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傑瑞米柯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左派谈台湾社会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36#
发表于 2022-4-6 23:23:27 |只看该作者
我們工人國際委員會(臺灣支部)支持南山工會的罷工訴求,也將與南山工會勇敢的抗爭者們站在一起。唯有當勞動者們團結起來,意識到我們團結一致的強大力量,堅持到底,才能為我們的勝利開辟道路!南山人壽能有今天,是南山人壽的勞動者們共同打拼出來的,只有由勞動者們民主的掌控管理南山人壽,才能徹底解決潤成集團的惡質打壓與剝削,奪回勞動者的果實!

周子瑜事件:捍衛言論自由與民族權利

在臺灣總統選舉前幾日,韓國女子團體的臺灣成員周子瑜,因在電視上公開表示自己來自臺灣,並曾手持大韓民國國旗與中華民國國旗共同出鏡,遭到黃安的舉報。事件延燒至中國各大網路論壇,以及臺灣的電視媒體上,周子瑜的演出機會也被中國的地方電視臺一一取消。最後韓國經紀公司JYP為了挽救下跌的股價,及在中國的演出機會,向周子瑜施壓,要求她公開出面道歉。周子瑜拍攝道歉影片,表示:「中國只有一個,海峽兩岸是一體的,我始終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影片在臺灣廣泛流傳,使許多臺灣群眾對於中共更加不滿,即便不是支持臺獨的群眾,也對此事感到十分憤怒,對於支持臺獨的群眾,更是如此。雖然青天白日旗代表國民黨徽號,但由於國民黨長期以來的親中政策,令國民黨被群眾與中共政府劃上等號,成了懲罰的對象。從結果看來此事更催高了反國民黨的選票數量,尤其是民進黨,更成了反國民黨的最佳政治選項。

黃安近年因前往中國發展演藝事業,為討好中國執政當局,並配合中共反臺獨的政策,從去年九月開始不斷的舉報所謂的臺獨藝人,國臺辦ㄧ開始也站在鼓勵的態度支持黃安這樣的作為。也讓黃安食髓知味,狐假虎威,黃安並在網路上公開國臺辦給予他的感謝信,對於這樣充當中共民族壓迫的打手,絲毫不感到慚愧。周子瑜事件後,不少網民號召在黃安從中國回臺當日包圍機場抗議,令黃安抗議。

資本主義下言論自由不屬於每個人

對於周子瑜來說,表達臺灣人身分是她個人的言論自由。中共高度壓製國內的言論自由,演藝圈作為公眾關註的平臺,更是如此。藝人只要發表違背中共政策的言論,通通都會遭到封殺。即便是中國境外的樂團,藝人,只要對於中共稍加批評,也都會遭到取消表演機會,甚至拒絕入境,這例子不勝枚舉。中共為維持對內的高壓統治,不單單是嚴格管製電視平臺的言論,更是高度管控網路世界的言論,尤其是具公眾知名度的人物。

韓國經紀公司JYP也為了要維持在中國的市場,以及股票市值,維持利潤收益,周子瑜的言論自由也不得不被犧牲。即便是在一般的工作場所,勞動者的言論自由仍會受到資方及管理階層的打壓,舉個例子:假設你的公司沒有工會,你明天到辦公室大聲說要組織工會,資方管理人員就會馬上準備打壓你了。但如果郭臺銘對於政府的哪一項政策不滿意,他的意見馬上就會進到政府高層的辦公桌上,或者會成為今天電視媒體的一則新聞。這社會因為千百萬勞動者的付出才得以順利運作,但這個社會的主人卻不是廣大的勞動群眾!

民族認同是個人自由,不該被打壓!

周子瑜事件反映出臺灣人對國家自主權的渴求,抗拒中共對臺灣的政治和經濟抗控,加強了反壓迫的民族意識。不論是臺獨認同也好,或是中華民國認同也好,又或者是中國認同也好,民族認同理當是自由的。我們社會主義者支持任何民族的權利。我們反對中共對於臺獨認同的打壓,也反對大中華或大臺灣的沙文主義,因為後者等於剝奪其他民族的權利。不論是本國或外國政府都不應打壓禁止表達民族認同的自由。這類打壓不單是對民族認同的壓迫,更是對基本民主權利的壓迫。但同樣的,在臺灣仍存在著其他的民族認同,作為個人基本的民主權利,不論是怎樣的民族認同,都不應被打壓歧視。

現時挖角周子瑜的其他財團也只是利用事件作為炒作賺錢,在周子瑜聲淚俱下道歉時,它們是完全沒有批評中共的。周子瑜事件證明財團對民族權利和言論自由並無興趣,正因為它們為了開拓市場,令演藝文化成為統治階級的宣傳工具和搖錢樹。只有將演藝文化企業、出版企業和新聞媒體民主公營化,由公帑民主營運,擺脫財團的操控,才可以捍衛真正的言論自由和表達權利。

從南山和大眾談起:金融業工運的啟示

金融業工運開始冒起。南山保險業員工罷工即將兩個月,工人團結起來,克服了資方分化工會的各種困難,成功迫使資方作出些許讓步,工會領袖都表示罷工強化了工會的成員數目、戰鬥經驗和工人的自信。資方於一月刑事控告六名工會領袖「普通傷害罪」、「妨礙罪」、「誣告罪」等,試圖打壓罷工,鎮壓工會。

此外,大眾工會於一月初舉行罷工投票,凝聚著1653名(84%)會員的支持;以及相應的高組織率,全臺大眾銀行約有2600名員工,工會會員就佔有1971人。原擬訂於2/1~2/5的警告式罷工,後因勞資雙方達成共識,罷工遂行取消。在大眾工會的團結抗爭下,成功的迫使元大金控放棄優離準駁權,不得濫行資遣解僱,加發留任獎金及保留工會保護條款。

金融保險業數位化與南山罷工面對的挑戰

資本家要實行金融保險業數位化的目的之一,是要進一步分散工會團結的力量,而且有藉口大幅裁員減低成本。在這波金融數位化的沖擊到來前,南山工會因過往種種勞資爭議的累積,因而發動史上第一次金融保險業的罷工抗爭。南山工會的罷工由去年十二月開始已持續一個多月,成功取得資方些許的讓步。

因其營收皆依賴個體分散的業務員的保單收入,不同於一般廠場具高度集體性及明確生產場域。集體勞工較服務業罷工將更容易集體行動,並終止整個資方的生產營運。再加上金融業科技應用的發展,過往由業務員實體代收的保費,如今已由銀行自動扣繳取代,使得如今南山工會更難以透 過罷工立即影響資方的營收。再加上南山資方對於內外勤的各種打壓分化,企圖阻止南山工會凝聚內勤人員對於多以外勤組成的工會的支持。

在未來更大的沖擊是金融壽險業的去中介化,資本家將逐步透過數位科技取代業務員。在現今南山資方已將保單商品外包給銀行通路販售,試圖從中降低對於業務員的依賴,主要目的便是縮減/規避未來對於業務員退休金、年資、勞健保等等責任,但更可從中發現資方明確的去中介化策略。

雖說保險業為政府特許行業仍有許多法規約束,但作為保險業的管理單位-金管會如今對於南山人壽的重大勞資爭議的不作為以及公開宣示推動金融數位化下,未來法規的鬆綁勢必也將一落實。

但此一案例並非個案,全臺灣的保險業務員將近三十萬人,光是南山就佔了三萬多人,近十分之一,如果南山工會的抗爭可以帶來一定程度的勝利或迫使資方妥協,那將為未來金融/保險業的工運力量帶來鼓舞及示範效應。

如果南山資方打壓工會,控告工會幹部,以及一切剝削勞工的行為得到默許,那也將使得其它壽險業資方群起效尤。在未來可預期的經濟衰退下,資本家們正規劃著如何壓縮成本,剝削勞工,維持獲利。那勞工若不要成為代宰羔羊,就勢必要加強工會團結和抗爭力量,建立跨企業的工會乃至跨行業的工會聯盟。

大眾工會:團結,迫使資方妥協

大眾工會的勝利主要是依賴工會的高組織率,八成四會員支持罷工這數字足以嚇怕自以為是的資方。再者,罷工不同於南山工會,雖同為金融產業,但銀行業的運作仍有一個集中的工作據點,工作模式更為集體化,勞工更能有效透過團結的罷工、集會行動阻礙資方運作。再加上合併案在即,使得大眾工會的抗爭可以在不久的時間內取得一定成果。

我們可以說金融數位化是當今推動銀行業逐步整併的重要因素,未來臺灣金融業的寡頭壟斷已看見跡象。元大金控併購大眾銀行便是一個例子,在併購後,元大將從全臺第十大私人銀行升到第七大,資本規模將從7,513億元擴大到1.2兆。隨著金融數位化,規模較小的銀行其分行價值將逐步縮減,未來銀行也必須提高對於數位化發展的投資,此項投資則需具備更大的資本規模,規模較小的銀行並無法順應此趨勢,未來我們可以看到更多金融銀行業合併的案例一一發生。資本壟斷在臺灣將更嚴重。

在併購過程中對於勞工權益的打壓,也引起了大眾工會的反彈,揚言發動罷工,原因是元大處處打壓大眾工會的權利和工作條約,合併後對員工權益最重要的「工會保障條款」竟全部刪除。而就員工退休方面,資方握有優離方案準駁權,可以規避對員工60億的退休金。

金融數位化促進企業整並

於去年九月開始,金管會正式宣布推動破壞性創新,意謂著由國家之手開始配合金融業資本家們著手進行金融業的數位化,數位化本身代表著對於人力需求的大幅度縮減,以及實體營運單位的裁撤,更重要的是,數位化的進程並非小規模資本的銀行所能推行,這同時代表著,新一次的金融業整併已經開始。

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破壞性創新,對於銀行業的沖擊最快,保險業沖擊最大。在破壞性創新(金融數位化)的推動下,銀行業的整併以及縮減分行將開始一一出現,保險業的去中介化也將開始成為趨勢,這同時代表著更多的金融業勞工將失去工作。工人階級需要討論下一步如何擴大組織和強化抗爭。

工會聯合組織、政治罷工、工人政黨

不論是南山工會的罷工或者是大眾工會的抗爭,皆是個別企業內部勞資力量的對抗;也都是企業內部的勞動者為爭取經濟利益/勞動條件的改善而發動的經濟罷工。但一個企業中勞動條件的變化,是受到政府整體產業政策及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整個社會階級力量的對比。

勞動群眾為眼前的經濟利益而投入鬥爭,能推動階級運動的發展,提高勞動群眾的階級意識,甚至進而衍生具有政治覺悟的勞動群眾,經濟罷工在階級鬥爭的發展中能產生提高勞動群眾階級力量的作用。

目前,臺灣的企業工會理應透過工會聯合組織尋求更強大的聯合抗爭。以南山工會為例,共同對抗潤成集團及其背後的母公司潤泰集團,或者透過相同產業的聯合工會,共同對抗金管會長期以來與保險業資方聯手打壓勞工的態度及官商勾結的積弊。更需要大幅度降低工會的組織門檻。經濟結構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臺灣,高達八成的勞動者皆在中小企業任職,中小企業平均雇用人數4.6人,現有的30人門檻扼殺了大多數勞動者組織工會的權利。

工會聯合組織將使得鬥爭力量更為強大,令工人更有效協調和組織鬥爭。但在今天的臺灣,工會聯合組織仍沒有發動總罷工的權利,資本家有各種聯合性組織及強大權勢可要求政府配合其私利,全體勞動者們卻沒有一個可以發動集體鬥爭的工具,藉此團結各產業各類別的勞動者共同對抗剝削打壓。

但在臺灣資本主義危機的狀態下,工人運動開始會面對更多政治問題,將經濟訴求連繫至政治訴求,甚至提出政治罷工。經濟衰退狀態下,未來工運將會面對政府更大力的打壓,甚至剝奪工人部分的民主權利來加強鎮壓力度。

臺灣將來如果面對政府的撙節政策打壓,工運開始提出總罷工的問題時,本身也是一個政治問題,因為政治罷工仍是不被法律允許的。前年十二月比利時全國150萬工人總罷工,部分工會就提出「不要比利時柴契爾」以至「打倒政府」的口號,因此歐洲工人已不能再忍受長年的撙節政策,罷工開始走向政治方向。

但更為重要的是,勞動群眾整體階級力量的發展,需要有一個實踐鬥爭的政治工具,上述的過程更需要有這樣一個政治工具來推動其發展,進而作為勞動群眾及一切受壓迫者團結鬥爭的凝聚點。臺灣資產階級有藍綠兩黨來代表他們的利益,勞動群眾在對抗資產階級的壓迫時,也必然需要一個工人群眾政黨。藉由這個工人群眾政黨來團結所有的受壓迫群眾,提出徹底改造社會的政治訴求:社會主義的政治綱領。

這個政治工具不是新社會的縮影,而是作為勞動群眾階級鬥爭的武器,更要成為勞動群眾奪取所有權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武器,藉此建立真正屬於所有勞動群眾及一切受壓迫者的民主,將一切資本收歸勞動群眾的民主管控,徹底消滅這個資本主義剝削製度。但如果沒有一個工人群眾政黨,徹底的社會改造,完全無法實踐。

電業私有化不是反核的出路!

核能發電帶來的危險性已經由車諾比核災至今無法挽回的生態浩劫,福島核災帶來的環境破壞和海洋汙染所證明,不論是距今已久的車諾比或者幾年前的福島,輻射汙染至今仍無法消除。「非核家園」一直是民進黨所主張的能源政策。反核當然是正確的方向,但是民進黨提出的方案是什麼?是臺電的私有化!這不會解決核電所帶來的能源及環境災害,反而只會令其惡化。

回顧兩千年民進黨剛執政時宣稱要推行的停建核四,最後礙於國民黨的反對壓力,更是由於核四興建過程背後的龐大跨國資本利益(美國奇異公司丶石威公司;日本日立公司丶三菱公司,以及在臺電分包興建工程時承攬包案丶由國民黨控製的中鼎公司)當然更牽涉著臺灣工業資產階級對於低廉電力成本的需求。在美日帝國主義及臺灣資產階級的壓力下,作為資產階級政黨的民進黨又如何能不妥協呢?

蔡英文的承諾是否真能兌現?

即便是十六年後的今天,臺灣資產階級多數仍高舉擁核大旗,在近幾年的反核聲浪中仍不時能看見許多資方團體及資本家站出來表態支持核能發電,並斥責反核運動;在各樣政策上都向資產階級靠攏的民進黨,又如何能堅持其反核立場,更有待檢驗。不論民進黨未來是否將會改變立場,最為根本的是如果要將廢核運動進行到底,需要的是廣泛的群眾運動,而不是一個資產階級政黨的政治承諾;電業自由化與廢除核電並無直接關系,許多國家電業私有化的例子已證明將電業交給私人資本經營,不但不能解決核能問題,反而還讓一般群眾承受更昂貴的電價。

在民進黨亟欲推動的TPP當中,國營企業的私有化也在協定的要求事項之中。民進黨以廢核之名高舉電業私有化之旗,真實的政治目的就是要將臺灣推向美國主導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區域整合,藉著反核的名義,實質的推動能源電力的私有化政策,以迎合美國帝國主義的需求,並為面臨著資本主義衰退利潤減少的臺灣資產階級開創新的市場。為一般的受薪階級,將成為這場私有化進程的犧牲品,如果今天的反核運動沒有與反對私有化的訴求連結起來,臺灣資產階級將進一步接管民生必須的能源用電,在你我身上多扒一層皮!在今天,我們就該舉起反對私有化的訴求,對抗資產階級對於群眾進一步的剝削!

為什麼我們反對電業私有化?

如果照民進黨所言,承襲馬政府的電業私有化政策,那未來將是由少數的大資本家聯合壟斷臺灣的電力供給。臺電國營的壟斷跟私人資本的壟斷是有著極大的區別的,前者肩負的是供給社會必須能源的公共服務責任,只是今天臺電中油在國營化下沒有民主監督和控製,才造成官僚化下低效率丶高浪費的問題。如果國營能源公司由民主控製,將可以由民眾製訂生產和合理的價格。但後者並非如此,作為私人資本,它的目的不再做為供應社會必須能源,而是營利的最大化!一旦私人資本掌控了臺灣多數的電力供給,那我們將面對的是更高額的電價,更加劣質的服務。

七十年代至今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所倡導的公共服務私有化政策,在各國的實踐已經證明,它不能帶來更好的效率及優質服務,它帶來的是公共服務的破產,價格的高漲,甚至是群眾生活的大災難。以80年代在柴契爾夫人主政下,推行電力私有化的英國來看,電價不但沒有下跌,2012年與1990年相比,電價還成長了一倍。我們必須承認現有的臺電內部有許多亟需改革的積弊,但解決方法並非私有化,然而私有化也不能帶來好的轉變。

電力作為民生必需品,在私人資本的聯合壟斷中,我們可以看見的不會是各大資本集團為了競爭而提升品質減少價格,而是形成少數人的寡頭壟斷,聯合議定平均價格,藉此保障各集團能夠擁有的最大利潤,即便在這少數人的壟斷中產生了競爭,意圖獨占市場,那最後結果也將是一個大資本家決定你我的用電價格。臺電私有化後,掌控電力的資本家將以利潤至上的邏輯運作,是否廢核只會視乎燃油價格。當國際燃油價格未來再上升時,核電有「市場需求」的論調會再甚囂塵上。

核電與煤電的選擇題?

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邏輯下,利潤決定一切,利潤就是一切!在今天已經有許多潔凈能源的替代方案不斷的被發明出來,但仍不能成為主要的發電來源,為什麼?正是因為這個市場經濟的邏輯,潔凈能源方案如果不能比現有的汙染能源帶來更大的利潤,「市場」不會接受,資本家不可能傾力投資發展。如果廢除核能的前提是提高石油煤炭的發電量,那結果也終將是加速地球的氣候極端惡化。我們今天需要的是一個徹底的潔凈能源發展方案,這將會與這個資本主義利潤至上的邏輯背道而馳,如果不這麼做,我們將面對更加嚴峻的氣候極端惡化,又或者是核能發電的高危險性與核廢料的汙染問題。在現在的資本主義發展底下,已經沒有任何真正的出路!為了人類社會與地球環境的永續發展,反對核能與環境保護的鬥爭必須對抗現在的整個經濟製度--資本主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5#
发表于 2022-4-6 23:20:4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傑瑞米柯賓 于 2022-4-6 23:22 编辑

12月9日南山罷工現場訪問

受訪者一:W先生(化名)──
不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為了往後的人!

我在南山服務超過十三年了,我是少數有賺到錢的業務員,很幸運的可以在臺北有個房子。但是現在新進的業務員很可憐,很多做不到兩年就離開了。每次都被公司的業績競賽壓得喘不過氣,結果也沒有賺到什麼錢,而且公司在E化後大量的裁撤內勤員工,把內勤員工一個人當兩個人在用,很可惡。真的要站出來對抗潤成集 團,才可以爭取我們應有的權益。而且現在公司瘋狂的要求業務員要販售躉繳型商品,企圖藉此美化財報,博取上市許可。在我看來現在的潤成集團簡直就是把補足社會保險不足的私人保險當作金融炒作工具來藉此牟利!

而且(潤成集團背後的大老板)尹衍梁良好的政商關系人盡皆知,之前還在媒體上沽名釣譽,結果背地裏就是這樣壓榨勞工,政府也只會互踢皮球,沒有任何作為,逼得我們不得不出來捍衛自己應得的權利!我會站出來不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為了往後的人,為了要讓他們得到應得的保障!

