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865|回复: 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左派谈台湾社会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6 21:54:5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2-4-6 22:28 编辑

作者 社會主義台灣 寫於不同歷史時期 整理於二零二二年

二零一二年

臺灣總統選舉:雙英之爭 人民無份

2012總統選舉與立委選舉將於一月十四日舉行。這次國民黨主打黃金十年,不再像四年前一樣,強調經濟成長掛帥的633一類口號,而是在辯論、造勢等場合不斷強調任內落實「居住正義」、「土地正義」,縮小貧富差距等等。而民進黨則緊抓國民黨治下貧富差距與薪資成長停滯、房價飆漲等議題,強力主打「公平正義」,並且端出多項明顯具有泛左色彩的公共化政策,譬如公立大學過半、社會住宅等等。兩黨在選前向人民靠攏,我們早已見怪不怪,畢竟在資產階級民主下,我們每四年也只有這麽一次機會,但這次選舉所造成的影響卻是不同於以往的,向來以自由主義自居的民進黨提出了不少社會民主派的政策和批評,而老牌右翼政黨竟然開始跟著唱起「居住正義」一類的自由派概念。當然,這並不代表國民黨開始向左轉或者民進黨將轉型成改良主義政黨,而是代表臺灣社會的政治氛圍正在轉變。

過去數十年來,除了五零年代的臺共以及解嚴初期的極少數左翼運動,左派力量以及論述在臺灣基本上是缺席的。除了戒嚴的的血腥鎮壓、洗腦教育,八九零年代蘇聯、東歐斯大林主義政權的解體與中國的所謂「改革開放」,都對臺灣左翼力量的形成造成了不利的因素。而近幾年連續的經濟危機,隨之而來世界性的反抗浪潮,以及臺灣本地貧富差距與各種問題都徹底摧毀了過去官方所建構的神話。

我們看到大批曾經在媒體報導中被捧上天的「電子新貴」工程師們被資本家操到過勞死,而這些金字塔頂端的勞動者為了改善自己的勞動條件(也或許只是為了保障自己的生命)竟然開始組織工會,另外醫師與教師也都正在討論是否該爭取納入勞基法保護。雖然這些事件對一般臺灣人來說似乎非常超現實,但它們都是真的。即使是這些金字塔頂端的工人都面臨著嚴峻的勞動條件,其他各種職業的工人自不待言。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工人階級中無可避免地提出了大量的改良要求,而兩黨為了選舉所提出的改良政見,雖然隨著本身屬性有多少不同,但實際上只是反映了工人階級無望的現況而已。雖然社會的氛圍起了變化,但群眾顯然還沒有發展出明確的階級意識。少了階級觀點,我們只能看到一個一個帶著各種各樣個人特色的候選人和他們五花八門的政見。

作為馬克思主義者,我們認為任何政黨與候選人所代表的並不只是候選人「個人」或「黨」的意誌,而是社會上一定階級與階層的利益與意識形態。為了持續發展群眾的階級意識,我們必須對這次選舉及其意義提供左翼的觀點與分析。

過去四年,國民黨藉前總統陳水扁弊案與選製改革之力,不但得總統之位,並且在國會取得絕對多數,行政立法權緊握手中,當然毫無疑問地必須對任內作為負起完全責任。現在,讓我們來檢視過去四年國民黨的執政成果。

失業

馬政府時期,即使已拋出大量就業補貼與公共就業方案,但年平均失業率卻也一度高達5.85% (2009年)。根據主計處2011年11月的數字,失業人數達到48萬,其中又以青年失業問題最嚴重,20-24歲勞動人口失業率達到12.49%。當然,這些都是經過粉飾的數字。馬政府用以美化數字的政策工具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22k、「立即上工」、「就業啟航」一類只能提供短期就業機會的政策,也包括以無薪假合法化隱藏失業人口、4+1方案將畢業生留在學校以免沖擊數字、以振興經濟為名趁機通過減稅條款等等。2008年,臺灣放無薪假的人數一度逼近24萬人,但是這種獨步全球的「放假方式」卻不計入失業人口之中,難怪吳敦義院長會說想出無薪假的人「應該得諾貝爾獎」。勞委會的短期就業方案也十分令人玩味,以「黎明就業」計劃為例,勞委會預計提供一萬五千個公部門就業機會,但「工作期間最長為六個月」。政府大量提供這些雖然可以緩解一時失業之苦,卻不知道半年後該何去何從的工作,大批工人只能隨著政府官僚每年想出的不同「計劃」而在不同的短期工作中打轉。

貧富差距

2010年,臺灣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10.88%,為近年來最高一次,政府官員們一致拍手叫好稱成績亮眼,但一般人民看到的不是GDP年成長百分之十的亮麗前景,而是必須面對「什麽都漲,就是薪水不漲」的窘境。2011年,平均實質經常性薪資(計入物價調整之後)只有34402元,再度倒退回十三年前水平,相信不論是白領、藍領的工人都很好奇我們的經濟成長究竟進了誰的口袋。盡管政府一再拿各種統計數字出來說嘴,馬先生也在辯論中強調「任內縮小貧富差距」,貧富差距仍然是臺灣目前最嚴重的問題之一。2011年12月,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多由先進工業國家組成)發表報告,警告其會員國貧富差距為三十多年來最高,最富有的10%和最窮的10%差距達到9倍,其中差距最小的是西北歐等國,約6倍左右,差距最大的國家是智利和墨西哥,超過25倍。那麽臺灣的狀況呢?根據公平稅改聯盟依財政部統計資料所作的計算,臺灣最富有的10%和最窮的10%在稅前的差距是28.36倍,稅後則是24.95倍。相信數字的對比已經十分清楚,不必多做解釋。雖然我們已經面臨這樣的困境,但馬政府依然減稅不遺余力,從營所稅到遺產稅的大幅減免,都更加擴大了貧富差距。

房價泡沫

營建署去年十二月公布的數字顯示,2011年第三季,臺北市整體購屋平均總價是2356.6萬,每坪62.2萬元。臺北市房價所得比達到14.3倍,意即臺北市的平均收入家庭,要購買臺北市平均價格的房子得耗去14.3年的收入。雖然比第二季的新高16.2倍為低,但依然遠高於過去水平,這樣的房價配上臺灣人的薪資水平,除了荒謬之外似乎很難找到別的字來形容目前房價的泡沫,但這其實並不荒謬,投機與炒作是資本主義的內在邏輯。根據主計處的數據顯示,2010年臺灣的空屋率達到19.4%,空屋達到156萬戶,即使不看統計數字,任何人只要親自到新北市周圍的那些新建案走一圈就完全可以理解目前的泡沫,資產階級經濟學者最喜歡講的供需法則與消費者決定市場等等空話在現實中完全瓦解,壟斷和投機成了唯一的教條。

勞動問題

臺灣工人被資方壓迫絕對不是只在馬政府時期發生,而是從臺灣邁入資本主義以來持續的情況。臺灣工人經歷過各種各樣的打壓與毒害,從RCA女工到洋華、鴻海,無一不是赤裸裸的工資奴隸製。但是在馬政府時期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般勞動者的痛苦,而是連過去曾被認為是高階工作,幾乎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工人的工程師以及臺灣社會地位最高的醫生等等職業,都時常因為過勞死、中風或手術中昏倒等等情況登上社會版面,這些年輕的生命日夜勞動,直到資本家吸幹他們最後一滴血。為了保障自己的生命跟勞動條件,竹科工程師開始組織電資工會反擊資本家,而醫師更在2011年首次組團參加「秋鬥」,向社會發出怒吼。長久以來,大部分的臺灣人總是拒絕受壓迫的工人階級的標簽,而稱呼自己是「中產階級」,試問當醫師、電資工程師都面臨「有錢也沒命花」、「沒辭操到死,沒死操到辭」的時候,到底還有多少人能稱呼自己是「中產階級」?

而在一般勞動者方面,我們看到派遣、外包、約聘製的大量增加,使得一般白領工人幾乎很難找到穩定的工作。一般的大學畢業生初入職場,等著他的不是經濟獨立、實現夢想的人生,而先是一筆就學貸款,還有22k的薪水。政府一直以來對資本家違法的無視,導致大量白領工人加班不但不可能有補休假,甚至領不到加班費,獨步全球的「上班打卡製,下班責任製」已經不僅是在電子電機等產業才有,現在在各種行業都屢見不鮮。

隨著貿易進一步去管製化,產業是否會大量外移還有待觀察,而新自由主義的去規則的雇傭就業發展、短期非正規就業和雇傭移工不斷增加,藍領工作機會也正在逐步減少當中,在低端行業重現血汗工廠模式。

農民問題

馬政府任內通過的「農村再生條例」和「土地征收條例」都被農民團體稱為「滅農」條例,而臺中中科及苗栗所發生的大埔事件,挖掘機強行闖入田中破壞作物和田地以利征收等等行為,表明了政府為資本家服務的決心。為了興建科學園區,為了給資本家便宜的土地,原先生活在當地的農民以及農田只能是必須鏟除的對象。當然,科技業對土地與農作物帶來的汙染更是無法估計,環評也越來越像是橡皮圖章。(關於土地征收問題請見本期其他文章)

馬先生四年來搞了些軍教課稅、米酒限價、ADSL降價跟健保鎖卡等粉飾太平,貌似關註民生;行政院長吳敦義對房價問題從「不能打房,人民的財產會縮水」,到「積極落實居住正義」,雖然貌似有些改變;但實質上各種政策背後的思維似乎和過去差異不大。譬如所謂為了「居住正義」而興建的「合宜住宅」,實際上就是過去「國民住宅」的翻版,商品售出之後就進入市場,繼續成為炒作的目標,過去臺北市政府在精華地段興建的國宅無一幸免,國民黨為討好選民又不能擋人財路,只好故技重施。其他政策也和過去大同小異,不同的只是新的、漂亮的、意義不明的口號,譬如「居住正義」、「土地正義」等等。

反觀民進黨,提出了不少看似進步的政策,譬如公立大學過半、托育公共化等等,乍看確實有歐洲式社會民主的影子,部分改良主義政策其實也是我們社會主義者爭取的。但是,進步的口號未必等於進步的政權。

往昔民進黨打著「民主進步」旗號上臺執政八年,民進黨除了強推「優先發展經濟,社副暫緩」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公然背棄廢核環保等主張外,陳水扁家族官商勾結貪腐嚴重,堪與國民黨時期的黑金政治媲美。蔡英文時任行政院副院長可曾身體力行推行過多少進步政策呢?

我們必須仔細審視民進黨的政見。首先要看到的就是,在大量的公共開支背後,錢從哪裏來?打開十年政綱,在財政與稅製一項當中,只看到「合理化」、「改善」,卻不見稅製改革的具體目標。國民黨降的營所稅,民進黨有沒有勇氣調回來呢?國民黨給的租稅優惠,民進黨是不是能不給呢?當然,合理化、改善、加強財政管理能力聽起來都是對的,但請不要忘記國民黨將營所稅、遺產稅降低,實施產創條例等等租稅減免的時候,國民黨也宣稱他們在「合理化」、「改善」稅製跟投資環境,也別忘了民進黨(尤其是蔡英文本人)一再強調簽訂FTA(自由貿易協議)的重要性,期待民進黨大刀闊斧改革稅製,實際上是緣木求魚。

國民黨的階級屬性似乎沒有討論的必要,不論是解嚴前還是解嚴後,國民黨始終是保守的資產階級政黨。我們完全同意這個政權應該被打倒,但問題是由誰來打倒。民進黨曾經擊倒過國民黨,不只一次,而民進黨任內最大的成就則是向人民證明,自己和國民黨一樣是個資產階級政黨。九零年代民進黨向議會路線的過渡不只是所謂「街頭路線vs.議會路線」之爭,而是民進黨拋棄過去工農運動的開始。國民黨對臺灣的泛左翼來說,向來是個大魔王一般的存在,但我們必須指出,國民黨的作為也許看起來真的像大魔王,但真正的問題不是國民黨作為一個統治集團,而是背後的資本主義。資產階級永遠可以創造下一個馬英九、吳敦義或是蔡英文、蘇嘉全,不管臺上插的是車輪旗還是臺灣旗,不管國號叫做中華民國還是臺灣共和國,都是資本家的國,資產階級的政黨輪替不過是一場戲。

我們社會主義者認為,國民兩黨任何虛飾性的改革都不能真正解決普通群眾的民生,要實現社會的根本改變,必須要根本性的廢除資本主義製度。而首先需要立即從對大型企業公有化與民主控製開始,除非經濟能被工人階級民主控製,否則所謂的福利國家只能是短暫的泡影,歐洲過去的改良主義實驗已經給了我們太多悲慘的例子。

我們正處於人類歷史以來最大規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邊緣,歐債與中國泡沫尚未完全破裂。隨著危機的擴散,失業潮與各種沖擊將接踵而來。不論是臺灣還是其他國家,現在以及不久之後的未來都是發展左翼運動的契機,左翼青年決不能丟兵棄甲投靠披著改良主義外皮的資產階級政黨。工人與青年們該積極組織起來建立真正獨立的群眾性工人政黨才能夠真正改變現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5#
发表于 2022-4-7 00:04:20 |只看该作者
臺灣:同婚合法兩周年 抗爭並未完結

臺灣同婚通過已超過800天,然而抗爭未並完結。今年五月,一對澳門、臺灣跨國同誌取得登記權,這是群眾鬥爭勝利的一小步。然而,內政部仍未撤回違憲的跨國同婚限製函釋,使法院裁決無法一體適用在其他跨國同婚者身上。9月11日伴侶盟公開邀請民進黨黨籍、內政部長徐國勇辯論跨國同婚,然而卻未見徐國勇現身!

日前,針對跨國同婚蔡英文總統口口聲聲說:「高度重視這個議題。」結果卻是這兩年來法務部推給內政部和移民署,又推給司法院,沒有一個政府單位重視跨國同性伴侶的結婚權,可見性別平權解放不能仰賴政府官僚與藍綠白政客,而是須建立群眾組織推動鬥爭!

另外,臺灣首例跨性別免手術更換性別,也在9月23日法院判決勝訴。這也是鬥爭一小步的勝利,但此案例同樣因內政部仍未撤回強迫人民需動手術才能更換性別的釋函,而無法一體適用在所有跨性別者身上!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ISA)支持徹底的跨國同婚、跨性別免手術更換身分證性別註記等LGBTQ鬥爭。現時,同婚伴侶若有一方的國家不允許同婚,在臺灣依法無法登記結婚,因此港臺伴侶與中臺伴侶都不能享有同婚權。在去年甚至出現了中國與臺灣一對女同誌伴侶為了可共同生活,安排中國女方與臺男假結婚,最終事情曝光而無法再度入境!我們認為跨國同婚不能排除任何國籍,否則就是種族和國族歧視。

恐同主義仍在教育、職場和宗教系統裏無處不在。臺灣同誌諮詢熱線協會公布臺灣首次同誌(LGBTQ)學生校園經驗調查。調查結果指出,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表示曾聽過老師、教職員發表恐同言論。僅有十分之一的學生表示,就讀學校有反霸淩、反騷擾的政策。調查結果也發現,跨性別學生更容易因為自己的性別、外表、性別認同及性別氣質表現而感到不安全,並因此避免使用學校廁所、遊泳池等性別二分的空間及設施。

社會主義者支持同誌全面的法律權利,但單單這樣並不足夠,學生和工人需要組織起來為保障同誌的物質條件而鬥爭,包括要求校園、企業和社區製定反恐同措施,包括落實性平權教育、設立學生會與工會監督的投訴機製、設立同誌友善的廁所、更衣室、庇護所、 免費的性別傾向心理認同諮詢 。

此外,臺灣LGBT鬥爭需團結聲援中國LGBTQ鬥爭。習近平因統治陷入危機,企圖鞏固一男一女核心家庭體製,以施加強力的社會控製。許多LGBTQ的公眾號與媒體被強迫關閉,並將LGBTQ抹黑為「西方價值」、「境外勢力」以煽動民族主義。中共官方宣揚陽剛文化、貶抑陰柔風格的男性及男藝人,加強對LGBTQ的歧視。LGBTQ在中國遭到全面的打壓,不僅沒有同婚的權利,甚至不少學校的官方教材中居然仍稱同性戀「是一種心理精神疾病」。同誌權利是民主權利之一,我們必須明白中國的LGBTQ運動是對抗專製鬥爭的戰線之一。

恐同和獨裁的猖狂是沒有地域限製的,唯有中國與臺灣群眾需要團結鬥爭,打倒整個父權資本主義體製,才能實現真正的性別平權解放。

臺灣:男女勞工團結捍衛女性夜間保護措施!

臺灣勞權和女權再次受到打壓!八月,大法官釋憲取消女性夜間保護措施,讓資方可以讓女工於晚上十點到隔天早上六點間工作,不需要工會與勞議會議同意。

法庭聲稱為男女平等,亦取消了女工上夜班資方須提供必要安全衛生設施、交通工具和女工宿舍,因為男性沒有這些設施!稍有常識都明白女性受到性侵害的機會比男性高得要多,因此需要這些保障。這種做法本末倒置,使夜班女工的人身安全威脅加大。釋憲取消女工夜間保護,只是為資方開辟道路,不但沒有落實性別平權,反而是對勞權和女權的攻擊。

資本家進一步壓榨工人的目的大家都知道。釋憲後一則高階醫管師投書出現在《自由時報》上,指出「限製工時,對於『願意加班的勞工』不合理」,企圖進一步消除各行業的工會權與以及工時規管。勞工的「加班的自由」只是老板奴役工人、剝奪其私人生活時間的自由!

女工是自願上夜班嗎?

女工從事夜間工作的主要原因復選調查,67.14%女工上夜班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可獲得更多津貼」,而因為「因應公司要求」的則有56.43%,證明大部分女工是因為生活困頓所苦、為了賺更多錢,而且被資方強迫排夜班,而非「自由的選擇」。

根據職安研究所報告,從事夜間工作產業中,有女工工作產業的高達64.29%。在這當中,女性從事夜班中實行輪班製的比例高達52.78%。而研究指出輪班製所造成對於身體的傷害,遠遠大於固定夜班製,通常要花三到四天才能恢復身體的生理時鐘與代謝。

調查同時指出有93.21%女工因夜間工作影響生理周期,威脅身心健康的則有69.64%。根據研究夜班輪班女工比白班女工不孕高80%。臺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一方面資產階級的新聞媒體,為了未來產能、勞力的需要大聲疾呼提高生育,蔡英文政府更提出所謂了微薄的育兒補貼政策(當然背後只是為了自己的選票),但卻同時取消女工夜間保護措施與工會權,這難道不是很矛盾且虛偽嗎?

法庭是資本家的工具 勞權鬥爭要靠工人

藍綠兩營都提出填補法例漏洞的對策。國際社會主義道路(ISA臺灣)支持勞工不分性別的夜間保護措施,但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取決於在職場建設屬於勞工自己的工會,以群眾鬥爭的方式抵抗打壓,而非仰賴曾經推動砍七天假、勞基法修惡的藍綠政客。藍綠兩黨都不介意為勞權作出小修補,但他們終究是財團利益的護航者,因而都害怕工人階級的獨立組織和鬥爭。

明年一月份就開始要給付輪班勞工津貼,且資方需給付加班費,不能再推搪說輪班「不算工作」、只屬「待命」。資產階級法權在此時釋憲取消女性夜間工作保護,為資產階級開了另一個削減勞力成本的手段,以性別平權之名行為資方減少成本開辟道路。可見法庭不是中立的,而是保護資本家利益的機關。而只有強大的工會組織和群眾鬥爭,才能避免勞權的改良成果被偷偷盜走。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ISA(臺灣)捍衛女性夜間的保護措施,捍衛工會同意權。我們支持在生活工資的前題下,落實真正的八小時工作製,且讓工人自由選擇上班時間。工人一定要組織起來,加入工會團結鬥爭,才能停止法庭和資本家的打壓,並且提高工資至可生活水平,才能免於被迫上班夜班的奴役。

臺灣:美麗華罷工勝利後 要抵抗資方報復

當勞工階級在疫情中受盡解雇和過勞等壓迫,美麗華高爾夫球場勞工也遭到解雇,但他們發動罷工持續105天,抵抗種種壓迫,並成功復職,迫使企業撤回絕大部分的訴訟。這場勝利應該傳入更多工人的耳朵,統治階級唯恐全體勞工親眼看到並且爭相仿效!

