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持四张名片,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9 05:39: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摘自多维新闻


2017年5月,来自世界上20个国家的青年评选出高铁是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高铁的成功对于今日之中国是一个现象级的事件,它的成功是如此地惊人。


毫无疑问,中国科技正在向世界发出最强有力的实力证明。


如果评选当今最能代表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名片”,一张属于高铁,另一张无疑属于核电——“华龙一号”。


“华龙一号”是由中国两大核电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广核集团在我国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以及中国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研发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 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主打品牌,在设计创新方面,“华龙一号”提出“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采用177个燃料组件的反应堆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全面平衡贯彻了“纵深防御”的设计原则,设置了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其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


华龙一号凝聚了中国核电建设者的智慧和心血,实现了先进性和成熟性的统一、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平衡、能动与非能动的结合,具备国际竞争比较优势,有望短时间内填补中国国内技术空白,具备参与国际竞标条件。


2017年8月20日,中国一重集团对外发布消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委托,中国一重集团制造的全球首台“华龙一号”——福清5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在中国一重大连核电石化公司完工交付。


对于一个在40年前还是世界上贫穷的国家来说,C919象征着新兴超级大国的工业实力,同时也体现了其主导新技术时代的梦想。


中国正努力成为全球航空业玩家,C919或将成为中国的下一张名片。事实上,中国的下一张国家“名片”——中国大飞机也正在含苞待放。


与此同时,中国的工程师和工人们,也正向世界展示什么才叫真正的中国实力,一个个打上了中国标记的基础设施,正在成为中国的第四张国家名片,创造着世界基建工程奇迹——路、岛、隧、车等重要大基建工程,中国均处于世界前列。


中国研发的新技术、新装备,已经是全球基建工地上的一道风景,它们正将世界带向新的高度。 比如,东非草原上的“世纪铁路”,这也是这是中国人在海外修建的第一条采用中国标准的铁路。


比如,距吉隆坡双子塔不远处的一座新的标志塔,正在中国工程师手中完成,这里是目前中国在海外建设的世界最高楼,建成后总高438.20米,它将刷新马来西亚的城市天际线。


再比如,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中国攻克了超级钢桩的世界级难题,一座6公里长的跨江大桥已经开始在中国工程师手中建设。这是一个让世界瞠目的施工方案,中国人要把120米的钢桩,分成两节进行组合安装。 在此之前,国际建桥巨头美国、日本、韩国,面对这一问题都没有办法,这座公铁两用大桥,建成后,不仅将连通孟加拉国南北,还将成为孟加拉国直通中国、缅甸、印度的重要枢纽。


不仅如此,中国核电正在加速出海,进军发达国家,比如,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已在2017年5月9日开工,这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是中国核电产业在发达国家的首单突破,估计世界上其他地区的订单就更容易突破了,也会一拥而上,据悉,泰国、肯尼亚、印尼、南非、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对中国的“华龙一号”产生了强烈兴趣。


目前,美国核能前景暗淡,同时,日本也缩减了核电计划,而中国核电却很热。《南华早报》称,现在,中国不仅斥巨资发展核电,而且正在为海上漂浮发电平台使用的小型反应堆、商业反应堆以及快速中子反应堆、熔盐反应堆、加速器驱动反应堆、核聚变电站投入了巨资,预计几十年内还将建成世界上用于发电的首座稳定燃烧“人造太阳”等。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8 23:11 , Processed in 0.016836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