受訪者二:J先生(化名)──
不怕抗爭,堅持到底!

我從民國87年就加入工會了,當初會加入工會就是因為當時的資方AIG集團要片面的更改勞動契約,惡化勞動條件,試圖將我們的身分從雇傭關系改為承攬關系,因此我們發動了上街抗爭。後來在跟資方談判的時候,調解的立委就說我們可以組織工會,資方代表竟也表示樂觀其成,因此我們就開始籌組了工會。

後來在民國94年資方故技重施,又弄出惡化勞動條件的新合約,想要規避勞保勞退等責任,藉此省下大筆支出。潤成入主後,問題仍然不能得到解決,潤成更用大批的法務人員來控告工會幹部,甚至不斷提高考核標準藉此來開除業務員,真的很可笑。潤成一方面說我們是承攬關系,一方面又用雇傭關系來要求業務員,哪有承包商需要考核的?

考核是只能用在雇傭關系中的資方權利事項。潤成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就說業務員是承攬關系,潤成想要更多收入的時候就把業務員當雇傭關系看。現在的潤成就是只想賺錢不怕臭名,逼得我們不得不出來抗爭罷工,不然這麼冷的天氣誰要出來啊!過去南山人壽說的「誠信第一,服務至上」,現在早就被新資方潤成集團糟蹋得一文不值了!只要資方不出來面對問題,不出面解決問題,我們絕對抗爭到底!我們抗爭的強度取決於資方的態度,資方如果繼續這樣坐視不理,我們絕對會升高對抗強度!

受訪者三:C先生(化名)──
南山是我們的成果!

去年公司賺了212億,竟然也不分給我們一毛,已經非常久沒有調薪了,103年資方更一次裁撤了內勤員工225人。很多內勤員工身心俱疲,一人要承擔超量的工作,時數竟然也沒有算進加班費!資方現在仍不斷透過各種手段分化業務員,分化內勤,更透過派遣工來壓低內勤的勞動條件!我的談來的CASE大部分都是我的親朋好友,如果沒有我,南山哪有這些錢可以賺!我們這些年資高的業務員,每個都像流動銀行一樣,能力都很強,南山能有今天,是我們打拼出來的!

勞動群眾在臺灣的困境與出路

距離民進黨可預期的勝選,已不到一個半月。身為關心社會議題的你,可曾問過自己:民進黨將把臺灣帶向何方?勞動者和青年的生活能有什麼改變?不要意外!蔡英文將來要做的事情也相去不遠,朱立倫當然也是一樣!新自由主義是他們信奉的教條!在這一教條底下,勞動階級和基層青年都將是陪葬品。

臺灣勞動者陷入貧困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10月失業率為3.90%(45.5萬人),這代表了45萬個家庭。在臺灣政府的計算底下:許多非典勞動者都非失業,許多打零工的甘苦人也不是失業,許多因為就業環境惡劣而不願就業的人也不算失業,經過修飾後的數字都是45萬人了,那真實的數字是更高。

引用財政部於今年六月的「大數據薪資分析」報告,2014 年有近 2 成受雇人口年薪在 25 萬元以下,有約6成5受雇人口年薪在 55 萬元以下,但王如玄炒作軍宅就可以輕松獲利1380萬,朱立倫光是現金存款就已有2,567萬加上珠寶及證券就身家破億,2011年郭臺銘透過剝削中國血汗工人輕輕松松就像買菜一樣買了4億的私人豪華飛機,以及10億的豪華別墅。這樣的例子罄竹難書,身為勞動者的你,難道不憤怒嗎?身為中產階級,生活卻越來越困頓的你,難道不憂愁嗎?你老老實實的做人做事,非得努力工作才能換得溫飽,但那些資產階級以及他們的禦用政客卻踩著我們的血汗享盡榮華富貴!勞動群眾仍必須做得要死要活,中產的工程師犧牲健康丶血汗爆肝換得一個相對高的薪資,結果是拿一生的健康當代價。

在臺灣,還有許多家庭不堪負荷照顧重病長者的精神與經濟壓力,因而發生令人悲嘆的人倫悲劇。這是階級性的問題,富有家庭可以將重病長者送到高級療養院,中產家庭將此重擔交給家庭照護工,基層家庭只能自己扛起擔子,悲劇也多發生在為數最多的基層家庭中。公共的醫療資源和護老服務匱乏,因為政府將這些服務市場化,將長期照護的責任丟給個別家庭。藍綠兩黨推出的方案也只是畫大餅,空泛而看不見牛肉,仍然不願把長照的責任由國家透過向富人課重稅承擔起來,藉以建立長照的優質公共化。在藍綠兩黨的這種騙票政策下,受害的將是所有的基層家庭,以及月薪只有15,840的家庭移工。

臺灣經濟步入衰退

今年由於中國經衰陷入衰退,臺灣出口也以連續下跌十個月,為未來做了一定程度的預示。臺灣出口貿易高度依賴中國,位居世界第二,兩岸雙邊貿易占臺灣所有對外貿易的40%,對中國的投資也占所有對外直接投資的84%。根據財政部最新的進出口數據,今年前10個月臺灣出口同期比衰退9.6%,至總額 1,158.9 億美金,11月出口比起去年同期衰退 16.9%。在這背景下,臺灣綜合研究院最近將經濟增長的預測下調0.98%。

臺灣高度依賴的中國經濟市場成長也不斷衰退,成為亞太區乃至全球經濟的一個計時彈。如果你認為臺灣只要不依賴中國就能躲過沖擊,那就錯了,資本主義在今日已經是全球化的共同體,美國的次貸風暴波及全球,歐洲接連陷入金融風暴,全球性成長衰退至今仍陰魂不散,在08年看似躲過危機的中國其實是以大量債務驅動成長,只是將危機的時程表向後推延,代價是更大規模的債務危機和產能過剩。未來經濟危機來臨時,資產階級及其政府將會進一步打壓工人,要工人階級做這場經濟危機的替死鬼!現在中美與臺灣政府都以拯救經濟為名,推動TPP和貨貿等新自由主義協定,就是為資本家掠奪工人財富作好準備。

TPP是美國向勞動者施加的桎梏

藍綠兩黨的領導人也都喊出臺灣一定要加入TPP,但TPP是什麼呢?TPP會強行敲開以往受保護的經濟領域的大門,讓資金炒作與投資長驅直入。無庸置疑,在TPP的協議下,臺灣政府要承諾盡一步打壓工人權益,國企會被私有化而裁員,工作職位會流失,非典型勞動會上升,薪資會有向下降低的壓力。

TPP限縮國家管製市場的權力,跨國企業有權控製政府造成經濟損失。所以在TPP之下,控管藥品價格的行為就算不是完全非法的,控管的能力也會遭到嚴重打擊。藥價必會飛漲,等同是以法律確保了大型製藥公司的無盡利益,卻危害一般民眾的健康。政府的采購規範也是TPP的重大議題。TPP也幫助跨國公司更容易在招標流程中獲得經營公共事業或基建工程的合約,助長跨國資本壟斷。政府保障弱勢經濟部門的能力將大為限縮。例如,以後要是想扶植像是製造業這種能增加當地工作機會的產業,是絕無可能的。

TPP的目標是把農耕補助和農產品進口關稅完全廢除,或是至少廢除一大部分。在許多國家裏,無力與大型農業公司競爭的小農將被逐出市場,這等同是以法律保障大企業的支配地位。簡單來說TPP就是:讓跨國企業自由逐利,國家任何對於勞動/環境/人 權的保護,只要阻礙了資本家的牟利,都將被跨國企業的手拿下,管理民生必需的國有能源企業以及公共資源也都將走向私有化,由資本家掌控牟利。資本將更自由 的轉移流動,勞動者終將成為自由貿易下的犧牲品,一言以蔽之,這些區域自由貿易整合都是成就資本家的牟利自由,不是勞動群眾的自由,更是勞動者的桎梏。

拋棄藍綠兩黨,向資本主義說不!

未 相當有可能執政的蔡英文,曾多次公開表示她所崇拜景仰的政治人物是英國首相柴契爾(戴卓爾)及德國總理梅克爾。但我們要說:柴契爾(戴卓爾)在任時期大量的推行鎮壓工會及壓迫工人的法案,將英國帶向新自由主義。主張遵節政策的梅克爾,則令希臘等歐債小國陷入赤貧。她最主要的作為就是將資本家們一手造成的經濟危機,要人民群眾來承擔,來當資本家們的替死鬼。你意外蔡英文崇拜這樣的人嗎?

「英派」是絕對不能給臺灣帶來出路的,能帶給臺灣出路的是一個真正能代表勞動群眾的左翼政黨!這需要勞動群眾和先進青年組織起來,投入這場反剝削丶反壓榨的戰爭,組織一個代表工人利益的群眾政黨,以民主計劃的經濟取代為資本家的利潤服務的資本主義。

服務業工人如何受到剝削?

在我們這些七八年級生小時候,通常都會從長輩那邊聽到「他們」那個時代的故事來當做期許,不外乎「只要好好讀書將來出社會就會有知名的公司願意聘用你/妳」丶「只要努力工作25歲買車,30歲買房根本不是難事」丶「只要一間公司待久了,職位就會越升越高,薪水也會越升越高」,但當我們實際踏入了社會,我們才發現現實與夢想的差距。

很多勞動者(尤其是青年)因為身為派遣而待在一個位置五年無法升遷丶加薪,又可能跟隨一個自行創業的雇主在勞動上受到剝削,我們為了畢業而不失業而領22k,我們為了避面私人企業壓榨而將大好的人生托付於公務員考試,我們忍受甚至失業;這一切看似悲哀,卻已經是大多數七八年級生的日常。

派遣製度的剝削

在派遣製度下,簡單來說,派遣是一種由A徵人,然後派與B使用的製度,從公司的角度來說這是為了逃避勞工法令的規管以及更容易裁員,造成了一些例如中間剝削丶雇傭的不安定與勞工間的差別待遇。

中間剝削:派遣公司藉由徵人後將人員送至不同的公司,而其中派遣公司收取多少傭金,卻是不會公開的;由目前派遣公司林立削價競次時有所聞,犧牲了到派遣員工的福利。
雇傭的不安定:派遣工由於為其它公司之員工,相對來說沒有資遣費的問題,故沒有相關法令保護時,資方裁員從不手軟。從2008年12月奇美電宣布提前解除轄下八成的派遣員工,估計約有三千名派遣員工失去工作,就可得知如果政府沒有相關法案保護或是沒有組織工會抗爭,那派遣員工的福利根本無人保護。
勞工間的差別待遇:即使同工同酬,在福利和獎金上,正式員工仍比派遣員工有著更大的優勢,例如在三節獎金丶旅遊補貼上;甚至是職災賠償上,由於正式與派遣員工資方資本額的差異,賠償金額可能添差地遠,而兩者的對立更會造成該公司勞方的難以團結。
工會籌組面對的挑戰:由於派遣工難受勞動法令保護,雇傭不安定而且流動率高,加大了籌組工會的難度,因此削弱了勞工在職場上的議價能力。但近年美國快餐店工人罷工,以及香港前年碼頭外判工的罷工,都可見到零散化工人組織起來抗爭是有可能的。
薪金和工時的剝削

工時過長:這裏想特別指出的是工時超過正常時數的剝削。勞動基準法第30條規定:「勞工正常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八小時,每周不得超過四十小時。」。但雇主仍有許多方法使其超時:

交派上班後或下班前的工作:例如有些工作內容刻意規定於上班前後完成,又或者工作時間九小時明定中間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但卻常因客人過多而沒有實際休滿。
責任製: 原本為完成工作即可,不用固定上下班的工作模式,但引進臺灣後老板常常安排過量的的工作內容造成員工在沒有加班費的情況下加班。此製度在勞基法的規範下本受84-1條規範其限定職業,但目前已泛濫至科技電子等行業。而有業績壓力的門市人員主管也常常以「業績不夠」來要求同仁假日上班。
金錢:目前勞動市場上的低薪,一般可回朔到2009年4月開始的「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那時由政府補助兩萬兩千元(也就是俗稱的22K)給企業聘請大學新鮮人,此後一般企業習慣以22K當作大學畢業起薪。
鬥爭才是出路

臺灣服務業工人受盡剝削和壓榨,工人國際委員會(臺灣)支持調漲基本工資,支持真正落實八小時工作製,反對派遣製,應該給予同工者相同的薪水丶獎金丶職災補償,結束強製性的加班製度。我們支持工人(尤其是年青人)加入工會,強化階級團結的力量,對抗資本主義的剝削。

二零一六年

南山工會投票通過罷工

11月28日,南山工會決定發起罷工,將是臺灣工運史上第一次的保險業勞工行使罷工權!工會為了奪回全體員工應得的報酬,抵抗資方片面更改勞動條件,反對不斷調降員工薪資,於是發起甲級動員,號召全國會員投票支持罷工及訴求。這在經歷了一周的全國會員投票後,南山工會得到了75%會員的支持(4,167/ 5,516)投票通過罷工,於12月9日開始罷工。

工會以高度團結為罷工開啟序幕。許多工會會員表示,在投票期間受到資方恐嚇,而資方無所不用其極的抹黑工會,打壓會員投票權。但是,工會會員仍展現高度團結。

根據工會於11月20日發出的新聞稿,罷工有兩項訴求:第一,反對南山人壽片面提高資深區經理的考核標準,其提高幅度達3倍之多;第二,南山公司章程中規定,如有盈餘應至少提撥1%作為員工分紅,而103年南山人壽稅後獲利達212億,今年獲利亦持續成長。南山企業工會要求內勤員工全面加薪1萬元,年終獎金加發1個月;外勤會員各項產品傭金率皆增加20%,年終獎金上限由原本的11%增加到15%。

工人國際委員會完全支持南山工會的訴求,我們會站在勞工一方展示團結。

南山工會邱副理事長表示:其中一項重大爭議,就是資方片面認定南山人壽的業務員屬於承攬關系,並非雇傭關系,試圖以此規避相關勞動法令,逃避應當承擔的退休金提撥等責任。在經歷了南山與勞保局的行政訴訟,最高行政法院也判定南山人壽內外勤員工,不論職位皆屬雇傭關系。但潤成集團南山人壽不承認此判決,透過民法提告137位員工,藉此來否認雇傭關系,並聘雇有國師之稱的陳長文律師來打壓工會的訴求,打壓員工的勞動權益保障。許多被告員工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在法律訴訟上的資源不平等,使得許多業務員處於弱勢,再加上當時的判決法官也不具主動調查的責任,只憑雙方舉證來做判決,許多業務員從未想過會與資方對簿公堂,因此舉證相當困難。

在經歷了二三十場的民事訴訟,南山人壽對外宣稱勝訴,並以此來否認雇傭關系。工會也曾與地方勞動局官員求助過,但地方勞動局官員態度相當官僚並親向資方,令工會相當氣憤也感到求助無門。

可見,法律訴訟往往是資本家打壓勞工的工具,因為資本家的財大氣粗可以用上許多資源在訴訟中壓垮勞工。單靠法律根本不能爭取公義,只有勞工組織起來發起群眾抗爭,才有可能改變不公的現狀!

工人國際委員會支持工會的訴求,要求資方承認雇傭關系,不能規避勞動法令及退休金等責任!

在民國98年時,AIG集團因為金融風暴而處分海外資產,將臺灣南山人壽向外招標,最後由潤成集團得標,掌控南山人壽。潤成集團向金管會承諾會保障全體南山人壽員工的勞動權益,但是之後卻對南山工會的訴求置之不理。工會代表和資方談判的過程中,資方更一直利用法律等手段試圖打壓工會,並在未經勞方代表同意下片面更改勞動契約,實在可惡至極!

從潤成集團接手後,南山工會經歷了18次街頭抗爭及示威遊行,但資方仍擺出高傲態度無視工會訴求。

南山企業工會依法與資方進行勞資協商,但多數訴求都遭資方拒絕,團協宣告破裂。南山人壽資方無視勞方的勞動權益,迫使工會必須「小蝦米對抗大鯨魚」。今天南山員工已經不能再忍受漫長耗時的談判,因此,團結一致發動罷工鬥爭!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4#
发表于 2022-4-6 23:19:45 |只看该作者
臺灣:反對洗腦的民族主義課綱

在教育部指示成立下的所謂「檢核小組」大幅度的修改了原有的歷史課綱,尤其以臺灣史的部分為重,且並未召開正式會議討論,而是由檢核小組內部通過後,付交教育部召開課審大會審查通過才公布。各界人士和民間團體針對資訊不透明、黑箱程序與內容爭議提出強烈質疑和抗議。

七月三十日,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發言人林冠華自殺身亡。他在自殺前一星期沖入教育局抗議而遭受政治檢控,飽受精神困擾,另一自殺原因是他想「以死相諫」引起公眾關註。事件引起廣泛的同情和義憤,不少公民組織在當晚再次沖入教育局抗議。八月二日下午,教育部周圍被上千名公民團體成員包圍,民眾高聲呼喊口號:「挺學生、護民主、撤回黑箱課綱、吳思華下臺!」八月五日,臺北市教育局宣布採用舊課綱,並開放臺北市內所有高中重新選書,若有採購上的損失教育局將負擔必要費用。學生撤離教育部解散抗議。

在新課綱之中,大量的灌輸以中華民族主義為中心的歷史觀點,試圖將此國族認同強加在高中生之中。有教科書更誇贊「中國國民黨是健全、民主、清廉的政黨」,令人想起2012年香港政府在國民教育的教材中提到中共是「團結、無私、的執政集團」,臺灣學生可說是受到2012年香港反國教運動的啟蒙,發起課綱運動。現今的馬英九政府想利用教育來抑製臺灣年輕人追求獨立的情緒,合理化與中國的商貿來往和新自由主義政策。由於愈來愈多年輕人抗拒中華民國的愛國主義,新課綱反過來激起年輕人對臺灣獨立的渴求。

這個新課綱的製定,從未有過廣泛的民意基礎,也違反了今天臺灣青年及多數群眾的意識。教育部長吳思華堅持不退回課綱的立場上,馬政府強硬執行,姑且不論未來事態如何發展。可窺見的是,今日的馬政府仍試圖透過各種方式來推行與中國更加緊密的自由貿易政策,教育便作為今日的工具之一。

藍綠也不是反課綱的政黨

馬英九政府及國民黨藉此批評民進黨利用學生搞鬥爭,企圖指控民進黨在背後操弄這場運動,從而令群眾誤以為這只是藍綠兩黨的權鬥。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則利用事件引發的同情獲取政治資本。從過往太陽花運動及其他社會抗爭都知道民進黨不會真正支持運動抗爭到底,今次蔡英文與學生會面期間也只是勸學生盡快平息事件。在民進黨執政期間,課綱的歷史觀也會美化民進黨的角色,掩蓋其新自由主義的反工人政策,反無視美帝國主義對臺灣的經濟操控。

兩大資產階級政黨都想在此爭議中,攻擊對手而為明年的選舉鋪路。但從民進黨今日的態度上我們可以看見,在臺灣人(尤其是年輕人)的獨立意識愈發高漲之時,蔡英文作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在未來兩岸關係表示仍會「維持現狀」,與她想爭取的年輕支持者的想法完全背離。

民進黨的階級基礎是臺灣資產階級,這些人都想加強與中國的商貿來往,令民進黨在壓力下淡化臺獨訴求,不敢得罪中共政府。那試問我們怎能期待民進黨能在反對這中華民族主義的課綱上鬥爭到底呢?怎能期待民進黨可以實現臺灣民族自決的願景呢?在這個新自由主義的路線下,臺灣的資產階級高度依賴中國市場,民進黨作為其政治代表之一,又怎麼能在民族問題/統獨議題上得罪中國呢?一旦得罪了中國民進黨就同時背叛了自己的階級利益。

民主製訂教育課綱

以臺灣資產階級歷史舉例,忘卻了二十世紀中資本主義的發展進程對臺灣群眾淪為廉價勞動力所承受的壓迫,跨國資本/重工業逐利式的發展所帶來的環境危害,也將過往臺灣左翼的歷史輕輕的ㄧ筆帶過,在社會類的教科書中也將許多右派論述正當化於其中,企圖將每個受教育的學生培養成資本主義市場的擁護者。這些都是資產階級在意識型態上奴化受壓迫群眾,對其作出柔性壓迫。那試問我們如何翻轉這樣的關系?

