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4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约战术导致乌军连排级军官伤亡惨重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10:36: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由于北约的战术,AFU在一个月内在 Bakhmut失去了250多名军官。自11月下旬以来,部署到巴赫穆特的AFU部队中初级和高级军官的死亡人数呈爆炸式增长。根据《军事纪事报》,乌克兰陆军第 57摩托化步兵旅、第60步兵旅、第46空中机动旅和第59摩托化步兵旅的排长和连长损失最大,他们抵达巴赫穆特加强防御


https://mobile.twitter.com/KELMAND1/status/1605724964875010048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2-12-22 10:37:18 |只看该作者
这些部队被认为是乌克兰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这些旅的军官和士兵在开战之前,作为 JMTG-U 任务的一部分在亚沃里夫训练场和德国接受了训练。培训由美国陆军和国民警卫队的军官以及来自多个北约国家的教官进行。

美国教官向乌克兰武装部队传授作战知识,以及如何在城市中以突击编队作战。

https://mobile.twitter.com/KELMAND1/status/1605724967861071873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2-12-22 10:38:10 |只看该作者
在Bakhmut,由于炮火方面的差距过大,部队组织防御的95%的时间里几乎不可能进行攻击。乌克兰军队无法提供自己的战术解决方案,因此,单位指挥官会犯错误并送人送死。

由于对潜在敌人的错误评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乌克兰军队在巴赫穆特的所有部队的军官损失超过250人。

https://mobile.twitter.com/KELMAND1/status/1605724972374114304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22-12-22 10:39:24 |只看该作者
由于战术失误,在德国接受北约标准训练的部队多次遭到伏击,并试图躲进以前由 152mm Giatsint-S 和 Msta-B 火炮校准过射击坐标的建筑物中。

在开阔地带机动被炮火造成大量伤亡的另一个原因是装甲车短缺。大多数反击巴赫穆特郊区“土匪”阵地的尝试都是在没有坦克和装甲运兵车掩护的情况下进行的,步兵部队主要是在没有坦克和装甲运兵车掩护的情况下用皮卡车运往战场。步兵战车对炮弹破片杀伤有很好的防御能力,能大大提高步兵存活率,但皮卡没有任何防御能力,基本上就是裸奔,甚至7.62mm班用机枪和14.5mm大口径机枪都能对乘员造成毁灭性杀伤效果。

https://mobile.twitter.com/KELMAND1/status/1605724976136392704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22-12-22 10:41:32 |只看该作者
感觉就像是由一战时代的德国教官培训出来的“德械精锐”在淞沪战场上除了挨炸就不会打仗一样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22-12-22 19:09:22 |只看该作者
我看新闻发现泽连斯基好像去美国国会发表演讲了,这个时候还能出来演讲,战局还不是很严重?

点评

锤炼旗帜  想想宋美龄当年去美国求赞助  发表于 2022-12-22 19:50:23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22-12-23 03:08:55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2-12-22 10:41
感觉就像是由一战时代的德国教官培训出来的“德械精锐”在淞沪战场上除了挨炸就不会打仗一样 ...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俄军在战争初期的主要战斗力集中在合成营战斗群。这种编制火力和突击能力极强,纳粹的任何同级(营)或者大两级以内(旅)的单位是不可能硬碰硬打败合成营战斗群的。但是合成营也有弱点,一个是持续作战能力不足(缺乏编制冗余),一个是缺乏填补战线的能力(编制小)。北约给纳粹的指导性意见是用大量轻装摩托化部队,即伊斯兰国水平的皮卡突击队迅速从多个方面拉近与合成营的距离,减少合成营优势火力的杀伤窗口,并且试图破袭合成营的炮兵和后勤单位。这在9月份哈尔科夫“反击”中确实迫使了俄军有序撤退。

但是,在面对阿尔焦姆斯克附近已经填满战线的俄军来讲,这一招就不管用了。反而会带来大量的伤亡。

在淞沪会战中,张治中指挥的第九集团军在硬啃上海日军堡垒群的时候,使用人海突击就基本没什么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3 21:43 , Processed in 0.027479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