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488|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本论入门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28 00:27: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1-7-28 00:32 编辑

作者 馬克思主義者

《資本論》第一卷

                                              資本的生產過程



                                       第一篇  商品和貨幣

                                     第一章  商  品

                  1、商品的兩個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價值實體、價值量)

   我覺得,馬克思在這一節裏主要講到如下一些概念和論述(作為最基本的知識,我們應該有所了解):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的商品表現為這種財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們的研究就從分析商品開始。

     商品首先是一個外界的對象,一個靠自己的屬性來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物。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為使用價值(任何物的自然worth[價值]都在於它能滿足必要的需求,或者給人類生活帶來方便,約翰洛克)。它決定於商品體的屬性,離開了商品體就不存在。商品的使用價值為商品學這門學科提供材料。使用價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費中得到實現。不論財富的社會形式如何,使用價值總是構成財富的物質內容。在我們所要考察的社會形式中,使用價值同時又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交換價值首先表現為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系或比例,這個比例隨著時間和地點的不同而不斷改變。

     由此可見,第一,同一種商品的各種有效的交換價值表示一個等同的東西。第二,交換價值只能是可以與它相區別的某種內容的表現方式,“表現形式”。

     各種勞動不再有什麽差別,全都化為相同的人類勞動,抽象人類勞動。

     這些物現在只是表示,在它們的生產上耗費了人類勞動力,積累了人類勞動。這些物,作為它們共有的這個社會實體的結晶,就是價值——商品價值。

     在商品的交換關系或交換價值中表現出來的共同東西,也就是商品的價值。

     可見,使用價值或財物具有價值,只是因為有抽象人類勞動體現或物化在裏面。那末,它的價值量是怎樣計量的呢?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價值的實體”即勞動的量來計量。勞動本身的量是用勞動的持續時間來計量,而勞動時間又是用一定的時間單位如小時、日等作尺度。

     在商品的生產上只使用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只是社會必要勞動量,或生產使用價值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該使用價值的價值量。

     生產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隨著勞動生產力的每一變動而變動。勞動生產力是由多種情況決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練程度,科學的發展水平和它在工藝上應用的程度,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生產資料的規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條件。同一勞動量用在富礦比用在貧礦能提供更多的金屬等等。金剛石在地殼中是很稀少的,因而發現金剛石平均要花很多勞動時間。因此,很小一塊金剛石就代表很多勞動。

     總之,勞動生產力越高,生產一種物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就越少,凝結在該物品中的勞動量就越小,該物品的價值就越小。相反地,勞動生產力越低,生產一種物品的必要勞動時間就越多,該物品的價值就越大。可見,商品的價值量與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的量成正比,與這一勞動的生產力成反比。

     一個物可以是使用價值而不是價值。在這個物並不是由於勞動而對人有用的情況下就是這樣。例如,空氣、處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一個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類勞動產品,但不是商品。誰用自己的產品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他生產的就只是使用價值,而不是商品。要生產商品,他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要為別人生產使用價值,即生產社會的使用價值。

    《資本論》的第一章就是從分析商品開始的,主要講了商品的兩個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價值實體、價值量)。恩格斯說:“理解商品的困難在於:商品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一切範疇一樣,表現一種在物的外殼掩蓋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力也是可以交換和消費的,人們剛剛開始交換,他們本身也就被交換起來,主動態變成了被動態,不管人們願意不願意”。我們只有看到在物的外殼掩蓋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看到勞動力交換和消費過程,才能理解商品,理解資本。“物的異化就是人的自我異化的實踐”,而人類在自我異化中,使金錢和資本剝奪了整個世界本身的價值,如馬克思所言:“錢是一切事物的普遍價值,是一種獨立的東西。因此它剝奪了整個世界——人類世界和自然界——本身的價值。錢是從人異化出來的人的勞動和存在的本質;這個外在本質卻統治了人,人卻向她膜拜。”

         我們學習《資本論》的目的,首先是為了搞清楚金錢怎樣剝奪了整個世界本身的價值,而最終是為了還原人類世界和自然界本身是無價之寶的自然屬性。例如,生態建設是鄂爾多斯最大的基礎建設。這種建設或許不能體現交換價值,或許不能增加GDP,但是可以保護環境,可以造福子孫後代。這需要思想觀念的轉變,需要價值取向和價值評判體系的轉變,有了《資本論》的基本知識,這種轉變將會更具有科學性。

    第一篇  商品和貨幣

                                          第一章  商  品

                             2、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的二重性

  商品是一種二重的東西,即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商品中包含的勞動的這種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

  由自己產品的使用價值或者由自己產品是使用價值來表示自己的有用性的勞動,我們簡稱為有用勞動。從這個觀點來看,勞動總是聯系到它的有用效果來考察的。

  每個商品的使用價值都包含著一定的有目的的生產活動,或有用勞動。

  每個商品的使用價值都包含著一定的有目的的生產活動,或有用勞動。各種使用價值如果不包含不同質的有用勞動,就不能作為商品互相對立。在產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的社會裏,也就是在商品生產者的社會裏,作為獨立生產者的私事而各自獨立進行的各種有用勞動的這種質的區別,發展成一個多支的體系,發展成社會分工。

  勞動作為使用價值的創造者,作為有用勞動,是不以一切社會形式為轉移的人類生存條件,是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即人類生活得以實現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種種商品體,是自然物質和勞動這兩種要素的結合。如果把上衣、麻布等等包含的各種不同的有用勞動的總和除外,總還剩有一種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質基質。人在生產中只能象自然本身那樣發揮作用,就是說,只能改變物質的形態。(“宇宙的一切現象,不論是由人手創造的,還是由物理學的一般規律引起的,都不是真正的新創造,而只是物質的形態變化。結合和分離是人的智慧在分析再生產的觀念時一再發現的唯一要素。”彼得羅·維裏《政治經濟學研究》)不僅如此,他在這種改變形態的勞動中還要經常依靠自然力的幫助。因此,勞動並不是它所生產的使用價值即物質財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說,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

  商品價值體現的是人類勞動本身,是一般人類勞動的耗費。正如在資產階級社會裏,將軍或銀行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人本身則扮演極卑微的角色一樣,人類勞動在這裏也是這樣。

  簡單平均勞動雖然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文化時代具有不同的性質,但在一定的社會裏是一定的。比較復雜的勞動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說多倍的簡單勞動,因此,少量的復雜勞動等於多量的簡單勞動。

  隨著物質財富的量的增長,它的價值量可能同時下降。這種對立的運動來源於勞動的二重性。生產力當然始終是有用的具體的勞動的生產力,它事實上只決定有目的的生產活動在一定時間內的效率。因此,有用勞動成為較富或較貧的產品源泉與有用勞動的生產力的提高或降低成正比。

  一切勞動,從一方面看,是人類勞動力在生理學意義上的耗費;作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類勞動,它形成商品價值。一切勞動,從另一方面看,是人類勞動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費;作為具體的有用勞動,它生產使用價值。

  我們學習《資本論》,在第一章主要是搞清楚一些基本概念。如馬克思在《資本論》序言中所說的:“萬事開頭難,每門科學都是如此。所以本書第一章,特別是分析商品的部分,是最難理解的。”所以我們只能慢慢理解,逐漸加深印象。在這一節裏,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商品中包含的勞動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這種二重性,因為這是“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

     第一篇  商品和貨幣

                                          第一章  商  品

                                 3、價值形式或交換價值

      商品是以使用價值或商品體的形式出現的。它們既是使用物品又是價值承擔者。它們具有二重的形式,即自然形式和價值形式。

   如果我們記住,商品只有作為同一的社會單位即人類勞動的表現才具有價值對象性,因而它們的價值對象性純粹是社會的,那末不用說,價值對象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會關系中表現出來。我們實際上也是從商品的交換價值或交換關系出發,才探索到隱藏在其中的商品價值。

   探討商品價值關系中包含的價值表現,怎樣從最簡單的最不顯眼的樣子一直發展到炫目的貨幣形式。這樣,貨幣的謎就會隨著消失。

                       A、簡單的、個別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

   (1)價值表現的兩極:相對價值形式和等價形式

   相對價值形式和等價形式是同一價值表現的互相依賴、互為條件、不可分離的兩個要素,同時又是同一價值表現的互相排斥、互相對立的兩端即兩極;這兩種形式總是分配在通過價值表現互相發生關系的不同的商品上。例如我不能用麻布來表現麻布的價值。麻布的價值只能相對地表現出來,即通過另一個商品表現出來。因此,麻布的相對價值形式要求有另一個與麻布相對立的商品處於等價形式。另一方面,這另一個充當等價物的商品不能同時處於相對價值形式。它不表現自己的價值。它只是為別一個商品的價值表現提供材料。

  一個商品究竟是處於相對價值形式,還是處於與之對立的等價形式,完全取決於它當時在價值表現中所處的地位,就是說,取決於它是價值被表現的商品,還是表現價值的商品。

   (2)相對價值形式

   要發現一個商品的簡單價值表現怎樣隱藏在兩個商品的價值關系中,首先必須完全撇開這個價值關系的量的方面來考察這個關系。不同物的量只有化為同一單位後,才能在量上互相比較。

  只有不同種商品的等價表現才使形成價值的勞動的這種特殊性質顯示出來,因為這種等價表現實際上是把不同種商品所包含的不同種勞動化為它們的共同東西,化為一般人類勞動。

  處於流動狀態的人類勞動力或人類勞動形成價值,但本身不是價值。它在凝固的狀態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為價值。要使麻布的價值表現為人類勞動的凝結,就必須使它表現為一種“對象性”,這種對象性與麻布本身的物體不同,同時又是麻布與其他商品所共有的。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

   一個商品的價值表現在另一個商品的使用價值上。作為使用價值,麻布是在感覺上與上衣不同的物;作為價值,它卻是“與上衣等同的東西”,因而看起來就象上衣。麻布就這樣取得了與它的自然形式不同的價值形式。

  凡是價值要被表現的商品,都是一定量的使用物品。這一定量的商品包含著一定量的人類勞動。因而,價值形式不只是要表現價值,而且要表現一定量的價值,即價值量。

   (3)等價形式

   一個商品的等價形式就是它能與另一個商品直接交換的形式。
在考察等價形式時看見的第一個特點,就是使用價值成為它的對立面即價值的表現形式。

  商品的自然形式成為價值形式。任何商品都不能把自己當作等價物來同自己發生關系,因而也不能用它自己的自然外形來表現它自己的價值,所以它必須把另一商品當作等價物來同它發生關系,或者使另一商品的自然外形成為它自己的價值形式。

   等價形式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具體勞動成為它的對立面即抽象人類勞動的表現形式(這是對第一個特點的另一個說法,只要將使用價值“翻譯”成具體勞動,將“價值”翻譯成抽象勞動)。

   等價形式的第三個特點,就是私人勞動成為它的對立面的形式,成為直接社會形式的勞動。

  價值表現的秘密,即一切勞動由於而且只是由於都是一般人類勞動而具有的等同性和同等意義,只有在人類平等概念已經成為國民的牢固的成見的時候,才能揭示出來。而這只有在這樣的社會裏才有可能,在那裏,商品形式成為勞動產品的一般形式,從而人們彼此作為商品所有者的關系成為占統治地位的社會關系。亞裏士多德在商品的價值表現中發現了等同關系,正是在這裏閃耀出他的天才的光輝。

   (4)簡單價值形式的總體

   一個商品的價值是通過它表現為“交換價值”而得到獨立的表現。商品是使用價值或使用物品和“價值”。一個商品,只要它的價值取得一個特別的、不同於它的自然形式的表現形式,即交換價值形式,它就表現為這樣的二重物。

  在一切社會狀態下,勞動產品都是使用物品,但只是歷史上一定的發展時代,也就是使生產一個使用物所耗費的勞動表現為該物的“對象的”屬性即它的價值的時代,才使勞動產品轉化為商品。

                                      B、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

    (1)擴大的相對價值形式

   自己的價值形式,不再是只同另一種商品發生社會關系,而是同整個商品世界發生社會關系。作為商品,它是這個世界的一個公民。

   兩個單個商品所有者之間的偶然關系消失了。顯然,不是交換調節商品的價值量,恰好相反,是商品的價值量調節商品的交換比例。

   (2)特殊等價形式

   每一種這樣的商品的一定的自然形式,現在都成為一個特殊的等價形式,與其他許多特殊等價形式並列。同樣,種種不同的商品體中所包含的多種多樣的一定的、具體的、有用的勞動,現在只是一般人類勞動的同樣多種的特殊的實現形式或表現形式。

   (3)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的缺點

   每一種商品的相對價值形式都是一個不同於任何別的商品的相對價值形式的無窮無盡的價值表現系列。每個特殊的商品等價物中包含的一定的、具體的、有用的勞動,都只是人類勞動的特殊的因而是不充分的表現形式。誠然,人類勞動在這些特殊表現形式的總和中,獲得自己的完全的或者總和的表現形式。但是它還沒有獲得統一的表現形式。

                                                C、一般價值形式

    (1)價值形式的變化了的性質

   一般價值形式的出現只是商品世界共同活動的結果。一種商品所以獲得一般的價值表現,只是因為其他一切商品同時也用同一個等價物來表現自己的價值,而每一種新出現的商品都要這樣做。

   不僅表現為在質上等同,表現為價值,而且同時也表現為在量上可以比較的價值量。

   把勞動產品表現為只是無差別人類勞動的凝結物的一般價值形式,通過自身的結構表明,它是商品世界的社會表現。因此,它清楚地告訴我們,在這個世界中,勞動的一般的人類的性質形成勞動的特殊的社會的性質。

   (2)相對價值形式和等價形式的發展關系

   一種商品的簡單的或個別的相對價值形式使另一種商品成為個別的等價物。擴大的相對價值形式,即一種商品的價值在其他一切商品上的表現,賦予其他一切商品以種種不同的特殊等價物的形式。最後,一種特殊的商品獲得一般等價形式,是因為其他一切商品使它成為它們統一的、一般的價值形式的材料。

  (3)從一般價值形式到貨幣形式的過渡

  一種商品處於一般等價形式(第三種形式),是因為而且只是因為它被其他一切商品當作等價物排擠出來。這種排擠最終限製在一種特殊的商品上,從這個時候起,商品世界的統一的相對價值形式才獲得客觀的固定性和一般的社會效力。
   等價形式同這種特殊商品的自然形式社會地結合在一起,這種特殊商品成了貨幣商品,或者執行貨幣的職能。在商品世界起一般等價物的作用就成了它特有的社會職能,從而成了它的社會獨占權。

  一當它在商品世界的價值表現中獨占了這個地位,它就成為貨幣商品。只是從它已經成為貨幣商品的時候起,第四種形式才同第三種形式區別開來,或者說,一般價值形式才轉化為貨幣形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1-7-28 00:29:50 |只看该作者
   在這一節裏,我覺得重要的一點是,處於“流動狀態的人類勞動”或許不能體現交換價值,但是使用價值客觀存在。科學文化的傳承以及創新發展,都可以看作是“流動狀態的人類勞動”,而且這種“流動狀態”可以是在個體生命中,也可以跨越時空體現社會群體中。資本和科學文化都是以信息形態形成和發展的。資本也有其信息結構和信息功能。資本能夠對過去形成的科學文化價值,進行全面綜合的識別、評判、衡量、解釋、記載和積累,也就是知道科學文化形成了多少經濟價值,從而構成資本的信息結構;資本能夠對現在和未來發展的科學文化價值,進行立體動態的預測、規劃、分解、重組、程序編排和促進無限增值,也就是知道科學文化能夠產生多少經濟價值,從而構成資本的信息功能。例如,鄂爾多斯學研究會專家學者,以信息形態從事的社會共同事務的高級智力勞動,在沒有外化和物化在具體凝固的可以交換的物質產品上時,從物質形態來看,就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而從信息形態來看,在歷史傳承中按幾何級數發展的科學文化,就算隱形的流動狀態下,只要形成了價值就有可能體現出來。

         在某個階段,某種智力勞動及其使用價值或許沒有凝固在商品中體現出交換價值,但不會因此價值消失,而是會價值轉移。科學文化作為一種能夠調控和支配物質結構的獨立的信息結構,作為一種能夠外化和物化的能量,可以分離於個體生命而在社會空間獨立存在。它能夠跨越歷史時空按幾何級數發展,在流動狀態中形成勞動的使用價值,並以信息形態不斷通過活化和改善人類頭腦這個信息化了的物質結構來實現價值轉移和積累。在此基礎上,如果能夠創造新的知識,那就是在價值傳承和轉移中,追加了價值而創造新的更大的價值;其中,追加價值本身的構成即它所蘊含的創新能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通過流通只能體現交換價值,但不能創造價值本身;而使用價值或許沒有經過流通體現出來,但它的價值依然客觀存在,它的用途取決於它本身的構成。對於文化產品來說,所具有的共享特征和饋贈品格,在客觀上決定了人們不會束縛於傳統的價值觀來體現個人交換價值,而是構建全新的勞動價值評判體系,充分體現不僅可共享而且只有在共享中才能無限增值的巨大社會使用價值。

   第一篇  商品和貨幣

                                          第一章  商  品

《資本論》第一章商品,包括4節:1、商品的兩個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價值實體、價值量);2、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的二重性;3、價值形式或交換價值;4、商品的拜物教性質及其秘密。在第四節裏,馬克思講到的主要概念如下。

                                 4、商品的拜物教性質及其秘密

   商品形式的奧秘不過在於:商品形式在人們面前把人們本身勞動的社會性質反映成勞動產品本身的物的性質,反映成這些物的天然的社會屬性,從而把生產者同總勞動的社會關系反映成存在於生產者之外的物與物之間的社會關系。由於這種轉換,勞動產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覺而又超感覺的物或社會的物。

   這只是人們自己的一定的社會關系,但它在人們面前采取了物與物的關系的虛幻形式。因此,要找一個比喻,我們就得逃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在那裏,人腦的產物表現為賦有生命的、彼此發生關系並同人發生關系的獨立存在的東西。在商品世界裏,人手的產物也是這樣。我把這叫做拜物教。

  產品交換者實際關心的問題,首先是他用自己的產品能換取多少別人的產品,就是說,產品按什麽樣的比例交換。

  價值量不以交換者的意誌、設想和活動為轉移而不斷地變動著。在交換者看來,他們本身的社會運動具有物的運動形式。不是他們控製這一運動,而是他們受這一運動控製。

  只有當實際日常生活的關系,在人們面前表現為人與人之間和人與自然之間極明白而合理的關系的時候,現實世界的宗教反映才會消失。只有當社會生活過程即物質生產過程的形態,作為自由結合的人的產物,處於人的有意識有計劃的控製之下的時候,它才會把自己的神秘的紗幕揭掉。但是,這需要有一定的社會物質基礎或一系列物質生存條件,而這些條件本身又是長期的、痛苦的歷史發展的自然產物。

   第一篇  商品和貨幣

                                        第二章  交換過程

       每一方只有通過雙方共同一致的意誌行為,才能讓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別人的商品。可見,他們必須彼此承認對方是私有者。這種具有契約形式的(不管這種契約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來的)法權關系,是一種反映著經濟關系的意誌關系。這種法權關系或意誌關系的內容是由這種經濟關系本身決定的。在這裏,人們彼此只是作為商品的代表即商品所有者而存在。在研究進程中我們會看到,人們扮演的經濟角色不過是經濟關系的人格化,人們是作為這種關系的承擔者而彼此對立著的。
       商品所有者與商品不同的地方,主要在於:對商品來說,每個別的商品體只是它本身的價值的表現形式。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和昔尼克派,它隨時準備不僅用自己的靈魂而且用自己的肉體去同任何別的商品交換,

    商品所有者的商品對他沒有直接的使用價值。否則,他就不會把它拿到市場上去。他的商品對別人有使用價值。

    一切商品對它們的所有者是非使用價值,對它們的非所有者是使用價值。因此,商品必須全面轉手。這種轉手就形成商品交換,而商品交換使商品彼此作為價值發生關系並作為價值來實現。可見,商品在能夠作為使用價值實現以前,必須先作為價值來實現。
       只有社會的活動才能使一種特定的商品成為一般等價物。因此,其他一切商品的社會的行動使一種特定的商品分離出來,通過這種商品來全面表現它們的價值。於是這一商品的自然形式就成為社會公認的等價形式。由於這種社會過程,充當一般等價物就成為被分離出來的商品的特殊社會職能。這種商品就成為貨幣。
      使用物品可能成為交換價值的第一步,就是它作為非使用價值而存在,作為超過它的所有者的直接需要的使用價值量而存在。物本身存在於人之外,因而是可以讓渡的。為使讓渡成為相互的讓渡,人們只須默默地彼此當作被讓渡的物的私有者,從而彼此當作獨立的人相對立就行了。