在資本主義統治下,統治階級往往把教育作為政治工具,灌註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的意識形態。不論是今次課綱的中華民族主義歷史觀,還是擁護資本主義市場製度的經濟學,還是保守忌諱的性教育都是如此。工人國際委員會(臺灣)要求全面取消新課綱。教育課綱應由學生及教育人員成立民主的委員會,由下而上民主製訂。第一步是需要由下而上組織戰鬥性的學生會,學生組織起來加強對校政的影響力,在必要時發起抗爭。

工國委中港臺支部第二次大會完滿結束

10月10-11日,在香港舉行了工國委(CWI)中港臺地區的第二次大會,是一場極其重要的會議。與會者相當年輕,而大會討論以三語(普通話、粵語和英語)即時傳譯,表現了工國委在中國和該地區的跨國性。在大會最後,來自從臺灣到印尼八個不同民族的與會者,以不同語言合唱《國際歌》,本身已可算是一種成就。此外,大會募集了港幣$4,990的捐款,也強烈表現出工國委中港臺的工作是認真的。

對於社會主義者而言,過去的一年充滿著動蕩,有香港雨傘運動的結束,也有波及全球的中國經濟危機。

鄧美晶就香港局勢發表引言,她表示「雨傘革命是自八九六四以來香港最大的群眾運動」,而「在這場鬥爭結束後,社會危機進一步惡化」。她說:「香港最富有的25名富豪共坐擁1.5萬億港元的財富,比香港政府的財政儲備還多。」政府一邊說貧窮人數正在下降,但在職貧窮的人數卻不斷攀升,那是因為官方把貧窮線設定得相當低。

雨傘運動沒有贏得真普選這目標,因為運動若要成功,必須要由一個革命運動推翻中共專政和資本主義製度。雨傘運動中的主要領導人,無論泛民黨派、學生組織還是非政府組織,都沒有提出一個從根本上去變革的綱領,而單純的占領策略也不足以完成這個任務。

自運動平息以來,對立的局勢依然繼續。政府以打壓的手段進行「消耗戰」,例如在港大副校長的任命上阻撓陳文敏上任。但就如鄧美晶所指,政府擔心會再度觸發群眾運動,因而沒有信心在短期內通過廿三條立法。

來自香港的Nathan報告了社會主義行動支持外勞和難民的工作。最近外籍家勞再度發起抗議,突顯了香港雇傭條例的不平等和歧視性。 Nathan解釋道:「外勞團體在九月爭取加薪至每月$4,500元,這比本地工人的最低工資每月$6,630元仍有一段距離,外勞的情況更為嚴重。由於現在香港未有標準工時立法,外勞每星期工作60-70小時非常普遍。但政府最近公布只願意加薪$100元至每月$4,210元。事實上,外勞工資過去17年來只加了$250元。」

「去年中國每五天就產生一個億萬富豪,同時每五天就有41,000名農民失去土地,22,000人因空氣汙染相關的疾病死亡,930名工人在工業事故中喪生。」

中國的討論是大會中最好的一節,帕莎就此題目發表引言。而中國大陸的同誌也通過視像會議參與了大會。

帕莎解釋道,中國龐大的民工群體工資在2013年只增加了13.9%,而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增長了21.7%,後者的升幅主要來自於住房開支。住房開支目前占農民工總生活費的50%左右。這是在今年經濟危機全面襲來前的情況。他亦指出,2015年首九個月的經濟衰退令勞資糾紛大幅增加,總共爆發了1,642宗罷工,相比之下,2014年全年罷工數字為1,379宗,而2013年則是656宗。超過75%的罷工事件是由於拖欠工資所引起。

帕莎亦概述了股市崩塌的情況,過程中蒸發了40%的市值。債務、產能過剩和通縮水平都是有紀錄以來最高,是更深遠的經濟困境的癥狀。

工人罷工

一位任職店員的年輕人Gary說,中國官方工會只是代表公司利潤或國家「維穩」。因此官方工會的威信極低。 2010年廣州佛山本田工人的罷工年是一個轉折點,官方工會獲得「黑色工會」(指他們與警察勾結)的稱號,這比「黃色工會」(與資本家勾結)更不堪。

他引用一個訪問廣東省工廠工人的民意調查,表示82%的工人不知道誰是他們工會的領袖,而95%的工人從未參加過工會選舉。這數字駁斥了中共宣傳聲稱工人可以選擇他們的工會分會理事長的說法。

非政府勞工團體經常支持工人鬥爭,為他們提供意見,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非政府組織說過,只要工人不要激進起來,不要與政府發生衡突,就不會受到鎮壓。」Gary說:「但現在改良主義的非政府組織也受到鎮壓和禁製,所以除了激進化外別無選擇。」

大會的另一個討論焦點是,社會主義者該如何對待民族主義以及日益升溫的自決訴求。這點與近年世界的事件不無關系,包括烏克蘭的內戰、克裏米亞被並入俄羅斯、工人階級因反緊縮而令蘇格蘭獨立情緒升溫、加羅隆尼亞的事態發展等。來自香港的Jaco解釋道,若果列寧和托洛茨基這樣的革命領袖沒有對俄國少數族裔的民族訴求采取敏感的態度,工人階級並不能在俄國革命中取得勝利。俄國革命領袖依據群眾的意願保證分離權,將​​受壓迫民族爭取到自願社會主義聯邦的理念之下。

他說:「在中國,習近平為了鞏固統治權而推動大漢民族主義。中共在西藏和新疆進行文化壓迫、監視宗教場所、禁製各種衣著服飾和宗教儀式,這些對少數民族的鎮壓令局勢緊張,為恐怖主義製造土壤。」中共大肆破壞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的環境,例如修建大水壩,也令獨立的支持度增加。

大漢民族主義

習近平推動大漢民族主義,加上中國經濟力量擴張,為臺獨情緒提供養分,尤其在年青人之間。同時,尤其在今天資本主義危機的時代,民族問題不能在資本主義的框架下解決。 「今天臺灣已經接近資本主義框架下的獨立,但仍持續受到中國的壓力。」Jaco表示:「獨立派,即使是當中的左翼,都欠缺反帝國主義的目光。他們集中在修改國號和憲法等次要的問題上,但沒有指出哪個階級、什麽國家行使權力、怎樣的運動才能帶來出路。我們認為只有社會主義運動才是出路。」

來自臺北的Vincent概述了臺獨陣營裏的不同流派,各派的思想往往都非常混淆。他說,有親獨的右翼力量只是想追求「正常化的國家」而爭取美日帝國主義的支持。他們當中有些帶有種族主義成分,利用反中國人的論述爭取支持。

Vincent說,以年輕人為主的左獨勢力正在增長,他們正確地批評馬英九的親中經濟政策,提出一個泛左或反資的論述。但這批左獨團體中,有些誤以為日本軍事化可以製衡中國,因此在這方面的立場就顯得雙重標準和混淆不清。社會主義者強調,只有工人階級獨立於所有資本主義國家和政黨進行鬥爭,並在國際上團結起來,才能打倒資本主義,為真正的自決掃平道路。工人國際委員會支持臺獨的民族自決,作為全亞洲乃至全球反資鬥爭的一環,為東亞的自願社會主義聯邦奮鬥。

大會其他部分亦討論到社會主義行動在香港深水埗區議會的選舉運動,以及建立黨組織的關鍵要點。工人國際委員會(CWI)的國際書記處秘書Tony Saunois通過視像會議就國際展望發表講話。與會者都感到大會的討論令我們的政治分析更為尖銳,為建立中國乃至更廣泛地區的真正社會主義力量打好基礎。

八萬人參加臺北同誌大遊行

此次第十三屆同誌遊行,主辦單位預估約八萬人參與,主題是「年齡不設限-解放暗櫃・青春自主 No Age Limit.」,主辦單位指出:青少年與老人都因社會對年齡的期待與要求,以及未符合生育標準,而被忽略情慾的需求。社會對於「可生育」的情感追求,往往被視為理所當然,而因為性多樣社群不可生育或選擇不生育的狀態,也被視為一種不合理的存在。

工人國際委員會在遊行裡提出:群眾團結鬥爭,反對歧視LGBTQI,打倒父權資本主義。我們社會主義者認為:LGBTQI在社會的不平等地位根源自資本主義家庭私有製,作為鞏固剝削製度的一種手段,這包括維繫異性戀霸權及核心家庭概念。因此,臺灣的性平權運動必須連繫至反資本主義的鬥爭,並與國際上的性少數團結,更進一步推動社會製度上的變革,才能真正消除對性少數的壓迫。

這次,民進黨仿效美國歐巴馬吸納粉紅選票,首次參與同誌遊行,蔡英文也發佈了一則支持婚姻平權的短片。此舉的確吸引了不少LGBTQI群眾的關註,但究竟未來能否實際落實,仍是未知之數。民進黨立院黨團也始終未有明確表態,僅有四位立委支持多元成家。

在遊行中也可見到時代力量、自由臺灣黨與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動員支持者參與。綠社盟也強調推動婚姻平權法案的立場絕不改變,並以文宣短講懇請遊行群眾投票支持。

社會主義者認為,要徹底消除社會對LGBTQI的歧視,就必需令捍衛LGBTQI權利的運動變得更具抗爭性,向群眾宣傳和揭示性傾向平權與性別平權的意義與同誌族群所遭受的壓迫,拒絕資本財團使運動商業化,拒絕淡化運動的政治色彩,將所有受壓迫者團結起來,為反對父權資本主義的運動共同鬥爭!建立民主社會主義的替代!

臺灣:抵抗荒誕的恐同勢力

近年來,臺灣的群眾肯定對於護家盟之類的團體不陌生,尤其是LGBTQIA的朋友們,更是熟悉這類團體。護家盟這類團體總是高舉著宗教倫理、傳統婚家製度,甚至以偽科學來攻擊同誌運動的訴求,又用一些荒誕的恐嚇言辭(例如:社會崩壞、人獸交、異性戀會變成同性戀)來恐嚇不了解議題的群眾,但又時常以偽善的態度說他們尊重同誌,但卻要將傳統一夫一妻/一男一女的家庭價值強加在同誌朋友身上,更甚至想透過宗教手段讓同誌朋友改變性向,委屈自己做個異性戀,這是什麼樣的尊重?這是虛假的、歧視的,並非是真正尊重同誌朋友的自主性與需求。我們社會主義者支持宗教自由,但反對右翼教會勢力拿著宗教倫理的大旗來壓迫歧視他人,這樣的保守勢力是為了資產階級的意識型態服務呢?

父權資本主義家庭私有製

這些保守勢力不一定真的曉得他們擁護的價值到底代表了什麼。出發點可能是因為宗教教條,可能是因為傳統觀念束縛,更有可能是出於自身對於同誌的歧視,或者更可惡的是對於少數族群的惡意打壓。姑且不論這些區別,他們最終的表現都是反對同誌運動的訴求,造成了什麼效果?鞏固了現在的父權資本主義!例如他們反對同誌婚姻,令同誌以家庭單位申請社會福利及服務就更困難。私有財產製度需要婚姻製度來進行財產繼承,以鞏固資本主義的社會基礎。這些反同誌的言論往往支持著保守的政治和經濟政策。

多元情欲自主與同誌運動的方向

不可否認,現在婚姻平權的訴求已成為同誌運動的主流。我們社會主義者當然支持婚姻平權,多元成家等訴求,的確有不少同誌朋友也想要結婚成家,我們不能忽視。只要是在雙方或多方的自主合意下,我們都不應禁止又或汙名化,而應該給予尊重。婚家對於部分人來說是歸屬是支持系統,對於部分人來說是壓抑與束縛。我們都應看見他們的需求,並給予保障。

同誌運動又或者說性別性向的平權運動更應該與世界上的勞動者、少數族群,以及一切的受壓迫者團結一致共同鬥爭,為什麼呢?因為都有共同的敵人:父權和種族歧視的資本主義製度。它壓迫我們的自由,剝削我們的生活,竊取我們的勞動成果,荼毒我們的未來(環境/食安),也因為我們都有共同的利益:一個平等自由的社會主義世界。資本主義活一天,受壓迫者的痛苦就多一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3#
发表于 2022-4-6 23:18:41 |只看该作者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封存的決定,僅只是由於近兩年群眾展現強大的反核意誌,而逼使馬政府作出的緩兵之計。因為封存之後,核四廠仍然保有運轉的能力,只是閃避當前群眾的要求和壓力,延緩三年之後,才再應對社會氣氛決定是否真正運轉。臺電表示,會以2018年1月啟封為目標。而臺電在二月中旬招標核燃料處理,真正的意圖,是核一廠的用過核燃料池即將填滿,透過委外處理,可以空出部分用過燃料池空間,從而延續核一二廠的運轉,可見馬政府只是虛與委蛇,廢除核電仍不在藍圖之中。

若果沒有群眾抗爭的壓力,政府的承諾可以是一紙空文。2000年時陳水扁政府宣布停建核四,但當時不僅體製內的議會廢核聲音居於少數, 體製外的群眾,也不如現今有龐大的動能,體製內體製外沒有互相拉拔,使得停建核四的決議在隔年就被撤回。

日本在福島核災後面對大規模的群眾示威,一度承諾關閉核電廠,但去年年底開始準備重啟川內核電廠。可見臺灣的反核抗爭不能松懈。首先體製內的程序尚未完成,目前代表「民意」的立法院,並未作出停建及廢核的決議,而立法院產出的「公投法」只是裝飾用的吉祥物,公投法設定高達百分之50投票率的門檻,對於投票議題的正方,使用公投法可是要倒大黴的。

緊接是經濟上的沖擊,及能源政策的論辯。核電廠的引進,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當年的石油危機,資本家趁機開拓核能市場。官方數據宣傳核電成本較燃煤發電低,恐嚇廢核會造成電價上漲。事實上,核四廠發電裝置容量只占臺電發電裝置容量的 6%,透過現有各種省電、節能的技術與設備,臺灣可以輕易的省下超過核四發電量數倍的電力。德國電費價格比臺灣高昂,與是否使用核電根本無關。再者,根據德國綠黨2013年的一份分析報告,德國的電價因為再生能源的普及化而逐步降低。而再生能源可以幫助國家避免受到國際石化能源價格上漲的波動所造成的沖擊,產生穩定電價的重大效益。

僅僅是核四的投資總額為93億美元,而綠色能源大國德國每年發展風力發電的投資金額也只是18億美元。今天我們絕對足夠的科技和金錢發展潔凈安全的再生能源,但是由於此前錯誤的將財政資源大量投入核電,使得改善現有發電方式及綠色能源的發展不足。而由於發展綠色能源方案的遲緩,廢除核電後,即使實際未必會有缺電情形產生,對關於這方面的辯論便不會停歇,財團資本家很可能藉此發動撲天蓋地的反宣傳,屆時必定是一場艱難的鬥爭。

安全疑慮依然無解

核災一旦發生將是大範圍且長時間的傷害,臺灣地小人稠,並且處在歐亞大陸與菲律賓版塊的地震帶上,完全沒有容許核災發生的空間。而無論再如何縝密嚴謹、設想周到的工程和設計,沒有任何一個系統,在各項天然和人為因素交織下,能夠保證完全百分之百安全。加上超長的施工期也造成承包商倒閉及品質上的疑慮。而技術更為落後,設計安全系數更低的老舊核一二三廠,更應一並廢除。

小心謊言!電業自由化不會廢核

坊間有些論點認為,廢除核電可以經由電業自由化來完成。

電業自由化與廢除核電並無任何關連。以80年代在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主政下,推行電力自由化、民營化的英國來看,於福島事件後,英國只是決定更新核電機組,而拒絕廢核,同時在民營化後,電價不但沒有下跌,2012年與1990年相比,電價還成長了一倍。而日本早在數十年前就開始進行電力公司民營化,並於1995年開始,推動更進一步的自由化,但關閉核電是由於福島核災後群眾抗爭的壓力,並不是自由化所導致。

只有推動安全潔凈的再生能源取代燃煤和核能,才可以真正做到廢核。臺電私有化後,能源產業的老板只會利潤至上的邏輯運作,是否廢核只會視乎燃油價格。當國際燃油價格未來再上升時,核電有「市場需求」論調會再甚囂塵上。再者,電業自由化後,資本家更會服務軍火商對核能的需求。只有打倒利潤至上的市場製度,建設民主計劃經濟,才可以發展安全潔凈的再生能源,避免核災難和空氣汙染繼續破壞全球。

全臺五萬人遊行 反對核能發電

三月十四日(星期六)是一年一度的反核遊行,是日本福島核災四週年紀念。馬政府在群眾壓力下,宣佈核四封存至2018年。這可算是多年反核運動的一小步勝利,但距離全面廢核仍有一段距離。群眾要求直接停工,全面廢除核電。

全臺灣估計有五萬人參與遊行。臺北遊行於凱達格蘭大道集合,有約三萬人參加,大會主題是「告別核電、能源新願」,較過去更強調使用節能技術及再生能源。這是回應政府說廢核會令供電不足的謊言。此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擔憂,現時無處存放的核廢料送至國外處理後,有核武價值的材料會被抽走,其餘部分最後還是會送回臺灣。

年輕學子、青年工人及至整個家庭都有參與此次遊行,其中以青年人為多數。參與的團體有許多非政府組織、學生團體,政黨,例如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綠黨、樹黨等,提出「廢除核電」、「發展綠能」、「投資再生能源」、「核電歸零」等。還有蘭嶼居民的團體到場聲援,拒絕臺電公司將核廢料存放於蘭嶼上。

工國委(臺灣)今年在遊行中舉著「全面廢核 不要重啟 反對臺電私有化」的口號。臺電公司目前的弊端,是因為管理官僚化造成,令經費浮濫編列,貪汙腐敗,沒有效率。資產階級媒體、學者及政客藉此推動中油臺電甚至臺水私有化,以此讓財團圖利。但是,油電若落在財團手中,資本家會把持權力操控政府及社會,長遠來說電費只會增加,而資本家會迫使政府推出各種優惠財團的政策。臺電公司應該由工人和消費者組成獨立的委員會從下而上民主管控,打破現時的官僚製度。只有建設民主計劃經濟,才可以發展安全潔淨的再生能源,避免核災難和空氣汙染繼續破壞全球。

聲援韓國Hydis工人抗爭 團結鬥爭無國界

就在今年二月,5名首爾京畿道Hydis勞工赴臺抗爭,訴求元太董事會撤回關閉生產線與解僱勞工的決議,並與勞工代表進行對話協商。二月來臺期間獲得臺灣部分團體的支持協助,在二月十二日遊行抗爭,一行有上百名聲援群眾支持,當中有工會團體、學生團體及至支持抗爭的運動者。

實質上跨國資本對基層工人的剝削其實不分國界,勞動者們之間必須努力團結避免分化。此次韓國勞工來臺行動,得到臺灣學生及勞工的聲援,正是亞洲的無產者實踐跨國連結。

工人被剝了三層皮

原屬韓國現代集團的Hydis,在1998開發廣視角(FFS)技術,取得專利權,是一個營業額約為新臺幣288億元,擁有1,719名勞工的企業。在02年的企業倒閉潮之下現代集團拋售Hydis給中國京東方(BOE),京東方在06年賺飽後宣布Hydis破產然後落跑,營業額暴跌到僅剩約52億臺幣,並使得600名勞工因此失去工作。

緊接著在07年臺灣永豐餘集團旗下元太科技(E ink)併購Hydis,持有95%股權,入主後向工會立下「絕不會賣掉廣視角專利」及「即使賣掉股票都要好好經營公司」的承諾。

但是,就在今年,永豐餘集團的元太科技突然在臺灣的董事會片面通過關閉韓國Hydis生產線的決議,但卻要繼續占有廣視角專利技術。工會指出,元太科技併購Hydis後,依靠Hydis的專利授權獲取利潤,卻不願將所得投資於提升生產設備與勞工身上。從2008到2014年,Hydis在生產線的支出僅佔銷售額的2%,只堪作汰換維修,無法更新設備。工會指控資方是計劃性的惡意關廠。元太科技只要專利權,罔顧工人的工作權、生存權,全面關閉生產線將會沖擊Hydis的400名受雇者和400名Hydis外包勞動者。工人被剝了三層皮──被剝奪專利技術、工作權,還有勞動者家庭的生存權!

