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148|回复: 15

《劳工的力量》阅读杂记(一)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12-7-1 16:29:47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本不错的书,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以罢工为主要形式的斗争的规律,视角很广阔,没有那种因欧洲中心主义而对工人斗争产生悲观的观点。相反,正如作者所说,资本转
移到哪里,劳工与资本的冲突很快就会跟到哪里。不过本书也基本没有对超出罢工范畴以外的政治斗争做过多的讨论,换句话说,基本上讨论的仍然是工联主义范畴内的问题(并不是说作者的
观点是工联主义的)。而且,作者证明,工人罢工的力量实际上是与工人自身的意识激进与否没有关系,而只是与整个资本系统有关系。所以,后面我会特别针对这个强调做一些讨论。
    我读这本书是希望从世界劳工斗争中找到一些可供帮主研究中国工人运动的资料和经验。目前只读到一半,还没有看到作者总结性的观点以及对工人斗争未来方向的讨论。不过已感觉受益
良多,所以特写下点东西,分享给对中国工运感兴趣的。

中文版前言
    既然是中文版前言,自然是对中国工人的斗争有所期望的(实际上这个中文版是在原书出版好多年之后才出版的,而原书中作者就已经对中国工运的有所期望了)。
    作者在序言的开始,就阐述了本书的基本思想,即“资本转移到哪里,劳工与资本的冲突很快就会跟到哪里”,从这个观点出发,作者认为“资本的转移并没有导致竞次现象”,相反,带
来了新的资本与劳工之间的对抗,从而摆脱了欧洲中心主义的认识:劳工的斗争随着资本的转移趋向衰落。
    但是,在中国有点稍微特殊一点的现象就是,竞次确实曾经发生过,不过是发生在第一代农民工身上。而到了新生代工人身上,竞次现象就基本看不到了,相反,劳资之间的斗争已经初步
展现。
    为什么在中国的第一代农民工身上会出现竞次现象?很多人认为是因为第一代农民工身上带有的严重的小农意识。但是我认为,这其实是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背景:中国国有企业工人在改
制之前所享有的相对高福利和高工资。同时,中国的工人和农民,在改革之初的80年代,整体上是享受到了一点改革的好处的。所以,第一代农民工进入城市的时候,有土地作为后盾,可以跟
国企工人竞次,大幅度的压低劳动力的价格。这样,当时的国企工人,一方面在资产阶级的正面进攻下节节败退,另一方面一旦下岗要自谋生路时,发现还要面对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残酷
竞争。而到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代,中国工人的斗争就同时具备了两类斗争:波兰尼式的和马克思式的斗争。
    什么是波兰尼式的斗争?后面会详细讨论,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波兰尼式的斗争,“我们指的是劳工对扩张到全球的自我调节的市场的反冲式抵制,尤其是由那些正因全球经济转变而被
消解的工人阶级和那些曾经从已经建立起来但正在被从上而下的抛弃的社会契约中获益的工人们所进行的反冲式抗争。”。当然,本书主要研究的是马克思式的斗争。
    所以,一旦我们把国企老工人的斗争认识为波兰尼式的斗争(实际上也就是齐泽克所说的边缘人的斗争),就会清楚中国的波兰尼式的斗争就远没有结束(作为新生代工人的主要来源的中
国的农民,自然也同样存在波兰尼式斗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乌坎农民的斗争,但是除了乌坎、十几年前四川农民蒋大清?的斗争,并没有看到太多大规模的斗争,而且目前也看不到他们斗争
的方向。所以,后面不再使用“波兰尼式的斗争”这个词,而直接用“国有企业老工人的斗争”代之)。而国企老工人的斗争未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是会因为斗争的失败而急速转向政治化?
还是与马克思式的斗争合流,与后者一起形成统一的斗争?这个,我会在这部分讨论的最后集中论述。
    正如前面我所说,本书作者认为,工人罢工的力量实际上只与整个资本系统有关。其基本思想是认为,资本在面临强大工人运动时作出的反应,反过头来促成了新的劳工抗争,这两者在资
本主义系统下形成了一个循环。所以本书就集中研究资本主义系统中,这种循环的机制到底是怎样的,劳工的斗争在这个机制中发挥着怎样作用。具体讲,资本主要用四种方式来应对强大工人
运动:将生产地转移到具有更为廉价和驯服的劳动力的地点(即:空间调整);改变生产组织和引进节约劳动力的技术,比如使用机器人(即:技术调整 );资本进入新的具有更高增加值的
生产领域(即:产品调整);资本完全从贸易/生产领域转移出来,进入金融和投机领域(即:金融调整)。这其中的前三种应对,都会构成新的劳工抗争的力量的来源,而且,在中国,资本
面对工人的抗争已经或准备使用这三种调整。而最后一种调整,在今年,随着金融管制的逐渐解除,相信也会浮出水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12-7-1 16:31:10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中国工人运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的展望。