    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這種形式就只是固定在某些特定種類的商品上,或者說結晶為貨幣形式。

    貨幣形式或者固定在最重要的外來交換物品上,這些物品事實上是本地產品的交換價值的自然形成的表現形式;或者固定在本地可讓渡的財產的主要部分如牲畜這種使用物品上。遊牧民族最先發展了貨幣形式,因為他們的一切財產都具有可以移動的因而可以直接讓渡的形式,又因為他們的生活方式使他們經常和別的共同體接觸,因而引起產品交換。

    把土地當作這種原始的貨幣材料,只有在發達的資產階級社會裏才會產生。它出現在十七世紀最後三十多年,而只是在一個世紀以後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有人才試圖在全國範圍內來實現它。
      貨幣商品的使用價值二重化了。它作為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價值,如金可以鑲牙,可以用作奢侈品的原料等等,此外,它又取得一種由它的特殊的社會職能產生的形式上的使用價值。

    物的貨幣形式是物本身以外的東西,它只是隱藏在物後面的人的關系的表現形式。從這個意義上說,每個商品都是一個符號,因為它作為價值只是耗費在它上面的人類勞動的物質外殼。

    還在十七世紀最後幾十年,人們已經知道貨幣是商品,這在貨幣分析上是跨出很大一步的開端,但終究只是開端而已。困難不在於了解貨幣是商品,而在於了解商品怎樣、為什麽、通過什麽成為貨幣。

    一種商品成為貨幣,似乎不是因為其他商品都通過它來表現自己的價值,相反,似乎因為這種商品是貨幣,其他商品才都通過它來表現自己的價值。中介運動在它本身的結果中消失了,而且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商品沒有出什麽力就發現一個在它們之外、與它們並存的商品體是它們的現成的價值形態。這些物,即金和銀,一從地底下出來,就是一切人類勞動的直接化身。貨幣的魔術就是由此而來的。人們在自己的社會生產過程中的單純原子般的關系,從而,人們自己的生產關系的不受他們控製和不以他們有意識的個人活動為轉移的物的形式,首先就是通過他們的勞動產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這一點而表現出來。因此,貨幣拜物教的謎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謎,只不過變得明顯了,耀眼了。

     貨幣是商品流通的最後產物,也是資本最初的表現形式。在商品流通、貨幣產生和資本形成過程中,遊牧民族最先發展了貨幣形式,成吉思汗及蒙古民族最先創造了國際通用紙幣,奠定了“資本產生的歷史前提”。這與他們自然流動的生產生活方式有關,也與他們不被身外之物所束縛的天生性格有關。如馬克思所言:“遊牧民族最先發展了貨幣形式,因為他們的一切財產都具有可以移動的因而可以直接讓渡的形式,又因為他們的生活方式使他們經常和別的共同體接觸,因而引起產品交換”;“這裏已經有了某種經濟發展的可能性,當然,這種可能性要取決於環境的適宜,天生的種族性格等等”。

    在社會各共同體中,人們生產的產品是單一的,而現實需求是多種的,因此需要產品交換。產品之所以能夠交換,能夠變成商品,一方面,它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這二重性;另一方面,產品作為獨立的物,它可以轉移和讓渡。商品交換,表面上看只是個人的利益交換和需求互補,但實質上由此使各個私人勞動的總和形成社會總勞動,“打破了直接的產品交換的個人的和受地方的限製,發展了人類勞動的物質變換”,形成新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

    遊牧民族最先發展的各地流通的貨幣,主要是等價物和抵押品,發揮有形的物質功能;而成吉思汗及蒙古民族最先創造的國際通用紙幣,則是一種貨幣符號和價值符號,主要發揮無形的信息功能。

    紙幣是價值的信息符號。商品的價值,是以信息形態、以紙幣形式,觀念地體現出來的。紙幣取得了一種同它的金屬實體在外部相脫離的並純粹是職能的存在形式。“貨幣作為商品價格的轉瞬即逝的客觀反映,只是當作它自己的符號來執行職能,因此也能夠由符號來代替。但是,貨幣符號本身需要得到客觀的社會公認,而紙做的象征是靠強製流通得到這種公認的。”我們認為,成吉思汗及蒙古民族最先創造國際通用紙幣,它的最大難度同時也是最大貢獻,就在於用國家的強製行動,使紙幣得到客觀的社會公認。

    最好的經濟學理論,是通過最簡單的原理,概括最復雜的事實。在某種意義上,成吉思汗做到了這一點。他或許不是經濟學家,但卻是卓越的經濟建設者。他本能地遵循了經濟發展的內在本質規律。一方面,他靠“社會大風暴”手段,靠武裝力量,開拓了一個潛在的貨幣供應源泉;另一方面,他靠經濟手段,靠貨幣權力,使國界的擴展與貨幣權力的增大,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最早實踐了經濟“全球化”,成為“人類歷史上的千年首富”。

    對成吉思汗及蒙古民族的歷史貢獻,西方學者認為,蒙古帝國重新勾畫了世界版圖,把原來相互隔絕的帝國緊密聯系在一起,為新世界、新時代的到來劃定了新的秩序。所創建的自由貿易通道,不僅促進了商業的流通,還促進了東西方的思想、技術和生活方式的交流。直到13和14世紀,蒙古民族創造的國際通用紙幣流通以後,商業才開始從鑄幣中解放出來。從16世紀開始,西方仿效中國設立了儲幣銀行。

  第一篇  商品和貨幣

                                 第三章  貨幣或商品流通

                                         1、價值尺度

  商品並不是由於有了貨幣才可以通約。恰恰相反。因為一切商品作為價值都是物化的人類勞動,它們本身就可以通約,所以它們能共同用一個特殊的商起來計量自己的價值,這樣,這個特殊的商品就成為它們共同的價值尺度或貨幣。貨幣作為價值尺度,是商品內在的價值尺度即勞動時間的必然表現形式。

  作為價值尺度和作為價格標準,貨幣執行著兩種完全不同的職能。作為人類勞動的社會化身,它是價值尺度;作為規定的金屬重量,它是價格標準。作為價值尺度,它用來使形形色色的商品的價值變為價格,變為想象的金量;作為價格標準,它計量這些金量。

  由於各種原因,金屬重量的貨幣名稱同它原來的重量名稱逐漸分離。其中在歷史上有決定意義的是下列原因:1.外國貨幣流入較不發達的民族,例如在古羅馬,銀幣和金幣最初是作為外國商品流通的。這些外國貨幣的名稱與本地的重量名稱是不同的。2.隨著財富的增長,不大貴重的金屬逐漸為比較貴重的金屬所排擠,失去價值尺度的職能。銅為銀所排擠,銀為金所排擠。3.幾百年來君主不斷偽造貨幣,使鑄幣原來的重量實際上只剩下一個名稱。

  在一定條件下,商品就是按這種較大或較小的量來讓渡的。可見,價格和價值量之間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價格偏離價值量的可能性,已經包含在價格形式本身中。但這並不是這種形式的缺點,相反地,卻使這種形式成為這樣一種生產方式的適當形式,在這種生產方式下,規則只能作為沒有規則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數規律來為自己開辟道路。

  價格形式不僅可能引起價值量和價格之間即價值量和它的貨幣表現之間的量的不一致,而且能夠包藏一個質的矛盾,以致貨幣雖然只是商品的價值形式,但價格可以完全不是價值的表現。有些東西本身並不是商品,例如良心、名譽等等,但是也可以被它們的所有者出賣以換取金錢,並通過它們的價格,取得商品形式。因此,沒有價值的東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價格。在這裏,價格表現是虛幻的,就象數學中的某些數量一樣。另一方面,虛幻的價格形式——如未開墾的土地的價格,這種土地沒有價值,因為沒有人類勞動物化在裏面——又能掩蓋實在的價值關系或由此派生的關系。

  第一篇  商品和貨幣

                                 第三章  貨幣或商品流通

                                         2.流通手段

      (a)商品的形態變化

    交換過程使商品從把它們當作非使用價值的人手裏轉到把它們當作使用價值的人手裏,就這一點說,這個過程是一種社會的物質變換。一種有用勞動方式的產品代替另一種有用勞動方式的產品。商品一到它充當使用價值的地方,就從商品交換領域轉入消費領域。在這裏,我們感興趣的只是商品交換領域。因此,我們只是從形式方面考察全部過程,就是說,只是考察為社會的物質變換作媒介的商品形式變換或商品形態變化。

    換取了另一種商品聖經,而聖經就作為使用物起來到織布者的家裏,滿足他受教化的需要。可見,商品交換過程是在兩個互相對立、互為補充的形態變化中完成的:從商品轉化為貨幣,又從貨幣轉化為商品。商品形態變化的兩個因素同時就是商品所有者的兩種行為,一種是賣,把商品換成貨幣,一種是買,把貨幣換成商品,這兩種行為的統一就是:為買而賣。

    W—G。商品的第一形態變化或賣。商品價值從商品體跳到金體上,象我在別處說過的,是商品的驚險的跳躍。這個跳躍如果不成功,摔壞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社會分工使商品所有者的勞動成為單方面的,又使他的需要成為多方面的。正因為這樣,他的產品對他來說僅僅是交換價值。

    社會對麻布的需要,象對其他各種東西的需要一樣,是有限度的,如果他的競爭者已經滿足了這種需要,我們這位朋友的產品就成為多余的、過剩的,因而是無用的了。

    商品的價格只是物化在商品中的社會勞動量的貨幣名稱。但是,織麻布業的以往可靠的生產條件,沒有經過我們這位織麻布者的許可而在他的背後發生了變化。同樣多的勞動時間,昨天還確實是生產一碼麻布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今天就不是了。事實上,每一碼的價值也只是同種人類勞動的同一的社會規定的量的化身。

    我們看到,商品愛貨幣,但是“真愛情的道路決不是平坦的”。把自己的“分散的肢體”表現為分工體系的社會生產機體,它的量的構成,也象它的質的構成一樣,是自發地偶然地形成的。所以我們的商品所有者發現:分工使他們成為獨立的私人生產者,同時又使社會生產過程以及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的關系不受他們自己支配;人與人的互相獨立為物與物的全面依賴的體系所補充。

    G—W。商品的第二形態變化,或最終的形態變化:買。——貨幣是其他一切商品的轉換形態,或者說,是它們普遍讓渡的產物,因此是絕對可以讓渡的商品。貨幣把一切價格倒過來讀,從而把自己反映在一切商品體上,即為貨幣本身轉化為商品而獻身的材料上。同時,價格,即商品向貨幣送去的秋波,表明貨幣可以轉化的限度,即指明貨幣本身的量。既然商品在變成貨幣後就消失了,所以,從貨幣上就看不出它究竟怎樣落到貨幣所有者的手中,究竟是由什麽東西轉化來的。貨幣沒有臭味,無論它從哪裏來。一方面,它代表已經賣掉的商品,另一方面,它代表可以買到的商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1-7-28 00:31:28 |只看该作者
  G—W,即買,同時就是賣,即W—G;因此,一個商品的後一形態變化,同時就是另一商品的前一形態變化。對我們的織麻布者來說,他的商品的生命旅程是以他把2鎊又轉化為聖經而結束的。賣聖經的人則把從織麻布者那裏得到的2鎊換成燒酒。G—W,即W—G—W(麻布—貨幣—聖經)的終段,同時就是W—G,即W—G—W(聖經—貨幣—燒酒)的始段。因為商品生產者只提供單方面的產品,所以他常常是大批地賣;而他的多方面的需要,又迫使他不斷地把已經實現的價格,或得到的全部貨幣額,分散在許多次買上。賣一次就要買許多次各種各樣的商品。這樣,一種商品的最終的形態變化,就是許多其他商品的第一形態變化的總和。

    每個商品的形態變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環,同其他商品的循環不可分割地交錯在一起。這全部過程就表現為商品流通。

    一方面,我們看到,商品交換怎樣打破了直接的產品交換的個人的和地方的限製,發展了人類勞動的物質變換。另一方面,又有整整一系列不受當事人控製的天然的社會聯系發展起來。

    流通過程在使用價值換位和轉手之後並沒有結束。貨幣並不因為它最終從一個商品的形態變化系列中退出來而消失。它不斷地沈澱在商品空出來的流通位置上。一個商品由另一個商品代替,而貨幣商品留在第三人手中。流通不斷地把貨幣象汗一樣滲出來。

    流通所以能夠打破產品交換的時間、空間和個人的限製,正是因為它把這裏存在的換出自己的勞動產品和換進別人的勞動產品這二者之間的直接的同一性,分裂成賣和買這二者之間的對立。說互相對立的獨立過程形成內部的統一,那也就是說,它們的內部統一是運動於外部的對立中。當內部不獨立(因為互相補充)的過程的外部獨立化達到一定程度時,統一就要強製地通過危機顯示出來。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私人勞動同時必須表現為直接社會勞動的對立,特殊的具體的勞動同時只是當作抽象的一般的勞動的對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對立,——這種內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態變化的對立中取得了發展的運動形式。因此,這些形式包含著危機的可能性。

    作為商品流通的媒介,貨幣取得了流通手段的職能。

      (b)貨幣的流通

    每一個商品在流通中走第一步,即進行第一次形式變換,就退出流通,而總有新的商品進入流通。相反,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卻不斷地留在流通領域,不斷地在那裏流動。於是產生了一個問題,究竟有多少貨幣不斷地被流通領域吸收。

    商品在自己的價格上已經等於一定的想象的貨幣量。因為這裏所考察的直接的流通形式總是使商品和貨幣作為物體彼此對立著,商品在賣的一極,貨幣在買的一極,所以,商品世界的流通過程所需要的流通手段量,已經由商品的價格總額決定了。事實上,貨幣不過是把已經在商品價格總額中觀念地表現出來的金額實在地表現出來。

     就一定時間的流通過程來說是:商品價格總額除以同名貨幣的流通次數=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幣量。這個規律是普遍適用的。

     在每一段時期內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幣的總量,一方面取決於流通的商品世界的價格總額,另一方面取決於這個商品世界的互相對立的流通過程流動的快慢,這種流動決定著同一些貨幣能夠實現價格總額的多大部分。但是,商品的價格總額又決定於每種商品的數量和價格。這三個因素,即價格的變動、流通的商品量、貨幣的流通速度,可能按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比例變動,因此,待實現的價格總額以及受價格總額製約的流通手段量,也可能有多種多樣的組合。

      (c)鑄幣。價值符號

    從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中產生出貨幣的鑄幣形式。在商品的價格或貨幣名稱中想象地表現出來的金重量,必須在流通中作為同名的金塊或鑄幣同商品相對立。正象確立價格標準一樣,鑄造硬幣也是國家的事。金銀作為鑄幣穿著不同的國家製服,但它們在世界市場上又脫掉這些製服。這就表明,商品流通的國內領域或民族領域,同它們的普遍的世界市場領域是分開的。    

    既然貨幣流通本身使鑄幣的實際含量同名義含量分離,使鑄幣的金屬存在同它的職能存在分離,所以在貨幣流通中就隱藏著一種可能性:可以用其他材料做的記號或用象征來代替金屬貨幣執行鑄幣的職能。

    金的鑄幣存在同它的價值實體完全分離了。因此,相對地說沒有價值的東西,例如紙票,就能代替金來執行鑄幣的職能。

    這裏講的只是強製流通的國家紙幣。這種紙幣是直接從金屬流通中產生出來的。而信用貨幣產生的條件,我們從簡單商品流通的觀點來看還是根本不知道的。但不妨順便提一下,正如本來意義的紙幣是從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中產生出來一樣,信用貨幣的自然根源是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

    紙幣流通的特殊規律只能從紙幣是金的代表這種關系中產生。這一規律簡單說來就是:紙幣的發行限於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銀)的實際流通的數量。一個國家的流通手段量決不會降到一定的由經驗確定的最低限量以下。如果今天一切流通渠道中的紙幣已達到這些渠道所能吸收貨幣的飽和程度,明天紙幣就會因商品流通發生變動而泛濫開來。一切限度都消失了。不過,如果紙幣超過了自己的限度,即超過了能夠流通的同名的金幣量,那末,即使不談有信用掃地的危險,它在商品世界畢竟只是代表由商品世界的內在規律所決定的那個金量,即它所能代表的那個金量。

    紙幣是金的符號或貨幣符號。紙幣同商品價值的關系只不過是:商品價值觀念地表現在一個金量上,這個金量則由紙象征地可感覺地體現出來。紙幣只有代表金量(金量同其他一切商品量一樣,也是價值量),才成為價值符號。

    貨幣的職能存在可以說吞掉了它的物質存在。貨幣作為商品價格的轉瞬即逝的客觀反映,只是當作它自己的符號來執行職能,因此也能夠由符號來代替。但是,貨幣符號本身需要得到客觀的社會公認,而紙做的象征是靠強製流通得到這種公認的。國家的這種強製行動,只有在一國範圍內或國內的流通領域內才有效,也只有在這個領域內,貨幣才完全執行它的流通手段或鑄幣的職能,因而才能在紙幣形式上取得一種同它的金屬實體在外部相脫離的並純粹是職能的存在形式。

     第一篇  商品和貨幣

                                 第三章  貨幣或商品流通

                                         3.貨  幣

     作為價值尺度並因而以自身或通過代表作為流通手段來執行職能的商品,是貨幣。因此,金(或銀)是貨幣。

       (a)貨幣貯藏

     兩種對立的商品形態變化的不斷循環,或賣與買的不息轉換,表現在不停的貨幣流通上,或表現在貨幣作為流通的永動機的職能上。

    商品的轉換形態受到阻礙,不能再作為商品的絕對可以讓渡的形態或作為只是轉瞬即逝的貨幣形式而起作用。於是貨幣硬化為貯藏貨幣,商品出售者成為貨幣貯藏者。

    在商品流通的初期,只是使用價值的多余部分轉化為貨幣。這樣,金和銀自然就成為這種多余部分或財富的社會表現。在有些民族中,與傳統的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相適應,需要範圍是固定有限的,在這些民族中,這種素樸的貨幣貯藏形式就永恒化了。

    在交易的各個點上,有不同數量的金銀貯藏。自從有可能把商品當作交換價值來保持,或把交換價值當作商起來保持以來,求金欲就產生了。隨著商品流通的擴展,貨幣——財富的隨時可用的絕對社會形式——的權力也日益增大。

    貨幣的價值在變化,這也不會妨礙這種物的天然的金屬形式仍舊是一切商品的一般等價形式,是一切人類勞動的直接的社會化身。貯藏貨幣的欲望按其本性是沒有止境的。在質的方面,或按形式來說,貨幣是無限的,也就是說,是物質財富的一般代表,因為它能直接轉化成任何商品。但是在量的方面,每一個現實的貨幣額又是有限的,因而只是作用有限的購買手段。貨幣的這種量的有限性和質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迫使貨幣貯藏者不斷地從事息息法斯式的積累勞動。他們同世界征服者一樣,這種征服者把征服每一個新的國家只看作是取得了新的國界。

     要把金作為貨幣,從而作為貯藏貨幣的要素保存起來,就必須阻止它流通,不讓它作為購買手段化為消費。因此,貨幣貯藏者為了金偶像而犧牲自己的肉體享受。他虔誠地信奉禁欲的福音書。另一方面,他能夠從流通中以貨幣形式取出的,只是他以商品形式投入流通的。他生產的越多,他能賣的也就越多。因此,勤勞、節儉、吝嗇就成了他的主要美德。多賣少買就是他的全部政治經濟學。

    除直接的貯藏形式以外,還有一種美的貯藏形式,即占有金銀製的商品。它是與社會的財富一同增長的。“讓我們成為富人或外表象富人吧。”(狄德羅)這樣,一方面,形成了一個日益擴大的金銀市場,這個市場不以金銀的貨幣職能為轉移,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一個潛在的貨幣供應源泉,這個源泉特別在社會大風暴時期湧現出來。

    貨幣貯藏的蓄水池,對於流通中的貨幣來說,既是排水渠,又是引水渠;因此,貨幣永遠不會溢出它的流通的渠道。

       (b)支付手段

     一個商品所有者出售他現有的商品,而另一個商品所有者卻只是作為貨幣的代表或作為未來貨幣的代表來購買這種商品。賣者成為債權人,買者成為債務人。由於商品的形態變化或商品的價值形式的發展在這裏起了變化,貨幣也就取得了另一種職能。貨幣成了支付手段。