第二波升級行動

在二月的第一波抗爭結束後,隨即三月底擴大動員規模,有30多名韓國工會代表來臺抗爭,聲言若行動沒有具體成果,不願輕易離開臺灣。此次有連續數波的行動,其中又以26日的遊行抗爭規模最大。沿路更經過永豐餘董事長何壽川住家,因遭警方阻擋,群眾將印有何壽川臉孔的標語貼滿了豪宅的圍牆。當天夜宿在永豐餘總行前,並於隔日突襲位在臺北市信義路上的永豐銀行東門分行,以佔領行動大喊口號:「撤回關廠」、「撤回解雇」,並搭配韻律舞蹈,維持二小時,試圖讓永富餘無法再對勞工的訴求視而不見,並讓臺灣方面的勞工認知到資方本質,要逼永豐餘總裁何壽川出面面對問題。在行動尾聲,韓國工人們一同合唱中文版《勞動者戰歌》後宣佈結束此次的佔領行動。在臺抗爭期間,在韓的Hydis工人也同步進行抗爭中,Hydis位於利川的生產線將於3月31日關閉,來臺韓國工人27日下午也將返韓回歸抗爭主場的隊伍中。

資本剝削無國界 工人團結鬥爭無邊界!

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今日,跨國資本對於各地勞動者的剝削隨著資本流動四處肆虐,不分國家民族。以臺灣資本為例,在中國,東南亞都為著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將資本大量輸入其中,壓榨當地勞動者,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再將這些暴利輸送回臺炒作房地產,炒作各類投機事業,並掌控臺灣政治發展,造就了臺灣今日高房價、低薪資。

如此脈絡發展,豈能說與我們無關?跨國資本透過剝削廉價勞動力,將其利潤再輸送回本國炒作本國投機事業,受害的都是無產階級。

資本的剝削是跨國性的,因此我們必須在世界各地建立工運及工人群眾政黨,以社會主義綱領武裝國際的工人鬥爭,結束這個壓榨世界絕大多數群眾的製度。

工人國際委員會(CWI)的訴求:

反對關閉Hydis公司,反對解雇Hydis工人
國有化Hydis公司,收歸工人民主管控
國際團結聲援韓國Hydis工人

中國正走向一場新的天安門運動?

中共面對經濟獨裁體製正面對經濟放緩,黨高層權鬥尖銳化,陷入最困難的時期之一。八九民運裡,中共於六月四日橫蠻屠殺和平示威者。六四週年是中共心緒不寧的一天,而今年比過往更甚如此。中共政權陷入前所未有的問題:經濟債臺高築,房產泡沫爆破,工人及貧農愈來愈心神不安。

八九民運經歷了七星期,數百萬學生和及後的工人投入政治鬥爭,示威遍及400個城市,把中共獨裁者推向倒臺的邊緣。六月三日晚上,軍事鎮壓開始,根據官方數字241人死亡,但可靠的非官方數字估計死亡人數數以千計。隨後一波又一波的鎮壓開始,當中工人比學生受到更苛刻的懲罰。大部分的「罪名」是組織罷工和企圖成立獨立工會──當時這些行動令原本的學生運動提升到另一層次,開始對政府的存亡造成嚴重威脅。

今年的中共領導應該會特別留意到一點:八九民運是在經濟急促惡化,通漲率升到三成,大量工廠關閉,激起全國工人的不滿。加上中共最狂熱的市場派(特別是中共時任總書記趙紫陽,當時他受到鄧小平支持)推動強硬的經濟改革,令經濟動盪進一步惡化。趙紫陽比他自己主張走資政策活得短命,在八九血腥屠城後,新的領導人繼續並深化這樣政策。

八九會重臨嗎?

每年六四都有悼念活動,特別在香港有大規模集會(去年就有18萬人參加),愈來愈多人問另一場類似的群眾運動會在今天的中國爆發嗎?

過去廿六年來,中共獨裁者琢磨了自己的鎮壓工具,利用軟硬兼施的手段驅散示威者。當大規模示威爆發時,當局立即關閉當地的互聯網,實施嚴謹的媒體管製,有效隔離「被感染地區」。過去幾星期裡,在四川鄰水縣有群眾抗議將鐵路改道(5月16-17日),在廣東淺水鎮,有群眾示威反對興建垃圾焚化爐(5月20日)。這些運動都聚合了數萬人,並受到嚴厲鎮壓。最近幾月,在中國其他地區也有些一定規模的抗議。大部分個案裡,當局都作出了一些退讓,但都不是重要的讓步,很多時候都是空口承諾令示威者散去,然後再違反承諾。

GDP快速增長(軟的方面,但只有少數人實際上受惠)加上愈來愈高科技的鎮壓手段,是自天安門屠殺後阻止全國或跨地區示威運動爆發的主因。當局政權的維穩手法成功將示威維持在地區性並短暫性的,很多時候運動都沒有領導層,或者沒有可持續的組織方式。但隨著經濟快速增長這個軟的因素消失,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共將不能解散或鎮壓群眾運動?

去年我們看到中國週邊地區爆發了群眾示威浪潮。有香港的雨傘運動,這場運動比八九天安門運動持續更久,還有本來作為「穩定」模範的澳門,都出現了歷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當然,我們也不能忘記臺灣太陽花運動的政治震盪,當中發生過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的遊行,共50萬人參加。太陽花運動改寫了臺灣的政治版圖,親中共的馬英九政府在11月大選受到重挫。這些運動都預兆著中國正等著發生的事,在中國社會和政治怨氣的潛在爆發性會更大。

危機的訊號

中國最少有三個主要的訊號表示危機正在加深,這危機最終可以招致一黨專政倒臺。第一是經濟表現是三十年來最差,令全球很多評論員指出中國經濟將會「硬著陸」,是對全球經濟的主要威脅。礦產業有七成的礦產企業報告虧本,正面對嚴重的蕭條,已經感受到經濟正在放緩。製造業也是如此,這行業的就業數字連續19個月下跌。

政府公布的7%經濟增長被廣泛視為造假,真正的數字跌至大概一半左右。根據Wigram Capital的Rodney Jones表示,在2015年第一季,中國的省份裡有三分之一的經濟在萎縮。他向《金融時報》表示:「經濟下滑在貧困省分的感受最嚴重──出現最大的財政赤字,並最依賴投資推動增長。」政府連番減息,並多次放寬貨幣措施,企圖刺激經濟增長,但今年這做法主要刺激了股市增長,增加了資本外流去其他國家。

危機的第二訊號是黨高層之間的權鬥。上星期宣布,前政法委書記周永康的審訊被延遲,可見事情並不如習近平及統治集團計劃般發展。可能周永康推翻了之前的證供,而周永康作為黨高層,手上一定有很多打擊其他中共領導人的資料,因此他可能威脅如果他要被判死刑(目前似乎可能會如此),就會上庭公佈這些資料。

目前並不可能肯定幕後發生的事,但明顯的是,周永康被審判和鏟除是習近平鞏固權力的重要一環,對習近平鞏固獨裁體製,令其更集中化和個人化,脫離鄧小平時期以來的集體專製模式。如果周永康違背早前的協議(在黨高層貪腐案中這種協議很普遍),那麼就要問這是他個人的舉動,還是背後有其他未背習近平清洗的高官和退休領導的阻力。經濟危機出現,加上有一種愈來愈普遍的觀念認為北京失去以前「點石成金」的決策,令政權內部分裂更尖銳。正如《金融時報》的Gideon Rachman(2015年2月9日),「可能習先生很完美地控製著政製,令他可以針對一些強大的利益集團。但北京一些與高官有來往的人現在估計,有可能有人企圖踢走國家主席。有人留意到之前發生群眾動盪(例如1989年)都剛巧遇到中共黨高層的分裂。

第三點很受首兩個因素影響,是愈來愈多的群眾反抗。鄰水縣的運動是極為重要,因為這發生在依賴耕種和礦業的貧困區。這是一個警告,如果經濟下滑至蕭條狀態,會有更多同類的抗議。在當局決定高鐵由經過鄰水縣改道至廣安(鄧小平的出生地)後,大批群眾出來示威,(有些報道指達10萬人),喊著「還我城際鐵路」的口號。廣安已經有一條鐵路及機場,鄰水縣的當地人認為鐵路繞道會對當地經濟帶來嚴重挫敗。中共統治者不會不留意到,1911年夏季四川的保路運動在推翻清朝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同年稍後清朝出現士兵譁變。

根據目擊者表示,鄰水縣的激烈沖突是由警察暴行挑起的,令人聯想到天安門事件的小規模版本。有些未經確認的報告指有四人死亡,包括一個年輕女孩。社交媒體的圖片顯示很多示威者流血,不論男女,也有目擊者指被徵召到當地的鎮暴警察坐車裝甲車,並一度使用催淚彈。可見武裝齊備的警察不僅用於非漢族區(新疆和西藏的很多地方現在正處於變相的軍事統治)。今年首季的罷工數字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同樣也面對愈來愈大的鎮壓。同時,政府正加強對非政府勞工組織的打壓,這些組織很多時候幫助工人組織工業行動。

雖然硬的鎮壓會在短期內幫助政府驅散示威,但代價是大大累積憤怒和不安,將無數鎮壓的受害人(傷者、被解雇的工人代依、被逮捕的女權人士)推向尋求替代現存製度的新方向。就如北京的刺激政策製造了經濟高舉債務的計時炸彈,鎮壓手段會製造一個政治計時炸彈。引爆只是時間問題,當爆炸的時候,中國會出現比八九民運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群眾鬥爭浪潮。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2#
发表于 2022-4-6 23:17:27 |只看该作者
對中國的反響

本次選舉標誌著臺灣政治版圖的轉型,對中共專製政權是嚴重的警示。這年先有臺灣「太陽花運動」,後有香港史上最大規模的群眾運動「雨傘革命」,現在則是國民黨的選舉落敗,為今年中共的週邊接連遭受重大挑戰作結。甚至向來寧靜的澳門,也被主權移交以來最大的反政府示威所撼搖。該政權「以商領政」的長期戰略如今面臨危機,在諸此社會遭到排山倒海的反對聲音,民眾日益鄙視北京與本地財團的結盟。眼看整個資本主義都無力改善群眾的處境,特別是年輕人,過去一年的鬥爭是未來的前兆。連串的政治動盪也警示到,接下來中國自身可能面臨爆發,因為在中國的群眾(特別是年輕人)的憤怨也是極奇相似。

二零一五年

臺灣:論中油臺電私有化

在臺灣,這幾年來,由資本家掌控的新聞媒體們,不斷批判攻擊國營事業的年終獎金遠高於私人企業,並且渲染國企工人待遇過於優厚,並指國企明明有龐大虧損,卻仍發出績效獎金/年終獎金,企圖使臺灣群眾厭惡國營企業,藉此推動所謂的民營化/私有化。在馬英九政府主導下,臺灣正加速推動著中油、臺電等國營企業的私有化,企圖將攸關民生的公共事業交在少數資本家的手中。按照經濟部規劃,2017年底前私人持股將逾50%,完成民營化。

開宗明義的說,我們為什麼反對國營企業私有化,論點有四:

其一:許多國營企業,例如臺電,中油,其性質是人人皆需的民生能源產業,又佔有壟斷的地位,緊緊牽繫著物價,一切生活必須都與之相關。若將其交予少數資本家,將是使這些掌控能源的資本家們,可以以此為籌碼,要脅政府以便謀取私人商業利益。

在私有化的過程中必然帶著貪汙腐敗,例如官員收受利益,把國有資產平賣財團。在私有化後,官商勾結式的貪腐不會中止,甚至反而會變成合法化。

其二:再者,雖然在親資政府的控製下,國營企業越來越以受到全球市場左右,運作也趨向以市場利潤為依歸。但是,臺電、中油目前還是部分以服務國內能源需要為目標,而不像私人企業般一切利潤至上。

私有化後,只要是無利可圖的服務,即使能服務民眾,企業也會將其關閉。例如偏鄉地區的加油站,將會被迫關閉,偏鄉地區的人們將無油可加。此外,政策性補貼若被刪除,公共運輸費用將隨之調漲。而漁船用油、工業用油等等補貼若被刪除,更直接沖擊民生消費和生產。

其三:私有化後油價就會更直接反映國際價格,特別現時全球市場動盪不安,社會民生容易受到波動。支持私有化的新自由主義者會強調,現在國際油價下跌,私有化後電費必然下跌。但是,這只是暫時的,石油短缺危機長遠會反映在價格上。在2014年9月,臺灣石油工會進行抗議,反對中油公司私有化,理事長莊爵安表示,現時中油身負平穩油價的國營企業角色,如果民營化,油價不可能不隨著市場化而大漲。

不論是私有化部分釋股還是完全釋股,都有其嚴重後果。若是部分釋股的話,在官僚內部運作不受監督的情況下,官僚可與資本家勾結成為利益共生體,資本家大可影響企業政策,從中掠奪利益。若是全面釋股,國家更無法有效落實能源政策,不能以政策限製油電價格,才市場波動時保障民生。

更重要的是,所謂「市場競爭」根本不會解決臺電虧本的問題。資本家對於虧損2千多億的全盤臺電生意並無興趣,他們只要臺電公司下的賺錢業務,例如好地段的房地產,能賺錢的發電廠,剩下賠錢的金門、馬祖、澎湖及蘭嶼繼續由國營部分經營。

其四:在私有化後,可預見的就是大批的正職勞工將被解雇,勞工權利將被打壓,福利將被削減,薪金將被減少,勞動保障被削弱等。例如:現在的國道收費員就是一個可以參照的例子,一旦,國營轉為私有後,掌控企業的資本家們犧牲勞工權益,大量開除基層勞工,轉而剝削大批的約聘臨時工或派遣工,大幅增加正職勞工的工作量,並且縮編人力支出,實質就是減少勞工們應得的報酬,與私有企業的低薪無縫接軌,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反對!

資產階級對私有化的謊言

從馬英九政府上臺後,官商勾結更為緊密,再因著08年的金融風暴,以及從中催生的22K政策,製造出大量的失業人口與低薪的血汗勞工。無產階級固然更加痛苦,許多中產階級也淪為「新貧族」。物價飛漲、新鮮人起薪逐年下滑、22K的天花板籠罩在許多年輕的勞動者頭頂上。對於多數人的我們而言,低薪資高物價、貧困與負債、高房價與貧富差距,成為這幾年來這島上的共同憤怒,資本家掌控的媒體工具,又作何反應呢?

它們轉移焦點,模糊問題本質,強調如今的低薪與貧窮,是年輕人吃不了苦,缺乏競爭力,但真相是什麼呢?真相是在過去十四年來,臺灣總的GDP經濟是不斷上升的,企業獲利是不斷成長的,但勞工薪資卻成了反比。企業利潤不斷提升不斷突破,但勞動者的待遇卻一年不如一年。

資本家貪得無厭,財富不斷膨脹。然而,資產階級媒體卻將矛頭指向國營企業,指著它們沒有共體時艱,沒有與民共苦。但在這矛盾的根本上,是私人企業的勞動待遇太惡劣,但報導合理化私人企業的低薪。

反對私有化 國營企業要民主管理

社會主義者從不否認現時國營企業內部有許多弊病腐朽,亟需改革:官僚架構架床疊屋,造成浪費公帑;製度僵化,造成效率低而成本高,電費高昂卻仍在虧本;然而,由資本家掌握企業後,只會更加不受公眾監督,牟得的暴利只會變成資本家在金融市場投機的資本,而虧損時則要國家以公帑拯救。根據很多私有化的經驗,實際上私有化後管理層依舊是同一批官僚,他們坐享的薪金和分紅只會更高。

真正解決的方法,就是將國營企業管理民主化,由工人階級和消費者選舉產生民主委員會,直接由下而上管控能量企業,打破現時官僚的操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進行大力的改革,包括將油價透明化、提高生產效率、減低成本等。

臺灣新世代的窮忙族

去年,太陽花運動展現了新世代對社會不公的憤怒,抗議者除了抗拒中國在經濟上控製臺灣之外,年輕人面對的貧富差距、勞工剝削、房價上漲和就業前景黯淡等,也是太陽花新世代的助燃劑。五年前金融海嘯爆發,臺灣政府為了掩飾失業人數上升的現象,又助長資本家乘機剝削,推動企業22K雇用大學畢業生的政策。那時,政府親手播下太陽花的種子,直到去年,這朵抗爭之花在憤怒中的土壤中開花結果!

畢業即失業、薪資低、工時長

經濟壓迫令臺灣青年奮起反抗。大學畢業生的薪資倒退了15年。勞動部資料顯示,2013年大學生起薪2萬6915元,比1999年的水平更低。這14年期間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近1成6。最近,準官方部門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卻指「臺灣學生沒有太多技能,只能用低薪競爭」!今天覺醒的青年還會聽這些陳腔濫調嗎?

大學學歷不是找工作的保證,反而被老板以「無經驗」、「無競能」等藉口壓低薪資,甚至出現大學畢業即失業的情況。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數字,去年十一月,臺灣大學程度失業率更達5.58%,大學以上程度失業率為5%,比整體勞動人口的失業率3.89%為高。其中,大學以上程度失業者18.7萬人,占整體失業者逾四成。

臺灣每月月薪在2萬元以下的勞工數目,長期維持在100萬人左右,月薪3萬元以下的,占就業人口比例高達42.8%,有350萬人。國內所得最低20%的家庭,也就是160萬戶人家、約523萬人必須借錢或吃老本過活。

根據臺灣主計總處調查,臺灣勞工全年工時全球第三高,平均每名勞工工作2,140.8小時,僅次於新加坡(2,402.4小時)和香港(2,392小時)。換言之,臺灣勞工平均每周工時比勞動基準法規定的法定工時(即每周平均約42小時)更高!整體來說,臺灣每名老板都違反勞動法,只是政府縱容違法剝削的惡行,令法律淪為一紙空文!

