知识。

至少现在,要专门写文章来驳斥这里的错误观点,有困难,因为至少需要关于苏联经济史的详细知识。

现在先说三点。首先,这里的网友A谈到,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合作社经济,还说合作社生产了三万多种商品,国营企业只生产了9000多种。

这与大多数人所了解的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的真实状况,完全不符。

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11页至第12页中:

https://ldsr.gdqy.edu.cn/__local ... 7_41146D.pdf?e=.pdf

斯大林谈到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商品生产,指出苏联经济中的两种主要的所有制形式:城市和工业中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以及农业生产中的集体农庄,没有提到合作社。

在第13页的一处括号中提到了合作社,但并没有将其作为集体所有制的主要形式。

如果合作社在当时的苏联经济中果然很重要,斯大林在谈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时,怎么会不重点论述全民所有制国营经济与合作社之间的商品生产?
在网上能够查到的《苏联的合作社》一书引言中:

https://zhuanlan.zhihu.com/p/662569757

对苏联经济制度是这样描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成万的大工业,一万以上的农业企业,106250公里铁路和水道,35万商业机关都集中在苏维埃国家手中,所有这些企业和苏联整个经济生活相同,都在单一的国家经济计划下经营和发展。”

“在苏联,不但生产而且商品的分配也服从人民的利益和福祉,大部出售的货物属于国家,这些货物是国营企业的全部出产和集体农庄产品的一部,后者是国家向集体农庄征收的赋税或国营机器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服务的支付代价。市场上一部分货物是由合作社出售的,其中有的是合作社所属企业的产品,有的是合作社从非合作社社员的集体农民、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手中收买的,而这全部货物都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出售。

可见,即使是合作社生产的产品也是按国家规定价格出售的。

“国营商业体系在苏联商业中占统治地位。1938年国营商业的零售额达977亿卢布。1938年合作社的零售额达360亿卢布(消费合作社)和38亿卢布(生产合作社和残废者合作社——后者是残废者的一些小合作社),集体农庄商业达240亿卢布。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的零售额当然没有正确的数字,但他们所估的分量很小。”

1938年,如果不算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和残废者合作社的零售额只有国营商业零售额的不到4%。

(怀疑网友A把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合作社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混为一谈)

第二,网友A说:“掌控企业的应该是工人,不是官僚”,“合作社企业之间进行市场竞争,采取市场调节”。这不就是南斯拉夫的所谓“工人自治”市场经济吗?结果怎么样,往好了说是昙花一现,从长远来看是贻害无穷。

第三,所谓“教员在看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材后,基本就认定苏联的计划经济是绝对的垃圾”。这又是对毛主席的无限神化。这进一步证明,神化毛主席,已经成为当前左派思想发展的主要危险之一

毛主席是什么天兵天将,看了一本书,就通晓苏联计划经济了?还说苏联计划经济垃圾。真要较真儿,毛泽东时代中国计划经济表现好的时期,也就一头一尾。头,就是一五,标准的苏式计划经济。

尾巴,也就是四五时期的1971年至1975年,基本的框架还是苏式计划经济,前期周恩来领导,后期邓小平搞“整顿”,再加上四三计划、进口西方设备。

贝特兰那本书《文化大革命和中国的工业组织》,无非是访问了几个典型,真实度到底如何,有待研究,肯定不具备代表性。

实事求是地说,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人权力的有限增加(既不具备巴黎公社式的民主,也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基层民主)到底对七十年代前半期的经济发展有没有起积极作用,实际上也很难说。

过去,为了和右派做斗争,我们突出宣传社会主义时期的伟大成就,淡化了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淡化了社会主义中国客观存在的问题。

现在已经迷惑了一大批左派积极分子,甚至发展到对毛泽东时代经验的盲目迷信,甚至教训也当成了经验。

这种歪风邪气如果不制止,中国的马列主义运动能有前途吗?




点评

∀与∃  有理有据!  发表于 2024-4-14 19:50:45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24-4-14 09:46:54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问题是,他们神化毛主席,很多时候并不是与右派做斗争

而是借神化毛主席来污蔑诋毁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的斗争经验,将中国革命运动隔绝在伟大的国际共运之外,这就很容易滑入反动民族主义的泥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24-4-14 09:56:19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4-4-14 09:46
现在的问题是,他们神化毛主席,很多时候并不是与右派做斗争

而是借神化毛主席来污蔑诋毁其他国家社会主义 ...