美麗華工會成員曾為了反對解雇在2018年罷工並贏得復職。罷工展現了勞工團結鬥爭可以多麽有力量,這是為何老板黃世傑不到五年就再度發動瓦解工會的攻勢,玩弄企業並購法,開除工會領袖並把剩下勞工拆分到四個公司,讓員工都剛好未達30人,因而無法合法組織企業工會。

5月11日罷工開始了!加入罷工並非毫無代價,他們遭到資方的濫訟和解雇、承受家庭的壓力,但美麗華勞工罷工就是犧牲自己短期的利益,換取整個企業以至全體勞動者的長期利益。

罷工因為疫情封城而受到了孤立。工運和社運團體不能大力動員聲援行動,而工會積極走到臺北車站宣講,力圖打破地理和輿論上的孤立。美麗華資方企圖利用群眾對疫癥的恐慌,責難罷工糾察線的群聚,並以此藉口拒絕出席勞資會議。更可恥的是,美麗華資方一手開除勞工,一手把這些勞工納入員工名單向政府申請紓困,企圖以不實資訊領取高達348萬的公帑。

因為資方嘴臉比平常兇惡百倍、穿著保全製服的打手在罷工糾察線恫嚇工人、勞動局官員想結束罷工只是為了把牲畜趕回待宰的羊圈,中央和地方執政的藍綠兩黨對這場罷工充耳不聞,遲遲不撤回濫訟的法院,使工人在短時間內明白到政府和法庭不過是資方的幫兇,只有自己的鬥爭才能對抗這一切打壓,鬥爭的經驗和意識迅速成長,最終獲得勝利!

罷工結束後,資方就立刻展開報復,繼續濫訟工會領袖、將工會會務假記為曠職。國際社會主義道路(臺灣)支持工會繼續組織和擴大,並積極對外宣講爭取大眾支持,準備再一次的反擊!民進黨政府過去打壓工會權利和提高組織門檻,現在則會縱容資方走法律漏洞、秋後算帳打擊工。經此一役,工運不應再信任藍綠白任一黨,而應該建設自己的工人政黨,對抗資本主義,讓工人徹底將世界改造為沒有壓迫的社會!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臺灣)主張:

資方停止秋後算帳及濫訟工人
譴責民進黨縱容資方打壓工人
取消工會組織門檻及單一企業工會限製
將企業公有化由工會民主參與和監督企業決策,包括紓困金派發與公司合並或拆分
不信任藍綠白三黨,建設工人群眾政黨

ISA Taiwan 於 11 月 28 日發起了聲援彭帥的抗議活動

 中國網球冠軍彭帥在11月2日因舉報中國前副總理張高麗性侵,隨後「被消失」,明顯是中共將她綁架,並使她噤聲。正值中國舉辦冬奧前夕,事件已經震驚全球,而中共拙劣粗暴的回應令危機進一步化大。彭帥勇敢站出來指控中共權貴性侵,其勇氣可嘉,國際社會主義道路在此表示團結聲援。

  中共為了製造彭帥人身處於自由和安全的假象,由官媒播放一段彭帥現身餐館的影片,但其刻意造作令人廣泛質疑造假。由始至終中共對性侵的指控只字不提,更封鎖網路上的相關消息,連關於網球的帖文都刪掉。

  而上周末國際奧委會在其主席與彭帥視訊通話的影片公布後,就發出聲明指她在北京的家中平安無事,明顯也是中共與國奧會的自編自導。國奧會為了壓製社會對彭帥案件的憤怒,全力配合中共所擬定的劇本演出。國奧會的高層向來都貪汙腐敗、性別歧視、與獨裁政府合作的機構,根本是體育界的寄生蟲,應當解散。

  中共向來包庇性侵嫌犯,由中央電視臺前主持人朱軍的性侵案到阿裏巴巴經理強奸女員工案,都阻止公平的調查和審訊,早已使群眾的憤怒積累起來。面對女權運動的興起,獨裁政權只會加強鎮壓,迫害女權分子及打壓女權組織,更剝奪離婚權、限製墮胎權、延後女工拿退休金的年齡,企圖以父權主義鞏固獨裁政權。但這一切只會適其反,引起更大民怨。

  近年全球女權運動興起,改變了群眾意識和公眾輿論,造成自下而上的巨大壓力,使國際網球協會(WTA)都表態不信任中共的謊言,更表示準備撤出中國市場。我們在此呼籲臺灣的民眾、女權分子和運動員都共同支持彭帥。

  然而,我們並不信任美國拜登政府。他們虛偽地表示關註事件,但「五眼聯盟」成員國考慮采取的所謂「外交抵製」冬奧,即繼續派運動員出席、只是官員缺席,根本如同無所作為。美國帝國主義只是為了爭奪地緣政治的利益而利用「人權」事件攻擊中國,但卻不能舍棄冬奧帶來的龐大商業利益。我們要靠群眾自下而上的抗爭壓力,才能有力挑戰中共獨裁,而不能依靠西方政府的介入。

  11月25日為國際反性暴力日,我們國際社會主義道路(ISA)在全球發起女權行動。我們聲援彭帥,要求停止迫害彭帥,舉報性侵無罪,中共性侵、綁架有罪。反對中共網路審查!我們要求獨立調查張高麗性侵案,而因為中國法院徹底受中共操控,只有打倒獨裁政權,才可能有公正獨立調查事件。我們要求解散國際奧委會,由運動員和群眾民主控製體壇盛事。

二零二二年

臺灣:解決住房危機 需要群眾鬥爭

「這四年來你過的好嗎?你買的起房子嗎?」九年前蔡英文臉書貼的宣傳圖文被翻出來引起網上眾怒。

蔡英文在2016年選前承諾實現居住正義,但執政六年來房價不僅沒有下降,反而2021年成為房價創新高的一年。臺北住房所得比為16,意味著平均每人要不吃不喝工作16年才能買到中位價的住房,這數字已是世界排名第十高的城市。然而這卻只是表面的數字,臺北市擁有三房的房價平均2500萬元(新臺幣,下同),臺北服務業與工廠工人薪資中位數4.2萬元,實際上對一個基層工人來說,要不吃不喝五十年才能買得起家庭式住房。如果選擇不買房而租屋,臺北市電梯大樓租房平均4萬3000元,就算是雙薪家庭租屋也超過了總收入的一半。

民進黨拒絕囤房稅

2016年蔡英文提出「八年二十萬社會住宅」政策,實際上只完工0.1%,且還是2017年時世大運選手村改建而成。蔡政府主要推動過向房東妥協的軟弱政策,例如讓房東減稅為誘因,讓其租屋成為社會住宅。但即使包含這項政策帶來的數目,16年承諾的政策仍留下12萬間社會住宅的缺額。

房屋囤積在少數人手上,且這些少數人手上的空屋越來越多。根據統計,擁有10戶以上房屋者手上的空屋有18%。2015年到2021年,非自住房屋從54.6萬戶成長至69.7萬戶。蔡英文為了回應住房問題的壓力,元旦演說中提及會重視居住正義,但隨即兩天後財政部就宣布不修改囤房稅,揭露了民進黨親財團本質。

蔡政府知道高房價壓製住經濟發展,使民眾生活負擔嚴重,以致消費力低下,並且使生育率處於危機水平。然而她作為資本主義體製的代表,並不能、也不願意傷害資本家的利益。而時代力量在立院提出,要求提高房屋稅最高限製從3.6%稅率升高到10%,並根據持有者的房屋數目而調整累進稅(囤房稅)。但它並不是一個主張工人鬥爭的政黨,沒有群眾鬥爭,在議會內提出相對進步的方案註定會被否決。

臺灣經濟和房地產已經形成了緊密關係,統治階級害怕倘若推動有力的打房政策,會導致經濟陷入更嚴重的低迷。根據惠譽國際信評的統計,臺灣自用住宅的貸款,占GDP比重已達85%,可見住房負擔極為嚴重。

政府大量賣地,而後建商高價標下成為房價上漲的原因之一。由於地方政府依靠賣地作為收入,在18年後為了增加財政收入而增加賣地,建商再透過高價標下土地,進一步讓周圍住宅與土地價格、租金上漲。而蔡政府因為避免地方政府陷入財政短缺,也必需要縱容這種行為。光是臺南市在18-21年就賣出了300億的12萬坪的土地(1坪約等於3.3平方米),賣地的金額比起14-17年成長了23倍。

工人階級不應相信藍綠財團專製能解決住房問題。在2020年立委選舉中藍綠立委有一半的政治獻金來自於建商財團,遠東集團(旗下擁有遠揚營造、亞東水泥)在2016年就資助了藍綠兩黨政治獻金共5800萬,而知名的地產業者興富發就資助了藍綠兩黨1160萬元,註定他們是為財團建商服務,而非基層工人的住房需求。

組織群眾抗爭實現一個免費公共住宅政策

正如我們美國西雅圖Kshama Sawant推動與組織租客運動,歷史性阻止租金上漲一樣,並迫使市政府大量增建公共住房。這證明要靠群眾鬥爭的力量才迫使議會改變政策。

社會主義者支持囤房累進稅這種改良政策,同時也要知道其局限性,因為資本家往往有辦法避稅。目前所囤積的空屋,早就能滿足全臺工人的住房需求。全臺租屋需求共300萬人口(包含學生與工人),全國空屋高達166萬間。一間空屋能住兩個人,已足夠立即滿足300萬住屋需求。一個社會主義的政府會將所有空屋公共化,分配予所有租戶。

當然這政策會引來銀行和建商拼命反對。在資本主義下金融銀行與建商把持著經濟命脈,且給予藍綠兩黨龐大的政治獻金,藍綠財團專製並不會挑戰財團與資本主義社會。因此我們需要透過群眾抗爭奪走資本權貴的權力,把全國的金融銀行與建商、住房公有化並交由工人階級民主管理,取消所有基層工人的房屋貸款,讓每一個人都能夠住得起房,讓房屋不論為資本炒作工具。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4#
发表于 2022-4-7 00:03:12 |只看该作者
「戰略模糊」

中美資本主義都想控製臺灣這粒棋子。更準確地說,他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阻撓對方奪取控製權。正因如此,地緣戰略的僵持不下至今仍是雙方都可接受的。這就是美國仍然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作為外交政策的原因。根據這個政策,美國並不承認臺灣是獨立國家。這是前美國總統尼克松和中國領導人毛澤東50年前達成的外交協議,堅持「一個中國」是美帝國主義在當時的冷戰中將中國拉到美國一方以對抗蘇聯而願意付出的代價。因著全球關系變化,臺灣於1971年被毫不客氣地踢出聯合國。

美國對臺的「戰略模糊」政策也由此產生。美國承諾「保護」臺灣(向臺灣出售軍備),但卻沒有表明在中國武力犯臺時會出兵保護臺島。但今天的情況已大不相同。特別是自拜登上臺以來,雙方都大幅加劇了臺灣的緊張局勢。與特朗普反覆無常的政策相比,拜登正在推行一種更連貫、有計劃且(至少到目前為止)有精細的外交戰略來「擠壓」中國,比如組建國際聯盟與「美國已重回談判桌」的言論。習近平政權則強化其民族主義的戰狼外交政策和國內鎮壓作為回應。

美國擔心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最終會讓中國能夠武力奪取臺灣。中國海軍的規模現在已經比美國大(中國有360艘艦船,美國僅有297艘)。中國擁有在離本土更近的地方作戰的優勢。美國軍事和外交政策界正在就是否應該放棄過去的「戰略模糊」,轉而主張美國明確保證會軍事介入臺灣的爭論。反對意見警告說,這反而可能會觸法習近平入侵臺灣。

拜登和其重新集結的盟友並沒有完全拋棄「戰略模糊」,而是改換措辭,在姿態上出現微妙變化,以此警告習近平。6月在英國舉行的G7峰會上,以及在此兩個月前日本首相菅義偉會見拜登時,官方公報都提到了「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西方領導人過去從未在他們的論壇上提及臺灣。北京將其視之為挑釁,這也是他們的用意。最近,日本副首相警告說,中國入侵臺灣的話將會「威脅日本的存亡」,這顯然意味著日本會參戰保衛臺灣。近幾個月來,包括國防部長達頓(Peter Dutton)在內的澳大利亞政客也作出類似警告。

7月,拜登的印太政策協調員坎貝爾(Kurt Campbell)發表廣受報導的講話,並重申美國「我們不支持臺獨」的立場。這當然不是什麽新鮮事,這是自尼克松與毛澤東達成外交協議以來美國一貫的政策。但坎貝爾演講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警告中國對臺動武都將是「災難性的」。坎貝爾表示,國際社會「明顯感覺到」中國利用香港事件在試水溫,以此評估國際未來可能對臺灣的反應。

坎貝爾的講話暗中承認美國無力阻止中國對香港的政治打壓,但警告中共不要指望對臺灣能夠采取類似的做法。一場激烈的競爭正在展開,雙方都采取更極端的行為來威懾對方。但由於雙方都不能丟面子,這只會助長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習近平會發動進攻嗎?

那麽中共武力攻臺的危險有多大呢?盡管言辭明顯強硬(中共官方提到「統一」時已經不再加上「和平」),但習近平除非對於打贏戰爭完全有信心,否則不會冒險發動戰爭。由於臺灣的海岸線多巖石峭壁、天氣情況不可預測,從軍事和地理角度看,需要投入大量部隊才能入侵臺灣。除了革命,對於任何政權(特別是獨裁政權)而言危險最大的,正是戰爭以及戰敗帶來的影響,就像1904-1905年的俄國、1982年的阿根廷和許多其他案例所顯現的那樣。在戰爭中被擊敗、被迫中止侵略、傷亡慘重——這些都可能引發政權危機,可能是習近平倒臺,甚至是整個中共政權倒臺。

另一個重要問題是,中共將如何統治臺灣?鑒於絕大多數臺灣群眾反對統一與中共統治,中共若要統治臺灣,將需要大規模的軍事占領與警察國家。即使這成功了,這也會給北京帶來帝國過度擴張的危險。在臺灣遭遇失敗以及群眾抵抗,會把情勢的不穩定和社會動蕩帶回中國。多年來向臺灣提出的「一國兩製」設想是有一定邏輯的,並將香港被視為可能的模範。北京設想能夠通過親中共的國民黨或類似的「買辦」政府來統治臺灣,這與香港1997年主權移交後的早年沒什麽兩樣。但是,被習近平對香港的血腥鎮壓破壞後,這個選項如今已變得不大可能。臺灣群眾對「一國兩製」反感,連國民黨都跳出來反對。

革命危機

就這樣,習近平對香港的強硬路線讓中共政權在製定對臺政策上陷入困境。中共當然不能放棄「統一」目標,但現在從現實看,這只能通過戰爭來實現。為了動員應對新冷戰,美國軍方多次發出警告稱北京可能會在6年內發動對臺入侵,或如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上將在今年早些時候表示:「比大部分人所想的還要更接近」。

在現階段,這些預測似乎有誇張成分。但是,如果當前的權力天平決定性地倒向其中一方,其他情況則可能發生。比如,當中國發生嚴重危機、革命危機時,習近平或他的繼任者為了將群眾視線從政治危機移開,可能會驚慌失措下發動軍事進攻。另一方面,如果美國未來發生嚴重的政治危機或經濟崩潰,可能會迫使美國從印太地區撤出軍事力量,繼而造成權力真空,以今天的力量格局來看,只有中國才有能力填補這個真空。在這種情況下,臺灣及其脆弱和不穩定的資產階級民主可能面臨193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命運——作為帝國主義協議的一部分,被「賣」給中國。

這些不同的展望臺灣的命運不會主要由其內部發展決定。越來越渴望獨立的工人運動和青年需要明白,他們當務之急必須把他們鬥爭與中國、美國和全球工人與青年聯系起來。部分左翼和許多秉持激進民族主義立場的人卻未能明白這種聯系,並傾向於將世界關系、中國、中美新冷戰視為與臺灣政治無關、純粹有趣的外部發展。但盡管大多數臺灣人有明確的獨立願望,在資本主義框架下,臺灣不太可能實現獨立。

坎貝爾剛提醒了大家,不是一個、而是兩個帝國主義超級大國在反對臺獨。資本主義下的臺灣,註定是帝國主義冷戰的囚徒:沒有國家地位、高度軍事化並處於隨時爆發「熱」戰的陰影之下。社會主義者為建立工人運動而奮鬥,為了以社會主義綱領來奪取權力,並廢除臺灣資本主義,完全捍衛臺灣人民自決權,並且作為亞洲和全球反對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更廣泛鬥爭的一部分。

臺灣:全國三級警戒下的血汗外送員!

臺灣爆發新冠肺炎社區感染,全國升級到第三級警戒,人們被迫在家工作,因而外送需求增加。但外送員的待遇更加血汗過勞。

有許多外送員在疫情期間因害怕感染不願上樓而被評點負評,甚至外送公司說「若不願上樓,客人有權取消訂單」。在疫情爆發後,外送員要自己承擔護目鏡、酒精等必要防疫設備。

外送平臺商本來就理所當然應為外送員提供安全合理的工作條件,這些增加成本本來理應由疫情底下賺取超額利潤的外送平臺商來承擔。但實情卻是外送平臺商趁火打劫大肆圖利。

防疫成本增加

疫情底下外送員增加更多的跑單、更加血汗剝削,因防疫措施的不足,讓外送員對於平臺更加憤怒。曾有報導指一名外送員送餐給一名居家隔離對象,對方沒有準備無接觸平臺讓外送員放餐,因而只能冒險把餐點送入家中。外送平臺熊貓在疫情期間遲遲不取消現金付款,無視防疫破口與外送員健康安全。

日前熊貓外送平臺宣布,疫情較嚴重的地區在用餐期間每單加碼10元,但同時卻取消對於下雨天雨量加碼,因此這措施並不被外送員買單,以至於出現外送員不足無法送餐的情況。因為在疫情嚴峻底下,10元的「加碼」根本彌補不了外送員工作增加的風險——硬幣紙幣的交換、送餐至防疫旅館、面對不戴口罩的客人等等,對於外送員來說都是危及生命的感染風險。更別說所謂「雨量加碼」的獎金甚至還時常領不到!

因大量外送需求增加,小吃店與餐廳製造食物的速度跟不上,導致大量外送員聚集餐廳外,這不免增加群聚感染風險。在疫情底下,外送員送餐意願下降、人力不足,因而導致外送平臺系統自動「夾單」(同一店家取2單以上)或「疊單」(不同店家取2單以上),而導致拖延送餐三十、四十分鐘,消費者在這樣的情況底下有權取消訂單,這變相把成本轉嫁給外送員,犧牲了外送員等餐時間。但另一方面,外送員染疫風險的增加同樣都會間接危及到消費者的安全。在這些情況下,都可見拒絕承擔防疫責任的資本家老板是如何傷害員工與消費者。

訪問吳姓外送員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訪問了新北吳姓外送員,他是家樂福的兼職工人,但時薪不足以支撐生活開銷,導致他還需要出來跑外送才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在外送平臺中他一個月工時113小時、跑了235個訂單,一個月共賺了16988元,平均起來一小時才賺127元,遠遠低於法定工資每小時158元。

外送工人工作毫無任何保障,資本家在疫情艱難的情況下只把責任通通推給員工,任由其自生自滅。吳姓外送員說:「外送員自己所負擔的成本中,機車的成本最貴,我買了二手機車所以常常送去送修,買車到現在共花了5000元送修,加上搬家以及最近出車禍就賺不了什麽錢。」「有的同事,可以一天跑50個訂單,但要花16個小時去跑,這等同於只剩下8小時可以休息睡覺。我最多紀錄一天跑12個小時,接了24個訂單,賺1800元,但這是非常辛苦的,連吃飯都沒有時間!而且最怕出車禍和機車壞掉,尤其是撞到別人的機車,那就需要賠別人錢!」

組織工會抗爭!

