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0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轮国际上的高通胀什么时候能结束呢?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13:29: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西红柿收割机 于 2022-10-9 13:44 编辑

这轮国际上的高通胀什么时候能结束呢?

佐伊23

这轮国际上的高通胀什么时候能结束呢? - 知乎 (zhihu.com)

本轮国际通胀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疫情后供需两端的变化导致通胀爆发,第二阶段是美国[color=var(--sepia_default-link-color,#0072C9)  !important]加息以来各国通胀持续发展。

第一阶段:疫情以来通胀爆发

(一)供给端

1、供应链破裂

供给端的首要冲击是供应链破裂。

供应链有两个层面:(1)区域生产环节。(2)国际物流环节。

也就是说,首先要有某区域能生产出某产品,其次需要海陆连套物流将至运输出去。比如某工业园区能配套生产某电子或机械类产品,随后通过卡车/火车、港口海运配套方式,将货物运至欧美。这就形成一整套物流体系。当然,生产产品也需要购买原材料和中间品,这又涉及另一地的区域生产和国际物流。环环相扣,形成一个体系。

疫情初,“各主要制造业国家接连受到疫情冲击,加上国际运输网络梗阻,全球供应链出现大量断点。”2020年供应链主要有如下问题:防疫物资短缺,生产停摆,疫苗供应不足,芯片紧缺(汽车行业受损最重,这持续至2021年)。

2021年,生产逐步恢复(欧美、东南亚等生产都逐步恢复,除芯片紧张外,生产复苏情况较好),但是物流出现巨大问题。美国码头工人紧缺,港口出现创纪录的“海上大堵车”,英国卡车司机严重不足,多国产品供应短缺。卓贤指出,“船舶的周转率下降、船舶准班率严重下滑、船期大面积紊乱。”加上奥密克戎病毒使得“多国第一时间收紧防疫措施,实行入境限制。受港口防疫加码、码头用工不足等影响,原本紧张的航运局面雪上加霜。国际物流环节成为全球供应链最为突出的矛盾。”

首先是区域生产破裂,导致商品供给减少,价格上涨。其次是物流不畅导致运费增加,进而导致商品价格上涨。以美国为例,疫情以来“全球航运价格指数的大幅攀升,在于美国自疫情发生以来,进口吞吐量持续大于出口量,再加上因为芯片缺乏和码头工人的短缺,直接造成了西海岸主要港口的空箱堆积,打破全球航运网络的平衡,堵塞了运输环节,推高了物流价格。”

IMF 的报告显示,美国“由于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2021 年全球GDP 增速下降0.5 至1.0 个百分点,同时,核心通胀率升高了1.0 个百分点。”

2、劳动力短缺

劳动力短缺也会导致供应链紧张,但二者又有不同,故此分开来讲。

拜登上台后,继续发动毛衣站,应对疫情丝毫不比特朗普有力。美国贫富差距更大了,阶级矛盾明显激化。

美国疫情以来,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CPI居高不下,美国工薪阶层实际工资不升反降。

2018-2022年美国私营企业非农就业员工平均时薪变化趋势

一部分年龄大的劳动者厌倦了现在的生活,选择提前退休,这导致美国劳动参与率大幅下降,职位空缺明显增多。

2019-2022年美国16岁及以上人口劳动参与率变化趋势


2016-2022年美国非农部门职位空缺数变化趋势


更多的人心中充满了怒火。他们不满政府的抗议政策,不满资本的压迫,不满贫富分化。老板无视他们的健康,只是催促他们干活,工友在染病后无人照料,有些人甚至只能卑微地死去。这一切他们都看在眼里。

一方面是刺激政策下经济复苏,企业急需招工,一方面是疫情下美国劳动者躺平,职位缺口越来越大。于是,2021年美国劳动力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缺工导致工人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地位,工人的力量变强了。这种力量的直接表现就是罢工增多(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forms of worker power last year was the use of strikes)。