    前面强调了本书研究的只是工联主义范围内的斗争,政治斗争虽然也有论及,但是只是作为工人斗争的背景来介绍的。而作者也确实论证了,这类斗争并不反映工人斗争激进程度,甚至工

人的斗争与其思想意识是负相关的关系,即工人的罢工力量越强大,工人的斗争意识反而越不激进。这说明,罢工斗争是在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内的斗争,并不影响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相反,工

人的罢工越激进,说明工人的罢工力量越不强大,最终斗争失败的结果,恰恰是将工人急速的推向政治化,工人们发现必须通过政治斗争,必须夺取政权,才能得到最终的胜利,政治斗争才是

工人斗争的主战场。

    而今天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派,愿意关注工人斗争,进而与工人结合的,原本就比例不大。而一旦关注工人的斗争,因为中国工人的斗争,尤其是新生代工人的斗争,还处于经济斗争的层

次上,于是大部分关注工人斗争的就马上陷入了这样的误区,即以罢工的力量作为判断工人意识的基础,以罢工、维权的成功作为工人斗争的目标。于是,只关注成功的斗争,不关注或较少关

注失败的斗争。

    但是罢工的斗争,其实只是一种群众性斗争的形式,是工人斗争的训练学校,是促使工人在斗争中逐步自觉的手段,但绝对不是工人斗争的目的。而且,我们知道,随着资本主义周期波动

,在波动的上升阶段,工人就业率相对高,工人的斗争力量相对强一些,斗争也容易取得胜利,而一旦进入波动的下降阶段,工人就业率下降,罢工的斗争就越不容易取得胜利,甚至原本在上

升阶段取得的斗争胜利还要连本带利的还给资本家。要跳出这个循环,往往是在危机严重时,斗争屡次失败后,工人们越发认识到必须通过取得政治斗争的胜利,来实现经济斗争的目的。从自

发,通过经济斗争自觉,经济斗争的失败促使其政治化,从而成为工人阶级政党的中坚力量。这是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而很多关注中国工人的,却一头扎进经济斗争的泥潭出不来了。他们把

中国工人斗争的未来寄托在具有能对资本主义生产产生巨大破坏作用的,实际上仍然是经济斗争范畴内的,新生代工人的斗争上。把工人罢工的力量当做工人的政治力量。

    我们稍微把目光转向欧美工人的斗争。由于欧美资本大量迁移到如中国的第三世界国家,欧美工业空心化越发严重,于是欧美工人的斗争,更多的是波兰尼式的斗争。而且由于欧美传统工

会与左翼政党的力量,欧美工人的斗争也越发表现出政治斗争的特点。不过正由于其工业的空心化,所以他们的斗争就变成了一种漫长的拉锯战,工人们反对全球化、反对削减福利、反对金融

权贵,但是既提不出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解决问题的办法,又达不到那种激进的认识,必须推翻整个资本主义。所以就表现为一种拉锯。

    而中国的波兰尼式的斗争,即国企老工人的斗争,由于斗争的失败率比欧美更高,同时起点也比欧美工人高(中国有过社会主义的革命实践,并且还有过文革),所以工人政治化的程度也