世界各地所謂外送經濟興起,但外送員同時卻是最欠缺保障的一群。英國早在2018年外送員發動過罷工抗爭,隨後更蔓延至歐洲多國,工人之間團結串聯。即使在專製的中共管治與打壓下,外送員依然組織起「外送江湖騎士聯盟」,揭露外送平臺侵害欺壓外送員的黑幕,並奮起與之抗爭。中國官方急急將之鎮壓,亦正顯示出工人組織起來後力量之強大。國際社會主義道路支持全國外送員產業工會的成立,外送員的血汗過勞不滿並沒有因疫情而下降。外送員在疫情底下增加了許多送餐服務工作,為了社會的持續運作做了重大的貢獻,然而追逐利潤的資本主義社會卻沒有給予足夠防疫設備與津貼,反而給予他們歧視與汙名。因此外送員產業工人與全國產業工人需要共同組織抗爭,爭取提高收入和要求資方提供安全的工作條件和風險保障。新成立的全國外送員產業工會是一個好開始,工人階級需要獨立於藍綠白之外的獨立工會力量,以街頭宣傳以至組織產業行動為重心,才能團結工人對抗資本剝削。

臺灣:疫情加劇醫療暴力!支持工會組織抗爭!

在雙和醫院,發生新冠肺炎病人砍傷護理師事件,第一時間雙和醫院對外聲稱只是被「劃傷」,企圖淡化這起暴力事件,實際上受傷的三名護理師中,一名韌帶與神經被砍斷、一名氣胸、一名腹部遭砍傷——這樣的工殤將造成日後工作的困難,也將花費非常長久的時間才能康復。然而在疫情下,病人對護理師的暴力攻擊,並非單一個案,亞東醫院、臺大醫院、北市聯醫皆發生確診病人對護理師的暴力攻擊事件。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反對醫療暴力,醫療暴力的發生有其根源——臺灣醫療暴力從2016年133件上升到2019年322件,然而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數字。

從二月到五月,護理師離職人數高達795人,盡管蔡政府「下令」補足醫療人力,但防疫護理師是需要接受一定時間訓練才能自主工作成為可用人力,並不是一朝「下令」就能像魔術般補足人力,這是需要真正超前部屬訓練防疫護理師才能有效準備,但疫情揭穿了蔡英文政府的唯一部署就是維護財團的利益。

新北市防疫護理師的公告薪資是一天7500元,護理師報到後卻被告知是病房一天5000元、社區篩檢一天2500薪資,政府一方面呼籲「國家需要你」,但又在防疫薪資上欺騙護理師。面對疫情的高風險、穿著悶熱的「兔寶寶裝」、醫療暴力的危險下掀起的離職潮,又有多少人願意投入防疫工作呢?

防疫護理師僅僅接受了一個禮拜的訓練就被推上防疫戰場,部分一般病房的護理師甚至還未受到防疫訓練就成為了專責病房的護理師!加上病人承受新冠肺炎的癥狀、在封閉的病房中獨自面對未知的恐懼、無助,才造就病人暴力攻擊現象特別突出。

在這次的疫情中,根據一位基層護理師的描述:「主管在一天內要求護理師回覆是否留下來照顧新冠肺炎的病人,主管負責開張專責病房,卻把它交給留下來的護理師自己想辦法,然後丟一些別的單位的資料,要護理師們憑空想像照做,把一般病房改造成專責病房。」

每當醫療暴力發生,衛福部與院方都說「積極給予關懷及心理治療」,然而卻缺乏實質作為。基進黨作為民進黨政府的打手,要大家看陳時中為醫護人員哽咽的影片並為此舉辦征文比賽,但跟著蔡政府感謝醫療人員的「無私奉獻」,並不會讓護理產業工人有任何實質幫助或欣慰。

在三十年前,臺灣醫療尚未完全大規模私營化、市場化,醫療暴力並非廣泛的社會問題。但當醫院開始利用更少的護理人力,一人當三個人用,並為了賺取更多利潤把原本分門別類的專科病房改造成大雜燴的混科病房,這讓護理師需要去學習龐大、不同科別照顧技術與知識,加上護理師常跨科別病房支援、畸形班表導致作息不穩等狀況,在疲倦過度的狀態下又無法有足夠的精力去落實全面照顧病人,才造成近年來醫病暴力增多的現象。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支持各護理工會反對醫療暴力,同時我們明白到這是撙節政策和市場化造成的悲劇,罪魁禍手在於政府和資本家。但病人沒有得到充足而公平的資源分配時,製造了醫病之間的緊張關系。製度不改變的話,悲劇只會繼續發生。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告訴我們,醫療部門的工人階級能爭取社會廣泛的同情與支持,抗爭的角色將逐漸擴大。尤其在很多去工業化的國家中,醫院已經成為了有最大規模團結力量的工作場所之一。由香港、緬甸、法國、愛爾蘭以至南非等,多國的醫護人員在疫癥期間都發動罷工,對臺灣醫護來說是很好的示範。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支持醫護人員組織工會,團結鬥爭,要求全面補足有防疫訓練的護理人力,在不扣減薪水的前題下實施八小時工作製。醫護人員應大幅增加防疫津貼,由向財團增加的富人稅來埋單,並在工會的監督下發放給前線醫護,避免津貼被資方拿走或拖延發放。醫院要確保充足的防疫裝備和隔離房。護理產業工人鬥爭須要求將所有私營醫院、藥劑企業以至全部大企業公有化,交由工人民主營運,並要求大幅增加公共醫療資源。護理工人是鬥爭的前線,要團結全國其他產業工人共同抗爭,才能擊倒真正的病毒——資本主義製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3#
发表于 2022-4-7 00:01:38 |只看该作者
原本第三級警戒下學校停課為的是要避免群聚感染,但對於工人階級的家長來說,去放無薪的防疫照顧假在家照顧小孩就等同於餓死,而放任小孩獨自在家沒有照顧卻很危險。因此還發生醫護帶小孩去上班的狀況,這不免增加群聚感染的機會,蘇貞昌此時又反過來宣布:「家長無暇照顧子女仍可送至學校」,這就完全違反了學校停課的政策原意,同時亦意味著雙職父母的學童面臨更高的感染風險。

勞動部宣布物流產業「可適用『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加班、免除七天休息一天的規定,每日工時亦可超過12個小時,每月加班工時可突破46小時上限。」這簡直是病急亂投醫,現在社會急需的是疏散集中勞動的工人,以防工作場所疫情大爆發。但現在卻趁火打劫強化了物流工人的血汗剝削。

臺灣貨運倉儲產業工會發出聲明指出:「松綁工時上限來達到提升產能運能的方式,稍有不慎便會讓資方大開後門,打著防疫大旗恣意剝削勞工。」並指出:「物流業勞工大量增加密切接觸風險,高壓過勞的工作環境恐使從業者免疫力下降,一但發生群聚感染,更將嚴重影響民生物資的配送任務」

此外,跨國藥劑企業為了牟利而生產疫苗,並利用專利限製技術的分享,致使疫苗全球分配造成重大障礙。臺灣之所以無法采購足夠的AZ疫苗,正是因為新加坡、以色列以翻倍的價格和世界藥商購買AZ疫苗,唯利是圖的藥廠見錢開眼,只管向最高價買家出貨,無視各國實際疫情所需。富國囤積疫苗,大量疫苗因過期而遭廢棄,但小國、窮國則不夠疫苗使用,可見世界資本主義下的不平等。

征召的醫護

因北市防疫醫護人員嚴重不足,北市長柯文哲征召退休、離職醫護加入防疫工作。僅僅在一日之內就有1200名醫護報名,這些醫護願意為了廣大的基層人民與社會運作站上防疫戰場的英勇精神值得贊許,可見真正犧牲安危抗疫的是前線工人,而非口頭吹捧的資產階級政客。

然而,政府虛偽地向醫護人員說「國家需要你」,但其實是要基層醫護為醫療商品化和資源短缺作出犧牲。但需要警告的是北市府的「征召」僅僅是面對平日並不充足、卻也不願花錢訓練的防疫醫護人力的應急作法,他們之所以選擇退休與離職醫護,只是因為可以更少壓力的進行解雇與調度。早在去年二月,招募了284位「護理誌工」。近八成誌工是在職人員,在200多個日子裏,「無償」﹑「無價」地自主排班。

全國護理人力缺口從18年15000人增加到今年19000人,資產階級政府從未正視醫護血汗過勞等訴求。征召的醫護只有一個禮拜的防疫訓練,根本不夠充足。倘若疫情加劇醫療過載的情況之下,會有更多確診案例送往「加強版防疫旅館」,將會難以應付。新北市一位醫學中心護理師說:「疫情後要離職,過去反映醫院人力問題,卻沒有改善。」她直言,這次政府要求許多醫院增加負壓病房,但增加後,醫院根本沒有多余人力!

不信任政府防疫 工人需要自救

但遲來的疫情殺個蔡政府措手不及,揭穿了它根本沒有真正抗疫部署。蔡政府利用「國民團結」以及經濟數字的表面復蘇,過去一年享受了相當的民意支持,今次造成的經濟後果將會比去年深遠得多,甚至可能成為她的統治陷入危機的轉捩點。過去一年因為疫癥使群眾鬥爭被壓製下來,但從美麗華工會和臺鐵工會反對公司化,以至關於美豬、藻礁和核四的公投,都可見到對蔡政府的憤怒正在增加。雖然疫癥升溫短期內會壓製街上的抗爭,但抗爭的情緒仍在積累下去。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主張,基層群眾不應信任蔡政府的防疫工作。工人階級要自救,就要加入工會或組織防疫委員會,團結鬥爭反對企業裁員及強迫放無薪假,並要求充足的防疫措施。我們主張透過課征財團資本利得稅,給予勞工足夠的防疫津貼、不扣減薪水的防疫照顧假。在疫癥期間應該豁免基層租戶與小商店的租金,廢除學貸與房貸。

然而資本家與財團並不會接受這樣的方案來進行最有效防疫措施與紓困,因為他們只想把疫情所增加的成本轉嫁給勞工,因此工人階級需要把各產業和銀行全面民主公有化,並實行民主計劃經濟。國際社會主義道路認為,資本主義世界無力對抗這場大瘟疫,一如它們無力解決全球暖化氣候危機等問題。唯有全球社會主義民主才可以克服國與國之間的矛盾,共同協作解決危機。

臺灣:不要假能源轉型 要反資的能源革命

藻礁公投在疫癥下延至12月舉行。這場運動挑戰親資能源政策、爭取到廣泛支持,成為了刺穿蔡政府民意泡沫的第一支針。在群眾反對聲音的壓力下,政府提出號稱避開藻礁的外推假讓步方案,但還是不得民心。藻礁公投仍有41.1%支持度,可見蔡政府的政策已受到巨大挑戰。

外推是政府假讓步

藻礁公投運動聯盟認為這是假讓步,堅持遷址。政府寧願加碼到1300億蓋外推三接,卻不願拿來推動可再生能源,本來可以更有效保護環境 ,但只為維護石化燃料利潤、以及讓財團逐利的「備轉容量」儲備發電。「燃氣過渡到綠能」完全是政府用來拖緩綠能放任空汙的謊言。天然氣還是化石燃料,雖然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煤少,但開采時有甲烷逸散的問題,而輸送過程勢必外泄可觀的甲烷,且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90倍。我們社會主義者反對一切石化燃料,而應該全面采用綠色能源。

蔡政府及財團刻意將三接與廢核對立起來,仿佛讓民眾只能選擇破壞藻礁才能防止核電復辟。其中聯貸給三接營造商的兆豐等銀行聲稱自己支持「非核家園」,這種形象宣傳技倆背後目的只是牟利。

不要假能源轉型,要能源革命

民進黨2030年綠能目標只是要達兩成,但全球可再生能源占比已逾27.3%,可見臺灣的目標遠遠落後。而今民進黨政府為了鞏固支持,跟隨歐盟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2050凈零碳排」(屆時全球將有3.5億人死於氣候異常)。西方所謂「凈零排碳」並不代表著停用石化燃料、全面用再生能源,而是寄望屆時有足夠的科技消除大氣的碳化物,或者讓企業購買「綠色」排碳額。例如,臺積電宣布2050使用綠能和凈零碳排,並在屏東設置太陽能板的同時,卻要摧毀1200公頃的森林。

上述事實已證明「能源轉型」只是麻痺群眾的輿論宣傳。要我們只要靜待政府的部署就會循序漸進解決迫在眉睫的氣候危機。但事實是,若不徹底消滅資本主義製度,由工人階級公共民主計劃經濟,正如2018年聯合國的氣候報告所指,現時的氣候暖化會在八年半內將迎來不可逆的氣候災難。我們真正需要的是「能源革命」。

批判右翼政黨及NGO

向來為臺積電等財團和民進黨護航的臺灣基進,卻說藻礁抗爭者只會在家吹冷氣。基進黨完全是民進黨政府的打手,而且其綱領是親資本主義的,它帶著比執政黨「更臺獨」、「更開明」的假面具,實際上更加依附著財團,是幫助「吃電怪獸」的企業轉移註意力。絕大部分的耗電和排碳源頭來自大企業。臺灣僅10間企業就製造全臺逾四成的溫室氣體,其中包括中油、臺泥、臺積電等。2015年臺灣0.1%有錢人的碳排量是50%基層民眾的314倍。

政府的方案招降了部分專家和環團NGO,例如地球公民基金會、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等,使公投運動陷入分裂。NGO並沒有改變社會製度的替代方案、遑論反對資本主義的綱領,他們將問題去政治化,只能在多個現行體製內的爛方案之中選一個,期望在社會各階級的利益之間找一個「平衡點」。但在資本巨獸與受壓迫的群眾之間找平衡點,就是自然成為壓迫者的幫兇。

什麽是能源革命?

從我們ISA分裂出去的「國際社會主義前進ISF」采取了機會主義、改良主義的NGO立場。他們將解決氣候危機與推翻資本主義割裂開來。在其刊物《盜火者》創刊號的一文《能源轉型如何走得更盡善盡美(!!)》裏,指「政府需要拿出決心」加大投資綠能。他們認為,只要苦口婆心地勸喻民進黨政府,使他們加大改革力度,而不需要從資本家手中奪回整個經濟,也可以「民主管理」能源轉型。真正革命社會主義者的任務不是要階級敵人下決心做好事,而是向群眾揭露資產階級根本無心、無能解決危機,從而動員群眾鬥爭徹底改變製度。

真正的能源革命將會直接打擊資本家的利益,也會挑戰藍綠白政黨的利益,因為群眾鬥爭、向財團課重稅,這些必然受到資本家的抵製甚至撤資。因此能源革命運動必須將電力、運輸、金融和所有關鍵產業民主公有化,意味著剝奪資本家的私有財產,才能交由工人階級與受壓迫族群共同民主控製。否則權力一天在資本家手中,普通民眾沒可能有效監督。在民主公有製下才可以全面改用綠色能源、廢除所有石化燃料,並以民主計劃來改組經濟。只有國際的社會主義共同合作,才能解決跨國的氣候危機。

臺灣:疫情下飽受煎熬的勞工階級

臺灣疫情至5月15日開始快速惡化。在資本主義製度下本已受盡剝削和壓迫的工人階級,在疫情下處境更加嚴峻,群眾的不滿將無法被「同島一命團結抗疫」的官方宣傳簡單地麻醉,只會給未來的工人鬥爭的爆發埋下更多炸藥。

如果疫情爆發之初,民進黨政府不猶豫於影響財團利潤而遲遲不升級警戒,像今天這樣讓三級警戒連續超過五周的慘況本可避免。結果現實卻是將人民折磨得疲憊不堪,勞工階級尤其承擔最大代價。

民眾躲在家裏網上購物,使貨物寄送爆量,物流業勞工應接不暇的同時,更首當其沖被政府和資方強迫放寬加班時數。現在政府還進一步把製造業、批發業、綜合商品零售業、倉儲業等4業別適用勞基法例外彈性,縮短輪班間隔為8小時,放寬加班時數,直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疫情警戒第3級解除。

民進黨政府在疫情爆發前盲目樂觀、得過且過造成如今的惡果,所謂「超前部署」根本子虛烏有。現時產業資本家與政府不是亡羊補牢,反而是聯手利用疫情讓工人面臨過勞還增加傳染的風險,讓公司利用倍增的需求趁機撈錢。

早前,中和工業區員工確診,老板卻下令全公司照常上班,苗栗3電子廠群聚案依然強製臺灣員工上班,私下威脅若請假就對工人不利。即使經過篩檢員工仍擔憂自己是偽陰性,但害怕工作不保只能硬著頭皮上班。

工地工人在炎熱的天氣工作,在搬運重物曬太陽的煎熬下戴口罩很容易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缺氧,脫下口罩卻擔心被檢舉。營造業資本家為了省錢,工地缺乏基礎的定期消毒、衛生設施和獨立休息空間。工人們只好在室外吃飯時摘下口罩,結果遭檢舉罰款仍要由工人自己承擔。政府明知體力勞動的勞工不可能居家辦公,而密集勞動的場所更只會令他們暴露在更高染疫風險中,卻不勒令營造業停工,並給予工人有薪防疫假。

旅遊業、餐飲業受到疫情打擊只能關店,政府只給失業勞工極少紓困,很多打工人甚至根本領不到。其他的行業員工也面臨裁員和無薪假,這顯示受到新冠肺炎打擊最深的是工人。失業或放無薪假的工人現正面臨迫在眉睫的困境,他們失去收入,沒有錢付房租。房東可以緩繳房屋貸款,但租戶卻不能緩繳租金。面對疫情加劇的住房危機,房東和相關圖利者卻一方面挖地三尺將租戶迫至山窮水盡,另一手卻依然厚顏地拿去大筆政策補助。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臺灣)認為應強製房東在疫情期間不得驅逐所有房客,並且免卻基層租戶和小商店的租金,違列者的房產應該立即被收歸公有,受工人階級居民民主管理。同時在疫情後基層租屋族也要組織起來,對抗節節上漲的租金,要求實施更有力的租金管製,就像美國社會主義替代 (ISA美國)在我們西雅圖的市議員Kshama Sawant的領導下要求實施管製,並在任內成功課征亞馬遜的財團稅,增加建設公共住房,以解基層工人之困。

疫癥因病毒不斷變種變得更加難以消滅,工人階級必須要現在組織抗爭。資本主義和工人的健康是對立的,在疫情爆發前政府吹噓今年經濟向好,還編列8400億紓困預算,為企業慷慨解囊,但對工人卻吝嗇分毛。紓困貸款政府補貼利息,意味著政府把現在理應用於防疫與公共救濟的公帑送給銀行和企業,方工人對紓困政策和資源用處沒有控製權。

工人急迫需要這筆生活費補償疫情損失,申請緊急救濟卻被重重設限。工人階級需要組織起來,抵抗一切的裁員、無薪假和強迫加班,要求在不扣減薪水的前題下選擇留家工作或者停工,並要求雇主提供充足的防疫設備,由工人民主製訂防疫下的工作守則。

我們必須把那些被資本權貴私藏的社會財富收歸公有,並且民主管理,包括醫療系統、藥劑企業、防疫用品以至食品生產等,才能克服為財團利益而犧牲大眾的市場製度。消滅了財團利益的影響,代表勞苦大眾利益的政府製訂的防疫政策(包括警戒升級與產業的開關),才能由衛生專業人員和勞動人民來民主決定,不再為利潤服務,並有效防止病毒傳播。抗疫需要組織勞動力和實行計劃生產,才可以迅速改變經濟生產的模式,以應付疫癥下的社會需要。

臺海會爆發戰爭嗎?

