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嘉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后,还需要发展理论吗?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23-8-15 03:15:48 |显示全部楼层
西红柿收割机 发表于 2023-8-15 00:17
你对党中央的政策理解是非常错误的。

我们只有学好弄懂“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西红柿同志是深刻领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号召并活学活用的模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3-8-15 03:18:18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价值的讨论!回头把这里的讨论编辑整理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3-8-15 04:51:57 |显示全部楼层
李嘉图 发表于 2023-8-14 17:08
这不就是回到毛时代吗?毛时代的物质水平和当时的美国差距是一字不提,计划经济如果真的这么完美,应该怎 ...

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现代条件,科研还真就是“计划”出来的。

现代条件下早就不是十八世纪以前靠个人灵感和小作坊就能进行科学研究的情况了。现代科学研究无不需要大量的经费、人员、设备投入。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大学教授,一天到晚在忙什么?申请经费。申请经费向谁申请,各种基金,有政府的,有企业的,有非政府组织的。但自然科学项目绝大部分是政府资助的。

申请报告要提出你的科研设想,说明为什么这个设想重要、为什么这个设想有希望有条件实现,预计需要多少经费,用来买什么设备,雇佣多少研究人员。

政府或其他基金收到这些报告后怎么评估呢?先有工作人员做一些初步评估,提出建议,然后决策者还会讨论。一般来说,申请经费总额肯定大大超出现有经费总额。怎么样消除“过度需求”呢?不能用价格信号。因为,涨价在这里不适用。而只能用社会标准(经过讨论来决定哪些项目更符合可能的社会需要)和专业标准(从专业角度评价各个申请的可行性)。

经费批准后,等到预计完成的时候,经费获得者要提出报告,说明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是否有超支,是否有节余等。

所有这些,不和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申请项目、申请物资指标等流程完全一样?

你以为计划经济时期的计划就是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几个人一商量就拍脑门拍出来了?听说过计划过程要“三上三下”、要群众讨论吗?什么叫三上三下?计委先提出总的设想,然后由下级和企业讨论,提出修改意见;然后计委综合协调,修改后再由下级和企业讨论,再修改,如此这般,三轮或多轮。

所以,自己不知道或者不懂得的事情,不要凭想象瞎讲。

关于我们红色中国网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认识,也请你调查研究,确实(而不是在想象中)读过一些东西后,才能有的放矢,而不要搞张冠李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23-8-15 06:01:44 |显示全部楼层
李嘉图 发表于 2023-8-14 22:18
为什么不生了,14亿了,生育你们准备要达到多少?每年你们准备多少人口增加?准备在本世纪中,20亿人口吗 ...

你对人口变化的规律不太了解吧?

按照现在的生育率及其下降的趋势,未来中国的人口不是14亿,也不是7亿,而是到本世纪末下降到5亿,长远有可能不到一亿。

https://file.c-ctrip.com/files/6/yuwa/0R70l12000ap4aa8z4B12.pdf

http://www.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51384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还想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23-8-15 06:36:46 |显示全部楼层
猹爱吃瓜 发表于 2023-8-15 00:06
一字之差?你连我这么短的回复都看不清楚看不全吗?
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和实践检验真理,如果是后者的话 ...

严格来说,从认识论角度(而不是从日常生活角度)讲,“人不吃会饿死”,也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反复地加以检验的。

讲一些极端情况,有人因为肠胃系统生病无法进食,只能靠输液维持生命。那么,输液算不算“吃饭”?从提供了一些营养成分的角度讲,相当于“吃饭”,但是如果较真,说吃饭必须经过从咀嚼到肠胃消化的过程,那就不是“吃饭”。

我的看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在哲学上没有问题或没有大问题。即使正确的话,也可能被阶级敌人利用吗。毛主席也说他的话,既可以被左派利用,也可以被右派利用。不能因为被右派利用了,就否定那些被利用的毛主席的话。

关于这个问题,以前我们也有讨论:

http://www.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727

以后如果有兴趣,可以另开贴讨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23-8-15 22:47:43 |显示全部楼层
为李嘉图朋友提供一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励志材料;也请其他网友思考如何批判。推特上看到的:

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样子,每一代的年轻人都有各种觉得“被社会抛弃”的理由,5060后的人年轻人赶上上山下乡,经历过文革,当过知青。70后年轻人国家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社会治安也很差,还有89年的反革命暴乱90年代所有外资投资全部撤出,通胀通缩大起大落。80后的年轻人福利分房也没了,分配工作也没了,什么都差一步就赶上的一代人,光荣的帽子是“垮掉的一代”。90后年轻人工作的时候遇上疫情,还有已经巨高的房价,内卷的就业压力,独生子女赡养父母的压力...当然还有“垮掉的一代”的帽子接着带...但是大家不也都过来了,垮掉的一代们现在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现在16-24岁多数是00后和10后,找个工作在世界经济下行周期有困难这是挺正常的事儿啊,现在普通人家可比以前的那些年代抗风险能力强不知道多少倍了,我寻思用得着天天念叨中国崩溃么,中国哪代人不崩溃?哪代人崩了?都是一代比一代好...

https://twitter.com/KELMAND1/status/1691378531312541696

https://pbs.twimg.com/media/F3ju ... =png&name=small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23-8-16 05:25:52 |显示全部楼层
报与桃花一处开 发表于 2023-8-16 04:48
上山下乡的年轻人和后面的年轻人阶级成分是一样的么,上山下乡的那批年轻人恐怕没资格代表当时和后来所有 ...

这是一些老粉红、中年粉红惯用的论述逻辑,其要害是,混淆社会主义时代广大青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为了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奋斗牺牲与现在资本家残酷剥削下青年人辛勤劳动摧残自身却毫无积极意义 —— 这两种根本不同的“牺牲” —— 之间的本质区别。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23-8-16 09:24:5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3-8-16 09:27 编辑
指鸭为鼠 发表于 2023-8-16 09:15
殊途同归,毛时代上山下乡是错误的,一个是不是城市化,而是农村化,二个是所谓知识青年并不能去让农民工 ...
历史上上山下乡的经验教训要总结
但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从消除城乡差别、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特别是生态可持续等角度,也还是要努力实现城乡人口的相对均衡分布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4 08:28 , Processed in 0.020274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