工人以罢工为后盾,迫使企业加薪。以约翰迪尔万人大罢工为例(2021年)。约翰迪尔(John Deere)的万人大罢工是该厂工人三十年来第一次罢工。John Deere员工工会是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的成员,工会与公司的集体合同马上到期,公司愿意提供30美元的时薪,工会却要求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福利。双方没谈妥,这成了罢工的主要矛盾。另外,2021年该公司获得创纪录的利润60亿美元(估计是预期利润),但却迫使工人在疫情期间加班加点,很多工人每天和周末工作 10 到 12 小时,工人多有不满,这成了罢工的重要导火索。罢工持续了五周,工人大获全胜,资方将被迫在第一年给工人涨薪 10%,随后在第三年和第五年增加 5%,并且支付工人 8500 美元的签约奖金。

这次罢工仅是美国工人2021年斗争的一个缩影。2021年的斗争在10月达到高潮,以至于媒体将十月称为罢工月(October=“Striketober”)。

工人薪酬增加,企业有可能缩减供给,并且提高出厂价格,这又可能进一步推高物价。

(二)需求端:天量刺激

2020年3月欧美相继封城,经济大幅下滑。随后,欧美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刺激政策。

1、货币政策

美联储实行“零利率+无限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在疫情之后,资产负债表扩大了一倍。欧洲央行实行“负利率+大规模扩表”政策,疫情以来资产负债表也基本翻了一番。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实行大规模刺激政策。

美联储资产总额

欧洲央行资产总额

2、财政政策

美国财政政策:发钱+大规模基建。

一方面直接给民众发钱,刺激消费,美国薪酬保障计划向小企业提供免偿还贷款, 用以支付薪酬。另一方面通过其他方式向社会注入资金。“政府通过直接存款拨付、给地方政府注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基金会等方式向社会投入了巨量的财政转移支付。”特朗普时期规模至少在3万亿美元,拜登时期至少在1.9万亿美元。

英国也有类似计划,如前所述,英国推出“在新冠病毒疫情下保留职位计划,雇主可申请领取暂时休假员工的平常每月薪酬的 80%。”

3、刺激政策产生的后果

首先,直接发钱刺激了居民消费需求,进而直接刺激了全球的消费需求。其次,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大涨。大量货币流出来,一部分直接发给消费者,一部分通过各种方式流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包括比特币市场),金融资产在流动性催生下不断增值。于是一个诡异的现象出现了,一方面是疫情肆虐,一方面却是房价高涨、股市猛冲。金融资产涨价,对消费有好处,财富效应会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也就是说,我看着手里面的股票涨价了,消费的欲望也会变得强一些,毕竟套现之后钱多了。

大家看下图,疫情以来美国房价和股市指数都远超金融危机前期最高点。

美国FHFA房价指数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深色线,左轴);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浅色线,右轴)

这张图是美国个人支出情况(当月折年数)。从图中看出,美国在疫情初期(2020.2-2020.4),个人支出大降。但是2020.4以后(美国开始刺激以后),个人支出快速上涨,并在2021年上半年左右超过疫情前的最高点。

不仅如此,从第二波疫情以来,欧美就放松管制,放开制造业,并逐步放松服务业,采取半躺平姿势(代价是很多人死亡)。这配合上消费需求上涨,使得欧美经济快速回复。

(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

一方面是供应链断裂,供给的产品变少,运费变高;另一方面是欧美需求快速回复(个人消费需求以及制造业生产需求),特别是个人消费需求猛涨。这一组供需失衡的矛盾,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

下图是美国商品调查局(CRB)的大宗商品指数,分别是综合指数,工业指数,金属指数和食品指数,所有指数都是从2020年4月份开始快速上涨。可见,美国商品从生产资料到生活资料全线涨价。

第二阶段:美国加息以来的通胀情况

(一)美国加息的原因

按西方经济学传统理论,通胀由三个部分组成:通胀预期,劳动力缺口,供给冲击。

我们可以通俗理解如下:(1)通胀预期越高,我们的消费冲动会越强。比如你预期大蒜会涨价,你就有可能提前购买,囤货对抗通胀。这就会增加当期消费,助推通胀。同时,通胀预期越高,劳动者进行工资谈判时,也会提出更高的诉求。(2)劳动力缺口越高,工厂越缺人,劳动者就处于越有利的地位,可以在劳资谈判中获得更好的工资。工资增长,企业可能缩减生产或者提价对冲,这也可能助推通胀。(3)供给冲击,也就是某些产品供给减少,价格增加,导致通胀。

为了降低通胀,美国就需要从上述三方面入手。一方面美国在寻求各种渠道降低油价,目前有了初步效果。进口油价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均在6月见顶后逐步回落。