    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包含著一個直接的矛盾。在各種支付互相抵銷時,貨幣就只是在觀念上執行計算貨幣或價值尺度的職能。而在必須進行實際支付時,貨幣又不是充當流通手段,不是充當物質變換的僅僅轉瞬即逝的媒介形式,而是充當社會勞動的單個化身,充當交換價值的獨立存在,充當絕對商品。這種矛盾在生產危機和商業危機中稱為貨幣危機的那一時刻暴露得特別明顯。這種貨幣危機只有在一個接一個的支付的鎖鏈和抵銷支付的人為製度獲得充分發展的地方,才會發生。當這一機構整個被打亂的時候,不問其原因如何,貨幣就會突然直接地從計算貨幣的純粹觀念形態變成堅硬的貨幣。這時,它是不能由平凡的商起來代替的。商品的使用價值變得毫無價值,而商品的價值在它自己的價值形式面前消失了。昨天,資產者還被繁榮所陶醉,懷著啟蒙的驕傲,宣稱貨幣是空虛的幻想。只有商品才是貨幣。今天,他們在世界市場上到處叫嚷,只有貨幣才是商品!象鹿渴求清水一樣,他們的靈魂渴求貨幣這唯一的財富。在危機時期,商品和它的價值形態(貨幣)之間的對立發展成絕對矛盾。因此,貨幣的表現形式在這裏也是無關緊要的。不管是用金支付,還是用銀行券這樣的信用貨幣支付,貨幣荒都是一樣的。

     信用貨幣是直接從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中產生的,而由出售商品得到的債券本身又因債權的轉移而流通。另一方面,隨著信用事業的擴大,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也在擴大。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取得了它特有的各種存在形式,並以這些形式占據了大規模交易的領域,而金銀鑄幣則主要被擠到小額貿易的領域之內。

    由於充當支付手段的貨幣的發展,就必須積累貨幣,以便到期償還債務。隨著資產階級社會的發展,作為獨立的致富形式的貨幣貯藏消失了,而作為支付手段準備金的形式的貨幣貯藏卻增長了。

      (c)世界貨幣

    貨幣一越出國內流通領域,便失去了在這一領域內獲得的價格標準、鑄幣、輔幣和價值符號等地方形式,又恢復原來的貴金屬塊的形式。在世界貿易中,商品普遍地展開自己的價值。因此,在這裏,商品獨立的價值形態,也是作為世界貨幣與商品相對立。只有在世界市場上,貨幣才充分地作為這樣一種商品起作用,這種商品的自然形式同時就是抽象人類勞動的直接的社會實現形式。貨幣的存在方式與貨幣的概念相適合了。

     世界貨幣執行一般支付手段的職能、一般購買手段的職能和一般財富的絕對社會化身的職能。它的最主要的職能,是作為支付手段平衡國際貿易差額。

第二篇  貨幣轉化為資本

                                 第四章  貨幣轉化為資本

                                   1.資本的總公式

     商品流通是資本的起點。商品生產和發達的商品流通,即貿易,是資本產生的歷史前提。世界貿易和世界市場在十六世紀揭開了資本的近代生活史。

    如果撇開商品流通的物質內容,撇開各種使用價值的交換,只考察這一過程所造成的經濟形式,我們就會發現,貨幣是這一過程的最後產物。商品流通的這個最後產物是資本的最初的表現形式。

    現在每一個新資本最初仍然是作為貨幣出現在舞臺上,也就是出現在市場上——商品市場、勞動市場或貨幣市場上,經過一定的過程,這個貨幣就轉化為資本。

     作為貨幣的貨幣和作為資本的貨幣的區別,首先只是在於它們具有不同的流通形式。

    商品流通的直接形式是W—G—W,商品轉化為貨幣,貨幣再轉化為商品,為買而賣。但除這一形式外,我們還看到具有不同特點的另一形式G—W—G,貨幣轉化為商品,商品再轉化為貨幣,為賣而買。在運動中通過後一種流通的貨幣轉化為資本,成為資本,而且按它的使命來說,已經是資本。

     把這個增殖額或超過原價值的余額叫做剩余價值。可見,原預付價值不僅在流通中保存下來,而且在流通中改變了自己的價值量,加上了一個剩余價值,或者說增殖了。正是這種運動使價值轉化為資本。因此,絕不能把使用價值看作資本家的直接目的。他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潤,而只是謀取利潤的無休止的運動。這種絕對的致富欲,這種價值追逐狂,是資本家和貨幣貯藏者所共有的,不過貨幣貯藏者是發狂的資本家,資本家是理智的貨幣貯藏者。貨幣貯藏者竭力把貨幣從流通中拯救出來,以謀求價值的無休止的增殖,而精明的資本家不斷地把貨幣重新投入流通,卻達到了這一目的。

    在G—W—G流通中,商品和貨幣這二者僅僅是價值本身的不同存在方式:貨幣是它的一般存在方式,商品是它的特殊的也可以說只是化了裝的存在方式。價值不斷地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在這個運動中永不消失,從而變成一個自動的主體。

    G—W—GD事實上是直接在流通領域內表現出來的資本的總公式。

                                  2.總公式的矛盾

    雙方都是讓渡對自己沒有使用價值的商品,而得到自己需要使用的商品。但好處可能不止是這一點。賣葡萄酒買谷物的A,在同樣的勞動時間內,大概會比種植谷物的B釀出更多的葡萄酒,而種植谷物的B,在同樣的勞動時間內,大概會比釀酒的A生產出更多的谷物。可見,與兩人不進行交換而各自都不得不為自己生產葡萄酒和谷物相比,用同樣的交換價值,A能得到更多的谷物,B能得到更多的葡萄酒。因此,就使用價值來看,可以說,“交換是雙方都得到好處的交易”。

     商業資本只能這樣來解釋:寄生在購買的商品生產者和售賣的商品生產者之間的商人對他們雙方進行欺騙。富蘭克林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戰爭是掠奪,商業是欺騙。”

  第二篇  貨幣轉化為資本

                                 第四章  貨幣轉化為資本

                                        3.勞動力的買和賣

     要從商品的使用上取得價值,我們的貨幣所有者就必須幸運地在流通領域內即在市場上發現這樣一種商品,它的使用價值本身具有成為價值源泉的特殊屬性,因此,它的實際使用本身就是勞動的物化,從而是價值的創造。貨幣所有者在市場上找到了這種特殊商品,這就是勞動能力或勞動力。

    我們把勞動力或勞動能力,理解為人的身體即活的人體中存在的、每當人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

    貨幣所有者要在市場上找到作為商品的勞動力,第二個基本條件就是:勞動力所有者沒有可能出賣有自己的勞動物化在內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只存在於他的活的身體中的勞動力本身當作商品出賣。

      任何人,即使是未來音樂的創作家,都不能靠未來的產品過活,也不能靠尚未生產好的使用價值過活。人從出現在地球舞臺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費,不管在他開始生產以前和在生產期間都是一樣。

     貨幣所有者要把貨幣轉化為資本,就必須在商品市場上找到自由的工人。這裏所說的自由,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夠把自己的勞動力當作自己的商起來支配,另一方面,他沒有別的商品可以出賣,自由得一無所有,沒有任何實現自己的勞動力所必需的東西。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21-7-28 00:33:01 |只看该作者
自然界不是一方面造成貨幣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而另一方面造成只是自己勞動力的所有者。這種關系既不是自然史上的關系,也不是一切歷史時期所共有的社會關系。它本身顯然是已往歷史發展的結果,是許多次經濟變革的產物,是一系列陳舊的社會生產形態滅亡的產物。

     現在應該進一步考察這個特殊商品——勞動力。同一切其他商品一樣,勞動力也具有價值。這個價值是怎樣決定的呢?    

     同任何其他商品的價值一樣,勞動力的價值也是由生產從而再生產這種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勞動時間決定的。就勞動力代表價值來說,它本身只代表在它身上物化的一定量的社會平均勞動。勞動力只是作為活的個體的能力而存在。

     由於一個國家的氣候和其他自然特點不同,食物、衣服、取暖、居住等等自然需要也就不同。另一方面,所謂必不可少的需要的範圍,和滿足這些需要的方式一樣,本身是歷史的產物,因此多半取決於一個國家的文化水平,其中主要取決於自由工人階級是在什麽條件下形成的,從而它有哪些習慣和生活要求。因此,和其他商品不同,勞動力的價值規定包含著一個歷史的和道德的因素。但是,在一定的國家,在一定的時期,必要生活資料的平均範圍是一定的。

     生產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總和,要包括工人的補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資料,只有這樣,這種特殊商品所有者的種族才能在商品市場上永遠延續下去。

     要改變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獲得一定勞動部門的技能和技巧,成為發達的和專門的勞動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訓練,而這就得花費或多或少的商平等價物。勞動力的教育費隨著勞動力性質的復雜程度而不同。因此,這種教育費——對於普通勞動力來說是微乎其微的——包括在生產勞動力所耗費的價值總和中。

     勞動力這種特殊商品的特性,使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在買者和賣者締結契約時還沒有在實際上轉到買者手中。和其他任何商品的價值一樣,它的價值在它進入流通以前就已確定,因為在勞動力的生產上已經耗費了一定量的社會勞動,但它的使用價值只是在以後的力的表現中才實現。因此,力的讓渡和力的實際表現即力作為使用價值的存在,在時間上是互相分開的。

     勞動力的消費過程,同時就是商品和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勞動力的消費,象任何其他商品的消費一樣,是在市場以外,或者說在流通領域以外進行的。因此,賺讓我們同貨幣所有者和勞動力所有者一道,離開這個嘈雜的、表面的、有目共睹的領域,跟隨他們兩人進入門上掛著“非公莫入”牌子的隱蔽的生產場所吧!在那裏,不僅可以看到資本是怎樣進行生產的,還可以看到資本本身是怎樣被生產出來的。錢的秘密最後一定會暴露出來。

     勞動力的買和賣是在流通領域或商品交換領域的界限以內進行的,這個領域確實是天賦人權的真正樂園。那裏占統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權和邊沁。自由!因為商品例如勞動力的買者和賣者,只取決於自己的自由意誌。他們是作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締結契約的。契約是他們的意誌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現的最後結果。平等!因為他們彼此只是作為商品所有者發生關系,用等價物交換等價物。所有權!因為他們都只支配自己的東西。邊沁!因為雙方都只顧自己。使他們連在一起並發生關系的唯一力量,是他們的利己心,是他們的特殊利益,是他們的私人利益。正因為人人只顧自己,誰也不管別人,所以大家都是在事物的預定的和諧下,或者說,在全能的神的保佑下,完成著互惠互利、共同有益、全體有利的事業。

     一離開這個簡單流通領域或商品交換領域,——庸俗的自由貿易論者用來判斷資本和雇傭勞動的社會的那些觀點、概念和標準就是從這個領域得出的,——就會看到,我們的劇中人的面貌已經起了某些變化。原來的貨幣所有者成了資本家,昂首前行;勞動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隨於後。一個笑容滿面,雄心勃勃;一個戰戰兢兢,畏縮不前,象在市場上出賣了自己的皮一樣,只有一個前途——讓人家來鞣。

第三篇  絕對剩余價值的產生

                           第五章  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

                                               1.勞動過程

   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製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人自身作為一種自然力與自然物質相對立。為了在對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質,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頭和手運動起來。當他通過這種運動作用於他身外的自然並改變自然時,也就同時改變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沈睡著的潛力發揮出來,並且使這種力的活動受他自己控製。

   最蹩腳的建築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築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他不僅使自然物發生形式變化,同時他還在自然物中實現自己的目的,這個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為規律決定著他的活動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須使他的意誌服從這個目的。但是這種服從不是孤立的行為。除了從事勞動的那些器官緊張之外,在整個勞動時間內還需要有作為註意力表現出來的有目的的意誌,而且,勞動的內容及其方式和方法越是不能吸引勞動者,勞動者越是不能把勞動當作他自己體力和智力的活動來享受,就越需要這種意誌。

   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動或勞動本身,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

   土地(在經濟學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物,現成的生活資料供給人類,它未經人的協助,就作為人類勞動的一般對象而存在。所有那些通過勞動只是同土地脫離直接聯系的東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勞動對象。例如從魚的生活要素即水中,分離出來的即捕獲的魚,在原始森林中砍伐的樹木,從地下礦藏中開采的礦石。

  勞動資料是勞動者置於自己和勞動對象之間、用來把自己的活動傳導到勞動對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綜合體。勞動者利用物的機械的、物理的和化學的屬性,以便把這些物當作發揮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於其他的物。勞動者直接掌握的東西,不是勞動對象,而是勞動資料(這裏不談采集果實之類的現成的生活資料,在這種場合,勞動者身上的器官是唯一的勞動資料)。這樣,自然物本身就成為他的活動的器官,他把這種器官加到他身體的器官上,不顧聖經的訓誡,延長了他的自然的肢體。

  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於生產什麽,而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麽勞動資料生產。勞動資料不僅是人類勞動力發展的測量器,而且是勞動借以進行的社會關系的指示器。

  廣義地說,除了那些把勞動的作用傳達到勞動對象、因而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充當活動的傳導體的物以外,勞動過程的進行所需要的一切物質條件都算作勞動過程的資料。它們不直接加入勞動過程,但是沒有它們,勞動過程就不能進行,或者只能不完全地進行。土地本身又是這類一般的勞動資料,因為它給勞動者提供立足之地,給他的過程提供活動場所。這類勞動資料中有的已經經過勞動的改造,例如廠房、運河、道路等等。

  可見,在勞動過程中,人的活動借助勞動資料使勞動對象發生預定的變化。過程消失在產品中。它的產品是使用價值,是經過形式變化而適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質。勞動與勞動對象結合在一起。勞動物化了,而對象被加工了。在勞動者方面曾以動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東西,現在在產品方面作為靜的屬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現出來。勞動者紡紗,產品就是紡成品。

   如果整個過程從其結果的角度,從產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末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表現為生產資料,勞動本身則表現為生產勞動。

   當一個使用價值作為產品退出勞動過程的時候,另一些使用價值,以前的勞動過程的產品,則作為生產資料進入勞動過程。同一個使用價值,既是這種勞動的產品,又是那種勞動的生產資料。所以,產品不僅是勞動過程的結果,同時還是勞動過程的條件。

  在采掘工業中,勞動對象是天然存在的,例如采礦業、狩獵業、捕魚業等等中的情況就是這樣(在農業中,只是在最初開墾處女地時才是這樣):除采掘工業以外,一切產業部門所處理的對象都是原料,即已被勞動濾過的勞動對象,本身已經是勞動產品。例如,農業中的種子就是這樣。動物和植物通常被看作自然的產物,實際上它們不僅可能是上年度勞動的產品,而且它們現在的形式也是經過許多世代、在人的控製下、借助人的勞動不斷發生變化的產物。尤其是說到勞動資料,那末就是最膚淺的眼光也會發現,它們的絕大多數都有過去勞動的痕跡。

   機器不在勞動過程中服務就沒有用。不僅如此,它還會由於自然界物質變換的破壞作用而解體。鐵會生銹,木會腐朽。紗不用來織或編,會成為廢棉。活勞動必須抓住這些東西,使它們由死復生,使它們從僅僅是可能的使用價值變為現實的和起作用的使用價值。它們被勞動的火焰籠罩著,被當作勞動自己的軀體,被賦予活力以在勞動過程中執行與它們的概念和職務相適合的職能,它們雖然被消費掉,然而是有目的地,作為形成新使用價值,新產品的要素被消費掉,而這些新使用價值,新產品或者可以作為生活資料進入個人消費領域,或者可以作為生產資料進入新的勞動過程。

   因此,如果說,現有的產品不僅是勞動過程的結果,而且是勞動過程的存在條件,那末另一方面,它們投入勞動過程,從而與活勞動相接觸,則是使這些過去勞動的產品當作使用價值來保存和實現的唯一手段。

   勞動消費它自己的物質要素,即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把它們吞食掉,因而是消費過程。這種生產消費與個人消費的區別在於:後者把產品當作活的個人的生活資料來消費,而前者把產品當作勞動即活的個人發揮作用的勞動力的生活資料來消費。因此,個人消費的產物是消費者本身,生產消費的結果是與消費者不同的產品。

  第三篇  絕對剩余價值的產生

                           第五章  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

                                           2.價值增殖過程

   在商品生產中,使用價值絕不是本身受人喜愛的東西。在這裏,所以要生產使用價值,是因為而且只是因為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基質,是交換價值的承擔者。我們的資本家所關心的是下述兩點。第一,他要生產具有交換價值的使用價值,要生產用來出售的物品,商品。第二,他要使生產出來的商品的價值,大於生產該商品所需要的各種商品即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為了購買它們,他已在商品市場上預付了真正的貨幣——的價值總和。他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要生產商品,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要生產價值,不僅要生產價值,而且要生產剩余價值。

   正如商品本身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一樣,商品生產過程必定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

   現在我們就把生產過程作為價值形成過程來考察。

   我們知道,每個商品的價值都是由物化在它的使用價值中的勞動量決定的,是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這一點也適用於作為勞動過程的結果而歸我們的資本家所有的產品。因此,首先必須計算物化在這個產品中的勞動。

  在考察產品的價值,即生產產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時,可以把各種不同的在時間和空間上分開的特殊勞動過程,看成是同一個勞動過程的前後相繼的不同階段。

   通向地獄的道路是由良好的意圖鋪成的。

   在一無所有的地方,皇帝也會喪失他的權力。

   包含在勞動力中的過去勞動和勞動力所能提供的活勞動,勞動力一天的維持費和勞動力一天的耗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量。前者決定它的交換價值,後者構成它的使用價值。

   具有決定意義的,是這個商品獨特的使用價值,即它是價值的源泉,並且是大於它自身的價值的源泉。這就是資本家希望勞動力提供的獨特的服務。在這裏,他是按照商品交換的各個永恒規律行事的。事實上,勞動力的賣者,和任何別的商品的賣者一樣,實現勞動力的交換價值而讓渡勞動力的使用價值。他不交出後者,就不能取得前者。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即勞動本身不歸它的賣者所有,正如已經賣出的油的使用價值不歸油商所有一樣。貨幣所有者支付了勞動力的日價值,因此,勞動力一天的使用即一天的勞動就歸他所有。

   他的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這整個過程,既在流通領域中進行,又不在流通領域中進行。它是以流通為媒介,因為它以在商品市場上購買勞動力為條件。它不在流通中進行,因為流通只是為價值增殖過程作準備,而這個過程是在生產領域中進行的。

   當資本家把貨幣變成商品,使商品充當新產品的物質形成要素或勞動過程的因素時,當他把活的勞動力同這些商品的死的物質合並在一起時,他就把價值,把過去的、物化的、死的勞動變為資本,變為自行增殖的價值,變為一個有靈性的怪物,它用“好象害了相思病”的勁頭開始去“勞動”。

   如果我們現在把價值形成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比較一下,就會知道,價值增殖過程不外是超過一定點而延長了的價值形成過程。如果價值形成過程只持續到這樣一點,即資本所支付的勞動力價值恰好為新的等價物所補償,那就是單純的價值形成過程。如果價值形成過程超過這一點,那就成為價值增殖過程。

   比社會平均勞動較高級較復雜的勞動,是這樣一種勞動力的表現,這種勞動力比普通勞動力需要較高的教育費用,它的生產要花費較多的勞動時間,因此它具有較高的價值。既然這種勞動力的價值較高,它也就表現為較高級的勞動,也就在同樣長的時間內物化為較多的價值。

第三篇  絕對剩余價值的產生

                               第六章  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生產資料的價值由於轉移到產品上而被保存下來。不是在同一時間內勞動兩次。他只是由於加進新價值而保存了舊價值。在同一時間內,勞動就一種屬性來說必然創造價值,就另一種屬性來說必然保存或轉移價值。

  只要使用價值是有目的地用來生產新的使用價值,製造被用掉的使用價值所必要的勞動時間,就成為製造新的使用價值所必要的勞動時間的一部分,也就是說,這部分勞動時間從被用掉的生產資料轉移到新產品上去。可見,工人保存被用掉的生產資料的價值,或者說,把它們作為價值組成部分轉移到產品上去,並不是由於他們加進一般勞動,而是由於這種追加勞動的特殊的有用性質,由於它的特殊的生產形式。勞動作為這種有目的的生產活動,只要同生產資料接觸,就使它們復活,賦予它們活力,使它們成為勞動過程的因素,並且同它們結合為產品。

