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97|回复: 4

一个有关剩余价值的问题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0-7-16 22:49:42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有关剩余价值的问题胡懋仁 · 2020-07-16 · 来源:北航老胡之闲话



[url=]收藏(0)[/url] 评论()字体: [url=]大[/url] / [url=]中[/url] / [url=]小[/url]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来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做得非常不够。这就造成了理论与实际情况的严重脱节。现在看来,这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也是一个重大的失误。要弥补这样的缺陷,重新设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非常必要。

  有个学生,前些天在把大作业交给我之前的一天,在微信里给我提了一个问题。问题叙述如下:

  老师,我有一个关于剩余价值的问题,比如一个商品原材料2块,给工人发工资1块,工人加工成了价值5块的商品(也就是换成别人来卖能卖到5块),然后我通过花1块进行品牌运作(比如现在的三只松鼠或者良品铺子砸钱打广告搞零食贴牌出售)把这个价值5块的东西卖到了10块(同样的东西因为品牌效应卖出了不同的价格),那工人被剥削的剩余价值到底是2块还是6块?多卖的5块-1块广告费=4块溢价到底是剥削的工人还是消费者?

  刚看到这道题,我有点懵,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后来琢磨了一会儿,感觉似乎还是可以对付下来的。我给了这个学生如下的回答:

  你的问题应该是这样,原料2元,是不变资本,工人工资1元,是可变资本,成品销售价格5元,这里姑且算是这个商品的价值(本来价格与价值并不完全等同,但为了计算的便利,姑且这样来处理),资本家赚了2元,是所谓利润,也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个生产过程已经结束。下面要进行所谓品牌运作,这是另一个过程的开始。是这个资本家再投入1元钱进行投资,应该算作不变资本中的某一部分。这是资本家把那5元作为一个新的半成品作为起点,相当于从前一个生产厂家那里购买过来的半成品,即把赚来的2元也投入了进去。这2元是老板赚来的剩余价值,但在这个阶段上,把剩余价值再度转化为资本,同时再追加1元投资来从事品牌运作,把商品卖到10元。在这个过程中,老板总投资6元,但他自己直接投资就是4元。这投资4元之外的那2元,也是投资,但是从生产工人所创造的2元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这就是所谓剩余价值向资本的一种转化。

  学生又问,那么最后卖出10元,那老板赚到的是4元,还是6元。我回答说是4元。学生再问,这4元都是品牌运作的广告商所雇佣的工人所创造的吗?我回答说,这是生产工人与做品牌运作的工人共同创造的。

  因为虽然在前面,生产工人创造的2元剩余价值被转化为资本而投入到品牌运作方面,但最后的产品价值或者价格里,这2元剩余价值还是会再度体现出来。所以最后这4元的剩余价值,有2元是生产工人创造的,另外那2元是品牌运作商雇佣的工人创造的。如果你认为老板自己投资了4元,而最后卖到了10元,就表明老板赚了6元,这恐怕不太对。另外,老板追加那1元投资额,这其中既有品牌运作商所赚的利润,也有付给品牌运作商所雇佣的工人的工资。但在这个生产商老板这里,这1元成为该最终产品中成本的一部分。

  对于上述我的讲解,说实话,我心里也没底,也不知道我讲得对不对。毕竟,我研究的领域里一直没有包括政治经济学。只是为了要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所以这部分讲课的内容,我还是要做准备的。但一下子遇到这样的题目,我过去也没有做过,所以心里也确实没有底。如果有人能指出我的错误,那我非常感激不尽。

  给学生讲完之后,我现在感觉到我的问题是,如果生产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已经作为转化后的资本再次投入进去了,那么最后的那4元利润,是不景完全是由品牌运作商雇佣的工人创造的呢?这样说是不是说得更通畅呢?我真的没有把握。这到底算是学术方面不同观点的问题呢?还是因为我在概念上出了错误而导致产生的问题呢?

  或者是说,那4元的剩余价值,到底应该算是品运作商雇佣的工人单独创造的呢,还是与生产工人共同创造的呢?最后的数字似乎不会有问题,但在价值创造过程的理解上,是不是存在某些问题呢?如果把生产工人生产的那2元剩余价值作为转化这的资本再投入进来,那么生产工人的利润就已经改变了存在的形态。而后来的那4元就应该算是从事品牌运作的工人生产出来的了。如果说,生产工人生产的那2元剩余价值加上品牌运作工人生产的那4元剩余价值,就一共是6元剩余价值。只是老板从6元中拿出了2元进行丙投资,所以净剩余价值或者说净利润就还是4元。至于这4元到底怎么算,可能就属于学术争论的问题了吧?

