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李东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朝鲜和主体思想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131#
发表于 2023-12-19 11:41:34 |只看该作者
HAD 发表于 2023-12-19 11:39
所以邓小平,金日成,波尔布特关系这么好

所以毛泽东,尼克松,基辛格关系这么好

点评

HAD  所以红中也批评了毛泽东不得已后期放弃了世界革命  发表于 2023-12-19 11:46:09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32#
发表于 2023-12-19 11:43:01 |只看该作者
HAD 发表于 2023-12-19 11:39
所以邓小平,金日成,波尔布特关系这么好

我浪费了一个小时跟你说话,这是我最大的愚蠢。

红中网反对的宗派主义教条主义具体到底怎么体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33#
发表于 2023-12-19 11:46:46 |只看该作者
李东辉 发表于 2023-12-19 11:43
我浪费了一个小时跟你说话,这是我最大的愚蠢。

红中网反对的宗派主义教条主义具体到底怎么体现? ...

请问124-129楼是主体思想的核心观点这一吗?如果是的话我好好看看,然后可以讨论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34#
发表于 2023-12-19 11:53:27 |只看该作者
俞聂 发表于 2023-12-19 11:46
请问124-129楼是主体思想的核心观点这一吗?如果是的话我好好看看,然后可以讨论一下。 ...

主体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人是一切的主人,人决定一切。

所谓人是一切的主人,意味着人是世界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所谓人决定一切,意味着人在改造世界和开拓命运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就是人具有开拓自己命运的责任,如果人自己不起来革命,命运不会自己改变。人具有开拓命运的力量,就是人在开拓命运的各种因素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排除万难。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35#
发表于 2023-12-19 12:01:08 |只看该作者
您好,我想问一下朝鲜采用世袭制度你认为是否合适,我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应该父子相传,应该选贤任能才对,过度个人崇拜不可取。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36#
发表于 2023-12-19 12:09:08 |只看该作者
普通人1 发表于 2023-12-19 12:01
您好,我想问一下朝鲜采用世袭制度你认为是否合适,我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应该父子相传,应该选贤任能才对, ...

朝鲜没有世袭制度。

美国有两位布什总统,也有两位克林顿总统的危险;统治韩国的朴槿惠是法西斯独裁者朴正熙的女儿;甘地-尼赫鲁家族为印度提供了三位总理和许多其他有影响力的政治家。然而,这些国家中没有一个被称为君主制国家。为什么朝鲜受到不同对待?正因为以下东方主义偏见:既然领导人是有亲属关系的,国家有儒家传统,那么亲属关系必然是继承的原因。血统只是两位领导人的许多共同点之一,包括思想智慧、对社会主义的坚定忠诚、人民的支持、领导能力等,但西方人民显然是基于事后的谬论才决定用血统。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君主制不仅仅是指来自同一家庭的人掌握权力,而是指旨在使这些人在民主控制之外自动相互继承的制度框架,以及这种机制的意识形态和宗教正当性。朝鲜不存在类似的情况:所有领导人都必须经过主管机关(党代会、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和最高人民会议的选举,以及担任代表时的人民投票,继任过程并非没有思想和政治斗争。就连安东尼奥·菲奥里(Antonio Fiori)这样的外国学者也承认,“金正日登上朝鲜权力结构顶端并不是由他的出生决定的”,西方八卦媒体直到2010年9月的第三次朝鲜劳动党会议才知道金正恩的存在,对继任者也没有实际想法。

作为一名主体思想信仰者和朝鲜历史的研究者,我阅读了数千页的官方出版物和透露出来的文件,从未遇到过“王朝原则”。主要来源坚持相反的观点,比如:“革命者的孩子长大后并不是因为他们继承了父母的血统就成为革命者。正如伟大的大元帅所说,血缘可以继承,但意识形态不能继承。。”(金正恩,《走向最终胜利》,外国语出版社,平壤2013年,第151页)“王朝”的标签是对朝鲜的长期指责,并得到了回应。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37#
发表于 2023-12-19 12:10:10 |只看该作者
普通人1 发表于 2023-12-19 12:01
您好,我想问一下朝鲜采用世袭制度你认为是否合适,我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应该父子相传,应该选贤任能才对, ...