  新價值的加進,是由於勞動的單純的量的追加;生產資料的舊價值在產品中的保存,是由於所追加的勞動的質。在同一不可分割的過程中,勞動保存價值的屬性和創造價值的屬性在本質上是不同的。

  把價值的純粹象征性的表現——價值符號撇開,價值只是存在於某種使用價值中,存在於某種物中。(人本身單純作為勞動力的存在來看,也是自然對象,是物,不過是活的有意識的物,而勞動本身則是這種力的物質表現。)因此,如果使用價值喪失,價值也就喪失。生產資料在喪失自己的使用價值的同時並不喪失價值,因為它們通過勞動過程失掉自己原來的使用價值形態,實際上只是為了在產品上獲得另一種使用價值形態。

  生產資料只有在勞動過程中喪失掉存在於舊的使用價值形態中的價值,才把價值轉移到新形態的產品上。它們在勞動過程中所能喪失的最大限度的價值量,顯然是以它們進入勞動過程時原有的價值量為限,或者說,是以生產它們自身所必要的勞動時間為限。

  當生產勞動把生產資料變為新產品的形成要素時,生產資料的價值也就經過一次輪回。它從已消耗的軀體轉到新形成的軀體。但是這種輪回似乎是在現實的勞動背後發生的。工人不保存舊價值,就不能加進新勞動,也就不能創造新價值,因為他總是必須在一定的有用的形式上加進勞動;而他不把產品變為新產品的生產資料,從而把它們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上去,他就不能在有用的形式上加進勞動。可見,由於加進價值而保存價值,這是發揮作用的勞動力即活勞動的自然恩惠,這種自然恩惠不費工人什麽,但對資本家卻大有好處,使他能夠保存原有的資本價值。當生意興隆的時候,資本家埋頭賺錢,覺察不到勞動的這種無償的恩惠。

  這個價值被保存下來,但不是因為在勞動過程中對這個價值本身進行了操作,而是因為這個價值原先借以存在的那種使用價值雖然消失,但只是消失在另一種使用價值之中。因此,生產資料的價值是再現在產品的價值中,確切地說,不是再生產。所生產出來的是舊交換價值借以再現的新使用價值。

  當勞動通過它的有目的的形式把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產品上並保存下來的時候,它的運動的每時每刻都形成追加的價值,形成新價值。在這裏,一個價值用另一個價值來補償是通過創造新價值來實現的。

  勞動力發揮作用的結果,不僅再生產出勞動力自身的價值,而且生產出一個超額價值。這個剩余價值就是產品價值超過消耗掉的產品形成要素即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價值而形成的余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21-7-28 00:34:09 |只看该作者
產品的總價值超過產品的形成要素的價值總額而形成的余額,就是價值已經增殖的資本超過原預付資本價值而形成的余額。一方面是生產資料,另一方面是勞動力,它們不過是原有資本價值在拋棄貨幣形式而轉化為勞動過程的因素時所采取的不同的存在形式。

  可見,變為生產資料即原料、輔助材料、勞動資料的那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並不改變自己的價值量。因此,我把它稱為不變資本部分,或簡稱為不變資本。

  相反,變為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改變自己的價值。它再生產自身的等價物和一個超過這個等價物而形成的余額,剩余價值。這個剩余價值本身是可以變化的,是可大可小的。這部分資本從不變量不斷變為可變量。因此,我把它稱為可變資本部分,或簡稱為可變資本。資本的這兩個組成部分,從勞動過程的角度看,是作為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作為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相區別的;從價值增殖過程的角度看,則是作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相區別的。

第三篇  絕對剩余價值的產生

                                   第七章  剩余價值率

                                       1.勞動力的剝削程度

     預付資本G在生產過程中生出的剩余價值,或預付資本價值G的價值增殖額,首先表現為產品價值超過它的各種生產要素的價值總和而形成的余額。

     當然,不僅剩余價值同直接產生它並由它來表示其價值變化的那部分資本的比率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而且剩余價值同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也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因此我們將在第三卷中詳細討論後一比率。要使資本的一部分變成勞動力而增殖,就必須使資本的另一部分變成生產資料。要使可變資本起作用,就必須根據勞動過程的一定的技術性質,按相應的比例來預付不變資本。

     如果僅僅就價值創造和價值變化本身進行考察,也就是說,進行純粹的考察,那末生產資料,這些不變資本的物質形態,就只是提供一種物質,使流動的、形成價值的力得以固定在上面。因此,這種物質的性質如何是沒有關系的,無論它是棉花還是鐵都一樣。這種物質的價值如何也是沒有關系的。它只須有足夠的量,以便能吸收生產過程中要消耗的勞動量。只要有了足夠的量,不管它的價值提高或是降低,或者象土地和大海那樣沒有價值,都不會影響價值創造和價值變化的過程。

     我把可變資本的這種相對的價值增殖或剩余價值的相對量,稱為剩余價值率。

     把價值看作只是勞動時間的凝結,只是物化的勞動,這對於認識價值本身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同樣,把剩余價值看作只是剩余勞動時間的凝結,只是物化的剩余勞動,這對於認識剩余價值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剩余價值和可變資本之比等於剩余勞動和必要勞動之比,或者說,剩余價值率m/v=剩余勞動/必要勞動。這兩個比率把同一種關系表示在不同的形式上:一種是物化勞動的形式,另一種是流動勞動的形式。

     因此,剩余價值率是勞動力受資本剝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資本家剝削的程度的準確表現。

                     2.產品價值在產品相應部分上的表現

     我們把產品——生產過程的結果——分成幾個量。一個量只代表生產資料中包含的勞動,或不變資本部分。另一個量只代表生產過程中加進的必要勞動,或可變資本部分。最後一個量的產品只代表同一過程中加進的剩余勞動,或剩余價值。這種劃分很簡單,但又很重要,這一點在以後把它應用到復雜的尚未解決的問題上時就可以看出。

                         3.西尼耳的“最後一小時”

     失掉這最後一小時,你們並不會喪失“純利潤”,而你們使用的童男童女也不會失去“靈魂的純潔”。

    當你們的“最後一小時”真的敲響的時候,請你們想起牛津的這位教授吧。好了,但願在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裏再同諸位相會。再見!…… 西尼耳1836年發現的“最後一小時”這個信號,在1848年4月15日,又被經濟學界的一位大官老爺詹姆斯·威爾遜在倫敦《經濟學家》雜誌上重新吹奏起來,以反對十小時工作日的法律。

                                       4.剩余產品

    決定剩余價值率的,不是剩余價值同資本總額的比率,而是剩余價值同資本的可變部分的比率,同樣,決定剩余產品的水平的,也不是剩余產品同總產品的其余部分的比率,而是剩余產品同代表必要勞動的那部分產品的比率。剩余價值的生產是資本主義生產的決定的目的,同樣,富的程度不是由產品的絕對量來計量,而是由剩余產品的相對量來計量。

    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之和,工人生產他的勞動力的補償價值和生產剩余價值的時間之和,構成他的勞動時間的絕對量——工作日。

第三篇  絕對剩余價值的產生

                                      第八章  工作日

                                           1.工作日的界限

    工作日雖然不是固定的量,而是流動的量,但是它只能在一定的界限內變動。

    我們就得出一個最低界限,即工人為維持自身而在一天當中必須從事必要勞動的那部分時間。

    最高界限取決於兩點。第一是勞動力的身體界限。人在一個24小時的自然日內只能支出一定量的生命力。除了這種純粹身體的界限之外,工作日的延長還碰到道德界限。工人必須有時間滿足精神的和社會的需要,這種需要的範圍和數量由一般的文化狀況決定。因此,工作日是在身體界限和社會界限之內變動的。

    作為資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資本。他的靈魂就是資本的靈魂。而資本只有一種生活本能,這就是增殖自身,獲取剩余價值,用自己的不變部分即生產資料吮吸盡可能多的剩余勞動。資本是死勞動,它象吸血鬼一樣,只有吮吸活勞動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勞動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

    我要求正常長度的工作日,我這樣要求,並不是向你求情,因為在金錢問題上是沒有情面可講的。你可能是一個模範公民,也許還是禁止虐待動物協會的會員,甚至還負有德高望重的名聲,但是在你我碰面時你所代表的那個東西的裏面是沒有心臟跳動的。如果那裏面仿佛有什麽東西在跳動的話,那不過是我自己的心。我要求正常的工作日,因為我和任何別的賣者一樣,要求得到我的商品的價值。

    於是這裏出現了二律背反,權利同權利相對抗,而這兩種權利都同樣是商品交換規律所承認的。在平等的權利之間,力量就起決定作用。

         2.對剩余勞動的貪欲。工廠主和領主

     凡是社會上一部分人享有生產資料壟斷權的地方,勞動者,無論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須在維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勞動時間以外,追加超額的勞動時間來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生產生活資料。

     如果在一個社會經濟形態中占優勢的不是產品的交換價值,而是產品的使用價值,剩余勞動就受到或大或小的需求範圍的限製,而生產本身的性質就不會造成對剩余勞動的無限製的需求。

     英國的工廠法是通過國家,而且是通過資本家和地主統治的國家所實行的對工作日的強製的限製,來節製資本無限度地榨取勞動力的渴望。即使撇開一天比一天更帶威脅性地高漲著的工人運動不說,也有必要把工廠勞動限製一下,這正象有必要用海鳥糞對英國田地施肥一樣。同是盲目的掠奪欲,在後一種情況下使地力枯竭,而在前一種情況下使國家的生命力遭到根本的摧殘。

       3.在剝削上不受法律限製的英國工業部門

     對剩余勞動的狼一般的貪欲,在這些部門中,無限度的壓榨。

          “一個在全世界人們的心目中占有如此卓越地位的行業,不能再容忍這種可恥的現象:它依靠工人的勞動和技巧,取得了光輝的成就,但伴隨而來的是,工人身體退化,遭受種種折磨,早期死亡。”

     委員會的報告坦率地認為,某些“大公司”擔心喪失時間,即擔心喪失占有別人勞動的時間,並從而“喪失利潤”。

    面包摻假的情況,令人難以置信,尤其在倫敦更為厲害。這種現象,最先是由下院“食物摻假”調查委員會(1855—1856年)和哈塞耳醫生《揭穿了的摻假行為》一書揭發出來的。揭發的結果是1860年8月6日頒布了“防止飲食品摻假”法,這是一項無效的法律,因為它對每個企圖靠買賣假貨“賺正當錢”的自由貿易者當然是極端寬容的。委員會本身也相當坦率地承認,自由貿易實質上是假貨貿易,或者用英國人的俏皮說法,是“詭辯品”貿易。事實上,這種“詭辯”比普羅塔哥拉更會顛倒黑白,比埃利亞派更能當面證明一切真實都只不過是假象。

               4.日工和夜工。換班製度

     把工作日延長到自然日的界限以外,延長到夜間,只是一種緩和的辦法,只能大致滿足一下吸血鬼吮吸勞動鮮血的欲望。因此,在一晝夜24小時內都占有勞動,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內在要求。但是日夜不停地榨取同一勞動力,從身體上說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克服身體上的障礙,就得使白天被吸盡的勞動力和夜裏被吸盡的勞動力換班工作。

第三篇  絕對剩余價值的產生

                                      第八章  工作日

                   5.爭取正常工作日的鬥爭。十四世紀中葉至十七世紀末葉關於延長工作日的強製性法律

      工人終生不外就是勞動力,因此他的全部可供支配的時間,按照自然和法律,都是勞動時間,也就是說,應當用於資本的自行增殖。至於個人受教育的時間,發展智力的時間,履行社會職能的時間,進行社交活動的時間,自由運用體力和智力的時間,以至於星期日的休息時間(即使是在信守安息日的國家裏),——這全都是廢話!但是,資本由於無限度地盲目追逐剩余勞動,象狼一般地貪求剩余勞動,不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極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純粹身體的極限。它侵占人體成長、發育和維持健康所需要的時間。它掠奪工人呼吸新鮮空氣和接觸陽光所需要的時間。

      貪得無厭的農場主靠掠奪土地肥力來提高收獲量。

     經驗向有理解力的觀察者表明:雖然從歷史的觀點看,資本主義生產幾乎是昨天才誕生的,但是它已經多麽迅速多麽深刻地摧殘了人民的生命根源;工業人口的衰退只是由於不斷從農村吸收自然生長的生命要素,才得以緩慢下來;甚至農業工人,盡管他們可以吸到新鮮空氣,盡管在他們中間自然選擇的規律(按照這個規律,只有最強壯的人才能生存)起著無限的作用,也已經開始衰退了。

     在每次證券投機中,每個人都知道暴風雨總有一天會到來,但是每個人都希望暴風雨在自己發了大財並把錢藏好以後,落到鄰人的頭上。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

     資本是根本不關心工人的健康和壽命的,除非社會迫使它去關心。人們為體力和智力的衰退、夭折、過度勞動的折磨而憤憤不平,資本卻回答說:既然這種痛苦會增加我們的快樂(利潤),我們又何必為此苦惱呢?不過總的說來,這也並不取決於個別資本家的善意或惡意。自由競爭使資本主義生產的內在規律作為外在的強製規律對每個資本家起作用。

                6.爭取正常工作日的鬥爭。對勞動時間的強製的法律限製。1833—1864年英國的工廠立法

     資本經歷了幾個世紀,才使工作日延長到正常的最大極限,然後越過這個極限,延長到12小時自然日的界限。此後,自十八世紀最後三十多年大工業出現以來,就開始了一個象雪崩一樣猛烈的、突破一切界限的沖擊。道德和自然、年齡和性別、晝和夜的界限,統統被摧毀了。

     被生產的轟隆聲震暈了的工人階級一旦稍稍清醒過來,就開始進行反抗,首先是在大工業的誕生地英國。

     平等地剝削勞動力,是資本的首要的人權。

    不難了解,在工廠大亨們被迫服從不可避免的東西並且同它和解之後,資本的抵抗力量就逐漸削弱了,而同時,工人階級的進攻力量則隨著他們在沒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社會階層中的同盟者的增加而大為加強。這就是從1860年以來進步較快的原因。

          7.爭取正常工作日的鬥爭。英國工廠立法對其他國家的影響

    物質生產方式的改變和生產者的社會關系的相應的改變,先是造成了無限度的壓榨,後來反而引起了社會的監督,由法律來限製、規定和劃一工作日及休息時間。因此,這種監督在十九世紀上半葉只是作為例外情況由法律規定的。但是,當這種監督剛剛征服了新生產方式的已有領域時,卻發現,不僅許多別的生產部門采用了真正的工廠製度,而且那些采用或多或少陳舊的生產方式的手工工場(如陶器作坊、玻璃作坊等)以及老式的手工業(如面包房),甚至那些分散的所謂家庭勞動(如製釘業等),也都象工廠一樣早已處於資本主義剝削之下了。因此,立法不得不逐漸去掉它的例外性,或者在象英國這樣在立法上仿效羅馬決疑法的地方,把有人在裏面勞動的任何房屋都任意稱為工廠。

    在黑人的勞動打上屈辱烙印的地方,白人的勞動也不能得到解放。

    為了“抵禦”折磨他們的毒蛇,工人必須把他們的頭聚在一起,作為一個階級來強行爭得一項國家法律,一個強有力的社會屏障,使自己不致再通過自願與資本締結的契約而把自己和後代賣出去送死和受奴役。從法律上限製工作日的樸素的大憲章,代替了“不可剝奪的人權”這種冠冕堂皇的條目,這個大憲章“終於明確地規定了,工人出賣的時間何時結束,屬於工人自己的時間何時開始”。多麽大的變化啊!

      第三篇  絕對剩余價值的產生

                           第九章    剩余價值率和剩余價值量

     在勞動力價值已定的情況下,一個工人所生產的剩余價值量是由剩余價值率決定的,由此就得出如下第一個規律:所生產的剩余價值量,等於預付的可變資本量乘以剩余價值率,或者說,是由同一個資本家同時剝削的勞動力的數目與單個勞動力受剝削的程度之間的復比例決定的。
         這個非常明白的第二個規律,對於解釋資本要盡量減少自己所雇用的工人人數即減少轉化為勞動力的可變資本部分的趨勢(以後將談到這種趨勢)所產生的許多現象,是十分重要的,而這種趨勢是同資本要生產盡可能多的剩余價值量的另一趨勢相矛盾的。反過來說,如果所使用的勞動力數量增加了,或可變資本量增加了,但是它的增加和剩余價值率的降低不成比例,那末所生產的剩余價值量就會減少。
    第三個規律是從所生產的剩余價值量取決於剩余價值率和預付的可變資本量這兩個因素而得出來的。如果剩余價值率或勞動力受剝削的程度已定,勞動力價值或必要勞動時間量已定,那末不言而喻,可變資本越大,所生產的價值量和剩余價值量也就越大。如果工作日的界限及其必要部分的界限已定,那末,一個資本家所生產的價值量和剩余價值量,顯然就只取決於他所推動的勞動量。

      資本家把他的資本分成兩部分。他把一部分投在生產資料上,這是他的資本的不變部分。他把另一部分轉化為活的勞動力,這一部分形成他的可變資本。在同一生產方式的基礎上,在不同生產部門中,資本劃分為不變部分和可變部分的比例是不同的。在同一生產部門內,這一比例是隨著生產過程的技術基礎和社會結合的變化而變化的。

           他自己也可以和他的工人一樣,直接參加生產過程,但這時他就不過成了介於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中間人物,成了“小業主”。

         在生產過程中,資本發展成為對勞動,即對發揮作用的勞動力或工人本身的指揮權。人格化的資本即資本家,監督工人有規則地並以應有的強度工作。

      資本在精力、貪婪和效率方面,遠遠超過了以往一切以直接強製勞動為基礎的生產製度。
          只要我們從價值增殖過程的觀點來考察生產過程,情形就不同了。生產資料立即轉化為吮吸他人勞動的手段。不再是工人使用生產資料,而是生產資料使用工人了。不是工人把生產資料當作自己生產活動的物質要素來消費,而是生產資料把工人當作自己的生活過程的酵母來消費,並且資本的生活過程只是資本作為自行增殖的價值的運動。

   第四篇  絕對剩余價值的產生

                                 第十章   相對剩余價值的概念

    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在這裏一般是指勞動過程中的這樣一種變化,這種變化能縮短生產某種商品的社會必需的勞動時間,從而使較小量的勞動獲得生產較大量使用價值的能力。在研究我們上面考察的那種形式的剩余價值的生產時,我們曾假定生產方式是既定的。而現在,對於由必要勞動變成剩余勞動而生產剩余價值來說,資本只是占有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或者說現存形態的勞動過程,並且只延長它的持續時間,就絕對不夠了。必須變革勞動過程的技術條件和社會條件,從而變革生產方式本身,以提高勞動生產力,通過提高勞動生產力來降低勞動力的價值,從而縮短再生產勞動力價值所必要的工作日部分。
        我把通過延長工作日而生產的剩余價值,叫做絕對剩余價值;相反,我把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地改變工作日的兩個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產的剩余價值,叫做相對剩余價值。
         商品的價值不僅取決於使商品取得最終形式的那種勞動的量,而且還取決於該商品的生產資料所包含的勞動量。

      只有了解了資本的內在本性,才能對競爭進行科學的分析,正象只有認識了天體的實際的、但又直接感覺不到的運動的人,才能了解天體的表面運動一樣。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21-7-28 00:35:20 |只看该作者
   它的現實價值不是用生產者在個別場合生產它所實際花費的勞動時間來計量,而是用生產它所必需的社會勞動時間來計量。

       當新的生產方式被普遍采用,因而比較便宜地生產出來的商品的個別價值和它的社會價值之間的差額消失的時候,這個超額剩余價值也就消失。價值由勞動時間決定的規律,既會使采用新方法的資本家感覺到,他必須低於商品的社會價值來出售自己的商品,又會作為競爭的強製規律,迫使他的競爭者也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因此,只有當勞動生產力的提高擴展到同生產必要生活資料有關的生產部門,以致使屬於必要生活資料範圍、從而構成勞動力價值要素的商品便宜時,一般剩余價值率才會最終受到這一整個過程的影響。
        商品的價值與勞動生產力成反比。相反,相對剩余價值與勞動生產力成正比。提高勞動生產力來使商品便宜,並通過商品便宜來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資本的內在的沖動和經常的趨勢。

  第四篇  絕對剩余價值的產生

                                     第十一章     協 作

   較多的工人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或者說同一勞動場所),為了生產同種商品,在同一資本家的指揮下工作,這在歷史上和邏輯上都是資本主義生產的起點。