美国原油进口名义价格(红色线);实际价格(黄色线)

另一方面美国需要降低通胀预期,并逆转劳动力缺口。而加息就是最重要的工具。一则,加息释放了明显的信号,告诉市场我美联储不再乱搞,不再乱放水,我们要把通胀降下来,这有可能逆转市场的通胀预期。二则,加息提高了各种资金的成本,会遏制投资,进而遏制总需求,并减少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逆转劳动力缺口。即通过增加失业率,降低通胀。

这就是美国加息对抗通胀的逻辑。

(二)对当前情况的一些分析

1、劳动力缺口

劳动力缺口的指标是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差值,如果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表明劳动力供不应求,工资很可能上涨。美国大致从2021年10月开始,失业率一直低于自然失业率。《经济学人》报道显示,“美国失业率为 3.7%,仍然非常低;每个失业者仍有大约两个职位空缺。工人的严重短缺导致工资大幅增长,进而支撑了消费者支出。”这会继续支撑通胀。

因此,只要失业率不上涨到自然失业率附近,美国就有持续加息的冲动。

美国失业率(蓝色线);美国自然失业率(黄色线)

2、能源危机

欧洲面临极其严重的能源危机。

下表为欧洲四大国住房水电燃气的物价同比增长情况。疫情以来,四国住房水电燃气物价逐步增加,2022年3月以来(俄乌冲突)更是同比暴涨。这次北溪二号出事,更是雪上加霜。

欧洲人燃气账单是消费大头,如果燃气费用下不来,政府势必扩大财政支出补贴燃气费用,无论如何都不利于降低通胀。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统一

加息以来通胀仍居高不下,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完全统一。

《经济学人》回顾了主要发达国家近期的政策,认为有可能出现一种情况,“鹰派的央行和挥霍无度的政府陷入拉锯战”。

在英国,特拉斯“正在借更多钱来为减税提供资金”。在欧盟,他们“正在发放 8070 亿欧元(合 7820 亿美元)的下一代基金……这种财政一体化和慷慨程度在疫情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在东亚,日本和韩国政府“在口头上承诺减少借贷,但他们的行动恰恰相反:日本已放弃到 2025 年平衡预算的目标,韩国表示计划削减企业税和所得税。”在美国,虽然通过了《减少通胀法案》,但效应却微不足道。拜登提议取消学生债务,“其成本大约是该法案所节省的成本的两倍”。

4、小结

从目前情况看,美国劳动力缺口仍较大,欧洲能源危机似乎仍会继续,各国财政和货币政策不统一,这些都会成为通胀继续的因素。短期来看,要通胀下降,美国必然会继续加息,但继续加息会导致其他国家货币贬值,这又会导致这些国家进口产品的输入型通胀。由于各种复杂原因纠缠在一起,此轮通胀似乎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如果要量化预测,可以参见一些主要投资机构的预测,他们预测“随着能源价格上涨的消退和利率的上涨,美国的通胀率将从目前的 8% 下降到 2023 年的 4%”。然而即便如此,与美联储传统的2%的通胀目标仍有相当距离。

按《经济学人》预测,欧洲的通胀也许比美国会更快回复,“随着能源冲击的消退,欧洲的通胀应该会大幅下降,而美国的通胀根植于本土需求,其粘性要高得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2-10-9 20:31:18 |只看该作者
后面不是说美国工人很强势,各种加薪吗,可是开头又说实际工资不升反降,这是怎么回事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2-10-9 22:19:03 |只看该作者
居然用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自然失业率“概念来分析宏观经济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22-10-9 22:22:10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2-10-9 22:19
居然用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自然失业率“概念来分析宏观经济问题

资产阶级的辩护士认为,由于工人“自愿失业”降低了“甘愿失业”的工人的供给,结果使得工资提高,从而使价格上涨,只有将失业率维持在所谓的正常水平才能够压低实际工资,进而保持价格水平稳定,他们认为使这一 “正常的失业率”降低的任何措施都只会导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22-10-9 22:33:54 |只看该作者
西红柿收割机 发表于 2022-10-9 22:22
资产阶级的辩护士认为,由于工人“自愿失业”降低了“甘愿失业”的工人的供给,结果使得工资提高,从而使 ...