4 月,《經濟學人》雜誌稱臺灣為「地球最危險的地方」。這個封面頭條引發熱烈討論。臺灣怎麽可能被拿來與朝鮮、阿富汗或加沙相提並論?但近年來,特別是拜登政府上臺後的幾個月裏,將印太問題和與中國的戰略競爭放在首要位置,而臺海緊張局勢已經升溫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21世紀中美帝國主義之間劃時代的沖突中,臺灣問題在經濟、政治和地緣戰略上都是個關鍵。對這個名不符實、絲毫沒有共產主義的中共黨國來說,臺灣是可以用來煽動民族主義,在沒有將其拿下之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將無法實現。但中共對臺政策不能僅憑這種象征意義來解釋。

中國的紅線

中共政權不能容許臺灣在新冷戰沖突中正式「分裂」到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因此,臺灣正式宣布獨立、美國等大國推動臺獨、美軍駐在臺灣,都是其「紅線」。一旦越過這些紅線,將是中共政權的歷史性挫敗、甚至可能導致其下臺。這就是北京不僅要采用戰狼措辭,而且還增加了在臺灣周邊空域、海域的軍演次數的原因。(2020年解放軍空軍進入臺灣領空達到史上最高的380次,今年則更多)與臺灣沖突密切相關的南海爭議海域,中美兩方行動正在同時升級。北京的行動是警告臺北和華盛頓不要挑戰其「紅線」,並通過民族主義來協助習近平在中共黨內權鬥,以鞏固他對中共黨國的終身統治。

對美方而言,情況正好相反:如果中國與臺灣「統一」,並由解放軍牢牢控製住,這將是美帝國主義的歷史性失敗。在軍事上,控製臺灣將使中國能夠主宰東亞和西太平洋。美國將被決定性地削弱,其與日本、韓國、印度和澳大利亞等區域大國的戰略聯盟也會開始瓦解。美國作為自1945年以來亞洲主要超級大國的信譽將遭受不可逆的打擊。

與蘇伊士運河危機的比較

一些評論員將中美新冷戰與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第二次中東戰爭)相提並論,當時埃及的激進泛阿拉伯主義總統納賽爾(Gamal Abdel Nasser)國有化蘇伊士運河,令企圖控製蘇伊士運河的英國、法國和以色列遭遇挫敗。蘇伊士運河危機標誌著英國和歐洲帝國主義不再是世界列強。美國置身於蘇伊士運河危機之外,任其盟友蒙羞。如果美國未能或拒絕阻止解放軍奪取臺灣,這將標誌著美國的「蘇伊士時刻」的歷史性轉折。但在今天的狀況下,這樣的結果對西方資本主義而言會更壞。正如《經濟學人》引述特朗普亞洲事務資深主任博明(Matt Pottinger)所言,當英國在蘇伊士運河遭遇挫敗時,美國已經取代英國成為西方世界的領袖。今天,「沒有另外一個美國在背後等待」

顯然,當今冷戰中的任和列強都不會從人民的福祉、安全或民主權利的角度來看待「臺灣問題」。2300萬臺灣人不幸成為了爭奪印太地區最高權力和控製權的競爭中一粒重要的棋子。在臺灣,人們現在才逐漸明白到各勢力的地緣政治聯盟的完整意義。臺灣民族主義的資產階級領導(執政的泛綠陣營)利用社會對中共政權的痛恨來推動親美議程並贏得選票,令群眾意識變得更復雜。

在臺灣民族主義的基層支持者中(特別是壓倒性支持獨立並將其視為民主權利保障的年輕世代)仍有一種認知,認為問題可以在臺灣內部解決,也可以通過外交和與美國結盟來解決。但是美國支持了全球75%的獨裁政權,而在其地緣政治利益改變時,曾背叛過對庫爾德人、阿富汗女性、西藏康巴遊擊隊等無數的支持承諾。對於美帝國主義來說,正如過往支持蔣介石政權所展現的那樣,只要臺灣「站在我方」,就算臺灣是獨裁統治也沒有道德上的疑慮。

原則上,由臺灣人民來決定臺灣的未來當然是非常合理,但這無法在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基礎上實現。不幸的是,臺灣的命運現在是由北京和華盛頓決定,並由他們淩駕於臺灣人民之上進行的「贏得21世紀」的競爭來決定。只有國際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終結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臺灣和其他國家的人民才能決定自己的未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2#
发表于 2022-4-7 00:00:15 |只看该作者
民進黨推出所謂「五一勞工大禮」——《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草案》,讓四人以下企業強行納保。然而,勞保年金在2026年面臨破產危機尚未解決,勞保潛藏負債已破10萬億,半年前民進黨嘗試推動勞保改惡「繳多、領少、晚領」,企圖將負擔壓在工人階級身上,但因勞團抗爭、社會壓力而遏止。

另外,工殤協會4月14日在立法院門口抗議表示,10年間勞保認定職業性癌癥人數低,明明該由職災保險支付的醫療支出,多半都是由健保全民來買單,累積至208億的呆帳。曾在RCA工廠工作又因工業汙染而得癌癥的阿貴說:「退保了(以後)我右邊得了乳癌,左邊也得了乳癌,都要靠自己看病。」這凸顯了現在勞保問題——退保即喪失請領職災醫療給付資格。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認為,勞保不應是「世代互助」方案,否則所累積的債務在少子化、老年化將來也會面臨破產危機, 並由工人來承擔昂貴的成本。而我們看見的是——臺灣資本家一方面大肆剝削社會勞動賺取巨額利潤之余,卻只承擔0.21%的職災保費率。因此在如此懸殊的責任不對等情況下,社會勞動的成本如醫療、住房、退休保障等必然出應入不敷支。要解決這個問題並落實全民退休保障,必須大幅征收富人稅,並由工人民主管理社會財富才能解決勞保破產危機。

建設工人階級群眾政黨

疫癥以及經濟表面復蘇使臺灣工運過去一年陷入暫時的低潮,但經濟危機和資本家的攻擊將會加劇。工人階級需要建設一個自己的政黨,將這些抗爭力量與意識團結在它的旗幟底下:它需要反對藍綠白財團專製,在中美帝國主義沖突下反對中美帝國主義,聲援國際工人與民主鬥爭,特別要支持在對岸同樣受壓迫的工人。此工人黨要提出一個社會主義替代方案,並以工人組織和鬥爭行動為重心。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主張:

課征資本利得稅,落實全民退休保障
基本月薪提高至四萬二、縮小不平等的K型薪資差距
支持工人組織工會, 取消工會組織門檻,反對限縮產職業工會陪同勞檢權
征收富人稅,民主公有化財團及銀行,支付勞保基金
建設工人階級群眾性政黨, 反對藍綠白財團專製,為社會主義而鬥爭

臺灣:聲援緬甸革命反對軍事政變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臺灣)參與3月28日的自由廣場集會,聲援緬甸革命。這場活動由緬生團體University Youth Prayer Committee發起,近千名參與者中多數為緬裔人士,但也有各國聲援者,一位菲律賓女性學生說:「相信來這可以給緬甸抗爭者信心。」

集會大臺高喊「拒絕政變、還我民主」,反映緬甸當地抗爭決心,兩位緬籍男性活動誌工也說,以往緬族對羅興亞人被屠殺無動於衷,現在群眾廣泛同情少數族裔,希望跨種族團結共抗軍政府。但與此同時,鄰國政府卻在軍人節表態支持國防軍總司令敏昂來,2位緬籍女性學生擔憂:「抗爭需要轉捩點。」一位化名小明的緬籍男性勞工:「軍方占據了產業、銀行還有武器,我們要建立工會連結才能討回我們的東西。如果和有武器的原住民和少數族裔合作,還能一起對抗暴力。」然而,回到全民盟與軍方合作的執政是不可能的,單靠「聯邦議會代表委員會」(CRPH)也不足以終結軍方統治。

我們支持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罷工委員會,並由工人、青年及受壓迫民族組成自衛委員會,抵抗軍方鎮壓。只有工人階級的政府才能停止軍事政變,獲得真正民主權利,而一個公有化財產的綱領才能從軍方手上奪回銀行和產業控製權,我們主張召開民選的革命會議,取代現時的聯邦議會,普選產生政治代表,組成代表所有民族的勞苦大眾的政府,作為建立緬甸及東亞社會主義聯邦的起點。

我們主張:

• 反對軍事政變、廢除2008憲法、解散軍隊並代之以民主控製的人民自衛武裝。

• 釋放所有政治犯、反對網絡封鎖、要求言論自由。

• 譴責中共幹預,不信任美國和聯合國,拒絕依賴任何帝國主義政府。

• 緬甸建設全國罷工委員會,由工人、青年及受壓迫者民主地組織武裝自衛隊。

• 支持民族自決,停止壓迫少數民族。

• 臺灣群眾團結鬥爭,要求政府立即實現全面庇護權。

• 東亞以至全球群眾團結鬥爭,實現緬甸及東亞民主社會主義聯邦。

臺灣:高雄空汙揭穿「能源轉型」欺騙群眾

藻礁公投引發關於空汙的討論,揭穿了倡議能源轉型的民進黨政府與國民黨沒有根本分別。破壞藻礁的中油,同時在高雄大林煉油廠荼毒民眾的呼吸道、還企圖迫遷居民;而在石化業資本家的壓力下,民進黨反悔拒絕提高大社工業區空汙管製,且刻意分化群眾團結,企圖使南部居民將對空汙的憤怒轉嫁到護藻礁抗爭者身上,以減緩選情壓力、削弱群眾鬥爭。

空汙元兇

在高雄,大林蒲與鳳鼻頭一萬九千多位居民從1960年被臨海工業區包圍至今,800多只煙囪排放硫化物含量全臺最高的氣體,近3 年已逾21人死於肺癌等空汙疾病。2016年民進黨上任後利誘居民接受遷村,但遷村預定地卻有更多汽機車排氣。

取而代之是韓國瑜和陳其邁在任時都推動的「新材料循環園區」,看似是項環保產業,實將耗資600億興建7成是汙染性事業的工業區。何況回流入主該項目的臺資,超過58%曾在兩岸排汙受罰。其實,全臺逾614萬噸工業廢棄物,超過五成是可再利用的,但循環回收技術就像綠能一樣被逐利失序的資本主義擋在門外。氣候危機迫在眉睫之際民進黨屈從財團,空談緩不濟急的「能源轉型」(2025綠電占兩成),宣傳「燃氣」這種排放更多溫室氣體的假折衷方案。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資料,全球平均綠能發電率在2020年首季已占28%,而全球必須在2050年前將綠能發電率提升至80%,才可有效緩和危機。蔡政府即使達標仍遠落後於全球進度,遑論解決危機。所謂「能源轉型」只是用以麻醉群眾危機感的宣傳,從而掩蓋科學家響起的警號聲。環運不應附和此等宣傳,幻想可在現製度內監督完善「轉型」過程,而需主張徹底的製度變革。

臺灣以至世界需要的是一場「能源革命」。只有將處在各種汙染風險下的工人與市民團結在行動中,並打造出與資本建製決裂的群眾性左翼政黨,以群眾運動的力量奪取控權,才可能迫使企業吐錢更新設備、重整產線並處理汙染。我們並不相信政府環評會等假監督機構,只有將工業產業民主公有化並由工人階級接管,以民主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才能創造真正以環保而非利潤為目的的綠色產業,並解決這場可招致人類滅絕的氣候危機。

臺灣:2021勞動節遊行——抗爭情緒在復蘇

2021年的勞動節遊行,約有三千人參加在隊伍裏,並提出了反對低薪、反對勞保年金改惡的訴求。隊伍在凱達格蘭大道集結後,遊行至立法院及監察院。參與的工會包含近期籌備中的全國外送員產業工會、正在抵抗資方打壓的美麗華工會,以及爭取5月1日國定假期的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等,還有日盛銀行工會今年首度加入勞工團體遊行,反對富邦金與日盛金準備利用年底的合並對工人權益開刀。去年勞動節遊行因疫情取消,並沒有停止勞動條件的繼續惡化。今年遊行多了不少年輕面孔,一位女性教師提到,認為如果不參加工會,就沒辦法改變現況。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臺灣)亦參與在其中,提出「捍衛工會權反打壓/反對臺鐵公司化/不要藍綠白/建設工人黨」,並有臺灣基層產業護理工會的青年支持者與我們同行。

違法時薪103元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臺灣)訪問了年資10年的保全工人王先生,他的時薪只有103元,遠遠低於現在法定工資160元,更惡劣的是他每一天都要加班四小時,卻還沒有加班費!他所在的公司有60個保全,但公司卻用竟各種方法讓他們互相不認識,為的是讓保全工人之間不會有組織工會、團結爭取權益的機會,讓血汗剝削成為公司內的「潛規則」!

反對臺鐵公司化

針對近期政府執意要將臺鐵公司化,一位北區捷運電聯車駕駛產業工會的會員表示:「我自己是反對臺鐵公司化,我認為這樣不能解決問題,在官僚控製下,出事只會一個一個怪下來,最後基層員工背黑鍋。公司化只會讓這個問題變得更嚴重,甚至更肆無忌憚違法,變成利潤說了算,交通運輸安全更沒保障。」

要求全面退休保障

一位退休19年的工人表示,自己每個月拿到的退休金只有3000元,根本養不起自己,並反對蔡英文政府強推勞保年金改惡,因為這會讓社會保障的成本賺嫁到工人身上、延後退休,勞保年金的成本也不應該由勞方來承擔,我們主張,需要課征富人稅,並向財團加高資本利得稅,用以落實全面的、有尊嚴的退休保障。

工人鬥爭情緒反彈的前兆

經歷一年多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壓抑,蔡政府在疫情下號召「國民團結」,加上利用中美沖突煽動民粹支持,讓去年五月民意一度上升至超過70%,許多抗爭與社會運動並沒有在這期間爆發出來。但高房價、低薪、環境破壞等根本的社會問題遠未得到解決,這使群眾開始看到藍綠政黨都是親財團的,導致蔡政府民意下跌到54%。蔡政府最近不惜消耗自己的民意,利用太魯閣列車車禍推動臺鐵公司化,這樣的政策將進一步導致臺鐵工會與其他產業工人的反對。

各個職場工會正在起來抗爭,我們遇到了許多青年剛剛加入工會、第一次參與勞動節遊行,工運中正在出現被壓抑許久後開始反彈的抗爭情緒。蔡英文政府的高民意並非穩固如山,現在表面上的經濟復蘇不會讓廣大的工人階級受惠,而只是造成貧富差距與薪資進一步的擴大。這將導致工人更質疑為何經濟變差時要「共體時艱」,經濟回升卻分享不到成果,認識到當中的矛盾,將使他們的鬥爭更具有信心和覺悟。國際勞動節遊行後,工人階級要繼續組織起來,建設獨立於藍綠白和財團以外的勞工政黨,團結所有受壓迫者共同反對資本主義的剝削與壓迫,為鋪設勞工階級贏得民主權利的社會主義世界而奮鬥。

臺灣:專法同婚兩周年,平權解放未完式

同婚通過兩周年了,需銘記在心的是,同誌平權現階段的成果,是從2016年23萬人上街頭反對保守勢力開始,以及一次又一次的站上街頭爭取而來的。如果沒有當年23萬人的群眾抗爭來反對當時反同勢力的歧視性言論與社會壓力,民進黨會順應當時保守的地方勢力與長老教會的要求,落實更不徹底的同婚權。

然而,由於同誌運動缺乏由民主架構組成的群眾性組織來動員宣傳、集體決策同誌平權運動方向。面對2018年底反同公投的攻擊,當年只有社會主義者繼續在街頭指出同婚專法的不足,堅持民法同婚的訴求。然而許多NGO拒絕批評專法方案因此這部歧視性的同婚專法留下了不平等之處,包含:沒有跨國同婚、沒有雙親收養權、沒有人工受孕權。此外,職場歧視仍然存在,同誌咨詢熱線和婚姻平權大平臺今年調查顯示,近四成受訪者表示有同事曾發表對同誌不友善的言論,超過五成受訪者稱公司缺乏針對同誌或性別友善的措施。ISA臺灣主張工會要為職場同誌平權鬥爭。

跨國同婚

全世界27個爭取到同婚的國家中,只有臺灣不承認跨國同婚。過去臺灣政府以涉外婚姻須以雙方母國承認為由拒絕跨國同誌婚姻,但這卻是虛偽的借口!因為當2010年柬埔寨禁止臺柬婚姻之時,法務部直接排除柬埔寨母國的規定,宣布雙方可以直接在臺結婚!當然,法務部當時首要是為了維護跨國婚姻仲介的利益,而不是婚姻自由。

今年一月司法院提出讓跨國同婚能被承認,卻不包含中國與臺灣同誌伴侶結婚的同婚權,我們可以看到性別歧視、國族分化的意識形態阻礙了同誌平權解放鬥爭的前進。中共正在推行男子陽剛化的宣傳,加強對同性戀者的歧視。如果我們要實現同誌平權的徹底解放,沒有理由眼睜睜地看著在習近平高壓統治底下受盡歧視、壓迫的同誌斷絕在跨國同婚的民主權利之外。

另外一方面,女同誌的人工受孕並不被法律承認,往往工人階級的同誌伴侶要花上百萬龐大費用到國外進行人工受孕,或是在非法渠道下——缺乏衛生設備、承擔感染的風險進行。甚至有女同誌伴侶到醫院尋求人工受孕,卻遭受醫院歧視性的拒絕,然而異性婚姻關系卻可接受人工受孕,顯然是歧視。

我們需要爭取不論性別、單身或結婚的人,都能使用現代科技自由的人工受孕。對於工人階級的伴侶,在醫院進行人工受孕生一個小孩可能就會先花十二萬臺幣的龐大費用,因此我們提出免費的人工受孕權,要達到這樣的願景,就需要透過將醫療全面公共化及民主管理,大幅增加醫療開支才能完全落實。

對於想要有小孩的同誌伴侶來說,在臺灣現行的資產階級法權中必須先與伴侶離婚,才得以單身的法定身分收養小孩;但另一方面異性戀卻可以不論單身、雙親身份來收養小孩, 可見這是歧視的法律。

多元成家

如果我們要實現徹底的同誌平權解放, 我們還要堅持2013年曾經推動,現在卻因保守社會壓力被遺忘的《伴侶法》以及能多人成家的《家屬法》等多元成家的法案,且在多元成家的願景底下,我們同樣認為收養小孩的民主權利,收養權不應限製單身、異性雙親、同誌雙親,而要開放予任何形式的關系。

然而對於工人階級同誌伴侶來說,阻礙自己收養小孩的不只是歧視性的法律本身,而是低薪、過勞,買不起房、養不起小孩的生活處境,這也正是現時臺灣普遍工人階級所面對的困境。美國中央情報預測臺灣今年出生率全球最低。因此,我們需要提出落實公共住宅、公共托育、公共教育來減輕工人階級扶養的負擔,讓社會承擔養育小孩的責任,工人階級才能擺脫龐大的經濟壓力下,爭得真正成家權。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主張:

1. 全面落實跨國同婚——包含中國與臺灣同誌伴侶

2. 同誌伴侶適用《人工生殖法》並在免費公共醫療下進行人工受孕

3. 雙親收養權,支持任何形式的關系下收養小孩

4. 工會為反對職場歧視同誌而鬥爭

5. 消滅經濟剝削的資本主義,爭取真正成家權

臺灣疫情爆發:同島不同命 基層要自救

新冠肺炎疫癥橫掃全球一年半,臺灣過去「本土+0」不復存在,確診人數在一個月內由1000人至今增加6091人。每日本土案例新增確診數從25人增加到新增550人。

資產階級媒體去年吹噓蔡政府「抗疫有功」,然而「超前部署」一年半的結果卻反映醫院資源遠遠不足,是長期醫療商品化和撙節政策造成的惡果。現時雙北負壓隔離病房已過載,8家醫院發生感染案例,醫療過載的情況甚至發生確診個案被要求返回防疫設備不足的家中,其中一名確診案例在家等了兩天遲遲沒有救護車接送。眼看臺灣目前70萬劑AZ疫苗,就算全部施打完也不過3%人口,遠遠不及能達到群體免疫的70%人口來阻斷病毒的傳播。大規模爆發本土病例的結果,是醫療篩檢量能嚴重不足導致延遲公布個案。醫療商品化下不足夠的篩檢機器、人力、空間而無法篩檢龐大數量。

同島不同命,何能來抗疫?