   許多人在同一生產過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聯系的生產過程中,有計劃地一起協同勞動,這種勞動形式叫做協作。  

   單個勞動者的力量的機械總和,與許多人手同時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例如舉重、轉絞車、清除道路上的障礙物等)所發揮的社會力量有本質的差別。在這裏,結合勞動的效果要末是個人勞動根本不可能達到的,要末只能在長得多的時間內,或者只能在很小的規模上達到。這裏的問題不僅是通過協作提高了個人生產力,而且是創造了一種生產力,這種生產力本身必然是集體力。

    且不說由於許多力量融合為一個總的力量而產生的新力量。在大多數生產勞動中,單是社會接觸就會引起競爭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奮,從而提高每個人的個人工作效率。這是因為人即使不象亞裏士多德所說的那樣,天生是政治動物,無論如何也天生是社會動物。

    結合工作日可以在空間上從多方面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因為結合勞動者或總體勞動者前前後後都有眼睛和手,在一定程度上是全能的。產品的不同的空間部分同時成長。

    一方面,協作可以擴大勞動的空間範圍,因此,某些勞動過程由於勞動對象空間上的聯系就需要協作;例如排水、築堤、灌溉、開鑿運河、修築道路、鋪設鐵路等等。另一方面,協作可以與生產規模相比相對地在空間上縮小生產領域。在勞動的作用範圍擴大的同時勞動空間範圍的這種縮小,會節約非生產費用,這種縮小是由勞動者的集結、不同勞動過程的靠攏和生產資料的積聚造成的。

    不論在一定的情況下結合工作日怎樣達到生產力的這種提高:是由於提高勞動的機械力,是由於擴大這種力量在空間上的作用範圍,是由於與生產規模相比相對地在空間上縮小生產場所,是由於在緊急時期短時間內動用大量勞動,是由於激發個人的競爭心和集中他們的精力,是由於使許多人的同種作業具有連續性和多面性,是由於同時進行不同的操作,是由於共同使用生產資料而達到節約,是由於使個人勞動具有社會平均勞動的性質,在所有這些情形下,結合工作日的特殊生產力都是勞動的社會生產力或社會勞動的生產力。這種生產力是由協作本身產生的。勞動者在有計劃地同別人共同工作中,擺脫了他的個人局限,並發揮出他的種屬能力。

    較大量的生產資料積聚在單個資本家手中,是雇傭工人進行協作的物質條件,而且協作的範圍或生產的規模取決於這種積聚的程度。

    隨著許多雇傭工人的協作,資本的指揮發展成為勞動過程本身的進行所必要的條件,成為實際的生產條件。現在,在生產場所不能缺少資本家的命令,就象在戰場上不能缺少將軍的命令一樣。

    一切規模較大的直接社會勞動或共同勞動,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揮,以協調個人的活動,並執行生產總體的運動——不同於這一總體的獨立器官的運動——所產生的各種一般職能。一個單獨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揮自己,一個樂隊就需要一個樂隊指揮。一旦從屬於資本的勞動成為協作勞動,這種管理、監督和調節的職能就成為資本的職能。這種管理的職能作為資本的特殊職能取得了特殊的性質。

    工人作為獨立的人是單個的人,他們和同一資本發生關系,但是彼此不發生關系。他們的協作是在勞動過程中才開始的,但是在勞動過程中他們已經不再屬於自己了。他們一進入勞動過程,便並入資本。作為協作的人,作為一個工作機體的肢體,他們本身只不過是資本的一種特殊存在方式。因此,工人作為社會工人所發揮的生產力,是資本的生產力。只要把工人置於一定的條件下,勞動的社會生產力就無須支付報酬而發揮出來,而資本正是把工人置於這樣的條件之下的。因為勞動的社會生產力不費資本分文,另一方面,又因為工人在他的勞動本身屬於資本以前不能發揮這種生產力,所以勞動的社會生產力好象是資本天然具有的生產力,是資本內在的生產力。

     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表現為勞動過程轉化為社會過程的歷史必然性,另一方面,勞動過程的這種社會形式表現為資本通過提高勞動過程的生產力來更有利地剝削勞動過程的一種方法。

第四篇  絕對剩余價值的產生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場手工業

                                   1.工場手工業的二重起源

   工場手工業的產生方式,它由手工業形成的方式,是二重的。一方面,它以不同種的獨立手工業的結合為出發點,這些手工業非獨立化和片面化到了這種程度,以致它們在同一個商品的生產過程中成為只是互相補充的局部操作。另一方面,工場手工業以同種手工業者的協作為出發點,它把這種個人手工業分成各種不同的特殊操作,使之孤立,並且獨立化到這種程度,以致每一種操作成為特殊工人的專門職能。因此,一方面工場手工業在生產過程中引進了分工,或者進一步發展了分工,另一方面它又把過去分開的手工業結合在一起。但是不管它的特殊的出發點如何,它的最終形態總是一樣的:一個以人為器官的生產機構。

                  2.局部工人及其工具

   終生從事同一種簡單操作的工人,把自己的整個身體變成這種操作的自動的片面的器官,因而他花費在這一操作上的時間,比循序地進行整個系列的操作的手工業者要少。但是,構成工場手工業活機構的結合總體工人,完全是由這些片面的局部工人組成的。因此,與獨立的手工業比較,在較短時間內能生產出較多的東西,或者說,勞動生產力提高了。在局部勞動獨立化為一個人的專門職能之後,局部勞動的方法也就完善起來。經常重復做同一種有限的動作,並把註意力集中在這種有限的動作上,就能夠從經驗中學會消耗最少的力量達到預期的效果。又因為總是有好幾代工人同時在一起生活,在同一些手工工場內共同勞動,因此,這樣獲得的技術上的訣竅就能鞏固、積累並迅速地傳下去。

   另一方面,不斷從事單調的勞動,會妨礙精力的集中和煥發,因為精力是在活動本身的變換中得到恢復和刺激的。

   勞動生產率不僅取決於勞動者的技藝,而且也取決於他的工具的完善程度。

                        3.工場手工業的兩種基本形式——混成的工場手工業和有機的工場手工業

  由於總體工人的各種職能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復雜,有的比較低級,有的比較高級,因此他的器官,即各個勞動力,需要極不相同的教育程度,從而具有極不相同的價值。因此,工場手工業發展了勞動力的等級製度,與此相適應的是工資的等級製度。一方面,單個工人適應於一種片面的職能,終生從事這種職能;另一方面,各種勞動操作,也要適應這種由先天的和後天的技能構成的等級製度。(48)然而,每一個生產過程都需要有一些任何人都能勝任的簡單操作。現在,這一類操作也斷絕了同內容較充實的活動要素的流動的聯系,硬化為專門職能。

   由學習費用的消失或減少所引起的勞動力的相對貶值,直接包含著資本的更大的增殖,因為凡是縮短勞動力再生產所必要的時間的事情,都會擴大剩余勞動的領域。

                  4.工場手工業內部的分工和社會內部的分工

   在文化的初期,以獨立資格互相接觸的不是個人,而是家庭、氏族等等。

   社會內部的分工以不同勞動部門的產品的買賣為媒介;工場手工業內部各局部勞動之間的聯系,以不同的勞動力出賣給同一個資本家,而這個資本家把它們作為一個結合勞動力來使用為媒介。工場手工業分工以生產資料積聚在一個資本家手中為前提;社會分工則以生產資料分散在許多互不依賴的商品生產者中間為前提。

   這些自給自足的公社不斷地按照同一形式把自己再生產出來,當它們偶然遭到破壞時,會在同一地點以同一名稱再建立起來,這種公社的簡單的生產機體,為揭示下面這個秘密提供了一把鑰匙:亞洲各國不斷瓦解、不斷重建和經常改朝換代,與此截然相反,亞洲的社會卻沒有變化。這種社會的基本經濟要素的結構,不為政治領域中的風暴所觸動。

                      5.工場手工業的資本主義性質

   簡單協作大體上沒有改變個人的勞動方式,而工場手工業卻使它徹底地發生了革命,從根本上侵襲了個人的勞動力。工場手工業把工人變成畸形物,它壓抑工人的多種多樣的生產誌趣和生產才能,人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這正象在拉普拉塔各州人們為了得到牲畜的皮或油而屠宰整只牲畜一樣。不僅各種局部勞動分配給不同的個體,而且個體本身也被分割開來,成為某種局部勞動的自動的工具,這樣,梅涅尼·阿格利巴把人說成只是人身體的一個片斷這種荒謬的寓言就實現了。起初,工人因為沒有生產商品的物質資料,把勞動力賣給資本,現在,他個人的勞動力不賣給資本,就得不到利用。它只有在一種聯系中才發揮作用,這種聯系只有在它出賣以後,在資本家的工場中才存在。

   亞·斯密說:“大多數人的智力,必然由他們的日常活動發展起來。終生從事少數簡單操作的人……沒有機會運用自己的智力…… 他的遲鈍和無知就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某種智力上和身體上的畸形化,甚至同整個社會的分工也是分不開的。但是,因為工場手工業時期大大加深了勞動部門的這種社會分裂,另一方面,因為它以自己特有的分工才從生命的根源上侵襲著個人,所以工場手工業時期也首先給工業病理學提供了材料和刺激力。

   “一個人如果應受死刑,對他的分割就叫做處死,如果他不應受死刑,對他的分割就叫做謀殺。對勞動的分割就是對民眾的謀殺。”

第四篇  絕對剩余價值的產生

                                    第十三章  機器和大工業

                                       1.機器的發展

     任何機器都是由這些簡單的力構成的,不管它怎樣改裝和組合。

    工具機是這樣一種機構,它在取得適當的運動後,用自己的工具來完成過去工人用類似的工具所完成的那些操作。至於動力是來自人還是來自另一臺機器,這並不改變問題的實質。在真正的工具從人那裏轉移到機構上以後,機器就代替了單純的工具。

    一旦人不再用工具作用於勞動對象,而只是作為動力作用於工具機,人的肌肉充當動力的現象就成為偶然的了,人就可以被風、水、蒸汽等等代替了。當然,這種變更往往會使原來只以人為動力而設計的機構發生重大的技術變化。

    假定人只是充當簡單的動力,也就是說,工具機已經代替了人的工具,那末現在自然力也可以作為動力代替人。

    一個工業部門生產方式的變革,必定引起其他部門生產方式的變革。工農業生產方式的革命,尤其使社會生產過程的一般條件即交通運輸工具的革命成為必要。交通運輸業是逐漸地靠內河輪船、鐵路、遠洋輪船和電報的體系而適應了大工業的生產方式。

    大工業必須掌握它特有的生產資料,即機器本身,必須用機起來生產機器。這樣,大工業才建立起與自己相適應的技術基礎,才得以自立。

    勞動資料取得機器這種物質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來代替人力,以自覺應用自然科學來代替從經驗中得出的成規。機器只有通過直接社會化的或共同的勞動才發生作用。因此,勞動過程的協作性質,現在成了由勞動資料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技術上的必要了。

                             2.機器的價值向產品的轉移

     由協作和分工產生的生產力,不費資本分文。這是社會勞動的自然力。用於生產過程的自然力,如蒸汽、水等等,也不費分文。可是,正象人呼吸需要肺一樣,人要在生產上消費自然力,就需要一種“人的手的創造物”。要利用水的動力,就要有水車,要利用蒸汽的壓力,就要有蒸汽機。利用自然力是如此,利用科學也是如此。電流作用範圍內的磁針偏離規律,或電流繞鐵通過而使鐵磁化的規律一經發現,就不費分文了。

    大工業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並入生產過程,必然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這一點是一目了然的。但是生產力的這種提高並不是靠在另一地方增加勞動消耗換來的,這一點卻絕不是同樣一目了然的。象不變資本的任何其他組成部分一樣,機器不創造價值,但它把自身的價值轉移到它所生產的產品上。就機器具有價值,從而把價值轉給產品來說,它是產品價值的一個組成部分。機器不是使產品變便宜,而是使產品隨著機器的價值相應地變貴。很明顯,機器和發達的機器體系這種大工業特有的勞動資料,在價值上比手工業生產和工場手工業生產的勞動資料增大得無可比擬。

    機器的生產範圍比工具的生產範圍廣闊無比。如果我們不算機器和工具二者每天的平均費用,即不算由於它們每天的平均損耗和機油、煤炭等輔助材料的消費而加到產品上的那個價值組成部分,那末,它們的作用是不需要代價的,同未經人類加工就已經存在的自然力完全一樣。機器的生產作用範圍越是比工具大,它的無償服務的範圍也就越是比工具大。只是在大工業中,人才學會讓自己過去的、已經物化的勞動的產品大規模地、象自然力那樣無償地發生作用。

    機器的生產率是由它代替人類勞動力的程度來衡量的。

    即使機器的所值和它所代替的勞動力的所值相等,物化在機器本身中的勞動,總是比它所代替的活勞動少得多。

    使用機器的界限就在於:生產機器所費的勞動要少於使用機器所代替的勞動。可是對資本說來,這個界限表現得更為狹窄。由於資本支付的不是所使用的勞動,而是所使用的勞動力的價值,因此,對資本說來,只有在機器的價值和它所代替的勞動力的價值之間存在差額的情況下,才會使用機器。

第四篇  絕對剩余價值的產生

                                      第十三章  機器和大工業

                              3.機器生產對工人的直接影響

   大工業的起點是勞動資料的革命,而經過變革的勞動資料,在工廠的有組織的機器體系中獲得了最發達的形式。

    (a)資本對補充勞動力的占有。婦女勞動和兒童勞動

   就機器使肌肉力成為多余的東西來說,機器成了一種使用沒有肌肉力或身體發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較靈活的工人的手段。

   機器引起的勞動力買者和賣者之間的法權關系的革命,使全部交易本身失去了自由人之間的契約的外表,這就為後來英國議會提供了國家幹涉工廠事務的法律上的根據。

   把未成年人變成單純製造剩余價值的機器,就人為地造成了智力的荒廢,——這和自然的無知完全不同,後者把智力閑置起來,並沒有損害它的發展能力、它的自然肥力,——這種智力的荒廢甚至使英國議會最後不得不宣布,在一切受工廠法約束的工業中,受初等教育是“在生產上”使用14歲以下兒童的法定條件。

    (b)工作日的延長

   在機器上,勞動資料的運動和活動離開工人而獨立了。勞動資料本身成為一種工業上的永動機,如果它不是在自己的助手——人的身上遇到一定的自然界限,即人的身體的虛弱和人的意誌,它就會不停頓地進行生產。因此,勞動資料作為資本——而且作為資本,自動機在資本家身上獲得了意識和意誌——就具有一種欲望,力圖把有反抗性但又有伸縮性的人的自然界限的反抗壓到最低限度。

   機生產的發展使資本中越來越大的組成部分固定在這樣一種形式上,在這種形式上,一方面資本可以不斷地增殖,另一方面,一旦資本同活勞動的接觸被中斷,它就會喪失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一方面創造了無限度地延長工作日的新的強大動機,並且使勞動方式本身和社會勞動體的性質發生這樣的變革,以致打破對這種趨勢的抵抗,另一方面,部分地由於使資本過去無法染指的那些工人階層受資本的支配,部分地由於使那些被機器排擠的工人失業,製造了過剩的勞動人口,這些人不得不聽命於資本強加給他們的規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21-7-28 00:36:41 |只看该作者
(c)勞動的強化

   自從剩余價值的生產永遠不能通過延長工作日來增加以來,資本就竭盡全力一心一意加快發展機器體系來生產相對剩余價值。同時,相對剩余價值的性質也發生了變化。

   這種壓縮在一定時間內的較大量的勞動,現在是算作較大的勞動量,而實際上也是如此。現在,計量勞動時間的,除了它的“外延量”以外,還有它的密度。

   工作日縮短的第一個結果,是由一個顯而易見的規律引起的,即勞動力的活動能力同它的活動時間成反比。

   工廠法的實行令人信服地證明,單單縮短工作日,就驚人地增加了勞動的規則性、劃一性、秩序性、連續性和效能。

   毫無疑問,當法律使資本永遠不能延長工作日時,資本就力圖不斷提高勞動強度來補償,並且把機器的每一改進變成加緊吮吸勞動力的手段,資本的這種趨勢很快又必定達到一個轉折點,使勞動時間不可避免地再一次縮短。

   第四篇  絕對剩余價值的產生

                                    第十三章  機器和大工業

                                           4.工  廠

  年輕人很快就可以學會使用機器,因此也就沒有必要專門培養一種特殊的工人成為機器工人。在工廠裏,單純的下手幹的活一方面可以用機起來代替,另一方面由於這種活十分簡單,從事這種苦役的人員可以迅速地經常地更換。

  機器勞動極度地損害了神經系統,同時它又壓抑肌肉的多方面運動,侵吞身體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動。甚至減輕勞動也成了折磨人的手段,因為機器不是使工人擺脫勞動,而是使工人的勞動毫無內容。

  生產過程的智力同體力勞動相分離,智力變成資本支配勞動的權力,是在以機器為基礎的大工業中完成的。變得空虛了的單個機器工人的局部技巧,在科學面前,在巨大的自然力面前,在社會的群眾性勞動面前,作為微不足道的附屬品而消失了;科學、巨大的自然力、社會的群眾性勞動都體現在機器體系中,並同機器體系一道構成“主人”的權力。

                5.工人和機器之間的鬥爭

  工人要學會把機器和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區別開來,從而學會把自己的攻擊從物質生產資料本身轉向物質生產資料的社會使用形式,是需要時間和經驗的。

  勞動資料一作為機器出現,立刻就成了工人本身的競爭者。通過機器進行的資本的自行增殖,同生存條件被機器破壞的工人的人數成正比。

   一旦工具由機起來操縱,勞動力的交換價值就隨同它的使用價值一起消失。工人就象停止流通的紙幣一樣賣不出去。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就這樣被機器變成了過剩的人口,也就是不再為資本的自行增殖所直接需要的人口,這些人一部分在舊的手工業和工場手工業生產反對機器生產的力量懸殊的鬥爭中毀滅,另一部分則湧向所有比較容易進去的工業部門,充斥勞動市場,從而使勞動力的價格降低到它的價值以下。

         6.關於被機器排擠的工人會得到補償的理論

   一切事情全看你怎麽說。真是:好話能遮醜。

   機器把他們從購買手段中“遊離”出來,於是就把他們從買者變成非買者。因此對這些商品的需求減少了。如此而已。如果這種減少了的需求沒有其他方面的增加了的需求來補償,商品的市場價格就會下降。如果這種情況延續的時間較長而且範圍較廣,生產這些商品所雇用的工人就會被解雇。機器不僅在采用它的生產部門,而且還在沒有采用它的生產部門把工人拋向街頭。

  他們的前途也是多麽渺茫!這些因為分工而變得畸形的窮人,離開他們原來的勞動範圍就不值錢了,只能在少數低級的、因而始終是人員充斥和工資微薄的勞動部門去找出路。

       這些矛盾和對抗不是從機器本身產生的,而是從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產生的!因為機器就其本身來說縮短勞動時間,而它的資本主義應用延長工作日;因為機器本身減輕勞動,而它的資本主義應用提高勞動強度;因為機器本身是人對自然力的勝利,而它的資本主義應用使人受自然力奴役;因為機器本身增加生產者的財富,而它的資本主義應用使生產者變成需要救濟的貧民,如此等等,所以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就簡單地宣稱,對機器本身的考察確切地證明,所有這些顯而易見的矛盾都不過是平凡現實的假象,而就這些矛盾本身來說,因而從理論上來說,都是根本不存在的。於是,他們就用不著再動腦筋了,並且還指責他們的反對者愚蠢,說這些人不是反對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而是反對機器本身。

   這些社會階層的財富的日益增加和生產必要生活資料所需要的工人人數的不斷相對減少,一方面產生出新的奢侈要求,另一方面又產生出滿足這些要求的新手段。社會產品中有較大的部分變成剩余產品,而剩余產品中又有較大的部分以精致和多樣的形式再生產出來和消費掉。換句話說,奢侈品的生產在增長。(恩格斯說:正是這些生產奢侈品的工人大部分處於悲慘的境地。)