解决继承人问题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位具有卓越品质和个性的人作为继承人,这是继承领导人事业所需要的。可以说,这与封建社会的王位继承或资本主义社会的总统更替有着根本不同的意义。

事实上,封建社会的政权是世袭的。封建制度下的铁律是,最无知、最无能的人只有拥有皇室血统才能无条件地掌权。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为了“人人平等”而否认这种种姓制度,邪恶的财阀已经取而代之。资本主义选举制度和代议制政府的本质自然是权贵对政治权力的支配。简言之,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残酷事实是,无论他作为一个人多么丑陋,只要他是富人都可以支配政治。

相反,工人阶级革命事业的继承是其领导人的领导、地位和作用的继承。因此,领导者的继承人必须是一位杰出的人,具有足够的天赋和能力来取代前任领导者,填补他的职位和角色。(…)

因此,如果一位候选人仅仅因为他与一位领导人的亲属关系而被取消成为继承人的资格,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尽管他的天赋和个性使他有资格成为继承人。如果这种逻辑被允许通过,从革命利益和前景的长远来看,那将是一个灾难性的错误。

尽管如此,共产主义运动中任何以领导人和继承人是血亲为由将其与世袭制度联系起来的企图,都只能是那些对世袭制度的政治概念一无所知的人的狡辩,或者是为了追求某种不纯的政治目的而故意采取的策略。

从历史上看,世袭制度起源于封建反动统治阶级,他们企图让血亲在制度上继承王位,而不管其能力如何,目的是维持他们的控制,迫使劳动群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绝对服从。

封建统治阶级害怕人民的反抗,但腐败,实际上无法统治人民群众,他们利用世袭的王位继承制度,使国王的绝对权力和不可侵犯性制度化,从而使反动统治集团得以生存。这只符合反动统治圈的利益,而不符合劳动人民的利益。

上述观察结果表明,将工人阶级领导人的继任者问题与封建世袭制度联系起来,是一个缺乏任何基本逻辑或政治ABC知识的问题。这毕竟是建立在封建思想基础上的幼稚观点。

换言之,它揭示了混淆封建制度下的王位和工人阶级领袖地位的无知程度,以及未能区分王位继承与工人阶级领袖的地位和作用继承。肉体活在当下,心态徘徊在封建时代。

应该再次强调的是,对解决继任者问题至关重要的是,在品格优先等原则上,选择一位杰出的人来接替领导人的职位。

―井上周八,《现代朝鲜与金正日》,《玉藏阁》,1984年,东京,第297页、第301-302页。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38#
发表于 2023-12-19 12:11:25 |只看该作者
普通人1 发表于 2023-12-19 12:01
您好,我想问一下朝鲜采用世袭制度你认为是否合适,我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应该父子相传,应该选贤任能才对, ...

对于社会主义领导人来说,首先应该具有政治立场,其次应该具有领导能力。

选贤任能,如果贤能的人恰好是领导人的孩子怎么办?毛泽东的弟弟,毛泽东的女儿都当干部,如何解释他们的职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39#
发表于 2023-12-19 12:15:17 |只看该作者
普通人1 发表于 2023-12-19 12:01
您好,我想问一下朝鲜采用世袭制度你认为是否合适,我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应该父子相传,应该选贤任能才对, ...

在俄罗斯,接班人上台的机制已经成熟得就像有人在研究朝鲜的经验一样。只是它在我国资本主义制度中得到了应用,而这正是分歧的根源所在,不应当看上台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而应当看新政府实行什么政策,它是否仍然忠实于革命原则。如果新的领导人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如果一个国家的发展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所有人的利益,如果一个国家仍然奉行坚定的反帝国主义外交政策,那么它的前任和现任领导人的亲属关系又有什么意义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40#
发表于 2023-12-19 12:20: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AD 于 2023-12-19 12:35 编辑


