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斯大林时代与赫鲁晓夫及以后的计划经济存在本质区别吗?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9#
发表于 2024-4-14 10:47:55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4-4-14 09:34
这种网上的讨论,经常会出现个人根据有限的资料、长期形成的偏见信口胡说,而如果要一一驳斥,势必需要投入 ...

我感觉他是把合作社和农民的自营地弄混了,我在托洛茨基的《被背叛的革命》中看到在斯大林时期农民的自营地占全国土地的6%,后来赫鲁晓夫上台后把农民的自营地国有化了,导致了粮食收购危机,不得不拿黄金外购粮食。

点评

∀与∃  原来如此  发表于 2024-4-14 20:05:3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24-4-14 10:27:23 |只看该作者
乐不眠 发表于 2024-4-14 09:56
是这样的,简中不喜欢引用毛主席骂资本家的话,最喜欢引用毛主席“社会帝国主义”的话骂苏联,还各种苏联 ...

形左实右,变相鼓吹资本主义,当自由派的政治尾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24-4-14 10:04: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方舟 于 2024-4-14 10:05 编辑

关于中国的前共产党,和历史社会主义,我的看法如下:
当代左翼认为的“毛主席晚年错误”和走资派断定的“毛主席晚年错误”是两回事,只是用了一个名字而已。当代左翼认为的“毛主席晚年错误”指的是他老人家没有维护和苏联的统一战线,而走资派断定的“毛主席晚年错误”指的是他老人家让官僚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当代左翼不认同民族主义,但要照顾民众作为民族主义基础的朴素爱国情感,因为前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遗产,还是需要由新共产党继承。


老一代左翼由于经历过历史社会主义阶段,距离老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不远,因此当代资本主义中国的现状会让他们感觉中华民族没有希望,因此产生“民族失败主义”观念。


发展生产力不是未来社会主义革命的重点,因为前朝和本朝已经完成这个任务。现状是蛋糕分配不均匀,无产阶级受到压迫,资产阶级仍然专政。


未来还是需要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但同时更需要消除脑力-体力分工,从根源上去除剥削阶级复辟的可能性。这件事需要和思想革命一起做,只进行思想革命远远不够,而且容易过于强调意识而忽视物质。


由于本朝没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存在,因此社会意识无非在民族主义-逆向民族主义之间摇摆。想要跳出这个二元对立,只有从前朝遗迹上寻找历史社会主义的蛛丝马迹,从而推翻一切当局教授的“社会主义”肖像。


苏联的确逐渐走上了修正主义,但它对社会主义的背离仍然远远低于中资当局对社会主义的背离,并且苏联始终在大力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共运,起到的作用始终大于历史社会主义中国。


历史共产党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之前,进行的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是激进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这种革命与马克思设想的有本质不同,因为它一开始并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不要回避中国历史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但也不要回避苏联修正主义的一系列乱象。两国在历史社会主义时期,都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


从中外资产阶级的信息茧房里面脱出,意识到历史社会主义不是一团漆黑,你就拥有了对前朝的感性认识;意识到历史社会主义及其领袖毛泽东不是十全十美,前朝仍有很多不足,需要重建社会主义制度加以完善,你就拥有了对前朝的理性认识。


新共产党对老共产党的分析太冷静、客观。这样的分析,足以让质疑历史社会主义的人哑口无言,因为它给出了另一种分析该时代不足的角度。可以说,新共产党不是老共产党的继承者,因为老共产党事实上已经被本朝彻底消灭,只留下一个掩人耳目的空壳子。


部分民众的那种“毛主席活过来带领我们革命”的思想不可取。毛主席希望的可不是复刻历史,而是“六亿神州尽舜尧”。哪里来的救世主呢?怎能不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呢?不去斗争,哪里来的权益呢?


