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算6万亿灰色收入,意味着腐败之风向全社会扩散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16:33: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马列托主义者 于 2013-9-24 16:40 编辑

推算6万亿灰色收入
来源于 财新《新世纪》 2013年第37期 出版日期 2013年09月23日 | 评论(9)
2011年的灰色收入总量已经超过6.2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2%,绝对量进一步扩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继续存在重大扭曲

   
  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城镇居民家庭的分组人均收入数据;该数据分为七组,其中最低收入组和较低收入组各占城镇居民家庭数的10%,中下、中等和中上收入家庭每组各占20%,较高收入和最高收入家庭各占10%。表一中的“统计收入”栏即来自国家统计局的城镇居民分组收入统计数据(下同)。

  从表一可看到,课题组用模型推算出的结果,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分组收入数据有显著差别,特别是高收入居民的推算收入远高出统计收入。

  课题组本次调查采用定向调查的方法,以提高数据的真实性。

  同时,由于抽样方法不同,作者未直接使用样本数据来推断全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状况,而是基于比较真实可靠的样本数据进行计量模型分析,通过回归分析估算收入水平与一些主要消费特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收入水平随影响变量而变动的趋势进行模拟,据此对统计数据进行校正。其中,一个关键的消费特征参数是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的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总额的比例)。经济学界公认,恩格尔系数是一个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的变量。居民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会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递减,使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

  根据这个原理,作者建立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间的函数关系,可以对任意一组居民收入统计数据进行检验。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够得到某一组统计样本的相对可靠的恩格尔系数和其他相关参数,就可以用模拟的方法近似推算出该组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据此,我们可以对官方公布的分组城镇住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进行检验,以发现这些统计数据是否存在系统性误差、误差有多大,并进行校正(调查方法论的详细介绍参见财新网www.caixin.com本专题相应附件《调查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附件一、二、三)。

收入最高的阶层灰色收入也最多

灰色收入有从最高收入阶层向社会的中高收入阶层蔓延的趋势

  分析结果传达出几个重要信息:

  第一,推算收入与统计收入的最大差别发生在城镇10%最高收入家庭,推算收入是统计收入的3.2倍。这与2007年和2010年两个报告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但最高收入家庭的隐性收入绝对数量扩大了,相对比重也仍然占全部隐性收入的主要部分。最高收入家庭和较高收入家庭合计(占城镇家庭的20%),占隐性收入总量的72%。由于高收入居民隐性收入中一个主要部分是来源不明的灰色收入,可以认为灰色收入的绝对量也在进一步膨胀。

  第二,中等及以上收入家庭的统计收入与推算收入之间的差距扩大了。根据课题组2010年的报告,2008年中等收入、中上收入和较高收入家庭的推算收入分别是统计收入的1.3、1.4和2.1倍。而根据表一数据,2011年这三组居民统计收入与推算收入的差距分别扩大到1.4、1.7和2.2倍。这说明灰色收入有从最高收入阶层向社会的中高收入阶层蔓延的趋势。这可能也意味着腐败之风向全社会扩散,意味着维持社会正常分配秩序的法律制度有进一步瓦解的危险。但这绝不意味着所有居民共同从腐败中受益,受益者仍然是少部分有寻租机会的人群,他们在中高收入阶层中也只是一部分人。同时,这些行为加重了其他大多数居民的负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3-9-25 21:09:13 |只看该作者
呵呵,扩散到你手里没有?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5 03:50 , Processed in 0.017921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