更高,同时,中国还具有马克思式的斗争,那么国企老工人的斗争必然会两方面的表现:一方面会在新生代工人中寻找力量,把自己的斗争与新生代工人的斗争结合起来,这在近年来通钢等国

企老工人的斗争中(包括今年的几起国企老工人斗争)都表现了出来(不过目前没有看到国企老工人斗争与沿海地区新工人斗争有联系的迹象);另一方面,斗争失败的工人急速政治化,他们

也更容易政治化,因为原本他们的斗争目标就必须是一种社会制度才能给予的,甚至,他们政治化后自己会主动向左翼的政治势力靠拢(这是一个同志告诉我的国企老工人的新动向,本人未证

实)。政治化的工人的斗争,原本是比一般性经济斗争更高一层次的形式,而一些革命派因为关注了工人,反而把视野放在了低层次的经济斗争,忽略更高层次的斗争,这岂非是本末倒置?

    中国的工人斗争,同时具备波兰尼式的斗争和马克思式的斗争,并且国企老工人一方面自身急速政治化,另一方面力图将自己的斗争与新生代斗争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斗争。只要我们不

被目前暂时的斗争低迷的表象所迷惑,丧失了信心,我们就会认识到,一旦工人的斗争再次兴起,一定是波澜壮阔,如暴风骤雨般摧枯拉朽的将资本主义砸个粉碎,而这种斗争的高度,必然会

使中国成为世界工人运动的中心,这也是本书的作者为什么会对中国工人寄予很大期望的原因。当然,国企老工人目前已经政治化了,沿海地区新工人,在今后的斗争中,在斗争失败中政治化

后会不会转向右翼自由派,最终导致中国工人的分裂,也确实是值得怀疑和担心的,不过关于他们的斗争暂时不在这里讨论。



PS:本文只是一般性的杂记,不是学术文章,也不是理论文章,所以,行文难免不严谨,语言难免有些啰嗦,请大家见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7-2 01:16:36 |显示全部楼层
该文已经由红色中国网重点推荐、发表;另,请作者查看管理员留的消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7-2 20:28:55 |显示全部楼层
该文似乎说明劳工的力量和其斗争意识成反比
即经济斗争越容易胜利越导致非政治化和非激进化
就是说如工人个体的话,其经济处境越好就越不想斗争(包括经济斗争)
但是政治化很多是如列宁认为的是外在输入的,是先进分子导入的
而经济斗争似乎是列宁说的第一个革命条件,客观上通过经济斗争无法继续下去了
而政治斗争是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织起来给经济斗争找出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12-7-2 22:27:40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管理员的推荐,加的编注也很准确,我这里因为是阅读杂记,所以有些概念没有去详细阐述。

至于马列托主义者所说,我希望我的文字没有引起误解,我并不是不鼓励工人罢工取得胜利,也并不是说革命者就不支持工人的经济斗争了,只是说明一个工人阶级形成的过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7-3 00:10:33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以后能够看到宣武同志多为红色中国网写文章,同时也多介绍一些像你这样的同志到红色中国网来参加讨论。我们这里百花竞开,香花臭花竞放,望勿介意。但是我想同志们还是更愿意多闻些香花,少闻些臭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发表于 2012-8-7 08:55:32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作者借西方学者的著作谈自己对中国工人运动的看法,读后感觉很有内容。不过,建议一条,作者如有空不妨把自己的想法单独拉出来阐述,这样就不会受到原书作者较为混乱的论述的干扰了。西方学者的通病是花名词一大堆,围绕着文献转,很多概念似是而非,让人一头雾水。像原著提到的核心概念波兰尼式的斗争和马克思式的斗争,就根本没有说清楚过(顺便说一句,我是在看完了阅读杂记第一、二两个部分之后写这个评论的)。相较之下,本文作者宣武对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论述就要强百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发表于 2012-8-7 09:30:00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两句。本文确属好文章,值得认真学习,但我并不敢苟同远航一号的“极其少见的、深入正确”的失态评价。红色中国网上这样的高质量的探讨还有很多,故而不能说“极其少见”。文中的一些观点还有待整理和探讨,故而不能说“深入正确”。建议远航一号认真对待自己的编者按权利,少一些浮夸式的定论判断,多一些对网友们无私探讨、艰苦探索真理的精神的引导。