历史社会主义的不足需要指出,但这并不代表历史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能借鉴。在没有现成案例的时候,新共产党还需要向老共产党取经,请教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操作。


我同意历史社会主义必然失败的言论,因为这不等于资产阶级政论家的“历史终结”,也不等于未来社会主义不会成功。船往前开的时候会遇到新问题,新人也会在新的水域解决旧问题。


客观事实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毛主席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也无法阻止官僚特权阶层整体走向修正主义道路。可以说,1949年之后的共产党,已经存在走资的内生动力。这种内生动力,不是文化革命可以简单解决的。


解释清楚历史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之后,就不用再理会各类质疑历史社会主义的言论,因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历史包袱在说清楚之后就应该扔进船航行过的水域中,在新的水域尝试再次满载。


我承认,本网对于历史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会让部分初来乍到的新同志难以接受,但这种批评是恰如其分的,是意识形态进化所必然的。历史社会主义的不足,终究需要直面。


晚年毛主席是追求完美的,这也是他反感苏联变修,主张绕开苏联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源。由于老人家是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他绝对不会同意尼克松的“中美共治天下”。这种绕开苏联的行为,为历史社会主义换来了最绚烂也是转瞬即逝的花火。


1975年宪法是历史社会主义时期为工农群众接近权力做的最彻底的一次尝试,也是最后一次尝试。


赫鲁晓夫可没有搞逆向民族主义,可没有停止尖端技术的研发。他对社会主义的破坏,比邓小平小得多。可以说苏联走向修正主义,但中国的修正主义只用十多年就进化到彻底的资本主义了。


新共产党从大体上是肯定前共产党的,但是也不讳言前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有历史局限性。由于新共产党不是前共产党的简单复刻,也不是前共产党的继承者,而是新政党的建立者,因此不能说组成新共产党的当代左翼持有“亲共”立场。


既然现在台上的家伙已经不是共产党,历史共产党又遭到灭顶之灾,那么当代马列毛左翼实际上处于一个“无党可亲”的状态。他们没有背靠的政治势力,而只有先贤传下来的“道”,并把这个“道”用来分析当下的客观世界。看起来无所依靠,但建立于道义的理论,比团结于领袖的理论,更有生命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24-4-14 09:58:05 |只看该作者
很遗憾,我看的很少,对于这部分历史没有怎么了解,我现在的主要休闲读书时间是搞清楚“资本主义”是什么,还没到搞“社会主义”的地步。

点评

∀与∃  可惜,就我个人而言,中专毕业进入社会,空闲时间是分散的、疲倦的,了解时事动态已经不易,静下心来读几本书学习、想通何为资本主义就很难了。   发表于 2024-4-14 20:00:46
∀与∃  赞同。先将多的精力放在当下每个人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现实,对少数人的歪风邪气对群众做简单的澄清即可,不必陷进去浪费时间。  发表于 2024-4-14 19:59:2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24-4-14 09:56:19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4-4-14 09:46
现在的问题是,他们神化毛主席,很多时候并不是与右派做斗争

而是借神化毛主席来污蔑诋毁其他国家社会主义 ...

是这样的,简中不喜欢引用毛主席骂资本家的话,最喜欢引用毛主席“社会帝国主义”的话骂苏联,还各种苏联笑话,美其名曰,“含沙射影”讽刺中国,实际上连中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而且不是帝国主义都认识不到,国内毛派(其实不成体统,没有“派”)的认识水平已经在拖后腿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24-4-14 09:46:54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问题是,他们神化毛主席,很多时候并不是与右派做斗争

而是借神化毛主席来污蔑诋毁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的斗争经验,将中国革命运动隔绝在伟大的国际共运之外,这就很容易滑入反动民族主义的泥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4-4-14 09:34:06 |只看该作者
这种网上的讨论,经常会出现个人根据有限的资料、长期形成的偏见信口胡说,而如果要一一驳斥,势必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乃至相当的专业知识。

至少现在,要专门写文章来驳斥这里的错误观点,有困难,因为至少需要关于苏联经济史的详细知识。

现在先说三点。首先,这里的网友A谈到,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合作社经济,还说合作社生产了三万多种商品,国营企业只生产了9000多种。

这与大多数人所了解的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的真实状况,完全不符。

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11页至第12页中:

https://ldsr.gdqy.edu.cn/__local ... 7_41146D.pdf?e=.pdf

斯大林谈到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商品生产,指出苏联经济中的两种主要的所有制形式:城市和工业中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以及农业生产中的集体农庄,没有提到合作社。