  严格说来,这道题只是一个简化的生产与销售过程,实际上的情况要复杂得多。比如在生产过程中,有机器运转的折旧,有能源的消耗,有厂房的折旧等,这些恐怕都要摊到成本之中。另外还有原料占用原料库房,产品占用成品库房,这其中的费用也不能视若无物。而且,老板在销售产品之后,还要纳税,这些费用在计算利润的时候也要被扣除。所以这种简化的运算,只能是一个大致的展示,与现实中真正的复杂的生产与销售过程还差得很远。

  当然,在我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候,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只在期末安排学生做大作业,以作为考核的材料。如果是正规的考试,我想,我也不会出这样的题目来考学生。当然。如果这门课,特别是其中涉及到政治经济学内容的,单独设置为一门主课,那要考这样的题目,也不是不可能。

  从我个人教学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真的需要单独设置为一门重要的主课。因为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和了解,如果只是从马克思主义原理方面泛泛地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早已是一个有相对独立性的理论体系。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在涉及到今天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情况的时候,似乎很少有相关的课程来讨论这样的问题。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来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做得非常不够。这就造成了理论与实际情况的严重脱节。现在看来,这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也是一个重大的失误。要弥补这样的缺陷,重新设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非常必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0-7-17 09:07:20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老师答复的不怎么的。简单说,所谓一元钱的品牌运作,不是什么再投资,而是剩余价值实现过程中的非生产费用。如果这个所谓品牌不过是普通商标,那么这个商品在生产阶段的不变资本两元,可变资本一元,总剩余价值7元。为了剩余价值实现,生产资本家让渡5元,商品出厂价5元,零售价10元。商业资本家又从让渡的5元中拿出一元做非生产性费用。

这是不考虑垄断以及国际间不平等交换的情况。如果这里的生产资本家是在外围,比如富士康雇印度工人,品牌一方是苹果,那么剩余价值还是印度工人生产,但苹果利润就不是简单的生产资本家为了价值实现而让渡,而是国际间的不平等交换和价值转移。在现实生活中,就可能出现一件商品从印度出口价5元,在美国零售价100元的情况。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7 11:12:24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0-7-18 09:00:34 |显示全部楼层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0-7-17 09:07
这个老师答复的不怎么的。简单说,所谓一元钱的品牌运作,不是什么再投资,而是剩余价值实现过程中的非生产 ...

首先你对这句问题也没看懂:我有一个关于剩余价值的问题,比如一个商品原材料2块,给工人发工资1块,工人加工成了价值5块的商品(也就是换成别人来卖能卖到5块),设问都没有看懂,回答会正确吗?
人家问题中就说了这个商品是价值5块,你说价值是10元(包含7元剩余价值),审题都错了,回答零分。
上面主文中的老师回答虽然不正确,但是至少审题正确,你说呢

主文中讲工人加工成了价值5块的商品,但是后面的假设我通过花1块进行品牌运作(比如现在的三只松鼠或者良品铺子砸钱打广告搞零食贴牌出售)把这个价值5块的东西卖到了10块(同样的东西因为品牌效应卖出了不同的价格),并且具体列举了三只松鼠,但是三只松鼠在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这个回答的老师没有去考证,你回答去考证了吗?就是通过一元钱的广告能不能把5元价值的商品卖到10元。

你的回答,根本没有考证,估计你也无法考证这个假设的真实性,你就主观主义的认为这个商品价值是10元(包含7元剩余价值,你知道广告1元是什么东西吗,非生产性费用是什么东西,马克思如何讲的,广告器材要不要折旧的?) 马克思本人的分析,可以在《资本论》第2卷的开头和《剩余价值论》中看到。他对生产劳动的定义看来十分明确,而他对非生产劳动的概念则定义为不是生产性的雇佣劳动。生产劳动是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雇佣为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因此,生产劳动只涉及工人在其中被组织起来的那种关系,而不涉及生产过程的性质也不涉及产品的性质。歌剧演员、教师和油漆房屋的人完全像汽车司机和矿工一样,也可被资本家雇来从事智力劳动而获益。这就是决定他们是从事生产劳动还是非生产劳动的标准。
所以如果这个产品价值是5元,广告加1元,其价值就是6元,所以不可能卖到10元。

在现实生活中,就可能出现一件商品从印度出口价5元,在美国零售价100元的情况。

请问,是什么商品,不讲清楚我无法讨论,他为什么从印度出口价5元,在美国零售价100元?是95元价值从印度转移到了美国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0-7-18 22:05:21 |显示全部楼层
仗义执言 发表于 2020-7-18 09:00
首先你对这句问题也没看懂:我有一个关于剩余价值的问题,比如一个商品原材料2块,给工人发工资1块,工人 ...

同意。市场不可能有一种价值5元的商品仅通过花一元做广告卖到十元的。如果只有良品铺子能通过一元广告把价格提到十元,其他人都不行,则说明良品铺子的广告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从而能获取超额利润。
原帖所说更近似于批发至零售的差价,这个差价是由运输成本、门店成本、损耗计提和零售商的利润组成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8 19:48 , Processed in 0.027676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