文章中对老工人和新工人的关系谈了初步的看法。这确实是重大问题。对此我有不同见解。我目前的不成熟的看法是,老工人和新工人之间在思想素质和运动水平上恐怕没有那么大的本质差别。问题的关键是对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的水平高低,而这无论对于老工人还是新工人,都是需要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斗争中反复提高的。而催化剂自然是有知识文化、有觉悟的工人或外来的进步知识分子的参与。老工人是经历过更多时代的洗礼,但对那些经历的有效理论总结并非自发就能产生。如果说新工人容易被私有资本所欺骗,那么老工人也同样会被国有资本所迷惑。不要忘记历史上某些蹩脚的理论家曾认为农民天生落后,工人天生进步。马克思就不这样认为。而列宁和毛泽东的实践更是证明了这种思维有多荒谬。如果说农民天生有小农意识,那么工人天生还有工联意识呢(所以列宁提出了“灌输”论)。对于现在的新工人-老工人之类比,历史上的农民-工人之类比可以提供启发,让我们看到问题的实质和真正应该采取的步骤。这样,即便老工人和新工人短期内无法直接联合起来,也不是什么值得担忧的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8-7 12:34:55 |显示全部楼层
克塞 发表于 2012-8-7 09:30
再说两句。本文确属好文章,值得认真学习,但我并不敢苟同远航一号的“极其少见的、深入正确”的失态评价。 ...

农民的阶级属性是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确实是天生比小资产阶级进步,这是由工人阶级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确定,1,工人阶级是被压迫和被剥削的阶级,所以她本能地(天生地)有反压迫和反剥削性(不过是成熟度问题,比如是否上升为自为阶级),2工人阶级是生产者阶级,所以她有能力(天生地)建设新社会,工人阶级不过是要从自在的阶级上升到自为的阶级,但是工人阶级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所有其他阶级天生地要进步,这是由其阶级属性决定的。农民阶级作为小资产阶级本身没有政治独立性,他必须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才能成为进步的阶级,否则就只能成为落后的阶级,小资产阶级依赖于资本主义下主要的二个阶级的力量对比中强的一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发表于 2012-8-8 14:26:1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塞 于 2012-8-8 14:27 编辑
马列托主义者 发表于 2012-8-7 12:34
农民的阶级属性是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确实是天生比小资产阶级进步,这是由工人阶级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确 ...

你的这个观点似乎是托派的典型观点,也是我很不赞同的(顺便澄清一下,我并没有先入为主的门派之见,只是就事论事)。为什么呢?你的观点在抽象的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如果具体分析,尤其是从实践和能动性的角度看,就有问题了。第一,农民不是一个阶级,从事农业工作的劳动者,是可以分化成不同阶级的:自耕农、佃农、雇农,以及自己也参加部分劳动的富农和地主(当然这个可以基本忽略不计)。第二,工人和农民固然有不同的阶级地位,代表的生产方式也不同,但你不能说只有工人受剥削压迫,是生产阶级,而农民中就没有这样的人(实际上,多数农民也是受剥削压迫也是生产者阶级)。第三,从运动的实践角度看,所谓工人阶级的领导,实际上是落实在主要由有知识文化觉悟的人组成的先锋队按照社会主义理念和目标发动工人和农民上面的(当然,对于工人和农民的不同部分会有不同的策略,形式上或许可以说前者是“动力”,后者是“盟友”,但在实践中这种区分的意义也没有实际策略的具体内容的意义来的大)。因此,空谈工人阶级“自为”、“领导”,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0:25 , Processed in 0.031759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