在第13页的一处括号中提到了合作社,但并没有将其作为集体所有制的主要形式。

如果合作社在当时的苏联经济中果然很重要,斯大林在谈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时,怎么会不重点论述全民所有制国营经济与合作社之间的商品生产?
在网上能够查到的《苏联的合作社》一书引言中:

https://zhuanlan.zhihu.com/p/662569757

对苏联经济制度是这样描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成万的大工业,一万以上的农业企业,106250公里铁路和水道,35万商业机关都集中在苏维埃国家手中,所有这些企业和苏联整个经济生活相同,都在单一的国家经济计划下经营和发展。”

“在苏联,不但生产而且商品的分配也服从人民的利益和福祉,大部出售的货物属于国家,这些货物是国营企业的全部出产和集体农庄产品的一部,后者是国家向集体农庄征收的赋税或国营机器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服务的支付代价。市场上一部分货物是由合作社出售的,其中有的是合作社所属企业的产品,有的是合作社从非合作社社员的集体农民、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手中收买的,而这全部货物都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出售。

可见,即使是合作社生产的产品也是按国家规定价格出售的。

“国营商业体系在苏联商业中占统治地位。1938年国营商业的零售额达977亿卢布。1938年合作社的零售额达360亿卢布(消费合作社)和38亿卢布(生产合作社和残废者合作社——后者是残废者的一些小合作社),集体农庄商业达240亿卢布。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的零售额当然没有正确的数字,但他们所估的分量很小。”

1938年,如果不算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和残废者合作社的零售额只有国营商业零售额的不到4%。

(怀疑网友A把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合作社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混为一谈)

第二,网友A说:“掌控企业的应该是工人,不是官僚”,“合作社企业之间进行市场竞争,采取市场调节”。这不就是南斯拉夫的所谓“工人自治”市场经济吗?结果怎么样,往好了说是昙花一现,从长远来看是贻害无穷。

第三,所谓“教员在看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材后,基本就认定苏联的计划经济是绝对的垃圾”。这又是对毛主席的无限神化。这进一步证明,神化毛主席,已经成为当前左派思想发展的主要危险之一

毛主席是什么天兵天将,看了一本书,就通晓苏联计划经济了?还说苏联计划经济垃圾。真要较真儿,毛泽东时代中国计划经济表现好的时期,也就一头一尾。头,就是一五,标准的苏式计划经济。

尾巴,也就是四五时期的1971年至1975年,基本的框架还是苏式计划经济,前期周恩来领导,后期邓小平搞“整顿”,再加上四三计划、进口西方设备。

贝特兰那本书《文化大革命和中国的工业组织》,无非是访问了几个典型,真实度到底如何,有待研究,肯定不具备代表性。

实事求是地说,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人权力的有限增加(既不具备巴黎公社式的民主,也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基层民主)到底对七十年代前半期的经济发展有没有起积极作用,实际上也很难说。

过去,为了和右派做斗争,我们突出宣传社会主义时期的伟大成就,淡化了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淡化了社会主义中国客观存在的问题。

现在已经迷惑了一大批左派积极分子,甚至发展到对毛泽东时代经验的盲目迷信,甚至教训也当成了经验。

这种歪风邪气如果不制止,中国的马列主义运动能有前途吗?




点评

∀与∃  有理有据!  发表于 2024-4-14 19:50:45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4-4-14 07:57: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与∃ 于 2024-4-14 08:19 编辑

下图为起因(我和一位青年同志在凌晨的突发交流)。

另外,从“通过计算机网络控制计划经济的想法在现代算力的条件下能实现吗”的问题,可以引申出另一个问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胜利,与某些技术有关系吗?计算机等技术可以运用在计划经济上作为一种助力,但如果没有计算机等技术就无法运用计划经济吗?我感觉,这种问题容易迷惑到一些落后群众,陷入唯生产力、技术决定论等“泥潭”之中。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被治,望破旧秩序,非革命不可。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 01:49 , Processed in 0.075119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