各種抗疫措施都沒有幫助到工人階級及窮人子女,反而為打擊工人待遇和生活條件打開大門。調查顯示,工人階級在疫情之下,最需要的是降低自有住宅房貸與消費性貸款利率、給付子女就學費、減班休息津貼等——這些維持勞動的生活基本開支卻在疫情下成為了工人階級的最大壓力。

資本家郭臺銘呼籲大家「沒事待在家」,有如古代皇帝的「何不食肉糜」。他可安在家中依靠剝削工人繼續賺錢,但服務業工人卻被迫放無薪假而捉襟見肘。蔡英文說勞工「可以請」防疫照顧假,但沒有對工人發放任何補貼,等同鼓勵企業為保利潤而要求向工人開刀,就像雄獅旅行社卻強迫80%員工放無薪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1#
发表于 2022-4-6 23:58:46 |只看该作者
在計劃經濟之下,政策的製定並非是利潤導向,而是為了回應整體的社會需要。面對缺水困境,社會的公共財富將更大程度地投註在管線維護、水庫清淤上,因為這牽涉到社會絕大多數工人的生活福祉。我們也需要對高耗水產業、大企業開征更多稅金,進而提升整體送水設施的技術品質。

另一方面,計劃經濟具有更全面的公共社福製度與教育體製,我們需要更徹底的環境教育製度與下至上的公民參與,才能改善水資源的浪費。如此才能確保社會有充足的水源讓人人免費享用。計劃經濟製度能在滿足多數人社會需求的基礎上,同時維系生態環境的平衡。我們主張以森林涵養來涵養水源,並將天然自源、開發商和建築企業公有化,交由工人階級民主控製,才能有效落實嚴格的環保措施,反對財團為了私利而破壞集水區的水土保持與自然環境,借此根絕人為開發對水源造成的汙染和傷害。

全球的抗爭

自1988年以來,100家跨國大企業生產超過70%的碳排放,可見氣候變遷的威脅是跨國性的。反對氣候變遷抗爭,不能限縮在一個特定的區域,只有全世界工人階級團結一致,才有可能擺脫水資源危機-氣候變遷-資本主義的惡性循環。社會主義者主張將民主公有化的經濟,並終止因為利潤沖動而破壞自然環境。

只有在國際上推翻資本主義製度,並且在實行計劃經濟製度,才能擺脫資本利益的束縛,促成國與國之間的合作和協調,團結一致扭轉氣候變遷的倒數計時。所以實行社會主義製度是當務之急。

中臺兩地工人團結 反對軍事恫嚇和資本主義

自2020年初蔡英文連任以來,本已緊張的兩岸關系進一步惡化:教育上中國暫停2020年各學歷層級畢業生赴臺升讀工作,文化上中國影片集體缺席臺灣金馬獎,外交上雙方外交官在斐濟打鬥,而中共對臺頻繁的軍事恫嚇更使兩岸關系陷入了冰點。

頻繁軍演

根據統計,中共軍隊從7月下旬以來至11月底,已經在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等海域的軍演40場左右,其中包括多次以臺灣為假想對象的實彈射擊演練。截止到十月二十日,中共軍機今年擾臺多達1710次,闖入臺海中線49架次。十月,中共軍隊又在廣東、福建沿海一帶部署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中共把這個針對中近程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的高超音速武器部署在東南沿海的意圖不言而喻。習近平同時期視察駐紮廣東的海軍陸戰隊,要求他們「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備戰打仗上,保持高度戒備狀態」。

臺灣作為中美帝國主義新冷戰下的地緣政治棋子,習近平政權對臺軍事恫嚇一方面便是想要控製臺灣這一「棋子」並希望借此根本性改變在南海和西太平洋對美國的軍事力量平衡,而且這也是中共政權「大國崛起」的重要象征。面對正在惡化的經濟問題,中共用大漢民族主義來轉移視線。但頻繁的軍事恫嚇只會讓臺灣人民對於親資獨裁的中共政權越來越反感,不論在特朗普還是未來拜登時期,臺灣群眾的情緒都會被美國政府收割。美國將升級對中國的軍事和外交壓力,並利用臺灣作為棋子與中國互相挑釁。社會主義者堅決反對美中臺資本主義政府的軍事和政治詭計。

另一方面,習對臺軍事恫嚇的行動也是服務於黨國內派系鬥爭的需要。今年上半年以來以李克強為代表的團派與習權鬥日益公開化,並且太子黨任誌強、前中共黨校教授蔡霞等人對習也多有尖銳的批評。

習近平通過使用進一步推動戰狼外交和強硬鎮壓的手段來達到在新的危機中鞏固權力的目的。習在10月的五中全會之前密集地對臺軍事恫嚇也是要震懾黨國內敵對派系,進一步樹立統治威信。

雖然短期內發生公開軍事沖突和侵臺戰爭的可能性不高,但帝國主義勢力間緊張角力的局勢也會對群眾造成危險。各方統治階級都正在用民族主義來分化、打擊群眾抵抗和工人鬥爭。本應用在社會必需的醫療和教育等方面經濟資源,會被轉而使用在製造大殺傷力武器上。

最近拜登顧問麥克克裏斯托表示:「美國必須在自家軍力和區域聯盟上多加努力,先發製人,遏阻中國對臺灣采取行動。」「美國必須串連東南亞國家及其他亞洲盟邦,且在思考和行動上都必須把自身當成一個亞洲強權。」

這表示拜登上臺後,只會繼續奧巴馬、特朗普以來的反中政策。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於11月28日表示,臺灣已是公認全世界最大的美國武器采購國,2020年也是臺灣花費最多購買美國武器的一年。雖臺灣統治集團對於美國對臺軍售過多有諸多不滿,但在中美沖突加劇的大背景下,臺灣未來還會被迫接受更多的軍售案。美帝對臺軍售並非要保衛臺灣的民主自由,實質上卻是花臺灣人民的巨額血汗錢來為其在東亞的霸權買單。

社會主義者的立場

我們反對中美兩大帝國主義與其軍事競賽,社會主義者並不站在中美帝國主義或臺灣藍綠白親資政黨一方。因為拜登、習近平或蔡英文都不能給兩岸三地以至世界工人階級提供出路,中美沖突最終只會把全世界的群眾拖入更惡劣的生活處境。而工人階級需要有獨立的政治立場。

列寧說過「資本主義意味著戰爭」,而結束戰爭、侵略和軍事恫嚇的唯一方法就是社會主義革命。軍事預算應該用在公共教育、公共醫療、公共住宅等方面上,以提高工人勞動者的生活水平。我們支持臺灣群眾的民族自決權,但這需要站在工人階級團結鬥爭、推翻兩岸以至國際的資本主義、並建立起一個民主社會主義的中國與臺灣的基礎上、作為廣大的亞洲民主社會主義聯邦來實現。

臺灣:財團與官僚借太魯閣事故煽動公司化

今年4月2日,載著約500人的「太魯閣號」臺鐵列車,在前往臺東的路上撞倒邊坡墜落的貨車,導致脫軌擦撞隧道口而扭曲變形,造成多達約50人死亡和多人受傷。這是臺灣70多年來最嚴重的鐵路事故,距離18死的普悠瑪事故僅隔不到3年。

罪魁禍首?

墜落軌道的貨車屬於「義祥工業社」,老板李義祥沒有剎好車,導致貨車墜落到軌道上造成慘重死傷,自己肇事逃逸。臺鐵增加邊坡安全的工程,卻交給有偷工減料歷史的廠商。然而,只是法辦義祥工業社無法避免類似悲劇再發生。實際上,臺鐵本來有自己的運工機電和各種維修保養的工作編製,轉眼間國營事業已淪為企業牟利的競技場,將許多工作外包給私人企業執行。

官僚長期惡化勞動條件掏空人力、放任設備老舊,於是以「結合民間專業」為名向財團輸送利益。正是在這個基礎上,臺鐵和政府官僚根本不能維持也不願挽救公共運輸安全,同時也知道像義祥工業社這樣數不盡的「借牌搶標」小承商,根本無力維持公共安全。親資中天新聞撻伐義祥工業社,卻稱大營造廠能確保安全,事實是據媒體報導統計營造業平均每2.17天就死1人,將公共運輸托付私人公司只會讓全民處在高風險中。

漠視工會改革訴求的交通部偽裝成重視運輸安全,卻以改革之名重新鼓吹公司化(即逐部私有化),好便讓那些不滿意一口一口蠶食臺鐵的公司直接將整個臺鐵變成私人資產。

公司有利可圖、赤字全民承擔

死者屍骨未寒時,國民黨人洪孟楷、朱立倫就要求公司化的具體時間:「不能再拖!」親資聯合報呼籲蔡政府學習柴契爾夫人硬推民營化。政委張景森、與交通業壟斷者關系匪淺的交通部次長王國材,側面表態支持公司化,而蔡英文和蘇貞昌避談「公司化」不過是害怕危及八月選舉,但這不妨礙民進黨人交通部長林佳龍辭職前啟動公司化進程。

補貼弱勢族群票價、支持偏鄉路線、辦好員工退撫、更新老舊不安全的設備,這些都是社會需要,但公司化後政府打算讓臺鐵帶走賺錢部門,無利可圖的部分則以公帑支應再轉嫁給基層。臺鐵本身就面臨人力短缺,怕事的官僚本來就不敢裁員,而因此政府聲稱「公司化前不裁員」只是空話。但公司化後,打壓工會的力量將從官僚獨裁變成利潤獨裁,並以「善用附屬事業、多元人才進用」為名,將更多臺鐵勞工推向派遣、承攬等無保障的處境。「評估需求」和「合理漲價」也將會是臺鐵削減偏鄉服務和提高票價的托辭。

在即將公司化的面向中,政府把「營業用資產」留為國有,不過是避免整個車站都被賣了,但鐵路沿線腹地都將任憑新的親資官僚以「資產活化」為名,步上南鐵東移案中迫遷炒地皮的後塵,而「投資獎勵免稅」將發揮火上加油的作用,讓資本家從中牟取暴利。

財團嗜血分潤

現為臺車董事長的前綠委蔡煌瑯,以「中華軌道協會」專家面具道貌岸然地說為挽回臺鐵信譽該將臺鐵公司化,附和蔡政府國機國艦國造,打出「國車國造」的經濟民族主義口號,實則和日資共謀,為的是在壟斷了大臺北輕軌電車政府采購之後,繼續向臺鐵邁進。這間公司也搭上「新南向」帝國主義政策,輸出資本搶標東南亞捷運。

資本建製引用日本國鐵公司化後由虧轉盈的神話,但那不過是把虧損項目留給政府收拾的把戲,讓鐵路公司濫設站點炒地皮蓋百貨公司、停止偏鄉路線和無利可圖的部門,遑論JR西日本福知山線超速脫軌撞公寓造成逾百人死亡,JR北海道不到三年就發生7次脫軌事故。因此,臺鐵企業工會和臺鐵產業工會都表示反對,日前曾計劃罷工抗議改製減薪的臺鐵企工宜蘭分會吳理事長也說:「公司化後臺鐵只會吸食公帑,無法轉虧為盈也不會認真改革。」

反對公司化 要工人民主控製

只要官僚還控製臺鐵,就能佯稱票價過低是虧損主因,煽動員工把提高票價和公司化當作改善待遇的萬靈丹,分化廣泛通勤勞工與臺鐵基層勞工的團結,企圖孤立工會抗爭。國際社會主義道路(臺灣)認為,只有基層鐵路產業工人及全臺勞工共同阻止公司化、踢走臺鐵官僚,取消外包製度,將臺鐵收歸民主控製,才能大幅改善鐵路安全設施和工人待遇,盡力避免下次悲劇,而只有以民主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才能擺脫大財團與小承商們逐利失序,建設安全優質的公共運輸。

臺灣:建設群眾鬥爭 公投保衛藻礁

民間團體發起「搶救藻礁」公投,反對中油公司在桃園大潭觀塘工業園品興建天然氣第三接收站(下稱「三接」),保衛極具生態及漁場價值的海洋棲地。二階連署已逾52萬份,遠超過公投所需的門檻,意味著公投可望於八月舉行。連署的成績反映了看似高民調的蔡政府執政下,群眾對不民主的政策仍有相當的憤怒。

桃園就擁有27公裏藻礁海岸,是全世界在淺灘上最大的一個藻礁生態系統,豐富生態養育近百種生物,有「生物的育嬰房」、「重要的基因保存庫」等稱號。由於海岸建設的填海造陸把藻礁活埋甚至鏟挖,加上工業廢水汙染,藻礁生態長年已受到相當的破壞。今次中油再興建三接工業專用港工程將破壞300公頃以上的藻礁,占整個觀塘工業港面積的三分之一。

整個破壞生態的計劃是「財團虧損、國家買單」的故事。早在20年前,東鼎公司勾結當時執政的國民黨非法取得200多公頃海埔地,打算建港接收海運液化天然氣,轉手供應給臺電大潭電廠,來獲取長年巨額利潤(4000億的天然氣供氣權)。不過是因為東鼎虧損停止開發,才讓藻礁暫時逃過一劫。當時東鼎董事長陳由豪卷款潛逃,公司轉到國民黨大掌櫃劉泰英手上。後來,中油拿到供氣合約,並在2016年高額收購失去供氣利潤的東鼎——作為國企的中油運用國家財產,幫助「不當黨產」和財團收拾留下的虧損爛攤子,任資本家盜走巨額財富。現在蔡英文政府不但沒有處置「不當黨產」懲罰這一勾當,更為此計劃護航,可見所謂「轉型正義」的承諾是虛偽的。

綠營團體利用國民黨的參與為借口反對運動,實際上他們自己為黨國資本及整個財團製度護航。今天國民黨的資本已經融入整個資本主義製度中。蔡英文既然擁抱財團利益,自然也不敢傷害黨國資本家的利益。對社會主義者來說,不論藍綠白的資本家所有的財產都是不當的,都應該將其公有化並收歸民主控製。

揭穿民進黨的謊言

民進黨政府和中油宣稱,現時方案中,觀塘工業區的開發面積只有23公傾,比國民黨時期提出的減少九成。但這算法只是取巧的謊言。因為開發計劃對藻礁的破壞不僅僅在工業區的範圍內,而在於整個觀塘工業港。因為工業港填地、建波堤和碼頭淺橋的工程會幹擾海流,造成突堤效應,使得藻礁被海砂覆蓋或遭到侵蝕。且中油必將逐部擴展工程,加大對藻礁的破壞範圍。

此外,政府刻意貶低環團提出替代方案,只為方便財團快速逐利。環團建議將天然氣接數站興建在40公裏以外的臺北港,再興建管道供氣至桃園觀塘工業區。經濟部指,因為興建供氣管道需要耗費11年,所以不可接受,但沒有提出計算方法。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鄭明修研究員則提出僅需要4~5年。這方案原本是中油提出的,現在他們卻否認。

政府謊稱要興建三接才可「穩定北部供電」,根本是製造缺電恐慌。就算扣除由三接供氣的兩組大潭發電機組,電力備用容量率也能維持在11%,足夠避免缺電。而前任行政院長林全表示備用容量率7.2%就夠,多了就變浪費。中油和臺電只是以儲備電力為名,維持供電過剩降低電價,幫財團節省成本。

如何致勝

國民黨嘗試介入運動中,使其變為攻擊民進黨的籌碼,並把運動變成他們復辟的工具。國際社會主義道路(臺灣)主張「搶救藻礁」運動應與國民黨完全割裂,不應接受其任何的資助和支持,並拒絕與他們參加在同一活動中,包括遊行和集會。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臺灣)呼籲各位在公投中票投贊成。然而,我們知道政府和財團在公投中往往占有優勢,因為他們通過掌握媒體、財富和動員機器掩蓋真正的民意。若公投製勝,政府仍能延宕時程、借口缺乏替代方案等種種方式來架空公投結果,財團也可再將來將計劃改頭換面再度推行。

運動若要成功,第一是必須組織起來。運動最重要的戰場不在投票本身,而是發起遊行、集會和群眾大會,以至聯串工會發起工業行動。現在運動迫切需要召開一場群眾大會,吸引所有環團、勞團、社運團體和學生組織參加,共同商議下一步的鬥爭方案。運動要建設具民主架構的基層組織,在學校、職場和社區建立民主組織,民主討論並決策如何進行宣傳行動、口號和綱領。各地的「搶救藻礁」基層組織可以串聯起來。

其二,運動必須有反對資本主義的綱領。從中油與東鼎公司的劣跡,就知道持續保衛藻礁、解決空汙、加速綠能發展,必須要打倒藍綠白所代表的資本主義製度。這必須建設一個以工人階級為核心、紮根於產業的群眾性左翼政黨。只有擺脫私人資本的操控,發展計劃才可以確保環境受保護,並且以民生需求為依歸。

國際社會主義道路主張:

1. 支持藻礁公投。運動不信任民進黨,並與國民黨割裂,建設獨立於財團勢力外的基層運動。

2. 運動不能單靠投票而取勝,需要發起群遊行、集會以至工會行動,也要在召開群眾大會,由下而上在職場、學校及社區建設群眾組織。

3. 反對臺電和中油淪為保證財團利潤的工具,徹底改組國營和官股公司的領導層,交由工人民主控製,所有董事只能領取工人薪金,踢走官僚腐敗的管理層。

4. 將所有私人能源企業、工業及銀行公有化,大規模投資在綠能發展,反對核能復辟,迎擊氣候危機。

臺灣:國際勞動節——反低薪、要求全面勞工退休保障

五一勞動節是國際工人階級團結鬥爭的一天。全球疫癥下經濟深陷危機,工人階級面對嚴峻的凍薪潮、失業潮及就業不足。疫癥以來臺灣經濟表面復蘇,臺資回流製造了經濟泡沫,沒有為工人待遇沒有改善。在中美帝國主義沖突下,蔡英文政府利用「抗中保臺」的庇護,以民主之名繼續行財團專製之實,根本與國民黨無異:開放萊豬進口、為財團寬免稅項、限縮工會勞檢權等新自由主義政策;但同時我們也看到最近全國外送員產業工會的籌備成立。這群底層工人被UberEat和Foodpanda改動勞動合約剝削,造成職工安全及過勞問題。國際社會主義道路支持他們的鬥爭!

K型薪資差距擴大!

去年失業人數平均46萬人,年增1.4萬,這代表疫情對於臺灣失業影響至今沒有完全恢復。另一方面,2020全年的勞資爭議案高達27523件,至六年來的新高。積欠工資與加班費的勞資爭議也高達11392件,來到三年來的新高。這說明即使沒有明顯的失業浪潮,資本家對工人的攻擊永無停止,所以組織戰鬥型工會是我們唯一的防線。

行政院公布今年平均薪資達到43125元,年增2.07%,聲稱今年「終結臺灣長達18年薪水倒退」,使很多工人自嘲「抱歉,是我拉低平均薪資」。然而事實是什麽?根據人力銀行yes123求職網日前統計,2020年有87%勞工一年以上未調薪,勞工總計平均被凍薪3.8年、創八年新高。此外,不同行業的薪資差距差大,在平均薪資數字上升的背後,大部分工人薪資沒有上升。2019年有67%勞工低於平均薪資。在中美沖突底下,傳統產業出口衰退、半導體產業需求提高,因而不同產業工人的產生了K型化的薪資差距,只讓少數人得益。

現有基本月薪2.4萬,國際社會主義道路(臺灣)支持基本月薪提高至4.2萬元,才能讓工人階級應付生活所需,然而這需要建設強大的工會鬥爭才能成功爭取。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0#
发表于 2022-4-6 23:57:27 |只看该作者
臺灣:「婆婆殺了我」 製度造成的家暴悲劇

八月,一名張姓女子因為受不了長年被婆婆言語霸淩,留下了臉書《我的婆婆殺了我》貼文後自殺。在自殺前的錄音中,張姓女子向婆婆說二十次「對不起」、「我道歉」、「我不能決定事情啊」,婆婆說「我安靜的話就被你吃了。」等言語冷暴力。精神科醫師表示:「婆婆的字字句句都像拿針刺人,是用言語的暴力殺人於無形。」

據統計,臺北市婆媳家暴事件從2018年的7件增長到2019年的14件。但在父權社會、婆媳權力不對等的情底下,通報的案件只是真正數字的冰山一角,而婆媳家暴又是整體家暴事件的冰山一角。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19年家暴通報人數約10萬人,但臺灣婦女遭受親密關系暴力的一年盛行率約10%。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工系王珮玲教授指出,等於一年約有90萬名婦女可能遭受暴力,但實際通報人數相差十倍以上。」

婆媳問題的根源

父權社會的家庭觀念下,媳婦被視為「嫁入」於夫家,往往要住進男方的家庭,被當成丈夫的附屬品——家務勞動力。資本主義因高房價、長照責任歸咎於家庭本身、雙薪家庭育兒困難等問題,使夫妻與公婆間、因為資源短缺而必須同住,意即所謂的「三代同堂」家庭。婆媳常常遇到生活習慣不同,常常為了如何養育小孩等責任產生各式各樣的沖突。在雙薪家庭下,女方還得承擔下班後家務勞動、照顧小孩、公婆的第二輪班。資本家剝削工人階級家庭的丈夫,丈夫回家以其父權地位將家務勞動的責任壓在婆媳身上,婆婆又以傳統家庭的長輩地位欺壓媳婦。

這樣的權力結構使媳婦受到三重壓迫。因此,張姓媳婦自殺不是個別事件,而是父權社會的製度暴力所造成的。

之於整個世界,在疫情及經濟危機之下,各國民眾外出工作和活動機會較少,使全球家暴問題惡化。

2003到2019年,臺灣勞工的平均收入沒有增加,房價卻上漲了2到3倍,使女性更難獲得經濟獨立。衛生福利部今(20)日公布今年1至3月全國家庭暴力通報案件約3萬2000件,1至3月的全國家庭暴力通報案件較去年同期增加5%。

國際社會主義前進主張為免費與更優質的公共服務而鬥爭,包括公共住宅、日間長照與托兒所,以及實現男女同工同酬,反對對於已婚婦女的就業歧視,確保女性有經濟獨立的權利。如此,彼此生活不合的家庭有權、也才能有能力選擇分居,就能大大舒緩婆媳沖突。

因張姓女子自殺,在網路上有人推動了「姻親法案」,要求姻親不得以話語、行為幹涉婚姻當事人的婚姻內事務,也不得強迫自己分外的家務勞動,不得幹涉養育小孩等等。

可惜這種法案的效果是相當有限的。臺灣是亞洲第一個實行《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國家,但只要家暴的社會條件繼續存在,問題永遠無法得到解決。因為「家醜不出外傳」的錯誤觀念,媳婦要檢舉自己的親人會面臨巨大的社會壓力,也因為害怕失去經濟依靠而吞聲忍氣。

此外,家庭內部糾紛往往被視為私人事務,外人往往難以調查。舉例來說,在公婆同住的情況下,什麽是自己份內的家務勞動呢?打掃共同使用的客廳與廁所算是份內的家務勞動嗎?此外,傷人於無形的言語霸淩更是難以舉證。

此外,法權規定媳婦去世之後的大體與所有物都是屬於夫家。張姓女子的父親想要拿到女兒的遺物還得寫借據。這樣的法律更不利於婆媳霸淩事件的調查,可見國家機器本身就蘊含著性別歧視,並將已婚女性視為夫家的私有物。

建設群眾抗爭

女權鬥爭是不能透過單純法律上的改革,而是需要靠群眾運動來打倒資本主義!只有解除家務勞動對女性的束縛,使男女有平等的就業機會和經濟地位,從而扭轉男主外、女主內的歧視觀念,才能確保真正的婚姻自主。

因此,反家暴和女權鬥爭需要結合工人階級的經濟鬥爭,要求課征富人稅借此實現公共住宅、公共托育、與家務勞動社會化。資本家必然抵抗這種工人和女權的鬥爭,所以運動必須將大銀行和企業民主公有化,從而打破資本家的經濟權力。

臺灣:對抗企業牟取暴利,不要窮人為健保買單

明年開始將調漲健保費率至4.97%~5.52%。代表一個月薪為4.2k工人、負擔兩名子女納保,則每個月最高需要多繳312元的保費。

事實上健保收入短絀是新自由主義長期下來的惡果,源自於歷年收入不平等持續惡化,青年工人負擔加劇使社會出現少子化、勞動力結構老化的結果。回過頭來惡化將稅基置於受薪勞動者薪資的健保製度。這也是為什麼即便費率漲幅最高的版本,仍需要在2024年再度面臨考量繼續調漲的需要。

健保短絀誰該檢討?