是这样的,简中不喜欢引用毛主席骂资本家的话,最喜欢引用毛主席“社会帝国主义”的话骂苏联,还各种苏联笑话,美其名曰,“含沙射影”讽刺中国,实际上连中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而且不是帝国主义都认识不到,国内毛派(其实不成体统,没有“派”)的认识水平已经在拖后腿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24-4-14 09:58:05 |只看该作者
很遗憾,我看的很少,对于这部分历史没有怎么了解,我现在的主要休闲读书时间是搞清楚“资本主义”是什么,还没到搞“社会主义”的地步。

点评

∀与∃  可惜,就我个人而言,中专毕业进入社会,空闲时间是分散的、疲倦的,了解时事动态已经不易,静下心来读几本书学习、想通何为资本主义就很难了。   发表于 2024-4-14 20:00:46
∀与∃  赞同。先将多的精力放在当下每个人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现实,对少数人的歪风邪气对群众做简单的澄清即可,不必陷进去浪费时间。  发表于 2024-4-14 19:59:2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24-4-14 10:04: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方舟 于 2024-4-14 10:05 编辑

关于中国的前共产党,和历史社会主义,我的看法如下:
当代左翼认为的“毛主席晚年错误”和走资派断定的“毛主席晚年错误”是两回事,只是用了一个名字而已。当代左翼认为的“毛主席晚年错误”指的是他老人家没有维护和苏联的统一战线,而走资派断定的“毛主席晚年错误”指的是他老人家让官僚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当代左翼不认同民族主义,但要照顾民众作为民族主义基础的朴素爱国情感,因为前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遗产,还是需要由新共产党继承。


老一代左翼由于经历过历史社会主义阶段,距离老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不远,因此当代资本主义中国的现状会让他们感觉中华民族没有希望,因此产生“民族失败主义”观念。


发展生产力不是未来社会主义革命的重点,因为前朝和本朝已经完成这个任务。现状是蛋糕分配不均匀,无产阶级受到压迫,资产阶级仍然专政。


未来还是需要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但同时更需要消除脑力-体力分工,从根源上去除剥削阶级复辟的可能性。这件事需要和思想革命一起做,只进行思想革命远远不够,而且容易过于强调意识而忽视物质。


由于本朝没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存在,因此社会意识无非在民族主义-逆向民族主义之间摇摆。想要跳出这个二元对立,只有从前朝遗迹上寻找历史社会主义的蛛丝马迹,从而推翻一切当局教授的“社会主义”肖像。


苏联的确逐渐走上了修正主义,但它对社会主义的背离仍然远远低于中资当局对社会主义的背离,并且苏联始终在大力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共运,起到的作用始终大于历史社会主义中国。


历史共产党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之前,进行的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是激进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这种革命与马克思设想的有本质不同,因为它一开始并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不要回避中国历史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但也不要回避苏联修正主义的一系列乱象。两国在历史社会主义时期,都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


从中外资产阶级的信息茧房里面脱出,意识到历史社会主义不是一团漆黑,你就拥有了对前朝的感性认识;意识到历史社会主义及其领袖毛泽东不是十全十美,前朝仍有很多不足,需要重建社会主义制度加以完善,你就拥有了对前朝的理性认识。


新共产党对老共产党的分析太冷静、客观。这样的分析,足以让质疑历史社会主义的人哑口无言,因为它给出了另一种分析该时代不足的角度。可以说,新共产党不是老共产党的继承者,因为老共产党事实上已经被本朝彻底消灭,只留下一个掩人耳目的空壳子。


部分民众的那种“毛主席活过来带领我们革命”的思想不可取。毛主席希望的可不是复刻历史,而是“六亿神州尽舜尧”。哪里来的救世主呢?怎能不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呢?不去斗争,哪里来的权益呢?


