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8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调显示,约四成大陆民众不赞成武统台湾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18 20:28: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1-9-18 21:34 编辑

关于中国大陆民众如何看待武统台湾,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认为,从数据来看,大部分人趋向于支持武力统一,而且当前局势下,大陆民众对台湾以及蔡英文政府的观感正在变差。

文章来源:多维

  关于中国大陆民众如何看待武统台湾,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认为,从数据来看,大部分人趋向于支持武力统一,而且当前局势下,大陆民众对台湾以及蔡英文政府的观感正在变差。不过,在沿海城市,民众似乎与政府的态度不够一致。

  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17日分析指,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以来,尤其是自去年连任以来,两岸关系越来越紧张。美国从特朗普(Donald Trump)到拜登(Joe Biden)政府对台湾插手力度越来越大。

  这加剧两岸紧张情绪。北京不得不逐步提高反制手段,最明显的就是通过增加军事演习的频率、强度和地点,向美台合作发出警告。

  如今,北京在公开场合仍然宣布坚持传统的和平统一政策,但也一如既往地强调绝不会放弃在某些情况下,以非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

  那么,和平统一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大陆民众对武统台湾持何种态度。研究发现,随着台海局势的恶化和军事冲突风险的升高,大陆民众武统呼声也在升高。

  中国大陆民间对武统的支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完全支持政府的对台政策,即坚持和平统一,但不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第二类人则认为和平统一政策并没有让台湾更靠近大陆,台湾人心离大陆反而越来越远,所以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基本丧失,不如“快刀斩乱麻”,尽快武统。

  2013年有台湾学者委托大陆某机构,在大陆10个主要城市进行的随机电话调研发现,仅有6%的人支持武统;2016年蔡英文赢得大选,大陆有两个机构联合进行的网上调查发现,85.1%的人支持武统。不过分析认为,当时的网络调查存在样本偏差,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在样本中的比率,大大高于他们在大陆全体人口中的比率。

  2019年,中国大陆某机构对大陆九个主要城市(北京、石家庄、西安、武汉、成都、南宁、昆明、广州和厦门)进行随机手机民调,并且使每个城市的样本在性别和年龄两方面的分布大致均匀,保证结果更能代表大陆城市居民的立场。

  调研结果发现,53.1%的人支持武统,39.1%的人反对武统,而7.8%的人回答“不知道”。

  2019年的民调显示,男性、党员、教育程度更高者、收入更高者、从事优势职业者(公务员、医生、律师、工程师等专业人士)、城市户口者和社交更活跃者更加支持武统。另一方面,认为大陆在政治或经济方面比台湾更好的人更支持武统。

  民调也发现,对台湾新闻感兴趣的、知道蔡英文是台湾总统的、去过台湾的,以及和台湾人有个人接触的大陆城市居民,都更支持武统。

  不过,在被访的九个城市中,只有广州和厦门是沿海城市,这两个城市的居民更反对武统。广州和厦门对海外市场依赖程度更高,此外,这两个城市与台湾在地理上、经济上和历史文化上有紧密关系,台湾人多数是广东和福建移民的后代。而一旦开战,这两个城市受战争影响也最大。

  多维新闻认为,从近期北京针对台湾越来越详细的战备布局来看,留给台湾的时间不会太多,而且北京绝对不会在统一问题上有丝毫退步。北京不会允许台湾无限期的采取战略模糊和打擦边球拖延统一,也不惧怕台湾的武力反抗。可以预见的是,在实力悬殊之下,台湾并没有过多的选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1-9-18 20:41: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照胆之镜 于 2021-9-18 21:23 编辑

偷比做容易,抢比偷来得快!习禁评是不是看上“台积电”?

YouTube:台积电公开摊牌,习总罕见大怒放出狠话,中国芯片强势亮剑,大批科技美企驱逐出境损失惨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1-9-19 03:14:18 |只看该作者
照胆之镜 发表于 2021-9-18 20:41
偷比做容易,抢比偷来得快!习禁评是不是看上“台积电”?

YouTube:台积电公开摊牌,习总罕见大怒放出狠 ...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租不如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 23:03 , Processed in 0.083086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