教育商品化 畢業負債

臺灣大學公私立的比例是三比七,因此只有三成以下學生就讀公立大學校。私立大學生平均每年學費為11萬臺幣,就讀四年就要44萬,加上部分學生從國中就開始申辦就學辦款,很多畢業生要還款40-50萬臺幣。

但馬政府並無就休罷休,要進一步將教育私有化。政府正在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其中一項的「自經區推動教育創新」計劃,就是為了推動教育去管製化和商品化而設的。計劃包括在國內大學推行海外大學課程,其學費完全不受限,與美國大學合作可收一年100萬以上,與英國大學合作可收一年50萬以上。富裕學生可以在臺灣輕易取得海外大學畢業資格,貧窮學生則更難向上流動。

隨著教育私有化而來的,也是教師的勞工權利受到打壓。現時教師法的保障下,教師不能任意受解聘或不續聘。但是,計劃明文規定,加大學校決定解聘、停聘或不續聘教師的權力,貶低教師法的地位。屆時,5年以內的定期聘約成為常態,教師朝不保席,教育質素必然下降。

此外,學校停辦後可將財產私有化,那麽學店生意。投資者不顧教育質素,巧立名目舉辦一些謀短途利益的學位課程,然後掠奪一筆財富後不了了之。在琳瑯滿目的宣傳廣告裏,學生容易不知就裏而受騙,浪費金錢和時間去就讀一些沒認受性的課程。

推行自經區計劃的學校在「市場競爭」上將獲得優勢,逐部吞並受管製的教育業務。學校為了逐利和生存下去,自然會加入商品化教育的行列。所以,這計劃絕不會讓學生「有多一個選擇」,而是迫使學生走上畢業負重債的死路!

青年工人組織起來,打倒資本主義!

在太陽花運動後,兩大黨都強調要有新政和開明政府,準備做些門面工夫安撫激進化的青年,避免在「新世代參政」的潮流中,出現真正挑戰商家財團的政治力量。但這是徒勞無功的,青年很快會看穿政客的修辭和技倆。而柯文哲盡管強調「新政」和「開明政府」,推出了一些引人註目的改革,甚至面對財團時言辭激烈,得到了一定的公眾支持與期望。但這位坐擁超過1億元資產的臺北市市長,始終沒有綱領和願景去打破現存經濟製度── 資本主義!

訪問林佳瑋:華航員工抗爭

訪問者:矛盾(工人國際委員會)
受訪問:林佳瑋(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

矛:工人不滿華航降低年終獎金,發動了1,000人的抗議,可以講詳細一點?

瑋:降低年終獎金,只是公司打壓工人的冰山一角。更惡劣的狀況是因為兩岸直航,還有日本航線加開班次,造成紅眼航班的超時過勞問題。還有人員遇缺不補,造成人力吃緊,個別員工勞動量加增超過負荷的情況。雖然在去年9月2日有提出向市政府提出調解,但問題並沒有被得到根本的解決。再談到年終獎金的問題,今年華航的盈余有1,500億,原本員工期待今年的年終能有所成長。但沒想到,卻不如去年的年終獎金,而且去年的盈余是更少的。這些盈余都是基層工人超時加班,承受大量工作量所換來的,卻沒有得到合理的回饋。

矛:公司怎樣打壓工會權利?

瑋:白色恐怖的方式與氛圍,打壓出來抗爭的基層勞工。在去年9月2號的抗議紅眼航班行動中,公司就向內部發動了整肅的行為,頻繁的恐嚇與威脅。工人不得出來抗爭,否則就會遭到懲處,也多次的以約談的方式,施加給工人壓力,造成工人極大的心理負荷。連聲援的地面修護員,也遭到公司的打壓。簡單來說,只要公司掌握到了抗爭的計劃、人員,就會頻繁的施加壓力。也有許多工會幹部面對被開除的威脅,甚至是已經被開除,例如卓棕偉。停飛也是常見的打壓手段,例如前幾天華航的懲處,就連剃發抗議的張書元,也在行動前,被資方電話騷擾。更甚直接以電郵警告張書元,不得出來抗議,否則就要懲處他。及至行動時,資方也派了管理階層的人員到現場,試圖出面阻止他的行動。

矛:現在工人的抗爭訴求是什麽?

瑋:一、年終獎金必須有合理的金額,工會進行年終獎金協商 。二、要解決紅眼航班的問題。三、解決缺額不補人力吃緊的狀況。四、拒絕加班過勞超時工作。五、要求公開透明的勞工董事選舉。六、臺灣當局應就華航可能的觸法行為產開調查。七、華航應與工會展開談判,解決勞資爭議。

矛:工人不滿原工會與公司達成協議,為什麽造成工人與工會領導的沖突?

瑋:因為華航公司會以懷柔政策收編工會幹部,這樣的狀況長達十幾年。最主要的抗爭力量是由第三分會先開始。總會原與資方談判提出來加薪7.5%,年終獎金5萬元,加上考績獎金,但談判後的結果卻是加薪2.5%,年終獎金2萬元,造成基層工人極大的反彈。因為實質的盈余,沒有回饋到工人身上,超時加班過勞等等問題也沒有得到正面的積極改善。第三分會向總會提出抗議,總會卻予以拒絕,再次與資方談判。因此第三分會才聯合機師工會發動抗爭。

矛:桃園產業總工會如何支持工人今次的抗爭?

瑋:桃產總最主要是協助第三分會的行動,還是會以第三分會的計劃為主。未來行動還是需有第三分會的決定,除了目前的黃絲帶行動持續到幹部復飛為止,還有協助第三分會向公部門提出申請調解、裁決,幫助第三分會還有遭打壓的工人走完體製內的程序抗爭。未來將持續爭取年終獎金和機組員勞動問題。

矛:發動罷工的機會大不大呢?

瑋:要看第三分會的內部如何決定,不過目前沒有這個計劃,但是在未來不排除,還需要看未來的事態發展(廣泛的勞方態度以及資方應對),以及與其他分會的聯系討論。

補充資料:華航工會總會與第三分會之間的鬥爭

華航企業工會理事長也是國民黨中常委李昭平,上層官僚自然追求與資方共存。今次華航工會的第三分會繞過總工會出來抗爭,是在臺灣鮮有的例子。工人難以忍受工會上層與資方達成妥協,早在總工會內形成反對派勢力。第三分會是以空服員為主體組成的三分會,不滿早已安於勞資並存的總工會。前年,三分會常務幹事卓棕偉遭到解雇,總工會在公司人評會中不予相挺,但三分會至今仍保留卓棕偉的位置,與公司和總工會對著幹。

全面廢核,不要重啟!

馬政府在去年決議核四停工後,將在7月開始封存核四計劃,預計封存3年,再視決議是否運轉。對比過去三十年來沒有多所回應的無數公聽會、陳情、抗議,近年大型的廢核遊行迫使政府作出核四封存的決定,可算是取得了關鍵成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1#
发表于 2022-4-6 23:16:24 |只看该作者
國民黨大敗 意義豈止地方選舉

雖然九合一選舉只是地方選舉,而並沒有觸及中央立法院或總統的位置,但這次國民黨大敗,其意義遠比過去的地方選舉要大。

首先,國民黨大敗,首先就是反映民眾對國民黨馬英九中央政府的不滿。馬英九執政以來,民望支持率百分比已經到了個位數字,尤其是年青工人對未來絕望,面對高房價、高物價但低所得的狀況。加上,國民黨一貫親財團和中國資本的政策,引發了三一八的太陽花學運、占領立法院事件,而這也讓一整代的年青人開始政治覺醒。在最受觸目的臺北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派出了前副總統連戰的兒子連勝文參選,其作為官富二代更突出了藍營官商勾結的印象。以往為國民黨站臺的財團老板的經濟恐嚇都會收到選舉效用,但這次卻反而成為了民眾聲討的對象。

在這次選舉中整體年青人投票率非常高,達到78%,成為了國民黨敗選的關鍵。如此高的投票率,反映尤其是年青一代的求變心態,踴躍地尋求踢走國民黨,甚至在選舉期間網上流傳著一句口號「國民黨不倒,臺灣不會好」。

這次地方選舉,影響的不單單是地方的事務,而是整個臺灣的群眾都拋棄了國民黨的迷思,而國民黨內也出現了領導危機,馬英九辭去國民黨主席一職。展望2016年的總統和立法院的中央選舉,以及之後的一段長時間,國民黨很可能會一蹶不振,改變了臺灣過去藍強綠弱的局勢,也使得未來臺灣新一代的獨立意識的提高。

柯文哲:一個菁英主義的技術官僚

這次選舉其中一個最令人觸目的部分,無疑是臺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柯文哲以無黨派參選並受到綠營支持,舉起「打破藍綠」的口號與國民黨連勝文對決。他的勝利,除了因為民眾尋求對國民黨的懲罰,也因為他的諸多民粹口號得到許多年輕人的期望,希望能夠帶來實際改變。問題是,他是否代表真正的改變、是否為「左翼」改革派?

表面上,柯文哲提出政策的透明化與民主化,包括市政府預算中列100億臺幣、以及勞工局局長一職交由民眾票選決定,感覺讓人耳目一新,與過去國民黨的執政大相逕庭。但實際上,這些民主實驗的規模卻非常有限。首先,臺北市政府2015年的已編列預算為1,590億臺幣,當中100億其實只占其總預算少於百分之六讓公眾「票選」,而且所謂的「方案」會由專家首先遴選,公眾實際只是擔當諮詢的角色。至於民選勞工局局長,同樣會先由政府委任的「遴選委員會」推出一份名單才讓公眾選擇,也就是類似於今天香港雨傘革命中反對的「提名委員會」製度。在柯文哲當選後出臺的遴選委員會27名單由學者教授與工會代表,但當中的「工會代表」大多為工會官僚,甚至包括黃色工會「全國總工會」的領導,當中更有的人實際上為公司總經理。而原本的名單中只有一人為女性,完全讓人質疑當初柯文哲在政綱中讓女性優先擔當公務的承諾。所謂的選舉倉促進行,從公布「候選人」到投票只是短短4天時間,根本無法擁有有意義的民主辯論,而外勞也無法參與投票。菁英主義還是脫離不了,「民主實驗」最終淪為民主花瓶。

柯文哲最主要的社會保障改革有兩項:公共住宅與公共家庭保母製度。無疑,這些政策都是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但是,柯文哲只是保守地承諾四年內提供五萬套公共房屋,而公共保母製度則沒有提出政策的規模。在柯文哲不主張大規模改變並增加社會預算,這樣社會保障可能只會是杯水車薪。

綜觀柯文哲的政策綱領,幾乎全部都是在現有的資源投入下提升所謂的政策效率,而非主張加大社會投資與保障。例如在學前教育議題上,柯文哲主張自由派推崇的「公私合營」幼兒園,並讓其「自負盈虧」、「家長與政府負擔營運成本」,相對而言國民黨連勝文反而主張免費教育伸延至4歲。

因此,柯文哲可以說是只是個崇尚精英主義的高效官僚。當然,柯文哲和其背後的民進黨勢力由於跟大財團的勾結程度不及過去的國民黨,但他最多只能輕微改善的貪腐狀況。不過,民進黨與國民黨的經濟政策多是類同,都是主張開放資本的新自由主義政策。民進黨甚至因為臺資想親近中國,此修正自身的臺獨立場。在服貿爭議上面,民進黨只是要求逐條審議,而非原則性反對資本的協定,在對大陸開放資本的立場上,藍綠兩營的分別只是開放速度的快慢而已。在未來,雖然藍營大敗、綠營大勝,甚至持續到2016年的總統選舉,但在藍綠兩個資產階級政黨支配下,民眾生活的實質改變將會十分有限。

打破藍綠 需要獨立的工人群眾政黨

柯文哲在臺北的勝利,其中一個主打的口號是「打破藍綠」。雖然柯文哲乃無黨派競選,但其本人受到綠營的全力支持,並與民進黨關系非常密切。可他依舊是用這口號的因由,是為了爭取那些痛恨國民黨,但也對民進黨失望,即對主流政黨失去信心的年輕群眾。這個現象在爆發資本主義危機的歐美也非常明顯,不論是西班牙左翼的Podemos、意大利民粹組織「五星運動」、英國極右派英國獨立黨等等,都是因為建製政黨失去群眾信任,造成巨大的真空,一些不論是進步還是反動的新政治組織或人物冒起。

不過,柯文哲的「打破藍綠」卻非打破資產階級的政治,而是嘗試平衡藍綠兩派的資本利益,他勝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訪現任臺北市長國民黨的郝龍斌,邀請他作為其顧問。

這次選舉被主流媒體遺忘的是獨立於藍綠的小黨的勝利。這包括了綠黨和勞動黨在縣市議會各拿下兩席,創下各自的選舉紀錄。主張臺獨的基進側翼從太陽花運動中冒起,這組織比太陽花運動的領導組織「黑色島國青年陣線」較為激進,但同樣沒有清晰的經濟立場。他們今次第一次參選,雖然沒有勝出,但5個候選人全部都過了拿回保證金的門檻,更在高雄市拿到1萬票。

這些獨立勢力要在資產階級選舉中(柯文哲選市長公布的花費是5,000萬臺幣)勝選,靠的是臺灣各地不斷升溫的社會鬥爭,尤其是綠黨和基進側翼在太陽花運動中的活躍,而勞動黨乘著地區抗爭運動冒起,包括苗栗的罷工和新竹的霄裏溪反汙染的運動。

要真正地打破藍綠,達到勞動群眾實際的改變,民眾只有建立獨立的工會、工人階級組織,並且聯合各左翼及工人力量成為群眾性的工人政黨,更公開地主張社會主義的替代綱領,包括社會保障、民主公有化財團、反對新自由主義政策等,以挑戰藍綠壟斷的臺灣資本主義。臺灣的工人鬥爭將會是整個東亞終結資本主義,並建立社會主義邦聯的一個部分。

臺灣:國民黨選舉慘敗,政治版圖改寫

臺灣11月29日的九合一選舉結果,被各界形容為「政壇地震」述。選舉結果對國民黨構成重大打擊,其曾在22個縣市中取得的15席執政權,如今只保住6席。最大在野黨民主進步黨則取得13席;無黨籍人士取得3席。

這場政治版圖變動對於中共專製政權與臺灣資本菁英都深具意義,雙方皆熱烈擁護國民黨總統馬英九,因為他的新自由主義及兩岸經濟整合(此為臺灣大企業的主要獲利來源)兩大政策。本次選舉既揭示了對馬英九的親中路線之普遍反彈,也無疑反映了「太陽花運動」的後續效應。無獨有偶的是,中國把伊朗式選舉製度強加於香港,激發了雨傘運動,加強了臺灣選民對中共及其盟友國民黨的反感。

藍營的《中國時報》指出:「國民黨輸到只剩總統府。」選舉結果出爐後,行政院長江宜樺立即請辭,他在今年春天下令警察鎮壓示威者,成為眾矢之的。三天後,馬英九請辭黨主席,並行禮如儀地躹躬道歉。總統大選將於2016年1月舉行,眼看距離只剩一年,本次選舉成績標誌著民進黨屆時或將奪回執政權。這是北京與華盛頓試圖避免的,因為擔憂兩國爆發沖突。

民調早已預見國民黨會遭受挫敗,但勝負之懸殊卻遠超過權威人士的預測。國民黨的得票率從2012年總統與國會大選時的48.1%,崩盤至今次九合一大選的40.7%。國民黨在此過程中,失守了它昔日北部的權力大本營,包括首都臺北與臺中市。唯一仍在國民黨控製下的大城市是新北市,現任市長同時也是國民黨「明日之星」朱立倫。雖保他住了職位,卻比4年前少15萬票。

年輕人的角色

投票率為68%,當中尤以年輕選民投票率特別高,達到78%,此為國民黨潰敗之關鍵因素。在3月反服貿運動後,激進化的年輕人在網上以「國民黨不倒,臺灣不會好」的標語,在網上動員投選。馬英九的支持度本來已經長期低迷,最近微幅提升(!)至11%,但多場群眾示威的確將這股情緒拓展起來,達至要徹底國民黨。問題在於,過去65年來大多數時間都在臺灣執政的國民黨(大約前40年是一黨專政),還有辦法復原嗎?

本次選舉結果是民進黨自1986年建黨以來的最佳成績,令其突破過去偏南的勢力範圍。該黨已經轉右傾並擁抱新自由主義多年。最近,則在資本家的壓力下,對中國採納溫和路線,表示這是贏得下次總統大選的必要代價(呼應美國帝國主義的立場)。然而,民進黨之所獲得增長,是因為它是反對國民黨的現成工具。

近來,特別是在「太陽花運動」中,可見對國民黨為首的藍營(親中政治聯盟)與民進黨為首的綠營(獨派)的懷疑。綠營在太陽花運動中,如同香港泛民派在「雨傘運動」中一樣,被大大邊緣化。另外,本次臺北市長選舉中獨立參選的柯文哲大勝,擊倒了身價百萬的投資銀行家兼前黨主席連戰之子的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從中可見人民對民進黨愈來愈具批判性。對很多人來說,連勝文象徵著國民黨與財團腐敗守舊的製度。

柯文哲是少數喚起真正熱忱的候選人之一。原因是他自外於藍綠的形象(雖然他受到民進黨的支持),與他「推倒藍綠對立高牆」的口號,表示要提供兩黨以外的選擇。但是,柯文哲的政策將無法實現這一政見。

不平等加劇

在馬英九六年的總統任期中,可以見到貧富差距擴大,與年輕世代對低工資、職涯慘淡與房價飆漲的不滿。隨著這座島國的製造業遭掏空,外移至中國等廉價勞力國家生產,20至24歲的失業率高達14%。食品安全風暴亦籠罩這場選舉,其中最新的醜聞是「地溝油」,有企業被揭發回收後充作食用油,銷往餐廳與食品製造業的工業用油。

房產投機令房價飆漲,多數年輕人難以負荷,公寓平均價格是平均年薪的15倍,數字比香港更高。隨著中國及其專製製度與臺灣的政商菁英愈來愈緊密,群眾認知到「有產者」與「無產者」之間愈來愈大的鴻溝。有部落客形容,此乃「有中國特色的1%比99%的戰爭」。因為馬英九與中國簽署了不下21道經貿協定,國民黨被視為與共產黨專政有密切結盟關系。

新的政治選擇

「太陽花運動」令學生與公民團體的影響力和追隨者增加響,而它們在本次選舉的參與,無疑對國民黨敗選的慘烈程度發揮關鍵作用。同時,這些團體將其競選主軸定調為反國民黨,而未轉向獨立參選。因此,我們看不見與西班牙類似的發展,那裡的激進反建製政黨「我們可以」(Podemos)從2011年憤怒者運動(Indignados)中崛起,與過去政治精英決裂的,目前在民調的支持度為28.3%,成為該國最大政黨。民進黨管如同香港泛民派,鼓吹支持資本家的政策,迴避群眾鬥爭,與藍營的分別只有在親獨的立場上。儘管如此,臺灣的激進學生組織目前並無準備公開挑戰民進黨及綠營。唯一例外是一個學生團體「基進側翼」,在高雄市派出4名左傾臺獨立場的候選人,獲得令人振奮的27,277張選票。