工商界大佬固然在這次費率調漲支持較輕幅度的版本,是基於資方需要負擔六成的保費。然而在當前工會抗爭不發展的社會,資方也會在後續竭盡所能的將調漲的保費轉嫁至工人身上。

醫療屬社會必要支出,社會保險的支出幅度隨著人口老化而增加支出是必要的政策。許多基層工人與基層醫師也擔心若不調漲健保資源將耗盡而轉向支持調漲費率。但使健保財政短絀的元兇並不是工人階級,我們不該為此買單。

必須抵抗的是那些透過剝削工人、股市套利,而賺進上億的財團企業,為何只繳不成比例的保費。以及察覺那些藥商、財團法人醫院以及他們在醫學會、醫師公會、醫院協會中的代表,是如何透過各種手段將健保資源放入自己口袋。

在近期健保開源節流公聽會上,衛福部拋出四至六年的健保改革計畫。未來很可能再度增加藥品的部分負擔上限,屆時對於在這社會上最受剝削的族群來說將會是一場災難。藥商和醫院高層佔盡社會地位和輿論優勢,利用這些偽公聽會推銷他們的「節流」方案,企圖將負擔壓在工人身上。

在資本主義私有製下,社會保險的醫療製度也會越來越破敗,最終將無法照護到社會上大多數基層人民的醫療需要。國際社會主義前進主張需要大幅增加醫療等公共服務的開支,讓人人可以免費享用,並且向大企業增稅。我們需要實行民主公有製,使各大壟斷性藥廠以及、實際上為營利性質的醫院收歸於公有,並交由基層的醫師、護理師、工人消費者代表,來民主的共同管理社會上的醫療資源。

臺灣:完善公共交通促進機車族通勤安全

11月20日,機車路權促進會於臺北市發起「待轉大富翁」,試圖凸顯市府強製待轉政策將帶來諸多問題。該會不單只針對此路口的交通規定,而且常年爭取「車速分流」代替「車種分流」,但都遭到交通部的無視,才轉向癱瘓交通的抗議手段。

而當日市府配合監理單位與環保局聯合稽查,並將不服指揮車輛開罰來強硬地回應這場抗議。亦有通勤民眾在不知情狀況下,無辜遭罰。從中能察覺警政機關與交通部習慣了用粗劣的行政手段來掩蓋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

盤根錯節的交通問題何解?

根據交通部統計,去年因機車事故致死人數為1695人,其交通事故死亡率是小客車的四倍多。但是以私駕車通勤來說,仍有大部分受薪勞動者選擇駕駛機車往返通勤,以早晨尖峰時段往臺北市方向的車流量來看,機車就占了六成五。著名「機車瀑布」的臺北橋來說,早晨尖峰通勤時段機車流量更是高達小時一萬四千輛。

這反映了大部分的受薪勞動者負擔不起居住在離職場較近卻高昂的商業繁華地段、也負擔不起高昂的汽車購買、養護相關費用。至於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比起機車,仍因考量各項開銷、等待班次間格、擁擠的考量下,不這麽有吸引力。以捷運最發達的雙北地區來說,常因捷運沿線的租屋成本更為高昂,迫使部分受薪階級選擇交通風險較高的機車。

政府對於公共運輸系統的預算不足,加上公共運輸產業多半是私營性質的、或是公司化的,營運利潤被納為考量,導致公共運輸時常在必要卻不容易營利的地段缺席。結果來說,這是變相的將成本轉嫁給機車通勤族去承受空汙與事故風險。

改善交通不能僅是從道路交通規則著手,更需要的是發展更免費、方便、優質的公共交通,甚至還需要從縮短通勤時間來減少交通風險。我們主張透過群眾運動,來爭取大幅增加公共交通的經費,並實施真正的八小時工作製及彈性上班時間,就能有效舒緩上下班時間的交通緊張問題。同時我們更需要一個工人階級的政府,才使各區居民代表及交通業員工組成的委員會,從車輛生產、都市規劃、道路工程,進行全面性的交通規劃。

二零二一年

臺灣:終結資本主義才能應對幹涸危機

陰晴不定的氣象、變化多端的天候,這兩個詞句是人們形容全球氣候變遷的最佳寫照。今年臺灣沒有任何臺風登陸,水情的警報鈴瞬間大響,臺灣將迎來56年來最嚴重的水資源危機。

臺灣主要的降雨量大多集中在夏季,而梅雨和臺風季帶來的雨量就占全年降雨量的78%。氣象局解釋,臺灣平均會遇到3至4次臺風登陸,這也是臺灣賴以維生的降雨來源。

在極端氣候的影響下,今年梅雨季的降雨量減低了,並削弱了對流發展,導致臺風的生成與強度減低。中研院預測,未來能夠影響臺灣並帶來降雨的臺風數量將大幅減少。需要指出,這次危機僅是開端,未來的水資源問題勢必將更加嚴峻與惡化。

幹旱之島

截止至10月,臺灣水庫的總供水量僅剩25%,其余供水需求完全仰賴河川取水。盡管各地區都不斷傳出水情吃緊的警報,但隨著氣候變遷的加劇,臺灣的水資源缺口只會不減反增。經濟部預估未來十年間,全臺水庫的有效蓄水容量只剩下10億噸,將有四百萬人會面臨無水可用的困境。

依照臺電的統計數據,全臺21座發電用水壩/水庫在今年上半年的有效容量僅64.1%,發電效率將會較往年更低。另一方面,供應南部用水的曾文、烏山水庫之有效蓄水量剩余29%,供水不足的情況直接致使嘉南一期水稻停灌。依照統計,若幹旱天數持續增加,未來農業用水的缺水率將飆升至40%。由於缺水問題的擴大,水資源的分配矛盾將被激化。臺中大甲溪與大安溪的輸水工程遭到環團批評,指水利署為中科園區的三期廠房作供水準備,而此舉會深深地傷害河川中下遊農業與石虎棲地。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臺南地區,曾文水庫9月底的蓄水率為36.8%,加深了南科園區與農業灌溉的用水矛盾。

在缺水的困境下,穩定「工業需要」與「財團利益」將成為地方政府的優先要務。以南科園區為例,南科今年度的營業額已突破1兆臺幣,若缺水率超過50%,預計每日損失達28億臺幣。只要根本的缺水危機沒有解除,相同的水資源分配矛盾將會不斷深化,並造成農地荒廢、生態破壞等災害。

根據聯合國資料,臺灣的缺水程度在全世界排行第18位,每人平均可分配的降雨量是全球平均值的五分之一。另一方面,臺灣的平均降雨量卻也超出全世界平均值的2.6倍。這種水資源的「矛盾」,反映了臺灣自然條件的限製,以及蓄水管理的製度缺失。

蓄水管理製度的不足,可歸結於管線漏水率高、水質惡化與過度開發等問題。資產階級輿論指,因為水價低廉造成的用水浪費,因此要調漲水費。社會主義者反對這一論調,基層家庭並無資源去維修送水管道和設施,責任應在政府及財團身上。深究而言,過度開發與水質惡化實為最大的缺水元兇。前水利署長楊偉甫指出,氣候變遷下的異常暴雨,將透過臺灣山勢陡峭的特性,沖刷巨量泥沙到水庫中並形成淤積。不僅如此,暴雨也使水庫的防洪需求增加,讓蓄水空間受到縮限。

盡管經濟部於2016年曾擬定「水庫庫容有效維持綱要計劃」,試圖透過排沙、抽泥與陸挖等方式清淤,然而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的資料,水庫的淤沙率仍是不減反增。水庫蓄水不足的問題之所以無法系統性地得到解決,不僅是因為水庫的清淤成本過高,不具「經濟效益」,還建基在土地的過度開發。臺電在2013年的報告表明,水庫淤沙最根本的解決方式,在於上遊邊坡的河岸整治,換言之,若能有效減低河道兩岸的邊坡破壞,就能最大程度地改善水庫淤沙的問題。然而,高海拔集水區的道路開辟工程與農作物種植,將造成地質不穩與地表破壞。綠色陣線協會就指出,臺灣最重要的石門水庫周圍至少就有六個都市計劃案在持續開發,而集水區的山林濫墾不僅讓水土保持工作更難執行,還會造成雨水逕流量增加,使泥沙淤積量有增無減。

新水庫解決幹旱問題?

為緩解用水困境,水利署預計新建三座新水庫,以增加臺灣的總體蓄水率。然而,這並不能真正解決臺灣的水資源危機。依據環保署的資料,臺灣50條主要河川中,有超過30%的河川都遭到重度汙染,無法灌溉與飲用。再者來說,只要氣候變遷持續加劇、降雨量持續減少,新建水庫所能帶來的成效都極其有限。更重要的是,水庫工程將破壞臺灣珍貴且日益縮小的生態環境。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就強調,臺灣森林區每年的蓄水量為25%,能蓄留約73座石門水庫的水資源。解決幹旱的策略應是減少對集水區與森林區的開發、註重水土保持與造林工作,才能涵養更多上遊林區的天然水資源。臺灣的缺水困境,除了製度上的管理缺陷之外,全球資本主義製度帶來的氣候末日同樣是病根。聯合國水資源組織指出,氣候變遷下的最大沖擊,並不是暖化與冰層融解,而是水資源的控管將越來越不穩定。

總體來說,全球氣溫上升至今使大氣層的水霧增加了4%,而這情況使降雨次數減少,但每次降雨量增加。暴雨和洪害變得更頻繁,同時地下水和下層泥土較難在短時間內補註水份,使缺水與幹旱加劇。水源短缺是全球現象,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許晃雄說表示,如果全球持續升溫,全球年降雨量將減少40%到60%。

目前全球已有30億人受到水資源短缺影響,而過去20年人均獲得的幹凈用水減少至五分之一。聯合國的資料也表明,2030年有2400萬至7億人會因為水資源不足而流離失所。缺水危機下的經濟損失同樣讓人觸目驚心,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估計,未來因為水資源而衍生的經濟損失可能達到14兆美元,這個數字大約是全球GDP的20%。

除此之外,氣候兩極化下的水患危機,同時威脅著數億萬計的人類生命。今年亞洲各地區的水災,已影響超過960萬人的生活。中國面臨50年來最嚴重的暴雨,共5400萬人受災害所牽連。今年7月在印度、尼泊爾與孟加拉所暴發的水患,也奪走超過280人的性命、波及至少225萬人。

左翼的替代方案

全球水資源危機還會帶來健康危害、大規模糧食短缺與疾病擴散。因為降雨異常,河川、濕地和湖泊等淡水生態系統會更加脆弱,淡水領域的生物也會承受更多危險。世界資源研究所表示,惡化的水資源問題會進一步引發區域沖突,高度缺水的中東國家將首當其沖,爆發大規模的「搶水戰爭」。

我們需要由下而上、民主管控的計劃經濟,才能徹底解臺灣的水情困局。在當前的問題中,水庫淤沙由於缺乏經濟價值,導致清淤工作始終難以執行。因為管線設備與農業灌溉系統的老舊與粗製,管線漏水率長年居高不下。不僅如此,為使工業保持低成本高利潤,使得政府需要犧牲農業與環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9#
发表于 2022-4-6 23:56:20 |只看该作者
臺灣:中共獨裁傳聲筒受挫——NCC決議不予中天換照

11月18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簡稱NCC),正式做出不予中天新聞臺續牌的決議。這意味著它將在12月11日後退出有線電視與MOD等媒體平臺。

NCC說明道,這是因為中天新聞臺「違規紀錄嚴重」且受到大股東,也就是親中富商蔡衍明的「不當幹預」。中天新聞臺在這六年期間,違規紀錄乃是全臺之冠。共有21件違規遭到裁罰,裁罰金額高達1073萬。違規項目包含著:節目廣告化、違法事實查證原則、營運不當等等。就連在6年前的馬政府時代中,中天執照審議換照之時,都有高達6名NCC咨詢委員(咨委總計11名)反對撤換執照(意味著關臺)。僅是因為由馬英九任命的主委石世豪曲解換照辦法,才勉強得以得到換照。

許多親民主反獨裁的青年與基層群眾對此決議感到歡欣鼓舞,他們視此結果為中共獨裁代理人的挫敗,並且有益於民主權利的穩固。

中天新聞臺及其所屬的旺中傳媒集團有著許多反民主、親獨裁且煽動性別歧視的劣行。長年以來,旺中集團就是蔡衍明整肅異己、攻擊商業與政治敵人、愚弄人心謀取其利的工具。

除了眾所周知的該集團背後藏著中共政權並為其擦指抹粉哄騙群眾之外;2019年,他們惡意的攻擊抹黑長榮空服員罷工。2018年~20年,他們大力的為韓國瑜進行令人瞠目結舌的造神宣傳。2014年,他們為了攻擊反服貿運動並轉移焦點,惡意的進行物化女性抗爭者的宣傳。任何支持社會進步的人們,都不應該捍衛蔡衍明與旺中集團利用電視媒體、平面報紙來為中共獨裁欺騙群眾、為財團攻擊工運、煽動偏見與歧視的「自由」。ISF的成員,也曾因舉辦抗議行動譴責旺中集團抹黑香港民主抗爭而遭到蔡衍明及其旺中集團提告,最後北檢偵查終結不起訴。

不幸的是,即便中天關臺、蔡衍明手裏仍握有中國時報、中視新聞等多家傳媒工具能為其利益陰謀服務。中共傳聲筒,仍然安在。

什麽力量導致中天「不予換照」?

2019年6月23日,近20萬人上街響應的反旺中、反中共集會所帶來的政治能量,使得民進黨政府有了攻擊中共代理人旺中集團的民意基礎。但民進黨政府攻擊旺中集團,並不是為了讓財團不再操弄新聞工業、也不是為了捍衛民主權利,而是中美帝國主義沖突中親美抗中政策的產物。蔡英文利用「民主」議題來增加自己的民意支持,藉此削弱敵對於美帝國主義與親美臺灣資產階級的親中財團勢力。與《保防法》、《反滲透法》、《代理人法》一樣,民進黨關閉中天的行動會強化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當工運和群眾鬥爭強化起來時,這些國家鎮壓工具的瞄頭就會指向工會和反抗的群眾,包括發動輿論攻擊和打壓組織自由。

誰控製新聞工業?

NCC強調,不予中天換照的決議,乃是因為大股東蔡衍明不當幹預新聞產製。那麽,我們得思考,其他的私人新聞臺與報業集團呢?是否也操弄在不同的富豪權貴手中呢?

三立集團,控製在親綠資本家林昆海手中,近十年來、林昆海成功藉由旗下新聞工業扶植起在自身在民進黨內的派系,並另一手影響著民視集團、然後另一手結夥炒作房地產,影響政府人事任命等。年代集團則是控製在資本家練臺生手中,練身兼錢櫃KTV董事長、並與林昆海一起控製壹電視、一起從房產市場炒作套利。東森集團如今控製在房地產、營造業起家的資本家張高祥手中。以上三位掌控新聞工業的富豪,個個都是百億身家以上。這樣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但足以讓我們窺見臺灣的新聞工業早已成為了少數富豪的私器,而非服務公眾利益的「第四權」。

綜觀全臺各大私人新聞臺與報業集團,其實與旺中集團並無多大不同;區別只是假新聞少一點、業配文少一點、或是中立或敵對於中共政權。相同的,是他們都一致的在去年長榮空服員罷工抗爭之時,選擇扭曲是非黑白,與專製獨裁的長榮資方一同圍剿、抹黑、打臭空服員職業工會與罷工的空服員。相同的,是他們都曾在2017年之時不約而同的選擇支持勞基法修惡,為各種資方打壓勞權的理由尋找正當性。

親綠色彩鮮明的《自由時報》,多年來也忠誠的為各種親財團反勞工的政策辯護開路,並且惡意的抹黑臺灣工運團體都是中共的「第五縱隊」。《自由時報》已故創辦人林榮三,仰賴土地炒作暴利起家,在黨國獨裁時代中以錢換權、加入國民黨攻擊黨外運動、賄選買票當立委、身價超過兩千億,其家族在房地產業稱霸一方,也難怪《自由時報》會將工人運動視為洪水猛獸,無所不用極其的抹黑它。

因此,將中天新聞臺撤照不僅不能清除蔡衍明對新聞工業的操弄。整個新聞工業在中天撤照後,仍然是繼續受到超級富豪們的不民主控製。因此,我們得問——如何才能使新聞工業成為一項服務公眾利益、促進社會進步並且受到民主控製的部門?

讓新聞工業受到民主控製

要真正使新聞工業民主化,需要的不是國家機器的審查把關,不是賦予政府封殺惡質媒體的權力,因為它也可以以此權力封殺對於政府或統治階級帶來顯著威脅的媒體。

要使新聞工業及其經營、製播流程不再受到超級富豪的操弄,首先需要的是基層新聞從業人員組織戰鬥性的工會來抵抗當前超級富豪們對旗下新聞臺的操控,並且抵製那些不利於工人階級與基層人民利益的輿論宣傳,以工會集體組織的力量來拒絕自身所處的新聞工業成為超級富豪們謀取私利、推行惡政的工具。也因此,我們支持三立、中天、年代等新聞臺的基層員工組織工會,不僅要捍衛自身的勞動條件、對抗新聞業長年來的血汗過勞,更需要成為抵抗超級富豪利用新聞臺愚弄人民的先鋒、吹哨者、監督者。

不僅如此,追求新聞工業的民主控製,更是需要藉由廣泛且團結的工人運動來爭取將新聞工業施行民主公有化,使其擺脫大財團或政府的控製,亦確保政府無權作出任何幹預。新聞的采訪編采方向和內容全部由媒體工會集體決定,拒絕任何政治審查。主管由員工民主選舉產生,他們只能領取普通傳媒員工的薪水,並且可以由員工隨時撤換。

媒體並以公共資金按社會需要與民眾支持度來撥款維持其運營、而非使新聞工業仰賴廣告收入或收視率、更不該以營利為目的——才能使其獨立在廣告贊助商、財團與媚俗民粹之外。對收視率的依賴與營利的目的相結合,使得當前臺灣的新聞工業淪為綜藝化、白癡化,早已受人詬病。

民主公有化意味著由新聞從業人員、相關專業人士、學者與閱聽眾代表之民選代表民主管理,並由全體閱聽眾民主監督。只有消滅資本主義才能使新聞工業不再淪為財團或政府愚弄輿論的工具,而是真正成為推動文化進步、服務公眾利益的社會公器。

臺灣資本主義真的那麽「穩定」嗎?