  第四篇  絕對剩余價值的產生

                                    第十三章  機器和大工業  

     7.工人隨機器生產的發展而被排斥和吸引。棉紡織業的危機

   機器剛剛為自己奪取活動範圍的這個初創時期,由於借助機器生產出異常高的利潤而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意義。這些利潤本身不僅形成加速積累的源泉,而且把不斷新生的並正在尋找新的投資場所的很大一部分社會追加資本吸引到有利的生產領域。突飛猛進的初創時期的這種特殊利益,不斷地在新采用機器的生產部門重現。但是,一旦工廠製度達到一定的廣度和一定的成熟程度,特別是一旦它自己的技術基礎即機器本身也用機起來生產,一旦煤和鐵的采掘、金屬加工以及交通運輸業都發生革命,總之,一旦與大工業相適應的一般生產條件形成起來,這種生產方式就獲得一種彈力,一種突然地跳躍式地擴展的能力,只有原料和銷售市場才是它的限製。一方面,機器直接引起原料的增加,例如軋棉機使棉花生產增加。另一方面,機器產品的便宜和交通運輸業的變革是奪取國外市場的武器。機器生產摧毀國外市場的手工業產品,迫使這些市場變成它的原料產地。例如東印度就被迫為大不列顛生產棉花、羊毛、大麻、黃麻、靛藍等。大工業國工人的不斷“過剩”,大大促進了國外移民和把外國變成殖民地,變成宗主國的原料產地,例如澳大利亞就變成了羊毛產地。一種和機器生產中心相適應的新的國際分工產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為主要從事農業的生產地區,以服務於另一部分主要從事工業的生產地區。這種革命是同農業中的各種變革聯系在一起的,關於這些變革。

    工廠製度的巨大的跳躍式的擴展能力和它對世界市場的依賴,必然造成熱病似的生產,並隨之造成市場商品充斥,而當市場收縮時,就出現癱瘓狀態。工業的生命按照中常活躍、繁榮、生產過剩、危機、停滯這幾個時期的順序而不斷地轉換。由於工業循環的這種周期變換,機器生產使工人在就業上並從而在生活上遭遇的無保障和不穩定狀態,已成為正常的現象。

              8.大工業所引起的工場手工業、手工業和家庭勞動的革命

    如果一臺單個的工作機代替了協作或工場手工業,那末,工作機本身又可以成為手工業生產的基礎。但是,手工業生產在機器基礎上的再現只是向工廠生產的過渡,只要機械動力(蒸汽或水)代替人的肌肉來推動機器,工廠生產通常就會出現。

    機器生產的原則是把生產過程分解為各個組成階段,並且應用力學、化學等等,總之就是應用自然科學來解決由此產生的問題。這個原則到處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機器時而擠進工場手工業的這個局部過程,時而又擠進那個局部過程。這樣一來,從舊的分工中產生的工場手工業組織的堅固結晶就逐漸溶解,並不斷發生變化。此外,總體工人即結合工人的構成也發生了根本的變革。

     資本除了把工廠工人、手工工場工人和手工業工人大規模地集中在一起,並直接指揮他們,它還通過許多無形的線調動著另一支散居在大城市和農村的家庭工人大軍。

     這種自發進行的工業革命,一方面要求采用更多的機器,並用蒸汽代替肌肉充當動力。另一方面,為了從空間上奪回在時間上失去的東西,就要擴充共同使用的生產資料如爐子、廠房等等,一句話,要使生產資料在更大程度上集中起來,並與此相適應,使工人在更大程度上結集起來。

    第四篇  絕對剩余價值的產生

                                    第十三章  機器和大工業  

     9.工廠法(衛生條款和教育條款)。它在英國的普遍實行

  工廠法的製定,是社會對其生產過程自發形式的第一次有意識、有計劃的反作用。正如我們講過的,它象棉紗、走錠精紡機和電報一樣,是大工業的必然產物。

  盡管工廠法的教育條款整個說來是不足道的,但還是把初等教育宣布為勞動的強製性條件。這一條款的成就第一次證明了智育和體育同體力勞動相結合的可能性,從而也證明了體力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的可能性。

   從工廠製度中萌發出了未來教育的幼芽,未來教育對所有已滿一定年齡的兒童來說,就是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大工業的原則是,首先不管人的手怎樣,把每一個生產過程本身分解成各個構成要素,從而創立了工藝學這門完全現代的科學。社會生產過程的五光十色的、似無聯系的和已經固定化的形態,分解成為自然科學的自覺按計劃的和為取得預期有用效果而系統分類的應用。工藝學揭示了為數不多的重大的基本運動形式,不管所使用的工具多麽復雜,人體的一切生產活動必然在這些形式中進行,正象力學不會由於機器異常復雜,就看不出它們不過是簡單機械力的不斷重復一樣。現代工業從來不把某一生產過程的現存形式看成和當作最後的形式。因此,現代工業的技術基礎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產方式的技術基礎本質上是保守的。   

       現代工業通過機器、化學過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職能和勞動過程的社會結合不斷地隨著生產的技術基礎發生變革。這樣,它也同樣不斷地使社會內部的分工發生革命,不斷地把大量資本和大批工人從一個生產部門投到另一個生產部門。因此,大工業的本性決定了勞動的變換、職能的更動和工人的全面流動性。另一方面,大工業在它的資本主義形式上再生產出舊的分工及其固定化的專業。我們已經看到,這個絕對的矛盾怎樣破壞著工人生活的一切安寧、穩定和保障,使工人面臨這樣的威脅:在勞動資料被奪走的同時,生活資料也不斷被奪走,在他的局部職能變成過剩的同時,他本身也變成過剩的東西;我們已經看到,這個矛盾怎樣通過工人階級的不斷犧牲、勞動力的無限度的浪費以及社會無政府狀態的洗劫而放縱地表現出來。這是消極的方面。但是,如果說勞動的變換現在只是作為不可克服的自然規律,並且帶著自然規律在任何地方遇到障礙時都有的那種盲目破壞作用而為自己開辟道路,那末,大工業又通過它的災難本身使下面這一點成為生死攸關的問題:承認勞動的變換,從而承認工人盡可能多方面的發展是社會生產的普遍規律,並且使各種關系適應於這個規律的正常實現。大工業還使下面這一點成為生死攸關的問題:用適應於不斷變動的勞動需求而可以隨意支配的人員,來代替那些適應於資本的不斷變動的剝削需要而處於後備狀態的、可供支配的、大量的貧窮工人人口;用那種把不同社會職能當作互相交替的活動方式的全面發展的個人,來代替只是承擔一種社會局部職能的局部個人。

   如果說,作為工人階級的身體和精神的保護手段的工廠立法的普遍化已經不可避免,那末,另一方面,正如前面講到的,這種普遍化使小規模的分散的勞動過程向大的社會規模的結合的勞動過程的過渡也普遍化和加速起來,從而使資本的積聚和工廠製度的獨占統治也普遍化和加速起來。它破壞一切還部分地掩蓋著資本統治的陳舊的過渡的形式,而代之以直接的無掩飾的資本統治。

                10.大工業和農業

   大工業在農業領域內所起的最革命的作用,是消滅舊社會的堡壘——“農民”,並代之以雇傭工人。因此,農村中社會變革的需要和社會對立,就和城市相同了。最陳舊和最不合理的經營,被科學在工藝上的自覺應用代替了。

   農業和工場手工業的原始的家庭紐帶,也就是把二者的早期未發展的形式聯結在一起的那種紐帶,被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撕斷了。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同時為一種新的更高級的綜合,即農業和工業在它們對立發展的形式的基礎上的聯合,創造了物質前提。資本主義生產使它匯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來越占優勢,這樣一來,它一方面聚集著社會的歷史動力,另一方面又破壞著人和土地之間的物質變換,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費掉的土地的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從而破壞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條件。這樣,它同時就破壞城市工人的身體健康和農村工人的精神生活。但是資本主義生產在破壞這種物質變換的純粹自發形成的狀況的同時,又強製地把這種物質變換作為調節社會生產的規律,並在一種同人的充分發展相適合的形式上系統地建立起來。在農業中,象在工場手工業中一樣,生產過程的資本主義轉化同時表現為生產者的殉難歷史,勞動資料同時表現為奴役工人、剝削工人和使工人貧困的手段,勞動過程的社會結合同時表現為對工人個人的活力、自由和獨立的有組織的壓製。

   農業工人在廣大土地上的分散,同時破壞了他們的反抗力量,而城市工人的集中卻增強了他們的反抗力量。在現代農業中,也和在城市工業中一樣,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和勞動量的增大是以勞動力本身的破壞和衰退為代價的。此外,資本主義農業的任何進步,都不僅是掠奪勞動者的技巧的進步,而且是掠奪土地的技巧的進步,在一定時期內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進步,同時也是破壞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進步。一個國家,例如北美合眾國,越是以大工業作為自己發展的起點,這個破壞過程就越迅速。因此,資本主義生產發展了社會生產過程的技術和結合,只是由於它同時破壞了一切財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

第五篇 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

                           第十四章  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

    單個人如果不在自己的頭腦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動起來,就不能對自然發生作用。正如在自然機體中頭和手組成一體一樣,勞動過程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在一起了。後來它們分離開來,直到處於敵對的對立狀態。產品從個體生產者的直接產品轉化為社會產品,轉化為總體工人即結合勞動人員的共同產品。總體工人的各個成員較直接地或者較間接地作用於勞動對象。因此,隨著勞動過程本身的協作性質的發展,生產勞動和它的承擔者即生產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擴大。為了從事生產勞動,現在不一定要親自動手;只要成為總體工人的一個器官,完成他所屬的某一種職能就夠了。上面從物質生產性質本身中得出的關於生產勞動的最初的定義,對於作為整體來看的總體工人始終是正確的。但是,對於總體工人中的每一單個成員來說,就不再適用了。

    但是,另一方面,生產勞動的概念縮小了。資本主義生產不僅是商品的生產,它實質上是剩余價值的生產。工人不是為自己生產,而是為資本生產。因此,工人單是進行生產已經不夠了。他必須生產剩余價值。只有為資本家生產剩余價值或者為資本的自行增殖服務的工人,才是生產工人。如果可以在物質生產領域以外舉一個例子,那末,一個教員只有當他不僅訓練孩子的頭腦,而且還為校董的發財致富勞碌時,他才是生產工人。校董不把他的資本投入香腸工廠,而投入教育工廠,這並不使事情有任何改變。因此,生產工人的概念決不只包含活動和效果之間的關系,工人和勞動產品之間的關系,而且還包含一種特殊社會的、歷史地產生的生產關系。這種生產關系把工人變成資本增殖的直接手段。所以,成為生產工人不是一種幸福,而是一種不幸。

    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只同工作日的長度有關;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使勞動的技術過程和社會組織發生根本的革命。

    在文化初期,已經取得的勞動生產力很低,但是需要也很低,需要是同滿足需要的手段一同發展的,並且是依靠這些手段發展的。其次,在這個文化初期,社會上依靠別人勞動來生活的那部分人的數量,同直接生產者的數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隨著社會勞動生產力的增進,這部分人也就絕對地和相對地增大起來。

    撇開社會生產的不同發展程度不說,勞動生產率是同自然條件相聯系的。這些自然條件都可以歸結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種等等)和人的周圍的自然。外界自然條件在經濟上可以分為兩大類:生活資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魚產豐富的水等等;勞動資料的自然富源,如奔騰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屬、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類自然富源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較高的發展階段,第二類自然富源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絕對必需滿足的自然需要的數量越少,土壤自然肥力越大,氣候越好,維持和再生產生產者所必需的勞動時間就越少。因而,生產者在為自己從事的勞動之外來為別人提供的剩余勞動就可以越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21-7-28 00:38:06 |只看该作者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人對自然的支配為前提。過於富饒的自然“使人離不開自然的手,就象小孩子離不開引帶一樣”。它不能使人自身的發展成為一種自然必然性。資本的祖國不是草木繁茂的熱帶,而是溫帶。不是土壤的絕對肥力,而是它的差異性和它的自然產品的多樣性,形成社會分工的自然基礎,並且通過人所處的自然環境的變化,促使他們自己的需要、能力、勞動資料和勞動方式趨於多樣化。社會地控製自然力以便經濟地加以利用,用人力興建大規模的工程以便占有或馴服自然力,——這種必要性在產業史上起著最有決定性的作用。

    良好的自然條件始終只提供剩余勞動的可能性,從而只提供剩余價值或剩余產品的可能性,而絕不能提供它的現實性。勞動的不同的自然條件使同一勞動量在不同的國家可以滿足不同的需要量,因而在其他條件相似的情況下,使得必要勞動時間各不相同。這些自然條件只作為自然界限對剩余勞動發生影響,就是說,它們只確定開始為別人勞動的起點。產業越進步,這一自然界限就越退縮。

第五篇 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

                       第十五章  勞動力價格和剩余價值的量的變化

   勞動力價值是由平均工人通常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的。這些生活資料在形式上雖然可能有變化,但是在一定社會的一定時代,它們的量是一定的,所以應該看作是一個不變量。變化的是這個量的價值。還有兩個因素決定勞動力的價值。一個是勞動力的發展費用,這種費用是隨生產方式的變化而變化的;另一個是勞動力的自然差別,男勞動力和女勞動力,成年勞動力和未成年勞動力的自然差別。

   勞動力價格和剩余價值的相對量取決於三種情況:1.工作日的長度,或勞動的外延量;2.正常的勞動強度,或勞動的內含量,即一定時間內耗費一定量的勞動;3.最後,勞動生產力,即由於生產條件發展程度的不同,等量的勞動在同樣時間內會提供較多或較少的產品量。

   在勞動生產力提高時,勞動力的價格能夠不斷下降,而工人的生活資料量同時不斷增加。但是相對地說,即同剩余價值比較起來,勞動力的價值還是不斷下降,從而工人和資本家的生活狀況之間的鴻溝越來越深。

   勞動強度的提高是以在同一時間內勞動消耗的增加為前提的。因此,一個強度較大的工作日比一個時數相同但強度較小的工作日體現為更多的產品。

   只有在有關的產業部門的產品加入工人的日常消費的情況下,勞動生產率的變化才能引起勞動力價值量的變化,從而引起剩余價值量的變化。這種限製在這裏是不適用的。不論勞動量在外延上還是在內含上發生變化,勞動的價值產品量總要相應地隨著變化,不管這個價值借以體現的物品有怎樣的性質。

   勞動力的日價值是根據勞動力的正常的平均持續時間或工人的正常的壽命來計算的,並且是根據從生命物質到運動的相應的、正常的、適合人體性質的轉化來計算的。與工作日的延長密不可分的勞動力的更大損耗,在一定點內,可以用增多的報酬來補償。超過這一點,損耗便以幾何級數增加,同時勞動力再生產和發揮作用的一切正常條件就遭到破壞。勞動力的價格和勞動力的剝削程度就不再是可通約的量了。

   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和勞動強度的增加,從一方面來說,起著同樣的作用。它們都會增加任何一段時間內所生產的產品總額。因此,它們都能縮短工人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或平等價物所必需的工作日部分。工作日的絕對最低界限,總是由工作日的這個必要的但能縮減的部分形成。如果整個工作日縮小到這個必要的部分,那末剩余勞動就消失了,這在資本的製度下是不可能發生的。只有消滅資本主義生產形式,才允許把工作日限製在必要勞動上。但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必要勞動將會擴大自己的範圍。一方面,是因為工人的生活條件日益豐富,他們的生活需求日益增長。另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的剩余勞動的一部分將會列入必要勞動,即形成社會準備基金和社會積累基金所必要的勞動。

    勞動生產力越是增長,工作日就越能縮短;而工作日越是縮短,勞動強度就越能增加。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勞動生產率還隨同勞動的節約而增長。這種節約不僅包括生產資料的節約,而且還包括一切無用勞動的免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迫使單個企業實行節約,但是它的無政府狀態的競爭製度卻造成社會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最大的浪費,而且也產生了無數現在是必不可少的、但就其本身來說是多余的職能。

   在勞動強度和勞動生產力已定的情況下,勞動在一切有勞動能力的社會成員之間分配得越平均,一個社會階層把勞動的自然必然性從自身上解脫下來並轉嫁給另一個社會階層的可能性越小,社會工作日中必須用於物質生產的部分就越小,從而個人從事自由活動,腦力活動和社會活動的時間部分就越大。從這一方面來說,工作日的縮短的絕對界限就是勞動的普遍化。在資本主義社會裏,一個階級享有自由時間,是由於群眾的全部生活時間都轉化為勞動時間了。



                             第十六章剩余價值率的各種公式

   一切剩余價值,不論它後來在利潤、利息、地租等等哪種特殊形式上結晶起來,實質上都是無酬勞動時間的物化。資本自行增殖的秘密歸結為資本對別人的一定數量的無酬勞動的支配權。

   第六篇   工  資

                       第十七章  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轉化為工資

   但什麽是商品的價值呢?這就是耗費在商品生產上的社會勞動的物化形式。我們又用什麽來計量商品的價值量呢?用它所包含的勞動量來計量。

  勞動要作為商品在市場上出賣,無論如何必須在出賣以前就已存在。但是,工人如果能使他的勞動獨立存在,他出賣的就是商品,而不是勞動。

       撇開這些矛盾不說,貨幣即物化勞動同活勞動的直接交換,也會或者消滅那個正是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才自由展開的價值規律,或者消滅那種正是以雇傭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生產本身。

   決定商品的價值量的,是生產商品所必需的勞動量,而不是勞動的物化形式。

   實際上,在商品市場上同貨幣所有者直接對立的不是勞動,而是工人。工人出賣的是他的勞動力。當工人的勞動實際上開始了的時候,它就不再屬於工人了,因而也就不再能被工人出賣了。勞動是價值的實體和內在尺度,但是它本身沒有價值。

   政治經濟學稱為勞動的價值的東西,實際上就是勞動力的價值;勞動力存在於工人身體內,它不同於它的職能即勞動,正如機器不同於機器的功能一樣。

   在雇傭勞動下,貨幣關系掩蓋了雇傭工人的無償勞動。

   因此可以懂得,為什麽勞動力的價值和價格轉化為工資形式,即轉化為勞動本身的價值和價格,會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意義。這種表現形式掩蓋了現實關系,正好顯示出它的反面。工人和資本家的一切法權觀念,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一切神秘性,這一生產方式所產生的一切自由幻覺,庸俗經濟學的一切辯護遁詞,都是以這個表現形式為依據的。

   工人提供給資本家的“使用價值”,實際上不是他的勞動力,而是勞動力的職能,即一定的有用勞動,裁縫勞動,鞋匠勞動,紡紗勞動等等。至於這種勞動另一方面又是形成價值的一般要素,具有一種使它同一切其他商品相區別的屬性,這一點卻是普通意識所不能領會的。

   實際上所關心的只是勞動力的價格和勞動力執行職能時所創造的價值之間的差額。

   工資的實際運動顯示出一些現象,似乎證明被支付的不是勞動力的價值,而是它的職能即勞動本身的價值。這些現象可以歸納為兩大類:第一,工資隨著工作日長度的變化而變化。如果是這樣,那我們同樣可以說,因為租用機器一周的費用比租用一天要貴,所以被支付的不是機器的價值,而是機器功能的價值。第二,執行同一職能的不同工人的工資間存在著個人的差別。這種個人的差別在奴隸製度下也可以看到,但是在那裏勞動力本身是赤裸裸地、不加任何掩飾地出賣的,這種差別沒有引起任何幻覺。

   總之,“勞動的價值和價格”或“工資”這個表現形式不同於它所表現的本質關系,即勞動力的價值和價格,我們關於一切表現形式和隱藏在它們背後的基礎所說的話,在這裏也是適用的。前者是直接地自發地作為流行的思維形式再生產出來的,而後者只有通過科學才能揭示出來。

  第六篇   工  資

                                    第十八章  計時工資

  勞動力總是按一定時起來出賣的。因此,直接表現勞動力的日價值、周價值等等的轉化形式,就是“計時工資”的形式,也就是日工資等等。

  一般的規律就是:如果日勞動、周勞動等等的量已定,那末日工資或周工資就決定於勞動價格,而勞動價格本身或者是隨著勞動力的價值而變化,或者是隨著勞動力的價格與其價值的偏離而變化。反之,如果勞動價格已定,那末日工資或周工資就決定於日勞動或周勞動的量。

  前面我們已經看到過度勞動的破壞性後果,這裏我們又發現了工人由於就業不足所遭受的苦難的源泉。

  現在資本家不讓工人做滿維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勞動時間,也能從工人身上榨取一定量的剩余勞動。他可以破壞就業方面的任何規則性,完全按照自己的方便、意願和眼前利益,使最驚人的過度勞動同相對的或完全的失業互相交替。