上述的部署令民進黨與泛綠收割了反國民黨風潮下的成果,實在非其所應得。然而,仿彿山雨欲來風滿樓,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選後隔天,便飛往華盛頓,表示「不能解讀選舉結果為馬政府兩岸政策的失敗」(Taipei Times,12月7日。)民進黨自己的選舉分析中,極力迴避國民黨今次的挫敗和其兩岸政策之關聯,隱瞞本次選舉的「本土」色彩。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最有可能成為該黨2016年總統候選人,她表明想改變該黨傳統的獨派立場。她爭論臺灣在60多年自治後「已經獨立」,蔡的領導團隊希望與北京和平共處,以確保馬英九兩岸政策將會(在些微調整下)持續推行,從而符合兩岸企業精英的要求。這將使民進黨領袖與「太陽花運動」中冒起的臺獨情緒相牴觸——臺獨的支持率自3月的25%(1994年時只有10%)上升至9月的30.1%。9月的民調中,有47%受訪者傾向「維持現狀」,基於擔憂正式宣告獨立等同向中國宣戰。僅有8.9%受訪者支持與中國統一。

特別是在「太陽花運動」後,中共政權也明白到,政局不免轉移,且民進黨愈來愈有可能執政,於是打破禁忌,開始與民進黨代表進行非正式會談。儘管美國政府希望透過其軍事與經濟上的「亞洲再平衡」圍堵中國,但並不樂見意料之外的沖突在臺灣立即爆發(因為美國已向臺灣承諾協防)。特別是,現在美國將焦點放在中東、以及由它一手毀滅的伊拉克與敘利亞之際。

柯文哲當選臺北市長,讓挑戰藍綠兩營的「第三勢力」曙光乍現,但柯文哲民粹式的競選修辭也許很快就會令人幻想破滅。他承諾「民主化」市政府,獲得廣大迴響,但具體而言的改革極為有限。其中一項改革是投票遴選勞動局長(從事先篩選的候選人中選出)。柯文哲也打算以公投決定部分公共支出的用法,但金額只有總支出中的6%,並且只能從經「專家」篩選過的提案中選擇。與其說柯文哲「打破」藍綠資本陣營的宰製,不如說是想以混合藍綠的資本主義政策,從中取得平衡。他在勝選後立即與泛藍要角宋楚瑜會面,並邀其擔任「首席顧問」,就可見一斑。宋楚瑜是狂熱中華民族主義者,曾經在國民黨內挑起右派勢力的分裂。

唯有社會主義替代方案,反對資本主義的危機及貧富兩極化,以群眾鬥爭(特別是工人階級)為依歸,才能真正取代藍綠重商機器的宰製。近年來,年輕工人、學生及其他參與群眾鬥爭階層,可提供新左派勢力的原動力。但唯有與綠營的徹底決裂(尤其是學生),公開挑戰資本家政治陣營的前提之下,這才會實現。一個新的工人階級政黨會攻擊資本家的親中立場,但是以階級立場而非民族主義的論述,從而尋求與大陸工人建立反抗資本主義與專製統治的反抗陣線,同時也堅決捍衛臺灣人民自決,並以社會主義獨立臺灣為第一步,作為全亞洲的鬥爭去消滅資本主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30#
发表于 2022-4-6 23:15:18 |只看该作者
TPP的協商談判包括美國、汶萊、智利、新加坡、紐西蘭、越南、秘魯、墨西哥、馬來西亞、日本、加拿大、澳洲。協商的過程是最高機密,能參與其中的只有貿易部官員與代表團,以及從夥伴關系中緊咬利益的大公司代表。

由於TPP實施的範圍廣大,且對一般勞工、農人、窮人有毀滅性的影響,因此協商過程的保密可謂令人厭惡。這些會議將決定參與國的勞動者的命運,但勞動大眾卻完全被拒於門外。

TPP不只豁免特定產業的關稅,更強行為金融投機行為開拓新市場,終止政府對經濟體的弱勢部門的補助,削弱國營企業的角色,授權企業去懲罰政府多種形式的管製。盡管細節大多是機密,但有些東西我們還是知道一二。

很多人都會感到驚訝,當世界尚在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的災難中驚魂未定,TPP卻要解除金融管製,銀行的風險投資就無法踩剎車。就算沒有被TPP禁止,資本管製之類的事情也會嚴重受限,使得政府無法遏止狂熱的金融投機活動以預防下一次的危機。

TPP會大大擴充著作權與專利法的範圍。這並非為了保護個別創作者的權利與收益,而是意在提升大企業在製藥、媒體、科技產業的巨大利潤。資本家為了維護壟斷地位要求而要求更多管製,但當事關公共部門、勞工權益、工作機會時,他們就想大規模地取消管製。這恰恰是一個例證。

舉例來說,TPP限縮國家管製市場的權力,所以在TPP之下,控管藥品價格的行為就算不是完全非法的,控管的能力將會遭到嚴重打擊。藥價想必會飛漲,等同是以法律確保了大型製藥公司的無盡利益,卻危害一般民眾的健康。

政府的采購規範也是TPP的重大議題。 TPP會令任何公司,無論是國內或國際公司,只要在當地有設廠,就能在政府招標流程中享有平等地位,像是要決定哪家公司可以經營公共服務或承包基建工程。實際上,讓本地公司優先的規範將會變成違法。

政府保障弱勢經濟部門的能力將大為限縮。例如,以後要是想扶植像是製造業這種能增加當地工作機會的產業,是絕無可能的。 TPP會強行敲開以往受保護的經濟領域的大門,讓資金炒作與投資長驅直入。無庸置疑,工作職位會流失,勞工權益的立法會疲軟不振,薪資會有向下降低的壓力。

TPP也針對農業相關的補助與關稅。而這正。 TPP也有很多針對一般人民的惡劣打擊,但對農民的打擊是最為爭議之處,也最受媒體關註。如此現象並不難理解,因為在一些TPP參與國,例如日本,農民是國內不可小覷的政治力量。

TPP的目標是把農耕補助和農產品進口關稅完全廢除,或是至少廢除一大部分。在許多國家裏,無力與大型農業公司競爭的小農將被逐出市場,這等同是以法律保障大企業的支配地位。

然而,最令人不安的是,TPP提議企業可以享有和國家政府近乎同等的法律地位。如果政府實施的管製被視為是削弱或威脅了像是孟山都或沃爾瑪這樣的企業,企業可以起訴政府。

政府對資本家的潛在威脅包括,讓一般民眾買得起藥的藥價管製、最低薪資法案、勞工權益的立法、對小農與小企業的保障。但在TPP之下,若是政府受到國內政治運動的壓力而實行這些措施,企業可以在國際法庭提起訴訟。

TPP表現出前所未見的野心,企圖扭轉過往鬥爭的成果,合法地讓逐利動機淩駕於國家環境保護、勞工權益、福利、人權之上。眾所皆知,「競次效應」是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特征,而TPP旨在讓這樣的競爭變成依法強製執行的事情。

TPP的協商尚在進行中,而且充滿意見分歧。與會政府都有各自的國內情況要考量,因為這事關政客們自身的政治前途。例如,安倍晉三所屬的自由民主黨去年競選的政綱是維持現有的農產品高額關稅,但這與TPP的方針不符。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也受到來自國內的壓力,被要求退出會談。馬來西亞股票市場的半數市值乃屬於國營企業的,在TPP之下這些企業都勢必被私有化。

國際緊張局勢持續升高,也影響與會國政府甚巨。中國日趨跋扈,而TPP旨在鞏固以美國為首的聯盟,「新冷戰」的輪廓正在浮現。日本、越南都與中國有越來越多領土爭端,而且態度強硬。最近日本針對中日之間的釣魚島爭端,采取了積極措施,不但宣布建造一座鄰近臺灣的軍用雷達,還和澳洲有潛艇交易。中國在有領土爭端的西沙群島附近部署鉆油平臺,讓越南政府相當憤怒,甚至對至少四人死亡的反華暴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沖突日益增加,東京和河內就更不得不向TPP靠攏,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政治聯盟。至於日本,政治聯盟的重要性似乎已超越國內的民眾關註,例如,日本正研議廢除保護稻米小農的「減反政策」(獎勵農民減少稻米耕作面積以維持稻米價格),盡管減反政策之前一向號稱絕不改變。

然而與此同時,一些候選國很明顯地在為自己保留多個選擇,以備未來之需。比如,數個國家之間自行簽訂貿易協定,保留高額關稅,違反了TPP的中心方針。例如,最近日本和澳洲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激怒了TPP的其他與會國。

中國面對美國刻意的圍堵,在建立經濟影響力面對著困難。最近中俄之間有一筆4千億美元的天然氣交易,交易額為史上最龐大,除了重創美國與歐盟牽製俄國的企圖,也讓中國變相大大奚落了其他競爭者。另外,中國政權面對圍堵,也試圖以《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CSSTA)擴張經濟影響力,卻激起太陽花運動。

目前,主要是商業利益—不論是支持或反對TPP——對政府施加壓力。勞動階級尚未在這場紛爭中發聲。但就如同太陽花運動曾有可能終結反工人的《服貿協議》,大眾的反對也能終結TPP。

在環太平洋區域,軍備競賽、民族主義越趨激烈。各國政府呼籲維護國家利益及「主權」,試圖分化不同國家的工人。但同時,同樣的資本主義政府也正聯合起來,允許投機客擄掠公共資源與建設。

能夠成功擊敗TPP的運動尚未出現,工會領袖為此負上部分責任。對於這場工人權益與生活條件的大災難,他們不是講些象征性的發言,就是一聲不吭。

此外,這地區的各國普遍缺乏政治替代選擇,所以無法建立運動來打敗極度反工人的TPP。所有參與協商的國家的主要政黨都和財團掛鉤。

勞動大眾必須進行國際合作,才能終結TPP這種新自由主義的極端模形,並永久消滅之。我們也必須共同奮鬥,終結資本主義體系。資本主義想以法律保障財團利潤,卻罔顧勞工權益和愈趨嚴重的貧窮現象。

工人國際委員會(CWI)活躍於許多國家,未來會持續堅定反對TPP及其他大型貿易協定,並將此連結到反對資本主義和軍國民族主義。我們是為了一個國際性的社會主義替代方案奮鬥,朝向民主的計劃經濟前進,如此才能符合社會整體的需要,而非迎合鉆營利潤的需求。

臺灣:民進黨計劃凍結臺獨綱領

臺灣的統獨問題一直纏繞著主流政治的討論,自三月份「太陽花學運」反對與中國的服貿協議後,此問題更變得敏感。根據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在六月最新一輪的民意調查顯示,民眾對於臺灣人的認同創新高,達60.4%。相對而言,認為自己兩者都是或只是中國人則持續下滑,只有32.7%和3.5%。在同一個調查關於統獨的部分,雖然過半民眾支持「先維持現狀再決定」或「永遠維持現狀」,但支持臺獨比例也上升到23.8%的新高。而根據「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在2013年的報告,「假如臺獨不會引起戰爭」的話,20-29歲青年人的支持率更高達74%。盡管如此,作為傳統「獨派」的民進黨,近來其黨內的異動,甚至有言要這時候凍結黨的「臺獨黨綱」,違背目前的民意,實在是耐人尋味。

民進黨作為臺灣歷史上反抗由外省人為主的國民黨專政的反對黨,其支持基礎主要由臺灣本土民眾所組成,因此其「臺獨黨綱」與政治一直被視為關鍵的綱領,也奠定了臺灣主流政治中「綠營」的獨派定位。

然而,正正是民進黨蔡英文在2012年總統選舉的失利,讓民進黨內出現危機,有相當的意見認為民進黨的臺獨綱領窒礙了民眾的支持。因此,早在去年十二月的時候,民進黨立委柯建銘在黨內會議中建議凍結臺獨綱領。而至今年六月份,陳昭南等人連同四十多位黨代表連署,正式向黨中央提出凍結臺獨黨綱的提案。而連署書的內容,則主要為「民進黨總統或候選人已經以行動接受中華民國,否定臺獨黨綱」、「兩岸和平發展已成主流,臺獨黨綱導致民共交流障礙,民進黨因此自絕於兩岸議程之外,坐視國共兩黨壟斷兩岸主導權」、「臺獨黨綱主張建立臺灣共和國,形同反對中華民國、追求改變現狀,徒增國際社會誤會疑慮,導致民進黨難以爭取國際主流支持」。

所謂「臺獨黨綱」,則是指民進黨在1991年通過的綱領,主張「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臺灣共和國及製定新憲法」,並「應交由臺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選擇」。

對於凍結臺獨黨綱的提案,所引發黨內外的爭議巨大,甚至被視為背叛其過去一直的「獨派」角色。黨主席蔡英文也不得不在此立場上解畫,其在七月的網上回應中指「認同臺灣、堅持獨立自主的價值,已經變成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但同時「民進黨希望兩岸有更穩定、更優質的互動,能增加彼此了解、建立互信,所以,我們在作法及態度上,會更自信、積極、務實」,避重就輕地冷處理凍結提案。

雖然,民進黨難以在短期內拋棄臺獨綱領,但相對「臺灣已經是主權國家,因此不需要臺獨」的技術問題,社會更關註民進黨內提出凍結臺獨綱領背後的真正原因。很多人都已經察覺到,民進黨眼覬2016年的總統選舉,而黨內認為臺獨會嚇跑中間的多數選民,凍結臺獨綱領正正就是為了執政。

這徹徹底底就是資產階級政黨典型選舉至上主義,要在資本主義的選舉中贏得執政權,則必須要得到資本家與財團的「祝福」。與其說民進黨凍結臺獨黨綱是為了爭取中間選民支持,不如說是要「安撫」財團,向他們這證明民進黨不會「破壞」兩岸資本的關系。事實上,民進黨在陳水扁2000年參選總統的時候,也曾經對「臺獨」作重新詮釋,於1999年發表「臺灣前途決議文」,變相承認中華民國,民進黨上臺後不會宣布臺灣獨立。

當然,民進黨要贏得資本家的支持下執政,凍結臺獨綱領只是其中一個姿態。被視為民進黨新星,臺南市長賴清德上月訪問上海,乃民進黨高層最近一次訪問大陸,雖然此行並沒有接觸中共官僚,但到訪了當地的臺商,就是要安撫他們的利益。這也是為什麽民進黨在三月「太陽花學運」時對兩岸貿易協議的態度曖昧(同時亦與國民黨一樣支持參與西方國家的TPP)。說穿了,民進黨的舉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要靠攏財團的資本利益,而進一步脫離群眾。

社會主義者原則上支持臺灣人民的自決,而這包括工人群眾民主決定臺灣獨立的權利。不過,我們亦必須明白現時在資本家與中共的恐嚇下,相當部分的工人階級害怕「臺獨」所帶來的危機,包括失業、經濟危機、甚至戰爭的威脅。統獨的問題是為了回應工人階級對國族的訴求,從而站在團結最多的勞動者向資本家抗爭,從而解決民眾更根本的問題:工資、社會保障、財團圈地、反核等社會民生問題。對此,民進黨甚至公開支持「臺獨」的臺聯,其社會經濟綱領也是親資本主義的,對工人階級來說也必定會延續今天的壓迫。

正如活躍於愛爾蘭獨立運動的馬克思主義者詹姆斯.康諾利(James Connolly)一針見血地道:「即便明天趕走了英國軍隊,在都柏林城堡上空升起了綠色國旗,如果不建立社會主義共和國,你們的努力都將白費。英格蘭仍然會統治你們。他會通過資本家,金融家以及位於愛爾蘭境內的商業和個體機構統治你們。」

統獨問題被單純地切割開來,正正就是臺灣主流資產階級政客的把戲,用以分化群眾並掩蓋社會的階級矛盾。社會主義者支持民族自決權,而這亦包括臺灣獨立。但是我們必須要強調──正如康諾利所解釋那樣──在資本主義的狹窄框架所能實現的只是虛假的獨立。民眾與勞動者要得到真正的自決與進步,首先就要擺脫傳統的藍綠政治,並建立工人階級自己的群眾政黨,推動社會被壓迫者的集體抗爭,將民主自決的權力用以推動社會主義的真正替代。我們的替代,就是建立獨立的社會主義臺灣,作為在中國以至整個東亞反資本主義鬥爭的一部分!

頂新集團食品安全事件

九月初,屏東的一位老農因為看不下田地附近的地下工廠,排放出來的惡臭、噪音還有廢棄油漬,由於屏東縣環保局相應不理,只能自行搜證,最後向臺中警方舉報,才終於在臺中警方行動下,查獲這間劣質油廠。 而采用這間油廠產製出的劣質油品的,包括了頂新集團等大型食品企業。連同2013年混參銅葉綠素橄欖油,及今年稍後的飼料油事件,頂新集團在一年內被查獲了三次重大疏失,三次都是因為劣質的廉價原料造成的。降低成本是維持利潤或是提高利潤的基本手段之一,不管是藉由大量生產壓低原料進價,還是進用價格更低的原料,這是現今資本主義市場的運作法則,只是頂新集團將此做到了極致。

財團霸權

從近來這一連串的食安事件,雖然頂新集團前董事長魏應充已被收押,不過這是頂新集團行事以及公關操作上過於粗糙,並且是仰賴屏東老農個人鍥而不舍的堅持,才能將這些勾當曝光,當中層層環節,如果有一件錯失,黑心油我們可能還得再吃上十年二十年,無有終期。

而另一個更龐大,事業旁根錯節深入臺灣各個角落,同時合理懷疑也是此道箇中高手的統一企業集團,依然紋風不動。我們可以看見財團在政治,在媒體、在法律上的巨大影響力,我們甚至可以說國家是財團的禁臠,媒體是財團打手,法律為財團服務。所以我們才會看到,食品良好作業規範(GMP) 如空氣般存在,消息傳聞跟到統一企業就會嘎然而止,之前的食安事件,明明是欺騙大眾的眾家財團,會列在受害人席次上。原來人民會吃到黑心食品,都是他們的錯啊。

小農食安並非根治之道

臺灣目前有許多朋友正在努力推廣選用在地食材,自己下廚替代外食,支持當地小農,甚至更進一步,推動合作社,青年返鄉等不同於全球化思維的工業化食品、大資本農場模式。而且自己下廚必須有時間自行烹煮,對高工時的勞動大眾可能不是這麽容易,更何況自己烹煮需要有廚房等進行的空間,在外租屋的朋友不見的能有這個空間。由於有機耕作產量較低,有機食材價格高昂,這對受到財團剝削的而經濟上沒有太多余裕的勞動大眾來說,是奢侈的享受。而合作社模式發展到最終仍得面對大資本的市場邏輯。在資本主義下,尤其是今天的壟斷局面,合作社的經濟模式只能占整個經濟體的極小部分。

要解決現時食安問題,就要結束私人財團生產食品的模式,因為私人財團利求利潤往往不擇手段,又能窺避法律監督。因此,只有將食品生產公司民主公營化,由生產者及消費者民主管控,才能解決問題。

工國委臺灣認為關於頂新食安事件:

由消費者成立獨立調查會議,討論及實施食安檢察各項措施
要求頂新味公司賠償受害群眾
食品將頂新味全公司民主公營,由消費者及生產者民主管控

臺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 臺灣在求變

十一月二十九日的臺灣九合一的地方選舉,選出了從市縣長到地方議會、原住民代表等九個職級的公職。在選舉之前,各項民調已經預計了藍營選情將大為不利,然而國民黨慘敗的狀況比預期更為嚴重,在六都市長中幾乎全軍覆沒,包括喪失了藍營傳統根據地的臺北和臺中,而僅僅保住以兩萬多票險勝的新北市市長朱立倫。而在全國二十二個縣長中,國民黨由此前的15席只保住6席,民進黨則拿下13席。市縣長選舉,民進黨總得票率達47.55%,較國民黨40.70%多了近7個百分點。最終,行政院長江宜樺請辭,而總統馬英九也辭去國民黨主席的職務。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9#
发表于 2022-4-6 23:13:35 |只看该作者

學校變學店 醫療變成生意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反教育商品化聯盟等團體,要求教育領域應從「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全面退出,避免加速大學「學店化」。臺灣高教工會秘書長陳政亮主張,教育不是商品,自經區將造成像是學費高漲、高等教育即高等商品的高教階層化。

醫生和醫界人士也發起了「臺灣醫界與公衛界反醫療商品化聯盟」,主張醫療屬於公共的利益,反對在「自經區」中開放國際醫療營利醫院,希望落實醫療去商品化等原則。「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召集人黃淑英認為,醫療是非營利的行為,國際醫療納入自經區將造成健保資源分配不均、自費費用高漲、醫師被剝削的現象。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黃嵩立表示,自經區會讓醫事人員選擇到利潤較高的商業服務,除了讓國內健保醫事人員人力不足的問題更加嚴重。

更多強製土地征收 相等於廢除環評

第一波示範區園區包括基隆港、臺北港、臺中港、高雄港、蘇澳港、安平港及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以及屏東農業生技園區。面積相當於三個臺北市,3,123個大安森林公園那麽大!