历史社会主义的不足需要指出,但这并不代表历史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能借鉴。在没有现成案例的时候,新共产党还需要向老共产党取经,请教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操作。


我同意历史社会主义必然失败的言论,因为这不等于资产阶级政论家的“历史终结”,也不等于未来社会主义不会成功。船往前开的时候会遇到新问题,新人也会在新的水域解决旧问题。


客观事实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毛主席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也无法阻止官僚特权阶层整体走向修正主义道路。可以说,1949年之后的共产党,已经存在走资的内生动力。这种内生动力,不是文化革命可以简单解决的。


解释清楚历史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之后,就不用再理会各类质疑历史社会主义的言论,因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历史包袱在说清楚之后就应该扔进船航行过的水域中,在新的水域尝试再次满载。


我承认,本网对于历史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会让部分初来乍到的新同志难以接受,但这种批评是恰如其分的,是意识形态进化所必然的。历史社会主义的不足,终究需要直面。


晚年毛主席是追求完美的,这也是他反感苏联变修,主张绕开苏联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源。由于老人家是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他绝对不会同意尼克松的“中美共治天下”。这种绕开苏联的行为,为历史社会主义换来了最绚烂也是转瞬即逝的花火。


1975年宪法是历史社会主义时期为工农群众接近权力做的最彻底的一次尝试,也是最后一次尝试。


赫鲁晓夫可没有搞逆向民族主义,可没有停止尖端技术的研发。他对社会主义的破坏,比邓小平小得多。可以说苏联走向修正主义,但中国的修正主义只用十多年就进化到彻底的资本主义了。


新共产党从大体上是肯定前共产党的,但是也不讳言前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有历史局限性。由于新共产党不是前共产党的简单复刻,也不是前共产党的继承者,而是新政党的建立者,因此不能说组成新共产党的当代左翼持有“亲共”立场。


既然现在台上的家伙已经不是共产党,历史共产党又遭到灭顶之灾,那么当代马列毛左翼实际上处于一个“无党可亲”的状态。他们没有背靠的政治势力,而只有先贤传下来的“道”,并把这个“道”用来分析当下的客观世界。看起来无所依靠,但建立于道义的理论,比团结于领袖的理论,更有生命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24-4-14 10:27:23 |只看该作者
乐不眠 发表于 2024-4-14 09:56
是这样的,简中不喜欢引用毛主席骂资本家的话,最喜欢引用毛主席“社会帝国主义”的话骂苏联,还各种苏联 ...

形左实右,变相鼓吹资本主义,当自由派的政治尾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9#
发表于 2024-4-14 10:47:55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4-4-14 09:34
这种网上的讨论,经常会出现个人根据有限的资料、长期形成的偏见信口胡说,而如果要一一驳斥,势必需要投入 ...

我感觉他是把合作社和农民的自营地弄混了,我在托洛茨基的《被背叛的革命》中看到在斯大林时期农民的自营地占全国土地的6%,后来赫鲁晓夫上台后把农民的自营地国有化了,导致了粮食收购危机,不得不拿黄金外购粮食。

点评

∀与∃  原来如此  发表于 2024-4-14 20:05:3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24-4-14 11:20: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in 于 2024-4-14 11:22 编辑

所谓“发展生产力”到底真能惠利于民,还是资产阶级拿来扩大对底层人民的高效压榨,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这些墙内毛派老是拿苏联拿出来摔鞭子,复读“修正主义是最坏资本主义”,却从来没有系统性列出过苏联还存在的时期,她的经济构成与资本主义到底有什么相似性,符不符合“最坏资本主义”这个定性。

去暗示中资是“修正主义”的人也从来没有真把现今的中国经济结构和那时的苏联经济结构拿出来比较过。

那为什么就是不去比较研究呢?因为从以往历史来看,“修正主义”这个词在中国语境下大规模使用的时期,就从来没有经历系统性考证或者严肃科学分析,而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特别是毛主席为了辱骂苏联是“非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而想出来的情绪化指代,使用者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一听到长期被指代者的名字,就会在脑内构建出“最坏资本主义”的印象来。


就和古代王朝使用的“官军”与“贼”一样。

在资本主义正常统治时期时期,这种印象几乎不可能被驳倒,因为中资的政权法理性也有一部分来自这种印象中,即所谓“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它们必然会尽可能加固这种印象,只能等中国资本主义动荡期再试试了。

点评

∀与∃  感谢回复!  发表于 2024-4-14 19:48:55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30 15:48 , Processed in 0.027795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