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怎样从少数派变为多数派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6 01:34: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1-12-16 02:36 编辑

思考:毛主席怎样从少数派变为多数派——纪念毛主席诞辰128周年付欣宇1 · 2021-12-15 · 来源:湘水之岸公众号



[url=]收藏(0)[/url] 评论()字体: [url=]大[/url] / [url=]中[/url] / [url=]小[/url]
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有了毛主席这个定海神针,我们就要日以夜继地宣传他的精神和思想。

  我经常在微信群里看到这种一种现象:每当观点不一致时,便发生了争吵。吵得耳赤脸红,互不相让,非要一争高下。有时,甚至意志之争胜于原则之辩。最后不欢而散,相互拉黑。这样的情况其实人人都不愿意看到,但却经常发生,令人痛心。

  本来,毛主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红友的队伍本应越来越强大。而现实却不尽人意。毛主席之所以影响力深远,是因为他的话、他做的事,被现实反复证明是对的,是真正为了人民的长远利益打算和安排的。况且阶级阵营日愈明显,我们的队伍也会野蛮生长。

  作为个体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多半是少数派,除非你同流合污。至少我本人是如此,十年来都是少数派,只因有一颗不肯媚俗的心。我试图去影响和说服身边的人,但效果不是很好,有大环境的因素,更有个人的水平因素。

  我觉得我要思考,个中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毛主席当年也是少数派,他的正确意见屡屡被排斥、被否定,甚至屡遭打压。毛主席的工作方法和永不服输的坚强意意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如果不是因为现代教育的原因,恐怕现在的人们也是会很容易相信“地心说”,而不是“日心说”的。任何真理在最初被发现并提出来的时候,往往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只是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逐渐为大多数人所掌握。

  而只有当真理为多数人所掌握时,真理的力量才能通过人民群众的发挥而表现出来,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动力。自然科学的新的发展成果一旦为多数人所掌握,就能提高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社会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一旦为多数人所掌握,也必将大大地加快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中国革命时期,毛主席提出建立农村根据地,通过W装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并最终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方针。但另一部分人则对攻打大城市情有独钟,试图将十月革命简单地照搬到中国来,希望中国革命的成功快一些到来。

  显然,后一种想法更容易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所以毛主席就成了少数派。但违背了规律就必然会遭到规律的惩罚,也正是通过失败的反面教训,才促使多数人开始逐渐地转向认可毛主席的思想。这样一来,毛主席就转为了多数派。而当正确的思想为多数人所拥护并执行的时候,中国革命也就大大地推进了。

  同样的道理,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主席提出的一些思想和一些做法也正在被今天的人们开始渐渐认可。人们开始意识到重工业的建设,中国的快速的工业化,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对新中国的生存所具有的无比重大的意义。人们更开始逐渐意识到,当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当生产资料的从私变公,更为重要的就是对社会的上层建筑——人们的思想进行改造,由旧的私有观念转化为新的现代的公有观念。有了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就应该同时改造与之相应的上层建筑,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力地巩固经济基础,并推动生产力的解放。

  与真理相对的就是谬误。谬误由于伪装巧言,一开始往往能迷惑住多数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谬误就会逐渐露出真面目,越来越多的人将看清它的荒谬之处,而逐渐地被人们所抛弃。谬误就这样由多数派而转为少数派,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通过真理与谬误的斗争方式和过程,人们就不难感受到历史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波浪式的运动节律。

  毛主席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有了毛主席这个定海神针,我们就要日以夜继地宣传他的精神和思想。

  辩证法不畏惧任何邪恶,规律的力量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既然我们认为毛主席的方向是社会主义的方向,毛主席的道路是中国人民走向幸福的道路,我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宣传、鼓动,事实上毛主席的思想队伍也确实越来越大了。

  衷心希望红友们在争论的过程中,以团结—批评—团结的法宝来对待,把红友的人搞得多多的。学习毛主席的方法、胸怀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坚冰已经打破,道路已经开通,熹光已在东方,让我们去迎接12月的红色浪潮吧!!谨以此文纪念毛主席诞辰128周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7 22:27 , Processed in 0.015204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