「自經區」的成立將導致近年的強製征地,如苗栗大埔等強拆迫遷事件只會更易和更多地發生。這包括利用去管製化的形式來進行征收土地,以及簡化環境評估程序,「臺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吳麗慧指等於是「廢了環評製度」。

跨國性新自由主義協定 打擊工人階級

政府聲稱的「創造更多國內就業機會」乃滿口謊言。自經區的「法規松綁」,將會令工人保障未來更去管製化,工資、工作條件因而大幅下降。正如臺灣勞工陣線所指出的,自經區條例,是政府為了協助財團掃除任何障礙,以自由經濟之名行圖利財團、侵蝕公共利益之實。不少公民團體也對自經區草案涉及農業、環境、勞工、醫療、教育等有很多疑慮。

不只臺灣面對新自由主義的打擊,各國資產階級政府都在積極去管製化,加強簽定新自由主義協定,如南韓近年與歐洲、美國、澳洲等國簽訂FTA;美國政府又在亞洲大力推動簽訂TPP。

「自經區」跟服貿和TPP等協定一樣,將會嚴重打擊工人權益。但同時,在立法院內的口角沖突並沒有為群眾指出任何方向。實際上,民進黨本質上並不反對自經區,就如在服務貿易協定的爭議上一樣,民進黨的立場只強調「程序」問題,要求開公聽會審查,而非本質上反對新自由主義對勞動大眾的打擊,只是在鎂光燈前裝模作樣,為年底的選舉爭一點支持。面對臺灣政治光譜上的左翼真空,現時需要建立一個屬於工人階級的政治替代,取代背後的資產階級政黨。

在反服貿運動後,群眾對自由貿易協議禍害的意識有所提高。現時需要凝聚群眾反抗運動,以工人階級(工人、學生青年、家庭主婦、老人、失業者等勞苦大眾)為核心力量,反對自經區。社會主義者強調,這個鬥爭是跨國性的,自由貿易協定令不同國家的工人陷入競次效應之下,亞太區的工人階級需要團結起來共同抗爭。我們提出國際社會主義製度的替代方案,以民主計劃經濟來滿足社會的需要,不再追逐利潤而打擊勞苦大眾的生活。

工國委(CWI)訴求:

立即廢止「自經區」方案
反對醫療、教育等公共事業私有化
向有錢人征重稅
建立跨國性的工會運動,團結本勞外勞,要求同工同酬
建立獨立於藍綠以外的工人階級政黨

臺灣國道收費員抗爭

國道計程收費在去年底全面啟用電子收費機製,原本高速公路局的人工收費業務由大資本家徐旭東的遠東集團接手。國道收費私有化,令近千名收費員失去工作。縱使集團曾經承諾,協助所有收費員轉職成功,但事件最後不了了之,至今道計程收費半年,仍然多人處於失業狀態。

這些收費員中,一些是從高中畢業即任職於收費站服務至今,年資有​​多達20余年。但是政府全面性的以7個月的薪資作為資遣費用,全然未依據《勞動基準法》規定辦理。現時政府「用完即棄」,受到廣大社會批評。根據國道收費員自救會5月底的統計,目前有超過半數人失業,高公局宣稱成功媒合207人,可是實際上在職者不到100人。遠通現時公然違反條約,政府交通部卻未作出任何行動保障近千名被遣散員工的生計。收費員生活將陷入困境,去年底就有收費員因此而燒炭自殺!

收費員「占領」林口交流道

國道收費員自失業後組織自救會抗爭,在過去半年,曾向交通部、勞委會等請願,但政府官員都沒有提出解決方案,反而不斷包庇遠東公司,為國道收費的私有化辯護。

收費員自6月8日起發動一連串的抗議,數百收費員夜宿交通部,在交通部前紮營輪班夜宿超過4天,要求交通部長葉匡時出面回應,但葉拒絕見面。至6月13日,四百名收費員沖上國道旁「占領」,占領了國道1號林口交流道,導致林口交流道南下匝道大約在中午開始封閉。

事實上,早於民國96年的ETC(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合約中,就載明收費員應受到全面性地安置,該合約表明,遠通公司必須於102年10月,將所有收費員轉換至該公司或相關企業任職,並保證5年的工作權,薪資並不得低於收費員之薪資。此一保證乃是取得優先議約權的重要關鍵。高速公路局最終在2004年,將國道電子收費系統向外投標,最終由遠東集團得標。現時遠東違背承​​諾,但政府卻處處為其辯護。

遠東違背承​​諾政府包庇

自救會會長林碧煌批評,對於接受媒合無法適任而離職的收費員,遠通僅需支付五個月補償金,是不合理的條件。自救會要求,遠通必須提高補償金。根據契約規定,遠東若在6月底前無法全數安置收費員,每日必須罰款50萬元,根據目前狀況,遠通肯定違約,但交通部卻表示要「再給遠通一個月寬限期」,明顯為遠通護航,要求交通部一定要依法裁罰。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是臺灣富豪,身價390億臺幣。每日罰款僅50萬元,對徐旭東來說,等於是在口袋丟了一些零錢!

6月24日,交通部長葉匡時受到社會極大輿論壓力,終於與國道收費員自救會會面。葉匡時狡辯表示,收費員是一年一聘約聘人員,2006年起,高公局每年簽約都會說明進入計程收費後就須轉置其他職缺,而轉置後的工作權益,交通部會盡全力保障,但「國家安置是不可能的!」。

反對國路收費私有化重新聘請所有收費員

我們反對國路收費私有化,認為要重新國有化國路收費機製,並由工人民主控製。政府在這次事件責無旁貸,必須保障遣散員工的工作權利,重新聘請所有失業收費員而不扣減工資的情況下,提供培訓及為他們安排適當工作崗位。

臺灣:以組建警察工會為第一步

警察工會的問題在近日被社會廣泛討論。三月份反服貿占領立法院運動期間,年僅45歲的苗栗縣警員柯雄飛因加班執勤而過勞死亡。這引發社會爭論,爭議警察「過勞」的問題,一些社運組織及學生認為警察應該有組織工會的權利。社會主義者和工人運動組織者的立場應該是什麽?
太陽花運動中警察的角色導致社會上出現了兩個矛盾的意見。一方面,由於警察暴力鎮壓和平的學生與民眾,更廣泛地被認為過度使用不必要的武力去驅離示威者,故意阻嚇民眾參與反抗運動。警察被政府和統治菁英作為政治工具,去鎮壓示威者,而且鎮壓手法越來越強硬,這令群眾對警察失去信任。

同時,前線警員被要求不斷加班以致某些過勞死事件的發生,也令社會上產生了對他們的同情。底層的警員在前線工作受著極大壓力,面對著日益增加的群眾示威和反政府運動,警員必定被上級要求加班,在超長工時下當值。

臺灣工時長過勞死嚴重警察也不例外

警察過勞的問題並不是因為反服貿運動,而是一個長久的製度性問題。在太陽花運動執勤的警員柯雄飛,曾工作長達34小時,期後數天曾在派出所執勤12小時後,再2度北上支援,因身體不適回家休息,期後中風不治;曾在2013年過勞死的一名警員王琮郁,平均每​​日工作15小時,在死亡前1個月至少加班100個小時,死亡前1天雖為休假,卻仍被長官要求回去受訓上課,否則將以規避訓練記小過1支;去年一名女警曾向記者表示,長達半年都無法請假,否則就被記申誡,而且差不多每天要24小時待命。

亞洲地區的極端超長工時問題已不是新鮮的事,臺灣工人去年平均的全年工時便高居全球第三,僅次於新加坡和香港,過勞死的事件頻頻發生。在2011-2013年三年半內,臺灣有111名勞工過勞死,製造業、運輸倉儲業和保全業最多。 2011年官方統計指出,平均每7.6天就有1人過勞死,比前一年成長3.4倍,超過3成企業違反勞基法。

警察過勞死政府借此抹黑示威

臺灣的警察工時長和過勞死現象,是整體社會過勞現象的其中一部份,如果工人被資本家違法剝削,那麽警察就是被其「老板」即政府要求超時加班。在2012年期間,就有半年平均每月一例的警察過勞死事件現生。曾有警眷走上街頭抗議,要求政府正視員警過勞問題;也有警察眷屬組成了「中華民國警察警聲會」,支持警察組織工會。

警察出現過勞死,但警政署長卻是第一時間出來反對警察組織工會的人,可見國家的本質,只需要由上而下,命令下層或前線警員執行任務,而一點也不重視底層警員的性命。而且警察在過勞死後,統治者更將事件扭曲為「群眾運動是警察過勞死的元兇」。

國民黨曾經動員遊行,利用警察過勞問題來攻擊反服貿的占領運動。國民黨新北市議員李新也曾發起「反反服貿」遊行,聲稱「警眷因為加班而長期見不到家人」,呼籲運動解散。

行政院院長江宜樺在警員柯雄飛去世後表示:「希望抗爭活動早日落幕,不要再因社會紛亂,造成員警沈重負擔」,企圖利用事件抹黑群眾運動。事實上,正是國家統治者剝削警員,調配警力去暴力鎮壓群眾的命令,正是江揆下的!

巴西、德國警察及其工會

一些社運團體及學生支持警察組織工會,網路上也有一些群組成立,其中一篇文章《警察工會與「警察保護示威者」的童話故事》被廣泛傳閱。文章作者認為,在3月30日於德國法蘭克福「聲援凱道示威」中,警察在「保護示威者」。該文作者認為,這是由於德國的警察有了「獨立於政府」的工會。

這是完全不正確的描述。在德國的確存在警察工會,在1950年已成立,但他們並沒有因此對示威者變得「客氣」。事實上,德國警察經常對示威者使用武力,並打傷許多示威民眾,不論是在「法蘭克福占領行動(Blockupy Frankfurt)」或是「斯圖加特21(S21)」運動中也是。
工國委(CWI)德國支部成員,也是科隆的市議員Claus Ludwig表示:「德國警察在過去三十年也變得越來越軍事化。他們嘗試避免被媒體拍到示威者被打至血淋淋的照片,所以改變戰術,利用大規模逮捕、利用『圍堵』(Kettling)、胡椒噴霧和水炮車等鎮壓群眾。尤其在反法西斯的遊行中,警察對左翼示威者的暴力更為嚴重。」

在德國有兩個警察工會。一個較小的是「DPolG- Polizeigwerkschaft」,屬於較保守的「公務員聯盟」,可以說是一個右翼的民粹抗議團體而非一個工會。另一個較大的是「Gewerkschaft der Polizei(GdP)」屬於「德國工會聯盟」,它參與公共服務中整體的工資談判,提出警員和行政員工的訴求。在這個層面上,它是一個真正的工會。警員們為自己爭取更好的工資和工作待遇,可是他們從來沒有批評過警察的角色以及其政治功能。工會要求「更好的裝備」和更鎮壓性的法律,要求給予警察更多權力來「保護警員」。這工會為挑釁性的警察行為辯護,而且在遊行發生暴力沖突時,往往斥責左翼示威者。

在1980年代,一些團體曾批評警察GdP工會的領導層,也提出反對國家鎮壓,他們主要是工會內的年輕派系。那些活躍分子其後受到騷擾,最後被踢走。在今天再沒有任何內部批評警察工會的聲音。

一些左翼認為「任何警察都不應參與工會」,並要求GdP警察工會應被「德國工會聯盟」踢走。工國委(CWI)反對這種宗派主義的極左立場。但我們對警察工會持批判的態度。工國委(CWI)德國支部的同誌支持警察組織工會和罷工的權利(德國警察並不容許罷工),警察工會的存在可以令鎮壓機器更易分裂和兩極化。但正如德國警察工會的經驗反映,單是警察工會本身並不能保證群眾的反抗運動不被鎮壓。

巴西第三大城市薩爾瓦多(Salvador)近月發生了軍備警察的短暫罷工,而其他某幾個州份的民事警察也在討論罷工。在巴西,警察被禁止擁有任何組織工會和罷工的權利,只有一些相關的警察組織。有時候他們像現在地非法進行罷工。這些組織在政治上並不激進。

巴西的警察非常腐敗,也經常被民眾指責濫殺無辜,巴西警察是全球其中殺人最多的警察。英國《獨立報》曾在09年報道,巴西第五大城市累西腓平均每日都有12宗謀殺案發生,當地人指當中其實有不少是警察所為,殺死被視為社會問題的街童。社工德梅特裏奧指,死者往往是一貧如洗的黑人或青年兒童,因家太窮或逃避家庭暴力才露宿街頭,「這些年來有六百名街童被殺,其中六成就是被小組除掉。」。這些少年在街上行乞﹑偷竊﹑搶劫和賣淫,有警察認為他們是社會問題,私下組成行刑小組將這些少年趕盡殺絕。當地警察承認,警隊確實存在行刑小組,市內最少1/3的謀殺案都是他們做的。

工國委(CWI)巴西支部「自由-社會主義-革命」(LSR)的同誌主張警察應該去軍事化,也支持警察的工會和罷工權利,並且與工人運動連系起來,而且更重要的,是由社區民主地控製。

警察去軍事化由社區民主控製

工國委(CWI)認為,警察應該有組織工會、罷工和遊行的權利,並且隸屬於工會聯盟,連結至廣泛的工人運動。底層的警員應該由下而上地組織工會,民主地選舉警察工會代表,不應該由上而下地由上層的警官操控。

警察工會的問題不能純粹是一個「勞工」議題,不單單是工時、工資和工作待遇的問題,在社會上同時需要建立起一種壓力,去教育群眾關於警察的鎮壓性角色,例如在罷工中作出武力鎮壓、在群眾運動中拘捕民眾等,而且在今日的資本主義危機深化之際,社會動蕩和反抗示威必定再度爆發,這些鎮壓將會加劇。

社會主義者必須指出的問題,是警察擔當越來越多政治角色。國家就是壟斷的暴力,而警察就是資本主義私有製中作為國家的鎮壓機器,其任務包括鎮壓工人運動和群眾反抗運動,為了保護資產階級當權者的地位、利益和財產。這就是為什麽工人運動必須爭取對警察的民主控製權,在每個城市,通過民選的委員,在警察不同事務上進行討論和決策,即使是高級任命、資源調配、警察的策略方向等等,委員會都有權決策。

社會主義者支持工會的權利,這是作為基本的民主權利之一,但正如德國的例子證明,即使警察組織了工會,也不能反抗由國家統治者所下達的命令(鎮壓群眾運動),更重要的,是警察需要由社會民主地控製。工人運動需要警告資本家如何使用國家機器,包括警察、軍隊、法院、秘密警察和監聽系統等等,目的是打壓工人、社會運動分子,尤其是打壓群眾抗爭。當我們積極地支持警察組織一個真正民主工會的權利,鼓勵其底層和前線警員為自己的工作權利抗爭時,工國委(CWI)同時認為警察需要由人民民主地控製。

歐巴馬的TPP政策:將新自由主義提升至新高度

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議(TPP)目前正處於磋商階段,成功通過後會是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協定之一。 TPP起初只是數國之間「傳統的」自由貿易協定,之後卻由美國接手,並將其規模擴大並徹底重塑。如今TPP不再只是關稅豁免的協定,更是歐巴馬政權「重返亞洲」方針中的經濟核心。 TPP有可能會將新自由主義轉為白紙黑字的法律條文,這是前所未見的。

想了解TPP,就必須著眼於政治大環境,即中美之間始終存在的對壘關系。歐巴馬政權刻意將TPP打造一個政治聯盟以牽製中國,並倚賴新舊盟友來重建美國的地區勢力。雖然許多參與國在經濟上非常倚賴中國,仍希望能夠減慢北京在亞洲日益增長的主導權及其獨斷經濟條款的能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8#
发表于 2022-4-6 23:12:20 |只看该作者
臺灣:五一勞動節 兩萬人上街包圍勞動部

今年的五一勞動節遊行在滂沱大雨中展開,兩萬勞工和群眾在這天冒著大雨走上街頭,中午時分在總統府外的凱道集合。

今年的五一遊行主題為「反低薪、禁派遣」。臺北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蔣萬金在遊行起點宣讀遊行宣言,表示臺灣長期高工時,薪資16年來不漲,政府與資本家聯合推動經濟自由化,用各種措施幫資本家減稅,簽訂自貿協議幫助資本流動,卻犧牲了99%人民的公平正義。大會主張全面調薪、縮短工時、落實勞動檢查與周休二日,且不分職業,全面用《勞基法》保障。

遊行訴求包括捍衛勞動條件、反對自由貿易、禁止勞動派遣、完整勞動三權(團結權、協商權、爭議權)、保障工會自主、保障老年有退休權益、停止公股釋出、反對國營事業私有化等六大訴求。

政府嚴陣以待 防止再有占領發生

下午兩時許,遊行隊伍出發到勞動部。雖然雨勢不斷,但群眾情緒高漲,高喊「反低薪、禁派遣」口號。政府亦嚴陣以待,將勞動部的鐵閘拉上,又派多名警員在戒備,似乎是為了防止再有占領行動發生。由於遊行人數太多,勞動部外廣場不夠容納,隊伍到達後,人群一直擠到馬路上。隊伍也與警察爆發兩次推擠沖突,沒有人受傷。

今年的五一遊行由約六十個團體發起,早前宣布不參與的全國產業總工會,在下級工會的壓力下又重新加入。而除了各個企業工會,產業工會等傳統工會以外,包括國道收費員自救會,華隆自救會,以及基護工會、電資工會等新成立的工會也參與其中。

工國委(CWI)臺灣也參與了這次遊行,舉起「全世界勞動者聯合起來 廢除服貿 廢除派遣 馬政府下臺」布條,並在遊行中售賣新一期五一勞動節的《社會主義者》雜誌。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首次有消防員加入,提出「要工會、減工時、補人力、減少不當派遣」的訴求。成立一年多的「壹電視工會」也參加這次遊行,舉起「還我勞動節」標語,他們表示,由年代集團並購壹電視後,多次違反勞資相關條例,削減員工福利如勞動節不能休假等。

年輕新面孔加入勞動節遊行

工會以外,也有不少社運及學生團體參與,包括臺灣酷兒權益推動聯盟,性別不明關懷協會等性別議題團體,專註住宅議題的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學生勞權組織臺大工會,政大勞促會,以及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黑色島國青年陣線亦參與其中。在太陽花運動、反核運動後,今年的五一遊行也有不少新面孔加入,包括曾在占領立法院成立的「賤民解放區」、「二樓奴工」,也有數百人高舉「支持警察組工會」的布條。

太陽花運動對香港的影響

臺灣示威者坐言起行闖入立法院示威,激勵了香港抗爭者的士氣,並爭取了普遍群眾的同情。占領中環還徘徊在無了期、無結果的商討,令群眾的熱情減退。相比之下,香港民主空談家相形見拙。

臺灣群眾看到香港簽訂CEPA後,經濟與政治更受大陸政府控製,是為太陽花運動反服貿的因素之一。倒過來,梁振英為了鞏固其統治勢力,近年大舉引入中資財團進駐香港,而十年多自由行政策優惠香港財團、公共服務私有化以吸引大陸市場、豪宅林立炒高樓價,群眾早已對中港資本融合深感憤怒。太陽花運動對港人有啟示作用,反對新自由主義的貿易與商業協定。

占中三子受盡壓力

在香港「占領中環」由去年開始激起熱烈討論,卻因為領袖的猶豫不決而暫時走向低潮,但臺灣占領立法院行動激勵人心,令香港群眾看到占領行動不是遙不可及的。群眾心急如焚,質問占中三子為何不行動走來,為其造成不少壓力。

占領中環作為公民抗命的手段,本來就是打破政府的遊戲規則。但是,戴耀廷的回應「占中尚未有爆發點」,是因為「特區政府把那『爆發點』拖後」。占中三子一直依循政府所謂的「政改五步曲」,被中央牽著鼻子走,脫離了群眾運動的脈搏。

政府故意拖延政改諮詢,並在期間發動輿論打擊。率領「政改三人組」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發表「一錘定音論」,加上中共護法強硬表明任何公民提名的方案都是「違反基本法」,獨裁者的攻勢可謂來勢洶洶。

占中三子的回應是七一不會「全面占中」。面對各方批評,戴耀廷的回應是,臺灣占院運動是「多元」的,因此香港其他團體可以先占,換句話說是「有本事你們自己做吧!」這態度是傲慢而不負責任的。

臺灣占院運動也有類似教訓,因為在議場的學生領袖排除更激進的聲音,令部分學生不耐煩下與主流派別分裂,繼而沖進行政院。如果議場內能容納不能的聲音,經過民主決策而共同行動,運動就能更為團結。

在占中提出不久後,議題壟斷了社會輿論,占中三子在資產階級媒體吹捧下掌握了運動大權,面對激進聲音的批評時,卻不以開放態度討論,反而指「我決定了這樣,你不接受就不要來參加。」戴耀廷「你們先占」的立場實際上是分裂運動。

無錯,在爆發點來臨前,帶領討論運動策略與目標是必須的。但占中掌握了話語權後,卻沒有動員群眾上街支持,又暗示可接受不民主的提委會,占中三子就是拖延運動爆發點的始作俑者。試想如果臺學占領者在闖入立法院前就表示不會堅持退回服貿,還有人會冒流血的風險去抗爭嗎?