说失业率降低会提高工人斗争力量,与马克思关于产业后备军的思想一致,本来没错。

但可以大大方方谈产业后备军。但如果这样,也就要承认利润挤压危机理论。

所谓“自然失业率”,是产业后备军现象这一客观存在的现实,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扭曲以后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反映,强调工人所谓的预期而不是阶级斗争,强调工资上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而不是对利润份额、利润率的影响。

佐伊23不承认利润挤压危机论,遇到实际经济问题却只会照搬资产阶级宏观经济学,自误误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22-10-9 22:46:43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2-10-9 22:33
说失业率降低会提高工人斗争力量,与马克思关于产业后备军的思想一致,本来没错。

但可以大大方方谈产业 ...

为什么他会不承认利润挤压,或者说为什么他们会比较多的使用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概念思路来做分析?蛮好奇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22-10-10 01:48:20 |只看该作者
西红柿收割机 发表于 2022-10-9 22:22
资产阶级的辩护士认为,由于工人“自愿失业”降低了“甘愿失业”的工人的供给,结果使得工资提高,从而使 ...

在经济学里面,马克思主义的“利润挤压理论”,后凯恩斯主义的“充分就业的政治后果”,和货币主义的“自然失业率”本质上描述的都是失业率背后的阶级力量对比对资本积累的影响。

利润挤压理论和“充分就业”两者类似,都是资本积累压缩产业后备军规模,导致工人在工资、劳动时间和劳动纪律上都拥有较强的谈判力,从而挤压利润。资产阶级在没有国家重大干预的情况下,无力与工人对高工资的要求直接抗衡,因此选择提高产品价格。这样,就会造成充分就业 - 低劳动努力 - 低劳动生产率(增长)- 低经济增长 - 高通货膨胀的“滞涨”局面。这个局面不是因为剩余价值生产地太多了,卖不出去导致的“消费不足”危机,而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无法同时满足资产阶级的积累需要以及强有力的工人运动导致的。

“自然失业率”的解释则是任何一个宏观经济学教材上能看见的。失业率低是总需求过大的结果,这主要由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导致,现有总供给无法满足总需求,因而推高价格。因此治理方法有两个,在宏观上,实行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打击总需求,制造高失业,粉碎工人阶级的力量。在微观上,粉碎任何形式的工人组织(如工会),压制工人阶级谈判力。所以,货币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上一点都没提阶级问题,但是政策上处处都是阶级斗争的杀招。

一些搞经济分析的左派对利润挤压有着处于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敌视,在面对这种问题时往往无法从所谓“经典文献”(不超过原本左翼团体的学习材料)中寻找到合适的词汇,因此只能依赖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概念,来扭曲地理解经济现实。

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也很简单:要么承认利润挤压是20世纪以后工人阶级斗争力量相对增强的必然现象,从而正确地解释现实,认清工人阶级的斗争潜能。要么继续用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词汇装点门面,继续从身体到灵魂都使用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解世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22-10-10 19:56:47 |只看该作者
井冈山卫士 发表于 2022-10-10 01:48
在经济学里面,马克思主义的“利润挤压理论”,后凯恩斯主义的“充分就业的政治后果”,和货币主义的“自 ...

能不能把总供给提高到相对于总需求来说不算过小的程度,避免挤压?
貌似“埃尔多安经济学”这个说法是指埃尔多安执政以来所推行的一套经济政策,由此产生的经济现象及其社会后果。核心的一条就是降息来对抗通胀,逻辑是,降息可以促进投资,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物资生产多了,反过来就可以抑制物价。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22-10-10 21:07:34 |只看该作者
西红柿收割机 发表于 2022-10-10 19:56
能不能把总供给提高到相对于总需求来说不算过小的程度,避免挤压?
貌似“埃尔多安经济学”这个说法是指 ...

要改变总供给的情况通常需要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微观意义上的组织改革,这就一方面需要牺牲资产阶级的短期利益,一方面也要动员劳动人民的积极性。通常来讲,只有在民族解放运动热情高涨的时候,可以在数年的时间内,通过对两方面都许以厚利的方式达到。

除此之外,什么供给侧经济学,埃尔多安经济学,安倍经济学,最多只是在去管制方面有一点刺激私人资本家生产性投资的作用。其对供给方面的影响甚至远不如日本和南朝鲜在“腾飞”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8 15:39 , Processed in 0.017830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