(1)人的根本性质“主体思想是以崭新的哲学原理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这在过去一切哲学体系中是从未有过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是其他一切物质形态所没有,而只有人才具有的根本属性。自主性是人要求摆脱各种奴役和束缚,当家作主地生活和活动,自己掌握命运的最根本的属性。创造性是人改造和变革周围世界,使之为自己服务的最重要的特性。对人来说,他具备能够按照自己意志和要求去改造和变革周围世界的无穷无尽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任何东西都阻挡不了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属性。”——《金日成著作选集》金日成吹嘘自己的哲学观点和体系是全所未有的。确实,这种对马列主义的歪曲和修正是前所未有的。金日成首先将人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把握事物变化规律的目的意识性修正为所谓“人要求摆脱各种奴役和束缚,当家作主地生活和活动,自己掌握命运的最根本的属性”的自主性;将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界的劳动创造性修正为所谓“人改造和变革周围世界,使之为自己服务的最重要的特性”的创造性。恩格斯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而金日成正是将劳动这一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给抹杀了。 (2)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人之所以能支配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力量创造一切,使之符合自己的要求,正是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不朽的主体思想把人置于一切的中心来解释自然和社会,从而它是给予世界最正确的见解的最科学和最革命的世界观。金日成同志教导说:‘主体思想科学地阐明个人在世界上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从而为用最正确的观点来解释自然和社会,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主体思想以人为一方,以围绕人的整体的客观世界为另一方,指出这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最重要的普遍的联系形式。这种相互关系的本质,不是人被动地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是能动地改造和变革外部世界。主体思想不仅阐明了在现实世界的普遍联系中,人和周围世界联系的普遍性、重要性及其意义,还阐明了这种联系的规律性。”在这里,金日成承认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但却又认为“人能支配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力量创造一切,使之符合自己的要求”,而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也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就被刻意忘却了!没有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这个前提,人类居然可以支配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力量创造一切!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恰恰是对客观世界的无知和恐惧的反映。
(3)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是推动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力量。人在事物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通过社会现象鲜明地表现出来的。社会的形成、历史的发展,靠的是人,是劳动人民群众。从人类社会形成的初期开始,经过几个阶段到达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自身发展的最高阶段,正是劳动人民群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关于历史的主体的问题,是在从主体的观点和立场上理解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方面的基础性问题。正如主席所教导的,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群众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斗争,推动历史的发展。所谓历史发展,意味着作为历史的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社会历史运动有着区别于自然运动的自己固有的规律。当然,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在这一点上是和自然运动有共同性的。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在社会运动中也起作用。但是,自然运动没有主体,而社会运动则有主体。自然运动是由于客观存在的物质的相互作用而自发地进行的,而社会运动是靠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发生、发展的。社会运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离开了人民群众,社会运动本身就不可能存在,也谈不上历史的发展……”——金正日《关于主体思想》在这里,金日成和金正日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及劳动人民群众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同决定社会发展的力量故意混淆起来,只看到社会意识方面的上层建筑的作用,而忽视物质生产这个人类最根本的实践活动的根本动力的作用。生产方式的物质形式(生产力)与其社会形式(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是历史演进的根本动力(即决定性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的物质形式(生产力)与其社会形式(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就会限制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矛盾就会产生。这种矛盾最终会引发社会变革,推动生产关系的更新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只能是人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或者简单地说就是物质生产。”——《唯物辩证法大纲》金日成、金正日这一问题的观点直接影响了主体思想的历史观。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对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的观点,本质上就是关于思想意识在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人的作用归根结底是它的思想意识的作用。由此可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论,阐述的不是物质的东西在发展中的作用,而是人在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自主的思想意识作用的理论。伟大的主体思想阐明了对世界最正确的以人为中心的见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中心认识改造一切的方法论的要求。”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即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或者称物质与意识)不仅是人和世界关系的两个最本质的方面,也是哲学的两个最高范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反映着人与世界关系最根本的方面。因此,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回答,是一切哲学的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它规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以及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基本方向。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金日成认为“人的作用归根结底是它的思想意识的作用”,而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作为思想意识的理论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掌握和运用将它转化为物质力量,但精神的力量的实现依托于物质的力量,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批判归根结底必须依靠物质的力量来实现。马克思在强调意识能动性的同时,立足于革命实践和革命无产阶级,着重指出革命需要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这就与仅仅注重说明世界,诉诸理性批判,夸大精神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们产生了根本的分歧。主体哲学吹嘘自己发现了“人是一切事物的主体”这一原理,并由此衍生出人的根本性质是所谓自主性和创造性,将历史的创造者以及劳动人民群众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同决定社会发展的力量故意混淆起来,看起来似乎很辩证,然而这套“以人为中心”的辩证法,事实上便是“人类中心论”的改头换面。既然人是中心,那么人这个中心的中心是谁?答案就是人的自主意识。金日成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最直白的暴露出他的主体思想在哲学上的基本方向是(主观)唯心主义而非辩证唯物主义,这就同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马列主义哲学体系划清了界限。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8 22:12 , Processed in 0.030481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