可惜,正因為占中三子不敢與中共對抗,以致沈醉在「三軌製」、「提委會組成」、「公民推薦」、「學者方案」等繁瑣的詞語,令群眾望而生厭。六月的電子公投並不能凝聚民意,尤其如果投票選擇模糊不清,只會更難動員群眾鬥爭。

回望五區公投之所以能促成香港廿多年來最進取的民主運動,是因為「落實雙普選,廢除功能組別」的口號清晰明確,號召群眾與港府和中共一決勝負。製定今天爭取真普選的口號,號召堅決的鬥爭,就不如清脆俐落「取消提委會,公民直接提名」吧。

臺獨意識升溫 醞釀港獨情緒

臺灣太陽花運動的一個重要元素是對中國的恐懼,尤其是中共對臺灣的經濟與政治上的控製。近年,中資財團收購臺灣媒體,威脅了島上的言論自由;加上馬英九愈加與中共互相合作,讓中臺資本家更大力剝削兩地的勞工。綠營背後的資本家勢力也爭相投靠中國,開發大陸市場,因此民進黨領袖近年不斷淡化臺獨言論,但為了在11月的七合一選舉撈選票,民進黨有可能會再打臺獨牌。反服貿運動與擺脫中國控製緊密扣連,令沈寂了一段日子的統獨議題重新熾熱起來。

太陽花運裏出現「今日香港,明日臺灣」的口號,表示臺灣人若不想步香港人後塵,生活被大陸控製,就要起來反抗。

這反倒過來激化了港人的自治甚至是獨立情緒。普遍港人揭穿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謊言後,對中共的憤怒轉化成抗拒大陸的情緒,當然可以理解。臺灣實際上已為獨立國家,而香港在中國底下統治,臺聯等右翼臺獨勢力雖然有介入運動,試圖煽動反中國人的國族情緒,但似乎效果不大。臺灣具臺獨意識的激進青年,很多都支持與中國受壓迫群眾團結抗爭,在最近臺灣聲援中國東莞裕元罷工的行動就可見到。相反,港獨情緒為小撮右民粹分子主導,他們舉港英旗散播對殖民地的幻想,並具有強烈的反大陸人意識,甚至主張杯葛一切與中國大陸有關的群眾運動。

未來香港民主運動相信離不開復雜的港獨問題,將令泛民主派進一步分裂。社會主義者支持各地的自決權,如果港人大多數認為需要獨立,我們亦支持香港有獨立的權利,但是,唯有中港受壓迫群眾團結抗爭,挑戰中共一黨專政,才能確保真正的自治權。

訪問新成員:為何加入工人國際委員會?

我是Charles,25歲,目前是生物醫學所的碩士生。我第一次真正參與抗爭是這次太陽花學運。因為這幾年政府發生太多事情,同時也是近幾年第一次公家機關被占領。反服貿一開始是因為「三十秒通過」,之後深入的了解服貿只是增加相關從業人員的競爭,好處只有看得到吃不到的大陸市場。

但是這次運動卻在還沒真正達到訴求就結束了。中間沒有把握機會升級成更大規模的運動,才會到了不得不退的地步。退場時又沒有實際的下一步。我很不滿意這點。目前藍綠兩黨都很爛,向錢看的法案不斷出現。應該要發展出完全不同於兩黨的政黨。而當政府做出違反民意的政策時,只能藉由社會運動來發聲。社會運動是民主國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一次遇到工國委是在立法院旁邊。在此之前,對於現行的利於有錢人的製度就有不滿,使原本就很有錢的少數人更有錢,對於一般大眾並無好處。而民主社會主義是個對於實際上有產出的勞工比較好的一種製度。這就是我決定加入工國委的原因。

我是馬建鈞,19歲,學生。在反服貿運動中,大致有這些聲音:反黑箱、反中國要臺獨、反自由貿易、反政府、反圖利財團。由於臺灣缺乏左翼的力量,因此反自由貿易的聲音還是相對地小的。我認為,右翼臺獨勢力在這場運動最註重「反中國」,大搞狹隘民族主義,他們將反中國的獨裁政府與反中國人民混在一起,分化中臺兩地的勞動者,在多數臺灣人民心中是不同意那樣的觀點的。真正的獨立必須透過兩地工人的團結運動來實現,反對資本主義的剝削。

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自由貿易、資本主義全球化,令貧富差距嚴重加大,形成了兩大陣營:握有資本的資產階級,與出賣勞動力給資本家的無產階級。而這製度下,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維護少數大財閥的利益,這一點,在太陽花運動當中,許多人已經對資產階級政府的反動本質獲得了初步的認識。我為什麽加入工國委呢?因為工國委認識到一個事實:社會主義不能只在一個國家裏運行,它必須被推動到全世界。

我是Ben,今年17歲,是一名學生,一開始參與社會運動,是因為看到有學生發起陳情教改議題的活動,那時我只有15歲。參與社運開始後,對不同的政治意識形態產生興趣,也接觸到了社會主義。

我是在網路看到工國委(CWI)的資訊,對社會主義和工國委所參與的事感到好奇,所以我加入了。反服貿運動爆發時,我也參與了,希望能參與這場歷史性的運動。

我對於臺灣的社會感到無奈,馬英九,當然很希望他下臺!而且,我對藍綠兩營長年壟斷政治非常壓惡,我認為,臺灣需要更多新的政黨和左翼組織,為左翼的聲音作更大的宣傳。

反對自由經濟示範區

近日立法院經濟、財政、內政委員會審查《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朝野兩黨立委爆發口角及肢體沖突,導致會議中斷。

自經區的審核程序可以說是《服務貿易協定》後的另一個「黑箱作業」。就在反服貿占領運動結束後不久,4月28日,國民黨召委黃昭順在21秒內,通過《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3條文。此舉惹來社會眾多不滿,國民黨政府在通過《兩岸服務貿易協定》遇到群眾反擊後,立即試圖急急通過另一條有利於財團的新自由主義協定。

「自由經濟示範區」是馬政府於2012年提出的又一項新自由主義政策,而《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現時正在立法院審議。馬政府聲稱,需要透過開放市場和法規松綁,大幅度松綁投資限製,吸引更多外資企業來臺投資,目標使整個臺灣成為「自由經濟島」。

事實上,對於上層少數的資產階級來說,自經區是一個賺大錢的好機會;但對臺灣的大多數民眾來說,將會是一場社會性的災難,開放市場將令臺灣的公共事業如醫療、教育等領域大幅私有化,醫療作為基本的需求,人命將會更大規模地變成一盤牟利生意。而教育也是一樣,自經區將會容許更多「學店」成立,教育變成商品,導致學費大幅上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7#
发表于 2022-4-6 23:11:04 |只看该作者
需要工人的替代方案

國族主義的政策並不能解決兩地民眾所面對的問題,無論是臺灣或中國亦如是。臺灣的政局被躲在臺灣民族主義或親中的民族主義後面爭權逐利的資產階級政黨所壟斷,但都共同支持著實際上反工人的政策。對於群眾來說,包裹在「中華民國」或「臺灣」裏面的私有化、去管製化、派遣化和工資下降都是一樣的。

從反服貿及反馬政府的群眾鬥爭可見,泛藍泛綠陣型皆在向北京的經濟議程面前低頭(縱使速度步伐不同),如今急需一個兩黨以外的替代政黨。在欠缺一個工人政黨下,2016 年的大選等事件,將會被新自由式政策,以及(與中美等列強簽訂的)親資本家協議所壟斷。

社會主義者和工國委臺灣的支持者強調,需要建立一個新的工人政黨,此黨要完全獨立與資本主義,組織起街頭和工作場所的鬥爭,反抗兩黨建製陣型的經濟打擊。

反服貿的五一勞動節

五一勞動節是國際工人階級展示力量非常重要的一天,在今年的臺灣尤其如此。就在五月勞動節前,臺灣經歷了史上一場震撼的反政府群眾運動,反對打擊勞動大眾的服務貿易協定。全臺灣數十萬群眾湧上街頭,占領了立法院內外24天。盡管占領運動告一段落,但服貿的危機依然存在,除了服貿本身未被廢除外,兩岸監督條例的立法能夠作出的修改也只是少修少補,並不能改變服貿打擊工人的本質。馬英九政府必定企圖將服貿再一次通過,繼續其親資政策。因此,五一勞動節是繼占領運動後再一次動員群眾的最好時機,將全球工人階級的力量凝聚起來,提出反對服貿等新自由主義的貿易協定,向資本家和馬英九政府反擊。

工人階級是反服貿抗爭中最重要的階級力量,五一勞動節,正是讓工人階級發表獨立聲音的時機,因為勞動者正是資本主義自由貿易下最大的受害者。十七個工會團體號召五月一日勞動節走上街頭,旗幟鮮明反對服貿,是非常正面的。而曾經主導占領立院的學生也會參與支持。

政府試圖安撫民憤 阻止群眾再次上街 

馬英九政府的權威在反服貿運動中深深受挫,這個「九趴」總統,除了因為連「鹿茸」也不知道是什麽,成為民眾的笑柄外,也由於堅持保留服貿,令整個國民黨政權遭受打擊,在年底的七合一選舉中,必定流失大量支持。

國民黨政府為了安撫群眾在反服貿運動後的情緒,防止群眾再次上街抗爭,於是口頭上聲稱要實施幫助民眾的政策,如打擊房價,因為難以負擔的房價正是令臺灣勞工民眾非常煩惱的問題(見表)。

正值五一勞動節前,臺北市副市長張金鶚在4月22日與財政部長張盛和,表達想讓房市「消風」,提出擴大非自用房屋稅,張金鶚建議將目前1.2% ~2%的非自住房屋稅提高至3.6%,又表示目標在2年內將房價減3成。

行政院長江宜樺又開腔,對政府打房,提出具體目標和措施,強調想要讓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可以些從租得起房子,再到買得起房子,不只要再推合宜住宅以外,還希望能把房價所得比,壓低到10倍以下。

事實上,政府經常采取這種策略欺騙群眾。正如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教授莊孟翰指出的,國內房價自2010年6月央行祭出房市謹慎管製措施、2011年6月奢侈稅開征,盡管政府看似盡全力打房,但臺灣房價卻還是越來越高。而實際上,民眾也因為被政府多次欺騙打房,已不再相信這些謊言。

《蘋果》最近一項民調指出,僅約2成民眾相信政府調高非自用住宅房屋稅率會對打擊房價有幫助;58%受訪者認為沒有用,「房價還是會飆」。僅20%的受訪者認為這對降低房價有幫助有信心。

長年的房價高漲,也令很多民眾不滿,4月22日,「無殼蝸牛聯盟」等多個團體到財政部門口抗議,高喊:「打擊囤房!禁止炒房!」,批評不動產稅製改革多年,卻沒有任何結果,要求政府官員不要再虛偽,如不再改善,將號召買不起房子的無殼鍋牛族走上街頭。

工資不及16年前 房價所得比世界第一

眾所周知,臺灣越來越高的房價導致民怨沸騰,而實際工資在過去16年來沒有上升,這令很多普羅大眾除了生活艱難外,連最基本的住屋權利也被剝奪。但同時,臺灣的空屋率驚人,2012年的空屋數高達86萬,為11%,比香港、新加坡、倫敦的3%至6%水準更高。外資湧入,房地產投機炒賣嚴重。

最新去年(2013)第四季房價的所得比中,臺北市高升至15倍,也就是說,要不吃不喝15年才買得起房,超越香港,成為全世界第一!根據世界銀行定義,一般標準的房價所得比應低於5倍。同時,貸款負擔率更高達63%,民眾所得有超過6成都拿去繳房貸。

房價所得比,是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一方面房價高漲,另一方面,人民薪資沒有增加。主計總處統計今年1到2月經常性薪資為3萬7736元,是歷年同期最高,也較去年同期增加1.27%;實質薪資6萬3103元,雖較去年同期增加5.95%,但消費者物價指數增幅達17.58%,高於同期間的薪資漲幅13.74%,實際上工資仍不及16年前的水準。

「反低薪、禁派遣」

派遣工是是資本家用來壓低工人工資的手段,是令大家十多年來工資沒有上調的元兇。三月的失業率為百分之四點零三,較前一個月微降,雖然是「亞洲四小龍」之尾,但實際上,沒有很多是「真正」的工作。而越來越多的派遣工,也自08年金融海嘯後,在臺灣大幅增加。臨時性或派遣勞工人數從02年的7萬多名,暴增7倍,到去年的57萬名!工國委(CWI)指出,需要透過由下而上,有戰鬥性的工人和工會運動抗爭,不分種族,包括聯合在臺的四十萬名外勞,團結抗爭,要求同工同酬。

今年五一勞工遊行主題為「反低薪、禁派遣」,發起的工會及工運團體要求立法禁止勞動派遣、派遣勞工直接雇用、完整勞動三權(工會組織權、爭議權、協商權)、保障工會自主、保障老年退休權益、反對自由貿易、反對國營事業私有化等進步訴求,工國委全力支持。

工會表示,資方仍恣意打壓工會運作及迫害工會幹部,而現時的工會法並不保障勞動三權。工會法第35條明定禁止雇主對於工會運作及勞工、工會幹部參與工會活動有「不當勞動行為」,並於勞動部下設裁決委員會,審議相關爭議案件之申請。工會指出,因裁決機製不具有最終的的司法效力,資方往往聲明不服,轉向行政、民事法院上訴,使勞方當事人陷入漫長的司法體製程序中,最後也是削弱工人面對資方打壓起來反抗的意誌。工會要求修正工會法。

受下層壓力 全產總恢復五一遊行

今年的遊行由大高雄總工會、團結工聯、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全金聯)、臺灣鐵路工會、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全國關廠工人連線、非典勞動工作坊、人民火大行動聯盟、臺灣勞工陣線等數十個工會、工運團體發起。

去年參與發起五一遊行的「全國產業總工會」(簡稱全產總)早前在4月10日發文給全國各大工會組織,禁止工會會員於5月1日勞動節走上街頭。全產總明顯退縮,受到親建製一方的施壓,不想與當時正鬧得熱烈的太陽花反服貿運動扯上關系,避免在服貿問題上擺出立場。這立場之後卻受到下層不同工會的批評和反對,令全產總最後改變了初衷,再表示將會參與五一遊行。全產總被迫改變立場,證明工會的上層官僚是可以被由下而上的工人壓力所挑戰。

其他一些不少臺灣保守工會領袖都與資方站在一線,表態支持服貿。

另外以往也參與五一遊行的勞權會,也在今年缺席。勞權會(及相關的勞動黨)介入了許多工人運動的進展。諸如早年的遠東化纖罷工,到近期的華隆頭份廠罷工,協助組織各地工會等,都有勞動黨參與的痕跡。對於美國及日本對東亞的政經上的宰製,勞動黨多有批判。但唯獨遇到中國問題總是會轉彎,在對服貿協定上,支持通過服貿,聲明稿甚至言明,服貿帶來的涓滴效應(Trickle-Down Effect)可以為勞工帶來益處。勞動黨重覆同樣的錯誤,沒有選擇站在獨立工人階級的立場上,卻走到親中的臺灣資本家的陣線中。

「全產總」則是聚積了各方的努力,才於2000年五一勞動節成為官方承認的全國性工會組織,借以取代早已官僚化的全國總工會(工總)。新建立的全產總,與民進黨關系較為親密,在陳水扁政府執政時,為扁政府宣揚政令。

面對低工會組織率的情況,我們該怎麽做呢?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加入工會!如果自己所在的公司沒有自己的工會,那就先加入產業工會,並且跟自己的親人、朋友、同事宣傳,讓更多人加入工會。在臺灣普遍工會官僚化的情況下,工業行業往往是工會底層工人迫使工會領袖發動的。反服貿期間,各工會裏就發生了領袖與成員之間的角力。工國委(CWI)認為,需要將欲抗爭的工人的聲音組織起來,向工會領袖施壓,推進工會運動。

面對統治階級及資本家聯手打壓普羅大眾(包括勞工、學生、老人、家庭主婦、貧窮人士和失業者等)的生活水準和民主權利,群眾必須組織起來,工人需要積極加入工會,建立由下而上的戰鬥性運動,為自己的權利抗爭。而不論國民黨或民進黨,依賴資產階級的藍綠兩營,只會繼續其新自由主義的議程,現時需要的,是由勞苦大眾去建立屬於工人階級的政治工具,為社會上的99%發聲。全世界無產者,團結起來!

工國委(CWI)訴求:

廢除派遣工!直接聘請所有工人
建立工會運動,團結本勞外勞,要求同工同酬
保障勞動三權(工會組織權、爭議權、協商權)
向有錢人征重稅,反對新自由主義的服貿協定
充公所有空置單位,禁止房地產投機炒賣,大量建立社會保宅,保障所有人的全屋權利
公營化大企業及銀行,建立藍綠以外的工人階級政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9 05:35 , Processed in 0.037778 second(s), 8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