  在英國各種產業部門中,在工作日的延長超出一定正常界限時,勞動價格的增長造成了這樣一種情況:所謂正常時間內的勞動價格很低,這就迫使那些想掙得足夠工資的工人在額外時間去做報酬較高的工作。法律對工作日的限製結束了這種快意的事情。

  第六篇   工  資

                                      第十九章  計件工資

  計件工資無非是計時工資的轉化形式,正如計時工資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一樣。

  在實行計時工資的情況下,勞動由勞動的直接的持續時間來計量;在實行計件工資的情況下,則由在一定時間內勞動所凝結成的產品的數量來計量。勞動時間本身的價格最終決定於這個等式:日勞動價值=勞動力的日價值。因此,計件工資只是計時工資的轉化形式。

  計件工資給資本家提供了一個十分確定的計算勞動強度的尺度。只有體現在一個預先規定的並由經驗確定的商品量中的勞動時間,才被看作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並當作這種勞動時間來支付報酬。

  既然勞動的質量和強度在這裏是由工資形式本身來控製的,那末對勞動的監督大部分就成為多余的了。

  實行了計件工資,很自然,工人的個人利益就會使他盡可能緊張地發揮自己的勞動力,而這又使資本家容易提高勞動強度的正常程度。

  計件工資給個性提供的較大的活動場所,一方面促進了工人個性的發展,從而促進了自由精神、獨立性和自我監督能力的發展;但另一方面也促進了他們之間的互相競爭。因此,計件工資有一種趨勢,就是在把個別工資提高到平均水平以上的同時,把這個水平本身降低。

   第六篇   工  資

                                 第二十章  工資的國民差異

    只要把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換成外在的工資形式,那裏的一切規律就會轉化為工資運動的規律。在這一運動中表現為各種變動著的組合的情況,對於不同的國家說來,會表現為國民工資的同時存在的差異。因此,在比較國民工資時,必須考慮到決定勞動力的價值量的變化的一切因素:自然的和歷史地發展起來的首要的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和範圍,工人的教育費,婦女勞動和兒童勞動的作用,勞動生產率,勞動的外延量和內含量。

    各國的平均數形成一個階梯,它的計量單位是世界勞動的平均單位。因此,強度較大的國民勞動比強度較小的國民勞動,會在同一時間內生產出更多的價值,而這又表現為更多的貨幣。

    但是,價值規律在國際上的應用,還會由於下述情況而發生更大的變化:只要生產效率較高的國家沒有因競爭而被迫把它們的商品的出售價格降低到和商品的價值相等的程度,生產效率較高的國民勞動在世界市場上也被算作強度較大的勞動。

    資本主義生產的唯一禍害就是資本本身。

第七篇  資本的積累過程

        一個貨幣額轉化為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是要執行資本職能的價值量所完成的第一個運動。這個運動是在市場上,在流通領域內進行的。運動的第二階段,生產過程,在生產資料轉化為商品時就告結束,這些商品的價值大於其組成部分的價值,也就是包含原預付資本加上剩余價值。接著,這些商品必須再投入流通領域。必須出售這些商品,把它們的價值實現在貨幣上,把這些貨幣又重新轉化為資本,這樣周而復始地不斷進行。這種不斷地通過同一些連續階段的循環,就形成資本流通。

   生產剩余價值即直接從工人身上榨取無酬勞動並把它固定在商品上的資本家,是剩余價值的第一個占有者,但決不是剩余價值的最後所有者。以後他還必須同在整個社會生產中執行其他職能的資本家,同土地所有者等等,共同瓜分剩余價值。

   不管資本主義生產者自己握有的或分給別人的剩余價值的比例如何,他總是最先占有剩余價值。因此,我們在說明積累時假定的情況,也就是積累進行中實際發生的情況。另一方面,剩余價值的分割和流通的中介運動模糊了積累過程的簡單的基本形式。因此,對積累過程的純粹的分析,就要求我們暫時拋開掩蓋它的機構的內部作用的一切現象。

               第二十一章   簡單再生產

   每一個社會生產過程,從經常的聯系和它不斷更新來看,同時也就是再生產過程。

   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勞動過程只表現為價值增殖過程的手段,同樣,再生產也只表現為把預付價值作為資本即作為自行增殖的價值來再生產的手段。某個人之所以扮演資本家的經濟角色,只是由於他的貨幣不斷地執行資本的職能。

   如果這種收入只是充當資本家的消費基金,或者說,它周期地獲得,也周期地消費掉,那末,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就是簡單再生產。雖然簡單再生產只是生產過程在原來規模上的重復,但是這種重復或連續性,賦予這個過程以某些新的特征,或者不如說,消除它僅僅作為孤立過程所具有的虛假特征。

   勞動產品和勞動本身的分離,客觀勞動條件和主觀勞動力的分離,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事實上的基礎或起點。

   但是,起初僅僅是起點的東西,後來通過過程的單純連續,即通過簡單再生產,就作為資本主義生產本身的結果而不斷重新生產出來,並且永久化了。一方面,生產過程不斷地把物質財富轉化為資本,轉化為資本家的價值增殖手段和消費。另一方面,工人不斷地象進入生產過程時那樣又走出這個過程——是財富的人身源泉,但被剝奪了為自己實現這種財富的一切手段。因為在他進入過程以前,他自己的勞動就同他相異化而為資本家所占有,並入資本中了,所以在過程中這種勞動不斷物化在別人產品中。因為生產過程同時就是資本家消費勞動力的過程,所以工人的產品不僅不斷地轉化為商品,而且也轉化為資本,轉化為吸收創造價值的力的價值,轉化為購買人身的生活資料,轉化為使用生產者的生產資料。可見,工人本身不斷地把客觀財富當作資本,當作同他相異化的、統治他和剝削他的權力來生產,而資本家同樣不斷地把勞動力當作主觀的、同它本身物化的和實現的資料相分離的、抽象的、只存在於工人身體中的財富源泉來生產,一句話,就是把工人當作雇傭工人來生產。工人的這種不斷再生產或永久化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工人的消費有兩種。在生產本身中他通過自己的勞動消費生產資料,並把生產資料轉化為價值高於預付資本價值的產品。這就是他的生產消費。同時這也是購買他的勞動力的資本家對他的勞動力的消費。另一方面,工人把購買他的勞動力而支付給他的貨幣用於生活資料:這是他的個人消費。可見,工人的生產消費和個人消費是完全不同的。在前一種情況下,工人起資本動力的作用,屬於資本家;在後一種情況下,他屬於自己,在生產過程以外執行生活職能。前者的結果是資本家的生存,後者的結果是工人自己的生存。

   工人往往被迫把自己的個人消費變成生產過程的純粹附帶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他給自己添加生活資料,是為了維持自己勞動力的運轉,正象給蒸汽機添煤加水,給機輪上油一樣。

   從社會角度來看,工人階級,即使在直接勞動過程以外,也同死的勞動工具一樣是資本的附屬物。甚至工人的個人消費,在一定限度內,也不過是資本再生產過程的一個要素。

   不讓這種有自我意識的生產工具跑掉。

   奴隸是由鎖鏈,雇傭工人則由看不見的線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裏。他這種獨立的假象是由雇主的經常更換以及契約的法律虛構來保持的。

   把“機器”分為兩類,這兩類都屬於資本家。一類在資本家的工廠裏,另一類在夜間和星期日住在廠外的小屋中。一類是死機器,另一類是活機器。死機器不僅逐日損壞和貶值,而且由於技術不斷進步,它的現有數量中的大部分也變得陳舊了,以致在幾個月之內可以用新機起來替換而獲得利益。活機器則相反,它延續的時間越久,歷代的技能積累得越多,就越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21-7-28 00:39:27 |只看该作者
實際上,工人在把自己出賣給資本家以前就已經屬於資本了。工人經濟上的隸屬地位,是由他的賣身行為的周期更新、雇主的更換和勞動的市場價格的變動造成的,同時又被這些事實所掩蓋。

   可見,把資本主義生產過程聯系起來考察,或作為再生產過程來考察,它不僅生產商品,不僅生產剩余價值,而且還生產和再生產資本關系本身:一方面是資本家,另一方面是雇傭工人。

    第七篇  資本的積累過程

                                             第二十二章  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

                    1.規模擴大的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商品生產所有權規律轉變為資本主義占有規律

     把剩余價值當作資本使用,或者說,把剩余價值再轉化為資本,叫做資本積累。

     資本價值最初是以貨幣形式預付的;相反,剩余價值一開始就作為總產品的一定部分的價值而存在。如果總產品賣出去,變成貨幣,那末資本價值就又取得了自己最初的形式,而剩余價值則改變了自己最初的存在方式。但是從這時候起,資本價值和剩余價值二者都成了貨幣額,並且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重新轉化為資本。資本家把這二者都用來購買商品,以便能夠重新開始製造自己的產品,而這次是在擴大規模上進行的。

     商品在進入市場以前,就已經存在於年生產基金中了,也就是說,已經存在於由各個單個資本的總額或社會總資本在一年中轉化成的各種物品的總額中了,而每個資本家只占有其中的一個相應部分。市場上的過程只是實現年生產的各個組成部分的交換,使它們從一個人的手裏轉到另一人的手裏,但它既不能增大年生產的總額,也不能改變產品的本性。可見,全部年產品能有什麽用途,取決於它本身的構成,而絕不取決於流通。

    要積累,就必須把一部分剩余產品轉化為資本。但是,如果不是出現了奇跡,能夠轉化為資本的,只是在勞動過程中可使用的物品,即生產資料,以及工人用以維持自身的物品,即生活資料。所以,一部分年剩余勞動必須用來製造追加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它們要超過補償預付資本所需的數量。總之,剩余價值所以能轉化為資本,只是因為剩余產品(它的價值就是剩余價值)已經包含了新資本的物質組成部分。

    資本只要把工人階級每年向它提供的各種年齡的追加勞動力同已經包含在年產品中的追加生產資料合並起來,剩余價值向資本的轉化就完成了。具體說來,積累就是資本的規模不斷擴大的再生產。簡單再生產的循環改變了,按照西斯蒙第的說法,變成螺旋形了。

    追加資本是同原有資本合並,還是同它分開而獨立增殖;是由積累它的同一資本家使用,還是轉入別的資本家手中,這些我們暫時也不必過問。只是我們不應當忘記,在新形成的資本旁邊,原有資本仍在繼續再生產自己,並生產剩余價值,而且每一個積累起來的資本就它同自己所創造的追加資本的關系來說,也是這樣。

    這是資本化了的剩余價值。它一開始就沒有一個價值原子不是由別人的無酬勞動產生的。合並追加勞動力的生產資料,以及維持這種勞動力的生活資料,都不外是剩余產品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即資本家階級每年從工人階級那裏奪取的貢品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不管怎樣,工人階級總是用他們這一年的剩余勞動創造了下一年雇用追加勞動的資本。這就是所謂“資本生資本”。

    勞動力的不斷買賣是形式。其內容則是,資本家用他總是不付等價物而占有的別人的已經物化的勞動的一部分,來不斷再換取更大量的別人的活勞動。

    所有權對於資本家來說,表現為占有別人無酬勞動或產品的權利,而對於工人來說,則表現為不能占有自己的產品。所有權和勞動的分離,成了似乎是一個以它們的同一性為出發點的規律的必然結果。

    一旦勞動力由工人自己作為商品自由出賣,這種結果就是不可避免的。但只有從這時期,商品生產才普遍化,才成為典型的生產形式;只有從這時期,每一個產品才一開始就是為賣而生產,而生產出來的一切財富都要經過流通。只有當雇傭勞動成為商品生產的基礎時,商品生產才強加於整個社會,但也只有這時,它才能發揮自己的全部潛力。

   第七篇  資本的積累過程

                                            第二十二章  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

                         2.政治經濟學關於規模擴大的再生產的錯誤見解

    這種偏見把資本主義生產和貨幣貯藏混為一談,以為積累財富就是使財富現有的實物形式免遭破壞,也就是不被消費掉,或者說,把財富從流通中救出來。其實,把貨幣貯藏起來不加入流通,同把貨幣作為資本而增殖,恰恰是相反的兩回事,從貨幣貯藏的意義上進行商品積累,是十足的愚蠢行為。大量商品的積累是流通停滯或生產過剩的結果。

   各個資本的運動和個人收入的運動交錯混合在一起,消失在普遍的換位中,即消失在社會財富的流通中,這就迷惑了人們的視線,給我們的研究提出了極其復雜的問題需要解決。

                      3.剩余價值分為資本和收入。節欲論

   資本家只有作為人格化的資本,他才有歷史的價值,才有象聰明的利希諾夫斯基所說的“沒有任何日期”的歷史存在權。也只有這樣,他本身的暫時必然性才包含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暫時必然性中。但既然這樣,他的動機,也就不是使用價值和享受,而是交換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增殖了。他狂熱地追求價值的增殖,肆無忌憚地迫使人類去為生產而生產,從而去發展社會生產力,去創造生產的物質條件;而只有這樣的條件,才能為一個更高級的、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創造現實基礎。資本家只是作為資本的人格化才受到尊敬。作為這樣一種人,他同貨幣貯藏者一樣,具有絕對的致富欲。但是,在貨幣貯藏者那裏,這表現為個人的狂熱,在資本家那裏,這卻表現為社會機構的作用,而資本家不過是這個社會機構中的一個主動輪罷了。此外,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使投入工業企業的資本有不斷增長的必要,而競爭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規律作為外在的強製規律支配著每一個資本家。競爭迫使資本家不斷擴大自己的資本來維持自己的資本,而他擴大資本只能靠累進的積累。

   積累是對社會財富世界的征服。它在擴大被剝削的人身材料的數量的同時,也擴大了資本家直接和間接的統治。  

   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初期,——而每個資本主義的暴發戶都個別地經過這個歷史階段,——致富欲和貪欲作為絕對的欲望占統治地位。但資本主義生產的進步不僅創立了一個享樂世界;隨著投機和信用事業的發展,它還開辟了千百個突然致富的源泉。在一定的發展階段上,已經習以為常的揮霍,作為炫耀富有從而取得信貸的手段,甚至成了“不幸的”資本家營業上的一種必要。奢侈被列入資本的交際費用。此外,資本家財富的增長,不象貨幣貯藏者那樣同自己的個人勞動和個人消費的節約成比例,而是同他榨取別人的勞動力的多少和強使工人放棄一切生活享受的程度成比例的。因此,雖然資本家的揮霍從來不象放蕩的封建主的揮霍那樣是直截了當的,相反地,在它的背後總是隱藏著最骯臟的貪欲和最小心的盤算;但是資本家的揮霍仍然和積累一同增加,一方決不會妨害另一方。

  第七篇  資本的積累過程

                                   第二十二章  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

              4.幾種同剩余價值分為資本和收入的比例無關但決定積累量的情況:勞動力的剝削程度;勞動生產力;所使用的資本和所消費的資本之間差額的擴大;預付資本的量

   由提高勞動力的緊張程度而獲得的追加勞動,沒有不變資本部分的相應增加,也可以增加剩余產品和剩余價值,即積累的實體。

   在采掘工業中,例如在采礦業中,原料不是預付資本的組成部分。這裏的勞動對象不是過去勞動的產品,而是由自然無償贈予的。如金屬礦石、礦物、煤炭,石頭等等。這裏的不變資本幾乎完全由勞動資料組成,它們能很容易地容納增加了的勞動量(如工人日夜換班)。而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產品的數量和價值同所使用的勞動成正比地增加。在這裏,正象生產的第一天一樣,形成產品的原始要素,從而也就是形成資本物質成分的要素,即人和自然,是同時起作用的。由於勞動力具有伸縮性,即使不預先增加不變資本,積累的領域也能擴大。

   在農業中,不預付追加的種子和肥料,就不可能擴大耕地。但是,一旦預付了追加的種子和肥料,那末,即使對土地進行純粹機械性的耕作,也會對產量的提高發生奇跡般的作用。只要原有數量的工人付出更多的勞動量,不必預付新的勞動資料,也可以提高肥力。這又是人對自然的直接作用,這種作用無需新資本的介入,也會成為擴大積累的直接源泉。

   因為采掘工業和農業給加工工業提供了它本身需要的原料和它的勞動資料的原料,所以采掘工業和農業無需追加資本就能生產的追加產品,對於加工工業也是有利的。

   總的結論是:資本一旦合並了形成財富的兩個原始要素——勞動力和土地,它便獲得了一種擴張的能力,這種能力使資本能把它的積累的要素擴展到超出似乎是由它本身的大小所確定的範圍,即超出由體現資本存在的、已經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和數量所確定的範圍。

    資本積累的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水平。

   實際工資從來不會和勞動生產率按同一比例增加。這樣,同一可變資本價值可以推動更多的勞動力,從而可以推動更多的勞動。同一不變資本價值可以體現在更多的生產資料上,即體現在更多的勞動資料、勞動材料和輔助材料上,從而會提供更多的形成產品和價值的要素,或者說,提供更多的吸收勞動的要素。因此,在追加資本的價值不變甚至降低的情況下,積累仍然可以加快。不僅再生產的規模在物質上擴大了,而且剩余價值的生產也比追加資本的價值增長得更快。

   如果生產這些勞動資料的部門的勞動生產力發展了(勞動生產力是隨著科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斷發展的),舊的機器、工具、器具等等就為效率更高的、從功效來說更便宜的機器、工具和器具等等所代替。撇開現有的勞動資料在細節上的不斷改進不說,舊的資本也會以生產效率更高的形式再生產出來。不變資本的另一部分,即原料和輔助材料在一年當中不斷地再生產出來,而其中由農業生產的大多是一年再生產一次。因此改良方法等等的每次采用,在這裏對追加資本和已在執行職能的資本幾乎同時發生影響。化學的每一個進步不僅增加有用物質的數量和已知物質的用途,從而隨著資本的增長擴大投資領域。同時,它還教人們把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中的廢料投回到再生產過程的循環中去,從而無需預先支出資本,就能創造新的資本材料。正象只要提高勞動力的緊張程度就能加強對自然財富的利用一樣,科學和技術使執行職能的資本具有一種不以它的一定量為轉移的擴張能力。同時,這種擴張能力對原資本中已進入更新階段的那一部分也發生反作用。資本以新的形式無代價地合並了在它的舊形式背後所實現的社會進步。

   一定量的勞動所推動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和數量是同勞動的生產效率的提高成比例地增加的。因此,雖然同量的勞動始終只是給自己的產品增加同量的新價值,但是,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同時由勞動轉移到產品上的舊資本的價值仍會增加。

   使用一架強有力的自動機勞動的英國人一周的產品的價值和只使用一架手搖紡車的中國人一周的產品的價值,仍有大得驚人的差別。在同一個時間內,中國人紡一磅棉花,英國人可以紡好幾百磅。一個幾百倍大的舊價值總額使英國人的產品的價值膨脹了,這些舊價值以新的有用形式保存在產品中,因而又可以重新執行資本的職能。

   在機器形式中物化的勞動自然沒有直接創造出任何一個人,但是它使為數不多的工人通過追加相對少的活勞動,就能不僅把羊毛生產地消費掉,加進新的價值,而且還以毛紗等等的形式保存它的舊價值。同時,它又提供了羊毛擴大再生產的手段和刺激。在創造新價值時又保存舊價值,這是活勞動的自然恩惠。因此,隨著勞動的生產資料的效能、規模和價值的增長,從而隨著勞動生產力的發展而造成的積累的增長,勞動在不斷更新的形式中把不斷膨脹的資本的價值保存下來並使其永久化。勞動的這種自然能力表現為合並勞動的資本所固有的自我保存的能力,正象勞動的社會生產力表現為資本的屬性,資本家對剩余勞動的不斷占有表現為資本的不斷自行增殖一樣。勞動的一切力量都顯現為資本的力量,正象商品價值的一切形式都顯現為貨幣的形式一樣。

   這些勞動資料越是作為產品形成要素發生作用而不把價值加到產品中去,也就是說,它們越是整個地被使用而只是部分地被消費,那末,它們就越是象我們在上面說過的自然力如水、蒸汽、空氣、電力等等那樣,提供無償的服務。被活勞動抓住並賦予生命的過去勞動的這種無償服務,會隨著積累規模的擴大而積累起來。

   那種以生產資料的形式參與活勞動過程的過去勞動所取得的不斷增長的重要性,就被歸功於這種勞動的同工人本身相異化的形態,即它的資本的形態,雖然這種勞動是工人的過去的和無酬的勞動。