拜登的時代並不意味著兩岸關系更為平緩。雖然拜登的措辭會比川普溫和,但其執政只是代表著美帝國主義圍堵中國帝國主義的戰略升級——以多邊合作與串連來孤立中國、「圍剿中國」。其中,科技戰仍是最重要的戰線。

拜登時代的兩岸關系

對於美帝國主義而言,要成功的在科技冷戰與帝國爭霸中致勝,它需要「臺灣」這枚關鍵的「棋子」,拜登時代的美國將繼續深化、推進對臺灣的支配及合作關系,以此確保科技戰中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斷供打擊繼續升級(如中芯、華為),因為臺灣資本主義有著在半導體產業中的關鍵份量,以及芯片製造的技術優勢;並逐步推進對臺軍售與臺美軍事同盟、及在外交戰線上繼續以「捍衛民主臺灣」為名,對中共獨裁進行輿論攻擊。這是一場資本列強之間的權力鬥爭,而民主權利永遠不是它們的主要考量。工人階級不應該被愚弄。

許多臺灣資產階級期盼著未來能夠與美國順利簽訂臺美貿易協定,也因此使得民進黨政府在萊豬開放的問題上有難以向反對民意妥協的壓力,因為萊豬開放正是簽訂臺美貿易協定的前提之一——讓臺灣資本主義融入在美帝反中的供應鏈重組戰略中、借此撈取經濟利益,已是一條在臺灣統治階級當中取得主導地位的發展路徑。

未來,兩岸間的政治對峙與軍事緊張也不會因著川普卸任而走向緩解。中美統治階級只是視臺灣為其在冷戰中爭奪霸權的戰略資產,其真正目的是互相奪取在臺灣的控製權。

臺灣資本家及藍綠白政黨過去都為了逐利而甘於成為中美的附庸。臺灣勞動人民一定要避免跌入其中一個陣營,否則只會有害無益。工人和青年對抗中共的戰狼外交政策是正確的,但必須謹記美國以「民主」包裝起的政策同樣也是威脅。正當中共政權的危機越來越深遠時,美國的政策使在未來數十年發生軍事災難的機會增加。來年將會是動蕩的一年。資本主義製度下,政策大轉向、波動和震驚事件是新常態。新冠疫癥讓我們窺探到資本主義製度會帶來的震驚,沒有任何一國的政府的政策可以長年持續。

短期內,臺灣資產階級內的親中勢力將會繼續式鏈。在疫情期間,59.6%的民眾認為臺灣經濟表現好。」這一定程度反映出,國內民情輿論與統治階級正在擁抱美國的供應鏈重組戰略,拒絕加入RCEP。

原因不單是對於中共獨裁的仇視,更是因為短期的經濟刺激帶來了對資本主義的幻想。一方面是中美脫鉤下令臺資回流,使臺灣資本主義經濟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相對其他國家看似復甦。另一面加上臺灣產官學三方的「合力演奏」使得越來越多的群眾,尤其是青年,對於經濟前景逐漸感到樂觀。

根據《遠見雜誌》調查,20~29歲族群,有高達46.9%認為2021年經濟會變好,有高達62.1%覺得個人財務會變好。過去四年以來扮演著臺灣社會抗爭主要參與群體的青年族群,如今正暫時處於臺灣資本主義「將要」繁榮且能從中受惠的幻想之中。

「分紅幻想」

然而,現實的發展將打破這樣的憧憬。央行實行低利率以刺激經濟,讓湧入臺灣的熱錢流入房產和股市。股市已經出現暴漲,而政府因為房價過熱的壓力而祭出壓抑炒房的政策,但信用管製是難以澆熄房市熱潮。有限實體經濟恐怕承載不到大量熱錢,連資本家都開始倡議要增加公共投資以拉動內需。未來通貨膨脹危機風險大增,貧富差距勢將加劇。工人階級建立一個強大的工人運動和起來鬥爭,否則財富更集中在少部分富人手裏。

美中對抗逆轉了三十多年來臺資大舉西進投資中國的趨勢。如今,原先設廠在中國的勞力密集產業正在逐步轉向東協,配合美國戰略使東協、尤其是中南半島,逐步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而資本密集產業回臺的趨勢將繼續一段時期,因著科技冷戰所帶來的戰略與經濟利益考量。但國際疫情還在惡化,世界經濟需求增長緩慢,臺資科技業產能增加,但長遠會否有足夠的訂單來維持利潤是一個問號。臺灣經濟仍面臨眾多的風險與危機。

工人階級的戰略

在臺資大舉回流興業之際,當前臺灣工人階級與工會組織需要為著各產業工人勞動條件改善、職工福利增加、加薪與減少工時來進行組織抗爭,才能拿回更多由自身創造的社會財富,而非讓資本鉅富們一手獨占。經濟成長,從來就不自動等於受雇者、勞動群眾、工人階級的生活條件與經濟收入將自動好轉;在這過程中,資本家們仍不可避免地會對勞工權益發動攻擊、或是推動各項反民主、親財團的政策——例如要犧牲食安、開放萊豬,來換取圖利財團的臺美貿易協定。

要對抗這些反民主、親財團的政策,要使臺灣工人階級在經濟趨勢向好的局面中贏回更好的勞動條件,我們需要建設一個獨立於財團和藍綠白三黨之外的左翼政黨,在整個地區建立工運的跨國團結與鬥爭,才能讓臺灣的先進工人與青年,擁有一個對抗財團統治與腐敗藍綠白三黨的武器。

臺灣:「報復性罷免」下的右翼反撲與民粹攻勢

2020年6月6號,群眾民主抗爭因為罷免韓國瑜而趕走了親中共的右翼政客。韓國瑜擔任高雄市長期間,其政治空話、親財團與親中共的色彩引發無數群眾的憤怒,隨後因香港民主抗爭所引發的反中共獨裁情緒,韓國瑜非但無法在總統選戰獲勝,更於大選後遭到罷黜。然而,泛綠勢力將罷韓運動限製在選舉輪替上,防止群眾鬥爭進一步激進化。另一個親財團政客陳其邁接任高雄市長,沒有解決工人階級的生活困境。

多個右翼勢力不約而同在罷韓運動結束後,將矛頭對準黃捷、陳柏惟、陳致中、林智鴻、王浩宇與劉世芳等反韓形象鮮明的泛綠民意代表。目前王浩宇的罷免案已經成立,陳致中、黃捷已進入查對程序,未來將進入最後的公投階段。

這次報復性罷免並不是隨機偶然的現象,而是政治分極化的結果。「韓流」的支持者多為受新自由主義沖擊、不信任民進黨且被韓國瑜的草根修辭吸引的基層群眾。由於民進黨的執政無法真正滿足基層勞動者的需要,政局分極化最終迎來了更加尖銳的罷免浪潮。

國民黨中常會於11月18日表示,將會進一步推動桃園、高雄的罷免運動。隨著民進黨強行進口萊豬所導致的執政滿意度下滑,讓士氣低迷的國民黨重新找到了政治破口來,企圖挽救其搖搖欲墜的聲望。從中常會的結果來看,國民黨極有可能將罷免運動結合反對萊豬的公投,收割這場群眾鬥爭的政治資本,並將其扭向右翼。

非建製右翼攻勢的診斷

國際社會主義前進反對藍綠白的親資政策,主張為工人階級的出路而鬥爭。右翼民粹派聚焦在個別民代的反韓立場上,而不關註較深層的政治問題,可見他們發動罷免的目的與工人階級的利益完全沒有關系。另一方面,泛藍的右翼政策不僅無助於解決任何的社會危機,還會強化新自由主義對勞工的剝削與打壓,也讓親獨裁勢力有再崛起的機會。

與此同時,國際社會主義前進認為,工人和青年不應捍衛民進黨及泛綠勢力。他們自己需要為右翼民粹運動的罷免浪潮付上責任。民進黨親財團、開放萊豬進口以拉攏美國帝國主義的意圖,使得右翼民粹派有更寬裕的空間對其發起攻擊。除此之外,工人群眾不應絲毫信任被罷免的民意代表。舉例而言,王浩宇反工運、反環保的立場,顯示出其絕非工人階級的好戰友。而陳致中作為陳水扁家族的第二代,其洗錢、海外贓款的權貴行為同樣是可恥的。而帶有進步形象的黃捷雖然有較多先進青年的政治聲望,但仍非獨立於藍綠白之外的替代方案。

真正的處方簽

無論各地區的罷免案通過與否,都不會改變右翼罷免潮背後的製度性問題。即使民進黨從報復性罷免潮安然脫身,但經濟和社會危機只會不斷為右翼民粹勢力製造反撲機會。民粹主義可以表現為泛藍的中華民族主義,在未來也可以表現為泛綠的臺灣民族主義。

要想擺脫親資政黨惡性爭權的泥沼,就只有建立一個下而上的群眾性工人政黨,才可以有組織地將工人群眾的不滿,引領到徹底反對資本主義的鬥爭上。工人政黨不是服從資本主義選舉遊戲的投票機器,而是強調群眾組織與運動、且供資本主義替代方案的抗爭型政黨。最重要的是,只有實現社會主義才能從根本上杜絕製造右翼民粹政客的土壤。

臺灣青年連續自殺——問題在哪呢?

在臺大,五天內三起學生自殺;在成大(成功大學),九月以來也發生三起學生自殺事件。過幾日,陽明大學也有一位學生自殺。統計指出,自殺已經成為臺灣15歲到24歲第二大死因,而在2020年已有76名學生自殺致死。另一方面,意圖自殺的人數從前年八百多人,去年增加到一千三百五十人。

其中一起臺大自殺案,自殺地點是在教授常往來的樓層,而許多人議論自殺者是為了報復教授只關心自己的學術成就而不在意學生教育的報復行動——總而言之,是對於教育的不滿,源自於高等教育的崩壞,要求大學教師定期定額產出學術研究,而不是讓教師專心在教學事務上。

根據調查,臺大有六成的人發現自己念的系不是自己要的,有三分之一的臺大學生認為上大學是為了找好工作,而當「找好工作」的期待落空後又會引發學生的焦慮。高學歷已不再是光明前途的保證,反而承受著較高的社會期望。

臺大在自殺案後社科院所做的「保護措施」是討論增加屋頂欄桿高度。諷刺的是,在11月29日,一名臺大學生從男生宿舍跳樓自殺,反映的是自殺不會因為一個地方增加欄桿而被阻止。

我們要怎樣的教育?

統計顯示,每十個學生就有一位需要咨商,但現有法規中一千兩百名學生要有一名輔導人力並不足以應付這樣的需求,我們可以看到臺大校方輔導人力符合法規要求,卻還是不斷發生學生自殺。我們知道,光是在2009年到2019年十年間臺大心理輔導中心接受個別晤談的人數就從4322人飆升到了11390人!

國際社會主義前進支持擴增校園中咨商輔導的人力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服務,但更需要解決的是資本主義社會下的經濟問題:青年出路、失業、住房。

為免異化的教育製度繼續壓迫學生,我們需要透過學生組織鬥爭,爭取校園民主,讓學生會選舉產生代表委員會,參與製訂校政和考試製度等,推動教育變革。

只有青年的生活和前景得到保障,教育的目的才不再是為了資歷而競爭,而是找到自己的興趣與專長。然而要實現如此理想,學運必須扣連至工人階級鬥爭,抵抗精神壓迫和經濟壓迫的資本主義製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8#
发表于 2022-4-6 23:55:17 |只看该作者
照顧宅:分潤收編拆遷戶的工具

除了鐵路東移地下化以外,還曾有原軌地下化等可行方案;就算東移,也能透過設定地上權和許多法律工具,來維持拆遷戶原有的土地產權,但政府卻只是在市郊興建「照顧宅」讓居民以成本價承購,藉此釋放部分房產開發利益,來使拆遷居民從中分潤。政府讓拆遷戶獲得優於房屋現有市價的征收費用和補償費,並得以用成本價和低利貸款購買照顧宅,這些誘因為的是瓦解抗爭者的反拆遷意誌。然而,相較於政府收買住戶的甜頭,這些拆遷戶遭征收的土地將讓地產商兌換更為龐大的開發利益,遠遠大於持有照顧宅的套利空間。在這過程中,原先鐵路沿線老舊民房的租戶,恐怕是未來最大的受害者,連蠅頭小利也碰不到邊,不僅是被迫搬遷,還必須面對未來房產拉升後更高昂的租金。

此外,臺南市政府竭力宣傳鐵路地下化後將帶來的發展與繁榮,利用市民置產分紅的心理,來孤立與分化反迫遷炒房的居民與抗爭者。前臺南市長、現任副總統賴清德大力宣傳照顧宅的好,有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形塑市府恩施德政、抹黑居民貪得無厭、可以搬進照顧宅的受拆遷戶充當市郊地產開發的馬前卒,為承包建商「富立」戴上公益的面具,實際上富立只用略高於底價的價格得標,這價差比起未來的利潤根本微不足道!

財團媒體與市府的「互惠」

在賴清德任期,賴拉攏地下賣藥電臺老板為市府顧問和黨內初選後援會長,利用其動員聽眾換取支持,不僅使臺南市民受盡思想和身體毒害,也和市府豢養的臺南地方報社一樣,在草根輿論中孤立反南鐵東移抗爭者。親綠的自由時報也為賴提供禦用貼身記者,專門褒揚市長市政,此法行之有年,因此被收攏為市府官員的墮落記者趙卿惠現已當上副市長。正是運用這種可恥的官商「互惠」,民進黨在臺南不僅消滅反對南鐵東移的聲音,更用令人作嘔的筆觸為親財團政客塑造形象。

民進黨長期控製的臺南市府更解編公共設施用地,讓三禾公司在南鐵東移後的沿線囤地炒房,這間公司是親綠營的三立媒體集團林昆海與年代媒體集團練臺生,與客運及地產壟斷者鐘嘉村合資成立。從運輸、媒體到地產的聯合壟斷,驅動市府外擴征收土地面積、更讓地下化工程一再延伸至善化、永康共約8公裏,以便鐵路遁地後營造公路、公園等有利炒房的「題材」,備妥沿線大片腹地供財團開發逐利。

拿回城市規劃的權力!

年初大選前,蔡英文以「平衡南北」為名,提出「大南方計劃」,藉此滿足臺灣富豪炒房炒地搞套利、奪地設廠的需要,而地方上的腐敗政客亦可從中分取開發紅利。南鐵東移的強硬推行,正是整個當前民進黨政府大南方計劃的一環,目的就是要將過剩的臺灣遊資,投向南高屏地區,鞏固南臺灣的富人、中產對該黨的支持,並滿足回流臺商的各項逐利需要。

南鐵東移所引發的抗爭可以使基層工人和青年由此看清民進黨的親資、反民主的本質,但這場抗爭面對著巨大的挑戰:從不分藍綠白的政客、親資媒體、建商、大地主,一直到警察、投機者、鐵道局和學術界的技術官僚,還有統治階級老練的分化伎倆。

這場反對南鐵東移的土地抗爭給予我們的啟發是,未來臺灣資本主義政府勢必再以這種從強征、基礎建設、房產開發中,以部分持有房產居民能「分潤」的手段,來瓦解各種反迫遷抗爭,並使拒遷戶陷於孤立。未來的土地抗爭,若要能夠對抗這種政府以分潤予居民來孤立反迫遷抗爭的手段,便需要使抗爭不再孤立於反迫遷的要求之上,不只要確保補償能使居民獲得有尊嚴的生活,而且征收後的開發收益,用於建設真正公共化的社會住宅、公共長照或托育等公共服務機構的免租空間,歸於居民所需之服務及基層生活保障,以此使抗爭更有力地爭取在地租戶以及大多數居民的同情和支持。

更需自此建設以工人階級作為核心的左翼群眾性政黨,作為廣泛的鬥爭平臺,將勞工階級、居民、無屋者、鐵路和各大產業的戰鬥工會、因各種壓迫走向左翼的青年,以及所有同受政商權貴壓迫的人民團結在同一陣線,才足以迎擊資本主義國家的鎮壓機器!

透過這樣的力量,我們才足以使都市更新在居民民主自願的前提下進行;使公共運輸工程得到專業且民主的規劃,在不與居住權沖突的情況下完竣,逐步取代私人載具,以建立所有人而非僅有錢人才能近用的宜居步行城市;廣建公共住宅並使城市有序發展,讓市區土地得到高效運用,把郊區的農業和生態留給人民休憩而非大肆逐利開發。而這些願景只有透過建設社會主義的工人民主製度與計劃經濟,徹底取代資本主義,才能得到實現和鞏固。

臺灣:反對瘦肉精美豬進口,如何能夠取得抗爭勝利?

自蔡英文宣布將於2021年1月1日起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以下簡稱美豬)進口入臺後,民間反對輿論逐漸升溫,反對開放的聲浪起自對食安的疑慮、對本國養豬產業的沖擊、以及對民進黨的昨是今非感到憤怒。反彈的聲音,也橫跨所有黨派傾向。

從蔡英文宣布開放美豬進口的8月28日至今,歷經三個月余的輿論醞釀和沖突,早已形成鮮明且居於多數傾向的民意反彈,察覺到這點的國民黨、民眾黨、旺中集團等敵對於民進黨的政商權貴集團皆想利用此事來為自身博取政治支持和拉擡聲望。

但這一回,臺灣社運與工運有一部分人並沒有像多數親綠社運組織那樣,因著國民黨對該議題的主導或騎劫而放棄對一個反民主、親財團政策的抵抗。

參與在「秋鬥平臺」中的社運與工運團體,率先的把握住建立群眾抗爭的機會,發起反毒豬的秋鬥遊行。國際社會主義前進當天亦是派隊參與響應。

反美豬的「秋鬥」平臺,如何抵抗國民黨騎劫?

不可避免的是,國民黨與旺中集團形成政商聯盟來操作反美豬議題,在11月22日的「秋鬥」遊行中,可恥的將「秋鬥」遊行扭曲為國民黨與中天的政治造勢,以此點燃忠實的藍營支持者之熱情與仇綠情緒,為國民黨重振聲勢跨出第一步。媒體報導本年度「秋鬥」遊行共有5萬至6萬人上街響應,其中有近半數以上為國民黨支持者,其規模遠勝於秋鬥主辦團體所動員的抗爭群眾。

共同主辦「秋鬥」遊行的NGO、工會與社運份子與學者等人,雖已做出拒絕國民黨、民眾黨等政客上大臺發言的決議、並要求參與遊行的國民黨、民眾黨的隊伍不得攜帶黨旗或把遊行弄成自身的造勢場。更甚至公開的在大臺上痛批國民黨的過往劣行、表明反對親財團的藍綠兩黨。

但在懸殊的動員與組織實力差異下,仍無可避免的被國民黨、民眾黨、旺中蔡衍明奪走了秋鬥遊行的焦點。

事實上,秋鬥主辦團體所能做的,就是在遊行中更加凸顯並且表明獨立於藍綠白三黨之外的政治立場,並宣傳給參與群眾認識學習——而我們認為這立場理當是捍衛工人階級與基層福祉、促進社會改造的左翼政綱。

如此,才有可能使那些由國民黨和旺中集團所宣傳動員下而帶來的個別基層群眾,從中接觸認識一個有別於藍綠白之外、屬於且服務於工人階級與基層人民的政治選項。

也才有更大的力量去抵抗民進黨政府的抹藍與孤立,才能跨越反美豬議題的「藍綠象限」,使一樣不認同開放美豬進口的親綠或中立但憎恨國民黨的群眾,成為反美豬運動的一員。

但正是因為國民黨與旺中集團主導了反美豬輿論,導致了相當多的群眾為了反對國民黨、旺中集團及其背後的中共獨裁,而連帶的也把反美豬一事給反對下去;或選擇旁觀、沈默。這乃是因為這些群眾不願意藉此給國民黨做球,使其有望能重振旗鼓。正確的來說,如果繼續讓國民黨與旺中集團主導反美豬輿論,這將不利於反美豬運動擴大社會支持,並成功擋下美豬進口。

秋鬥的願望——臺灣向左轉!如今機會出現了

真誠的反對美豬進口、想要捍衛食安與民主權利的抗爭者們,需要將重點放在推動群眾鬥爭行動上,尤其是相關食品產銷運輸等行業的工會及工人展開會議討論, 將行動升級為公民抗命以及工會行動,並且串連受美豬影響生計的養豬戶共同鬥爭。只有工人階級的獨立鬥爭以及反資本主義的路線才能確保運動可以抵抗資產階級政黨的影響。

日前主辦「秋鬥」遊行的工運與社運團體們,若能夠把握當前反美豬輿論逐漸沸騰升溫的形勢,將有機會能夠以此平臺擴展出一個藍綠白三黨外的政治版圖。一個能夠挑戰藍綠白三黨,代表工人階級與基層群眾的左翼政黨的版圖。「秋鬥」遊行過去總自我期許能促進臺灣左翼運動的擴展,如今機會來了——必須戮力把握。

臺灣:秋鬥遊行反對瘦肉精美豬,不靠藍綠白三黨!

