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理(一)--市场经济发展原理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5 15:48: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市场经济发展原理

虽然西方国家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真正的经济学,而只有私有制下市场经济如何牟利的操作学理论。真正的经济学需要回答更基本的问题,包括不同制度下的经济对比和操作手段,而不是限于一种特定的经济模式。即便是研究某种特定的经济模式,也必须揭示该模式下经济发展和变化的特征与规律,而不只是着眼于市场牟利的手段。因此西方经济学拯救不了西方经济,甚至无法解释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史上各个阶段的主要经济现象,包括眼下所面临的经济困境。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主不必知道这些经济学。这些经济学的研究生们也很难找到企业中的管理职位,而只好去当教书匠继续哄人。

这里将简单讨论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特征。本人已在“社会主义经济学问答”的系列文章中分析和解释了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中发生的主要问题。

基本假定一(经济发展假定):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正比于人均利润U = Q/P

这里的市场经济适合于流行经济学中的定义。现代经济的商品价格是以某种合法货币来计量的。因此市场交换基本上都是通过货币进行的,或折算成货币。

根据这个假定,一个人口为P的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力和潜力不取决于它的经济总量或GDP,而取决于生产的利润Q或利润率。生产总值只是反映当前的经济状况。而在分析一国的经济前景时,利润率才是关键性的数据。在讨论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之前,需要首先给个市场的定义。

产家市场定义:市场经济中的产家市场指能够把产品转化成产家或物主所需的货币或其它价值物的有形或无形的合法场所。

这里的产家市场定义不同于经济学中一般市场的定义,而是专门对产家或物主而言的。产家市场的定义可以使讨论更加明确。为方便起见,本文常用市场一词来表示产家市场。在以批发和销售为主要推销手段的市场经济中,产家市场可以简单地用销售量来表示。

现在用M表示市场,即销售量,上述的经济发展假定可以导出如下定理:

定理一(市场经济发展定理):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正比于人均市场m = M/P和单位产品的利润。

证明:用EC分别代表产品的市场价值和生产成本;用ec分别代表单位产品的平均市场价格和生产成本,有E = eM C = cM。将它们代入市场经济的利润公式Q = E C中得U = (e c)M/P。再用q表示销售单位产品的利润,得U = qm。证毕。

通常产品价格与成本是随销量变化的。这时的总利润可以用数学积分来表示,即

Q = m=1,M q dm

人均利润就是U = (m=1,M q dm ) / P

上式右边的权重系数取为1,故省略。在某些情况下,该权重系数可以不同于1。为方便起见,在下面的讨论中常用生产效率一词来指单位产品的利润。

这里说M为市场或销售量而不说产量,因为工业生产不同于农业生产,产量是一个容易增加的变量,通常只需要增加投资(包括设施与劳力)即可,而市场则受到饱和限制。超过市场饱和量的产量不能获得原有的利润。因此不考虑市场限制的市场经济学,如传统经济学,的意义是不大的。

推论一(市场优先定理):在生产效率相当时,市场经济国家所占的人均市场m越大,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就越高,反之则反之。

证明: q1 = q2时,若m1 > m2,有U1 > U2 m1 < m2,有U1 < U2。证毕。

这里强调的是市场而不是产量。这就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点。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具有批量生产的技术、设备和资源,产量问题只是个投资问题。在今天这样发达的金融市场上,只要有利可图,寻求投资不会有什么困难。而市场因受到消费能力和极限的限制而无法靠投资来无限扩大。贷款消费不能持久,所以由此产生的经济泡沫很快会破裂。市场经济中生产或投资的无限可能与有限市场之间的矛盾就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传统经济学把利润公式建立在产量而不是销售量的基础上,并因此忽视了利润公式实际上是一个间断函数而不是连续函数这样一个重要事实。

推论二(市场对等定理):在生产效率相当时,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想要获得与另一个国家相同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它所占的人均市场就须与另一个国家相当,

证明: q1 = q2时,若要U1 = U2,须有m1 = m2。证毕。

不了解市场经济和习惯于计划经济的人常常把市场当作产量,认为产量越大市场就越大,经济也就越强。这只有在市场无限时才能成立。于是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拼命投资扩大产量。结果在短期辉煌后很快便陷于过剩型经济危机中。而熟悉市场经济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早已准备好了大量游资布下的天罗地网,等新兴国家陷入困境走进其中后,便拉网捞鱼一网打尽。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西方国家金融伏击战的辉煌战果。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7 11:13 , Processed in 0.017641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