               5.所謂勞動基金

   資本不是一個固定的量,而是社會財富中一個可伸縮的、隨著剩余價值分為收入和追加資本的比例而不斷變化的部分。其次我們知道,即使執行職能的資本的量已定,資本所合並的勞動力、科學和土地(經濟學上所說的土地是指未經人的協助而自然存在的一切勞動對象),也會成為資本的有伸縮性的能力,這種能力在一定的限度內使資本具有一個不依賴於它本身的量的作用範圍。

   這一教條根據的事實是:一方面,工人對社會財富分為非勞動者的消費和生產資料這一點無權過問。另一方面,工人只有在幸運的例外情況下才有可能靠犧牲富人的“收入”來擴大所謂“勞動基金”。

   第七篇  資本的積累過程

                                 第二十三章  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1.資本構成不變,對勞動力的需求隨積累的增長而增長

    資本的構成要從雙重的意義上來理解。從價值方面來看,資本的構成是由資本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比率,或者說,分為生產資料的價值和勞動力的價值即工資總額的比率來決定的。從在生產過程中發揮作用的物質方面來看,每一個資本都分為生產資料和活的勞動力;這種構成是由所使用的生產資料量和為使用這些生產資料而必需的勞動量之間的比率來決定的。我把前一種構成叫做資本的價值構成,把後一種構成叫做資本的技術構成。二者之間有密切的相互關系。為了表達這種關系,我把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並且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叫做資本的有機構成。凡是簡單地說資本構成的地方,始終應當理解為資本的有機構成。

    在由於新發展起來的社會需求而開辟了新的市場、新的投資領域等等的情況下,只要改變剩余價值或剩余產品分為資本和收入的比例,積累的規模就能突然擴大,所以,資本的積累需要,能夠超過勞動力或工人人數的增加,對工人的需求,能夠超過工人的供給,這樣一來,工資就會提高。只要上述假定一直不變,這種情況最終一定會發生。因為雇用的工人一年比一年多,所以遲早必定會出現這樣的時候:積累的需要開始超過通常的勞動供給,於是工資提高。

   在工人自己所生產的日益增加的並且越來越多地轉化為追加資本的剩余產品中,會有較大的份額以支付手段的形式流回到工人手中,使他們能夠擴大自己的享受範圍,有較多的衣服、家具等消費基金,並且積蓄一小筆貨幣準備金。但是,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財產多一些,不會消除奴隸的從屬關系和對他們的剝削,同樣,也不會消除雇傭工人的從屬關系和對他們的剝削。由於資本積累而提高的勞動價格,實際上不過表明,雇傭工人為自己鑄造的金鎖鏈已經夠長夠重,容許把它略微放松一點。

   亞·斯密說過,“即使利潤下降,資本還是能增長,甚至增長得比以前還要快…… 利潤小的大資本,一般也比利潤大的小資本增長得快”(《國富論》第1卷第189頁)。

   第七篇  資本的積累過程

                                 第二十三章  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2.在積累和伴隨積累的積聚的進程中資本可變部分相對減少

   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水平就表現為一個工人在一定時間內,以同樣的勞動力強度使之轉化為產品的生產資料的相對量。工人用來進行勞動的生產資料的量,隨著工人的勞動生產率的增長而增長。

   勞動生產率的增長,表現為勞動的量比它所推動的生產資料的量相對減少,或者說,表現為勞動過程的主觀因素的量比它的客觀因素的量相對減少。

   資本技術構成的這一變化,即生產資料的量比推動它的勞動力的量相對增長,又反映在資本的價值構成上,即資本價值的不變組成部分靠減少它的可變組成部分而增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21-7-28 00:40:52 |只看该作者
  社會勞動生產力的發展怎樣以大規模的協作為前提,怎樣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才能組織勞動的分工和結合,才能使生產資料由於大規模積聚而得到節約,才能產生那些按其物質屬性來說只適於共同使用的勞動資料,如機器體系等等,才能使巨大的自然力為生產服務,才能使生產過程變為科學在工藝上的應用。在商品生產中,生產資料歸私人所有,因而勞動者或者分散地、獨立地生產商品,或者由於缺乏自己經營的資料而把自己的勞動力當作商起來出賣;在這種生產的基礎上,上述的前提只有通過單個資本的增長來實現,或者說,隨著社會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轉化為資本家的私有財產來實現。商品生產的地基只有在資本主義的形式上才能擔負起大規模的生產。所以,單個商品生產者手中一定程度的資本積累,是特殊的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的前提。因此,在從手工業到資本主義生產的過渡中,我們必須假定已經有這種積累。這種積累可以叫作原始積累,因為它不是特殊的資本主義的生產的歷史結果,而是這種生產的歷史基礎。

   這兩種經濟因素由於這種互相推動的復合關系,引起資本技術構成的變化,從而使資本的可變組成部分同不變組成部分相比越來越小。

   每一個資本,都是生產資料的或大或小的積聚,並且相應地指揮著一支或大或小的勞動軍。每一個積累都成為新的積累的手段。這種積累隨著執行資本職能的財富數量的增多而擴大這種財富在單個資本家手中的積聚,從而擴大大規模生產和特殊的資本主義的生產方法的基礎。社會資本的增長是通過許多單個資本的增長來實現的。

   社會總資本這樣分散為許多單個資本,或它的各部分間的互相排斥,又遇到各部分間的互相吸引的反作用。這已不再是生產資料和對勞動的支配權的簡單的、和積累等同的積聚。這是已經形成的各資本的積聚,是它們的個體獨立性的消滅,是資本家剝奪資本家,是許多小資本變成少數大資本。這一過程和前一過程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它僅僅以已經存在的並且執行職能的資本在分配上的變化為前提,因而,它的作用範圍不受社會財富的絕對增長或積累的絕對界限的限製。資本所以能在這裏,在一個人手中大量增長,是因為它在那裏,在許多人手中喪失了。這是不同於積累和積聚的本來意義的集中。

   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商品的便宜取決於勞動生產率,而勞動生產率又取決於生產規模。

   競爭的結果總是許多較小的資本家垮臺,他們的資本一部分轉入勝利者手中,一部分歸於消滅。除此而外,一種嶄新的力量——信用事業,隨同資本主義的生產而形成起來。起初,它作為積累的小小的助手不聲不響地擠了進來,通過一根根無形的線把那些分散在社會表面上的大大小小的貨幣資金吸引到單個的或聯合的資本家手中;但是很快它就成了競爭鬥爭中的一個新的可怕的武器;最後,它變成一個實現資本集中的龐大的社會機構。

   隨著資本主義生產和積累的發展,競爭和信用——集中的兩個最強有力的杠桿,也以同樣的程度發展起來。同時,積累的增進又使可以集中的材料即單個資本增加,而資本主義生產的擴大,又替那些要有資本的預先集中才能建立起來的強大工業企業,一方面創造了社會需要,另一方面創造了技術手段。因此,現在單個資本的互相吸引力和集中的趨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雖然集中運動的相對廣度和強度在一定程度上由資本主義財富已經達到的數量和經濟機構的優越性來決定,但是集中的進展決不取決於社會資本的實際增長量。這正是集中和積聚特別不同的地方,因為積聚不過是規模擴大的再生產的另一種表現而已。集中可以通過單純改變既有資本的分配,通過單純改變社會資本各組成部分的量的組合來實現。資本所以能在這裏,在一個人手中大量增長,是因為它在那裏,在許多單個人的手中被奪走了。在一個生產部門中,如果投入的全部資本已溶合為一個單個資本時,集中便達到了極限。在一個社會裏,只有當社會總資本或者合並在唯一的資本家手中,或者合並在唯一的資本家公司手中的時候,集中才算達到極限。

   集中補充了積累的作用,使工業資本家能夠擴大自己的經營規模。不論經營規模的擴大是積累的結果,還是集中的結果;不論集中是通過強製的道路進行吞並,——在這種場合,某些資本成為對其他資本的占壓倒優勢的引力中心,打破其他資本的個體內聚力,然後把各個零散的碎片吸引到自己方面來,——還是通過建立股份公司這一比較平滑的辦法把許多已經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資本溶合起來,經濟作用總是一樣的。工業企業規模的擴大,對於更廣泛地組織許多人的總體勞動,對於更廣泛地發展這種勞動的物質動力,也就是說,對於使分散的、按習慣進行的生產過程不斷地變成社會結合的、用科學處理的生產過程來說,到處都成為起點。    

   不過很明顯,積累,即由圓形運動變為螺旋形運動的再生產所引起的資本的逐漸增大,同僅僅要求改變社會資本各組成部分的量的組合的集中比較起來,是一個極緩慢的過程。假如必須等待積累去使某些單個資本增長到能夠修建鐵路的程度,那末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還沒有鐵路。但是,集中通過股份公司轉瞬之間就把這件事完成了。集中在這樣加強和加速積累作用的同時,又擴大和加速資本技術構成的變革,即減少資本的可變部分來增加它的不變部分,從而減少對勞動的相對需求。

   通過集中而在一夜之間集合起來的資本量,同其他資本量一樣,不斷再生產和增大,只是速度更快,從而成為社會積累的新的強有力的杠桿。因此,當人們談到社會積累的增進時,今天已經把集中的作用包括在內。

   在正常的積累進程中形成的追加資本(見第22章第1節),主要是充當利用新發明和新發現的手段,總之,是充當利用工業改良的手段。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舊資本總有一天也要從頭到尾地更新,要脫皮,並且同樣會以技術上更加完善的形式再生出來,在這種形式下,用較少量的勞動就足以推動較多量的機器和原料。由此必然引起對勞動需求的絕對減少,不言而喻,經歷這種更新過程的資本越是由於集中運動而大量聚集,對勞動需求的絕對減少也就越厲害。 

    第七篇  資本的積累過程

                                 第二十三章  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3.相對過剩人口或產業後備軍的累進生產

   特殊的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與之相適應的勞動生產力的發展以及由此引起的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不只是同積累的增進或社會財富的增長保持一致的步伐。它們的進展要快得多,因為簡單的積累即總資本的絕對擴大,伴隨有總資本的各個分子的集中,追加資本的技術變革,也伴隨有原資本的技術變革。

   為了吸收一定數目的追加工人,甚至為了在舊資本不斷發生形態變化的情況下繼續雇用已經在職的工人,就不僅要求總資本以不斷遞增的速度加快積累。而且,這種不斷增長的積累和集中本身,又成為使資本構成發生新的變化的源泉,也就是成為使資本的可變組成部分和不變組成部分相比再次迅速減少的源泉。總資本的可變組成部分的相對減少隨著總資本的增長而加快,而且比總資本本身的增長還要快這一事實,在另一方面卻相反地表現為,好象工人人口的絕對增長總是比可變資本即工人人口的就業手段增長得快。

   隨著積累和伴隨積累而來的勞動生產力的發展,資本的突然擴張力也增長了,這不僅是因為執行職能的資本的伸縮性和絕對財富——資本不過是其中一個可伸縮的部分——增長了,也不僅是因為信用每當遇到特殊刺激會在轉眼之間把這種財富的非常大的部分作為追加資本交給生產支配。這還因為生產過程本身的技術條件,機器、運輸工具等等,有可能以最大的規模最迅速地把剩余產品轉化為追加的生產資料。隨著積累的增進而膨脹起來的並且可以轉化為追加資本的大量社會財富,瘋狂地湧入那些市場突然擴大的舊生產部門,或湧入那些由舊生產部門的發展而引起的新興生產部門,如鐵路等等。在所有這些場合,都必須有大批的人可以突然地被投到決定性的地方去,而又不致影響其他部門的生產規模。這些人就由過剩人口來提供。現代工業特有的生活過程,由中等活躍、生產高度繁忙、危機和停滯這幾個時期構成的、穿插著較小波動的十年一次的周期形式,就是建立在產業後備軍或過剩人口的不斷形成、或多或少地被吸收、然後再形成這樣的基礎之上的。而工業周期的階段變換又補充新的過剩人口,並且成為過剩人口再生產的最有力的因素之一。

   工人的這種增加,是通過使一部分工人不斷地被“遊離”出來的簡單過程,通過使就業工人人數比擴大的生產相對減少的方法造成的。因此,現代工業的整個運動形式來源於一部分工人人口不斷地轉化為失業的或半失業的人手。

   可變資本的增長是勞動增加的指數,而不是就業工人增加的指數。每一個資本家的絕對利益在於,從較少的工人身上而不是用同樣低廉或甚至更為低廉的花費從較多的工人身上榨取一定量的勞動。在後一種情況下,不變資本的支出會隨著所推動的勞動量成比例地增長,在前一種情況下,不變資本的增長則要慢得多。生產規模越大,這種動機就越具有決定意義。它的力量隨資本積累一同增長。

   勞動生產力越是增長,資本造成的勞動供給比資本對工人的需求越是增加得快。工人階級中就業部分的過度勞動,擴大了它的後備軍的隊伍,而後者通過競爭加在就業工人身上的增大的壓力,又反過來迫使就業工人不得不從事過度勞動和聽從資本的擺布。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從事過度勞動迫使它的另一部分無事可做,反過來,它的一部分無事可做迫使它的另一部分從事過度勞動,這成了各個資本家致富的手段,同時又按照與社會積累的增進相適應的規模加速了產業後備軍的生產。

   資本在兩方面同時起作用。它的積累一方面擴大對勞動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通過“遊離”工人來擴大工人的供給,與此同時,失業工人的壓力又迫使就業工人付出更多的勞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勞動的供給不依賴於工人的供給。勞動供求規律在這個基礎上的運動成全了資本的專製。因此,一旦工人識破秘密,知道了他們為什麽勞動越多,為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他們的勞動生產力越是提高,他們連充當資本增殖手段的職能也就越是沒有保障;一旦工人發現,他們本身之間競爭的激烈程度完全取決於相對過剩人口的壓力;一旦工人因此試圖通過工聯等等在就業工人和失業工人之間組織有計劃的合作,來消除或削弱資本主義生產的那種自然規律對他們這個階級所造成的毀滅性的後果,這時,資本和它的獻媚者政治經濟學家就大吵大叫起來,說這是違反了“永恒的”和所謂“神聖的”供求規律。

  第七篇  資本的積累過程

                                 第二十三章  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4.相對過剩人口的各種存在形式。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相對過剩人口是形形色色的。每個工人在半失業或全失業的時期,都屬於相對過剩人口。工業周期階段的更替使相對過剩人口具有顯著的、周期反復的形式,因此相對過剩人口時而在危機時期急劇地表現出來,時而在營業呆滯時期緩慢地表現出來。如果撇開這些形式不說,那末,過剩人口經常具有三種形式:流動的形式、潛在的形式和停滯的形式。

   在現代工業的中心——工廠、製造廠、冶金廠、礦山等等,工人時而被排斥,時而在更大的規模上再被吸引,因此總的說來,就業人數是增加的,雖然增加的比率同生產規模相比不斷縮小。在這裏,過剩人口處於流動的形式。

   在成千上萬的人手流落街頭的同時,卻有人抱怨人手不足,因為分工把人手束縛在一定的生產部門了。

   資本主義生產一旦占領農業,或者依照它占領農業的程度,對農業工人人口的需求就隨著在農業中執行職能的資本的積累而絕對地減少,而且對人口的這種排斥不象在非農業的產業中那樣,會由於更大規模的吸引而得到補償。因此,一部分農村人口經常準備著轉入城市無產階級或製造業無產階級的隊伍,經常等待著有利於這種轉化的條件。(這裏所說的製造業是指一切非農業的產業。)因此,相對過剩人口的這一源泉是長流不息的。但是,它不斷地流向城市是以農村本身有經常潛在的過剩人口為前提的,這種過剩人口的數量只有在排水渠開放得特別大的時候才能看得到。因此,農業工人的工資被壓到最低限度,他總是有一只腳陷在需要救濟的泥潭裏。

   第三類相對過剩人口,停滯的過剩人口,形成現役勞動軍的一部分,但是就業極不規則。因此,它為資本提供了一個貯存著可供支配的勞動力的取之不竭的蓄水池。這種勞動力的生活狀況降到了工人階級的平均正常水平以下,正是這種情況使它成為資本的特殊剝削部門的廣泛基礎。它的特點是勞動時間最長而工資最低。它的主要形式,我們在家庭勞動一節中已經看到了。它不斷地從大工業和農業的過剩者那裏得到補充,特別是從那些由於手工業生產被工場手工業生產打垮,或者工場手工業生產被機器生產打垮而沒落的工業部門那裏得到補充。

   最後,相對過剩人口的最底層陷於需要救濟的赤貧的境地。撇開流浪者、罪犯和妓女,一句話,撇開真正的流氓無產階級不說,這個社會階層由三類人組成。第一類是有勞動能力的人。只要粗略地瀏覽一下英格蘭需要救濟的貧民的統計數字,就會發現,他們的人數每當危機發生時就增大,每當營業復蘇時就減少。第二類是孤兒和需要救濟的貧民的子女。他們是產業後備軍的候補者,在高度繁榮時期,如在1860年,他們迅速地大量地被卷入現役勞動軍的隊伍。第三類是衰敗的、流落街頭的、沒有勞動能力的人。

   工人階級中貧苦階層和產業後備軍越大,官方認為需要救濟的貧民也就越多。這就是資本主義積累的絕對的、一般的規律。象其他一切規律一樣,這個規律在實現中也會由於各種各樣的情況而有所變化,不過對這些情況的分析不屬於這裏的範圍。

   由於社會勞動生產率的增進,花費越來越少的人力可以推動越來越多的生產資料,這個規律在不是工人使用勞動資料,而是勞動資料使用工人的資本主義的基礎上表現為:勞動生產力越高,工人對他們自己就業手段的壓力就越大,因而他們的生存條件,即為增加別人財富或為資本自行增殖而出賣自己的力氣,也就越沒有保障。因此,生產資料和勞動生產率比生產人口增長得快的事實,在資本主義下卻相反地表現為:工人人口總是比資本的增殖需要增長得快。

   一切發展生產的手段都變成統治和剝削生產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發展,成為局部的人,把工人貶低為機器的附屬品,使工人受勞動的折磨,從而使勞動失去內容,並且隨著科學作為獨立的力量被並入勞動過程而使勞動過程的智力與工人相異化。

   這一規律製約著同資本積累相適應的貧困積累。因此,在一極是財富的積累,同時在另一極,即在把自己的產品作為資本來生產的階級方面,是貧困、勞動折磨、受奴役、無知、粗野和道德墮落的積累。

   高教會新教牧師唐森,曾十分露骨地頌揚貧困是財富的必要條件。“用法律來強製勞動,會引起過多的麻煩、暴力和叫囂,而饑餓不僅是和平的、無聲的和持續不斷的壓力,而且是刺激勤勉和勞動的最自然的動力,會喚起最大的幹勁。”

     第七篇  資本的積累過程

                                 第二十三章  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5.資本主義積累一般規律的例證

   最勤勞的工人階層的饑餓痛苦和富人建立在資本主義積累基礎上的粗野的或高雅的奢侈浪費之間的內在聯系,只有當人們認識了經濟規律時才能揭露出來。居住狀況卻不是這樣。在這方面,任何一個公正的觀察者都能看到,生產資料越是大量集中,工人也就越要相應地聚集在同一個空間,因此,資本主義的積累越迅速,工人的居住狀況就越悲慘。隨著財富的增長而實行的城市“改良”是通過下列方法進行的:拆除建築低劣地區的房屋,建造供銀行和百貨商店等等用的高樓大廈,為交易往來和豪華馬車而加寬街道,修建鐵軌馬車路等等;這種改良明目張膽地把貧民趕到越來越壞、越來越擠的角落裏去。

   我先引用西蒙醫生總的評語來說明城市的居住狀況。他說:“受這種影響會使人墮落,時間越久,墮落越深。對於在這樣可詛咒的環境下出生的兒童來說,這種環境本身就是一種寡廉鮮恥的洗禮。如果想讓處在這種境況下的人們在其他方面努力向上,追求以身心純潔為本質的文明氣氛,那是絕對無望的。”
      隨著城市的不斷“改良”,舊街道和房屋的拆除,隨著這個京城中工廠的不斷增多和人口的不斷流入,隨著房租同城市地租一道不斷地上漲,就連工人階級中處境較好的那部分人以及小店主和其他下層中產階級分子,也越來越陷入這種可詛咒的惡劣的居住環境中了。

   幾乎沒有一所房產不寄生著無數的“中間人”。倫敦的地價總是大大高於土地的年收入,因為每個買地的人都抱著投機的目的,指望遲早會按審定價格(即征用時由陪審員確定的價格)再把地拋售出去,或者會由於靠近某個大企業而能詐取異常高的價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9 13:34 , Processed in 0.024326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