由許多社運人士及團體舉辦的秋鬥遊行,在11/22號下午於臺北舉行,五十余個團體,包含工會、社運團體集結在凱達格蘭大道上,以「反毒豬、反雙標、反黨國」為主要口號;該場遊行主題圍繞著反對瘦肉精美豬進口而進行,並提出有別於且批評親財團藍綠兩黨的勞工、環境、土地政策。

藍營與旺中騎劫「秋鬥」

為了從反對美豬進口的問題上收割民意支持,並打擊民進黨的政治聲望。國民黨、民眾黨、旺中集團蔡衍明等政商權貴集團可恥的騎劫「秋鬥」遊行,將遊行扭曲成自身的政治造勢。

但國民黨、民眾黨與旺中集團的可恥陰謀,事實上也為「秋鬥」遊行帶來了史上最多人參與的規模——近6萬多人參與遊行。遊行中的勞工議題負責團體就藉由行動劇來對民眾進行關於當前臺灣工會運動的訴求之教育和講解。環境與反迫遷運動團體亦是如此把握機會進行訴求宣傳。

國際社會主義前進亦參與到此次「秋鬥」遊行之中,我們藉此向參與遊行民眾說明,國民黨與民進黨是一丘之貉,反對美豬進口的抗爭若要取得勝利,必須擺脫國民黨的騎劫,需要有獨立在藍綠白三黨之外的群眾抗爭及其領導層,才能使反美豬進口的抗爭不再被廣大仇視國民黨的群眾視為國民黨嘗試藉此復辟的前奏曲,也才能爭取不分藍綠白三黨的基層群眾在捍衛食安的運動中團結起來。同時,反對美豬進口的抗爭也需要挑戰支持開放美豬進口的眾多臺灣富豪們,他們為了取得有利於財團、損害基層工人利益的臺美貿易協定,惡質的要以「食品安全」與無數人的健康來向美國獻祭。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也有眾多社運與工會團體和活躍份子因著國民黨、民眾黨將參與此次遊行,而宗派主義式的拒絕參與「秋鬥」。很不幸的,這樣子「孤芳自賞」的態度與立場,只會一方面使反美豬輿論的主導權仍被國民黨把持,另一方面使得眾多社運團體繼續蜷縮在自己的小圈子之中。

需要行動升級

遊行結束當日,「秋鬥」主辦單位對外宣誓如果政府執意要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將重返凱達格蘭大道進行抗爭。秋鬥遊行過後,民進黨政府表示將「嚴格把關」瘦肉精美豬進口之流程與品管,但事實上仍不改執意開放瘦肉精美豬的態度。這絕非是沒有聽見民意、這絕非是對於瘦肉精懷有任何非科學的認識,而是有著強硬的為著臺灣資本家們爭取臺美貿易協定的決心——而「食安」是被犧牲的。

要捍衛食安,要拒絕瘦肉精美豬進口——現在就需要為著下一場群眾抗爭集結來在校園、社區、職場之中進行獨立的動員與組織!不能被動的等待民進黨政府強行開放成功後,才做最後的絕望抵抗,屆時將可能因民憤消退與群眾無奈接受該結果而導致擋下美豬的機會錯失。現在迫切需要舉行大會讓各團體和工會進行民主討論,決定將行動升級的工會行動和公民抗命方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7#
发表于 2022-4-6 23:54:07 |只看该作者
時代力量黨成立之初,仰賴著318運動的知名人物光環和當時國內反國民黨的抗爭情緒而形成。但它從來沒有提出過獨立於民進黨以外的政治綱領,只是作為監督民進黨的臺派側翼。面對獲取親綠選民支持的壓力,該黨內形成一股支持民進黨的趨勢。在民進黨第一次全面執政後民望下跌,接連而來的群眾抗爭浪潮,也促使了時代力量黨內形成了一個主張批判民進黨的親資保守來獲取進步性選票支持的集團——而代表這一路線的黃國昌所獲取的社會支持則又強化了這股力量。時力的路線和組織方法也是其失敗的原因。該黨並不從事群眾鬥爭,其運作圍繞著選舉和議會工作而進行。沒有群眾鬥爭的力量,小綠政黨在議會裡要不是向民進黨妥協,就是被排擠。該黨沒有基層黨員組織和民主架構。青年與工人的參與僅限於投票和追隨政治明星,卻不能作為建黨和決策的一員。這種小圈子領導層的政黨在政治情勢複雜時必然陷入分裂。而當權派強力把持決策機構,因此被批判黨內獨裁。

勞工出路

這樣的內部沖突致使先進青年與工人對其發展感到失望與挫折。從綠黨、社民黨到時代力量,這種小資產階級的第三勢力都不能帶來任何出路。 若要能夠建立一個強勁的、足以挑戰所有親資黨派的「第三勢力」,我們所需要的正是一個建基於群眾運動並具有清晰反資本主義左翼綱領、堅實基層組織與黨內民主的工人政黨,才能夠使臺灣政局不再被親資政黨獨攬於手。

社會主義者如何看待國民法官法?

近年來,由於群眾要求使司法過程公開透明的改革訴求越來越多,而且對於臺灣司法「不盡人情」和「恐龍法官」等等的呼聲也越發甚囂塵上。

而政府為了應付民怨,於是頒布了國民法官法,對司法作出輕微改革。該法案內容是將故意致死案及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但牽涉毒品案及青少年案件除外),由原先法官全權審理的觀審製改為三名法官加上隨機抽選、無法政背景的六名國民作為國民法官來共同審理的參審製。

據司法院所說,立法的目的是希望來自不同社會階層、出身背景的國民,得以直接在法院形成判決過程中,並使審案過程能夠更加透明化。然而,由於國民法官皆無專業法政知識,國民法官的意見在審案過程中受到職業法官主導,例如同樣是參審製的日本,裁判員便常常因受到職業法官的威權主導,而導致裁判員的意願參與度年年下降。而且據統計,符合國民法官法所適用的案件一年內只有五百到六百多,數量可謂微乎其微。拿108年的刑案數22萬3千件來比較,其佔比僅不到0.003%,導致國民法官法形同虛設,一般民眾在司法過程當中的參與度幾乎沒有任何提升。

職業法官的威權

絕大部分法官來自社會上層,而法律學院將司法人員的價值觀訓練成服膺資本主義秩序。富人除了享有壓倒性的法律資源,還因為其社會地位而被法官偏袒。相反,窮人、少數族裔和性小眾等往往更易被視為罪犯,這不是輕微改革司法系統能改變的。

社會主義者認為,這次輕微的司法改革並不會帶來真正的改變。歷史上資產階級只有面對群眾鬥爭時才會作出重大的讓步。所有司法人員應該領取普通工人薪金,不能享有經濟特權。法官應該由民選產生並且可以隨時被罷免,任期不能過長,需要被定期更替。

但即使這樣也遠遠不夠的,因為資產階級法律始終是維護私有產權的國家機器,在富人統治的世界裡不可能有平等的法律。只有在徹底消滅資本主義壓迫後,司法系統才能真正受到工人民主監督。

臺灣:勞保修惡即至—臺灣工運如何應戰?

勞動部部長許銘春在八月底提出,不惜烏紗帽也要修惡勞保年金,她所提出的方案也不僅只是多繳少領延後退而已,也提出要溯及既往。

修惡的內容包含提高費率、降低年資給付率從1.55%至1.3%和,擴大平均薪資採計期間從60個月至180個月。依照學者計算,工人階級將會損失25%~33%的退休金。

此草案很快地受到各黨團及民進黨內部的反對壓力而推遲,但這些黨團的反對聲音是為了自己的選舉利益。雖然政府也提出會在明年將挹註的資金從今年的200億提高到220億,但光是今年6月的提保金額就高達了230億,政府挹註的金額是遠遠不足。目前勞保基金的潛藏負債已高達了9.11兆。勞動部部長也在公開的場合提出不排出今年底就會提出草案,同時民進黨政府在全球經濟危機的處境下,也會有更大的壓力提出更多打壓工人階級的政策。

資方正在向工人開火

2020工總白皮書也指出,要求政府進一步的修惡勞基法,更多的彈性工時以及推動罷工預告期,取消產業工會罷工權,對於金融業的資方也會樂見透過更差的退休保障來獲得更大的金融保險市場。

臺灣所受到疫情的直接沖擊雖然較其他國家來的小,但全球危機的影響早晚會波及臺灣,資本家正為向工人階級開刀作準備。今年的基本薪資調漲是蔡英文政府執政以來最低幅度的一次,僅調漲了月薪200元,時薪2元,是比其他經濟沖擊更大的國家的基本薪資調漲還低。勞保破產終究來說是長年新自由主義政策——企業稅率低和金融去管製化——所造成的。工人階級拿到的退休金本來已極為微薄。政府不敢向臺灣企業增稅填補,而是準備向工人階級開刀。可預期民進黨未來會再次地將勞保修惡提到議程上面。

工人階級及青年必須為此準備組織起來,抵抗一連串的新自由主義攻擊。工人需要大量加入工會,在職場由下而上地組織起來。各大工會需要召集大會,發動遊行和集會,讓各行業的工人共同討論鬥爭的訴求和策略,以及如何準備一場真正的大罷工,為下一波的鬥爭所準備。整場工運應主張徵收富人稅,並且把銀行民主公有化,為全民退休保障提供財源。

臺灣:政府小編過勞死 網紅政客壓新聞

今年8月4日,新北市金山區公所「小編」陳嘉緯下班回家洗澡,本打算再回職場剪片卻在浴室猝死。朋友口中積極任事的他只有2.4萬月薪,死亡當月工時超過276小時,加班超過100小時,更長期每月加班超過80小時,大幅超過勞工每月加班上限的54小時(何況這是2017年民進黨政府以「勞工要賺加班費」為藉口修惡勞基法後的標準)。經常10點才回家的陳嘉緯,早已面對慢性致死的環境,反映了政府基層勞動條件正在惡化,遑論民間企業和小公司。

治喪期間市府四度前往陳家,暗示說話「要小心」,意指陳的死是「自己問題」,民代也找上家屬可恥地暗示陳是太胖才死,當家屬希望法醫解剖釐清死因時更被阻撓(使得家屬轉而擲筊決定不解剖),這正是陳起初沒能被判為「過勞死」的重要原因。陳猝死隔天電腦就被格式化、工作使用的LINE群組也被踢出,若非家人收著手機提供調查,最終只能死無對證。直到10月勞保局終於判為「過勞」,這並非由於政府開明,而是當時無數勞工和群眾的同情,才讓官方試圖抹滅的此事重新得到關註,使政府有壓力進行調查。

收買媒體控製輿論

陳嘉緯死後TVBS等媒體隨即報導,影片卻在不到一天內消失,但網民備份立即喚起大量同情和共鳴,才引發後續的媒體深入報導和監察院調查。

諷刺的是,被長官指示第一時間壓掉陳嘉緯相關報導的,恐怕就是與陳職務類似的「新聞聯絡人」、「新媒體小編」或新聞局員工。侯友宜接替朱立倫成為新北市長後,繼續讓區長(例如金山區長廖武輝)和局長為自己搭設「網紅競賽」的舞臺。

掏空人力的作秀排場,以及政府基層員工和公關公司員工的血汗,恐怕是侯友宜目前坐擁九成民調支持度的秘密。行政院長蘇貞昌等藍綠白政客已經用著同樣的方式來鞏固自己的支持度,往後肯定更多官僚食髓知味、爭相模仿。

面對基層勞工超時過勞的處境,侯友宜稱陳嘉緯是「認真的員工」,就像先前他動員大量員工加班,只為回應自己臉書上韓國瑜支持者針對核四議題的輿論抨擊。此後他說的是「非常謝謝小編的努力」,這和賴清德任行政院長時稱超時工作為「做功德」並無二致,與政府內部與外包工作項目下的勞動條件改善並無任何關係。

當華而不實的活動掏空人力又累壞基層、當小編日日「跟行程」幾乎耗盡血汗,此時,新北市政府和金山區公所卻竭力掩蓋內部員工死去的新聞,之所以能夠這樣,靠的是「養媒體」:平時用飯局攏絡記者、用美其名為「政策行銷」的採購案年年餵養媒體財團公帑油水。一位新北市政府員工透露,曾多次被迫為特定廠商量身訂做採購案。

僅管政府大量使用低薪約聘製、限製加班費和強迫補休,而製造了大量同工不同酬的情況,但不穩定勞動契約下的勞動者卻仍是孤立的少數,能合法組工會的勞工更是少數中的少數。同時,相對待遇優渥而更有條件抗爭的基層公務員若想變革,也無合法組建工會的權利。

就像許多大老闆和親資政客有意識地利用年齡、性別、全/兼職、本/外勞身份來分化抗爭者,政府內也有滋長基層勞動者分化和歧視的製度,這正是不分藍綠白在中央或地方執政時樂於維持的,以便控製國家機器和壓製「內亂」。釋字第785號釋憲後,雖然公務人員能繞過更官僚的救濟途徑直接訴訟,但過去以「特別權力關係」為藉口剝奪組織工會權的情況仍存,「政府公開法」也未保護揭露醜聞的吹哨者,不受上司職權騷擾。陳嘉瑋這種基層公務員,與侯友宜等親資本主義政客之間的階級利益是互相對立。因此基層政府員工不應淪為規避法律謀財害命的白手套。

「陳嘉瑋」的命運更不應重演在任何人身上,他的家屬應該受到充足的賠償。他的死因應該被經由基層員工、專家學者與家屬所組成的獨立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侯友宜等市府高階長官應該得到嚴厲的懲罰。同時政府必須立即擴編人力改善公部門勞動條件,在不減薪的前題下實現真正的八小時工作製。基層公務員應該全部受正式雇用,且保障組織工會權。

抗爭才有出路

要阻止政府收買媒體控製輿論,必須將所有媒體收歸民主公營。媒體管理層由工人選舉產生,使其運作和編採方向受到工人的監督。高層只領取普通工人的薪金水平,不享有經濟特權。而只有立基於公私部門基層勞動者團結鬥爭,打造戰鬥性全國總工會以及左翼勞工政黨,才能實現這些改變。

2020年臺灣同誌遊行——13萬人上街反對性別歧視

10月31日,在臺北市府廣場前,彩虹公民行動協會與一眾支持性別平權的青年與NGO人士舉辦了第18屆臺灣同誌遊行。這一屆臺灣同誌遊行,也是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唯一一場實體舉辦的同誌遊行;13萬人響應參與,許多在臺外籍人士也熱情響應支持。眾多性平、勞權團體也響應參與——酷兒盟、性平教育協會、消防員權益促進會等等。

在本年度遊行中,主辦單位提出「支持性自主、障礙者性權、反對各種形式的性別刻板印象、支持修憲保障18歲公民權」等訴求;國際社會主義前進除了參與本年度遊行並且支持上述訴求外,我們也在遊行市集中公開提出且宣傳「向前爭取真平權!終結歧視、需要結束製造不平等的資本主義製度!」,並且向參與同遊的民眾募集、爭取對於我們在香港、中國進行抗爭工作的支持與認識。另外,今年中國上海市的同誌驕傲周首次被中共政府勒令取消。過往這場活動並不是遊行集會,而只是室內的酒會和娛樂活動。習近平的高壓統治連溫和的同誌社群交流活動也不放過。可見同誌平權運動就是需要為民主權利而鬥爭,必須挑戰中共極權!

民進黨號召支持者入同遊

在前幾日,蔡英文公開網上呼籲支持者與黨員參與本年度同誌遊行,試圖妝點其「進步開明形象」,作為鞏固挺同民意支持的政治策略,並借此民意支持用以推行親財團政策。

蔡英文公開號招支持者與民進黨黨員參與同誌遊行的舉動,引來臺灣反同教會各山頭的聯合反彈,並表示不邀請蔡英文參與今年度的「國家祈禱早餐會」。此舉導致了長期親近綠營的長老教會宣布退出籌辦該活動,致使該活動20年來首度停辦,這對於反同基督教勢力而言是一個挫敗。

在當日的同誌遊行途中,民進黨的遊行隊伍遭到公開抗議,人民民主黨與日日春協會的成員當眾在民進黨隊伍前批評與斥責民進黨政府,屈從美國霸權、不顧食安而堅決推動開放含萊美豬的政策。亦有少部分遊行參與民眾對此抗議行動表示贊賞與支持。

平權抗爭須重建

同婚專法通過施行,固然是一項民主權利的進展、平權運動支持者奮力爭取而來才有的階段性成果。但該法仍是一項由政府主導在平權運動和反同勢力之間進行保守性折衷的產物,並且仍不保障同誌婚家的收養與人工生殖權、對於跨國同誌婚姻仍有重重限製與阻礙,而無數有意成婚的同誌伴侶仍受迫於家族與職場內的歧視偏見、而不敢出櫃或登記成婚。

因此,要爭取同誌平權的再度邁步前進,是需要在職場中、抵抗性別歧視,進而促成不分性傾向的工人階級團結;在社區中、抵抗家庭與社區內的性別暴力;在校園中對抗反同勢力的入侵和洗腦。這都需要身處其中的基層群眾與工人階級、青年組織起來,為平權而戰。施壓政府落實同誌伴侶迫切需要的人工生殖權、收養權與跨國同婚的全面開放,並且進一步爭取民法保障同婚,不屈就於製度性歧視的專法。

然而,有誌於追求性別解放的人們,若想要終結根深蒂固於階級社會中的性別歧視,就需要組織起這樣的基層群眾抗爭,朝著製造社會不平等與滋生、維系保守偏見的資本主義製度進攻。

臺灣:南鐵東移案 暴露民進黨親資反民主

臺南鐵路地下化工程,正如當今資本主義下的許多公共工程,加劇了都市房地產炒作與社會清洗和階級排除。該工程歷經許多方案的更叠,臺南市政府號稱鐵路地下化能縫合地面生活空間,但2009年的核定版卻仍以地產開發和私人轎車為首要考慮,不僅東西向的步行空間沒被縫合,還使得建商和大地主得以從中獲取房地產開發炒作的套利空間,親資政客與技術官僚充當為其開財路的鷹犬,財團媒體與「獻策」的成大學者更與之沆瀣一氣。

今年早些,行政院長蘇貞昌繞過交通部直接指示鐵道局強拆最後四戶,到了十月、強拆黃家樓梯時卻引爆抗爭者與施工人員、警方的激烈沖突,導致社會輿論開始群起關註,交通部長林佳龍才像事後察覺般派王國材到場,「更有技巧」地給予無用的承諾,嘗試減緩社會輿論中對政府強拆民房的批評。但在藍綠白三黨背後掠地若渴的建商,往鐵路腹地挹註遊資的一眾大小房產套利者早已急不可耐,迫切想趕走反迫遷的住戶與抗爭者。

受拆遷戶成立自救會抗爭至今已逾8年,如今抗爭僅存黃春香一戶仍奮力拒拆。民進黨當局利用著疫情控製得宜、經濟前景樂觀,及反中共的形象帶來的民望,藉此加速推動各項爭議性的土地征收和基礎建設工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6 08:24 , Processed in 0.024765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